新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免费线下咨询预约
名额有限 先到先得
3年新高考志愿填报经验老师提供指导
(有意向考生及家长可扫描二维码添加联系方式)
近日,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透露2024招生变化,包含新增专业、是否扩招,录取变化等事宜,江小西汇总了这些院校24年招生变化亮点,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招生亮点
1.新增4个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试验班
2024年,北航为适应国家紧缺人才专业领域建设需求,围绕“卡脖子”技术,新增4个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试验班:飞行器动力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网络空间安全(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实现八年制本博贯通,为关键战略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同时,北航也正在与央财合作,发挥北航在计算机领域的核心优势与央财在金融教育方面的综合实力,探索“计算机+金融”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24年招生亮点
1.新增专业
学校2024年新增中国古典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本科培养专业,分别按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科类)招生。它也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设立“中国古典学”专业的高校。
2.新设实验班
学校今年新设法学—劳动关系(全球劳动治理)拔尖创新实验班。以“劳动关系+法学”交叉学科技能模块一体化培养为教学特色,以打造全球劳动治理领域的“人才摇篮”为发展方向。
2024年学校正在筹备开设“严济慈物理学菁英班”。该班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创建的物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旨在选拔造就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未来领军学者。
3.转专业政策
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进校拥有7次对专业作出抉择的机会,更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
2024年招生亮点
1.新增本科招生专业5个。
2024年学校新增了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计算金融、供应链管理等4个首次招生专业,另外还增加了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双学士学位项目。新增的双学士学位项目中,数字经济专业为2023年新增的3个本科招生专业之一,而人工智能专业则为学校2020年新增专业,两个增设时间较短的专业合二为一又成为一个全新的招生专业。2023年转专业成功716人,约占一个年级10%。
2024年招生亮点
1.招生目录变化,跨学院大类优化为以学院为主体的小大类招生
西交大2024年招生目录如下
上下滑动可查看完整内容
2.本研一体等专业部分计划直接面向普通高考招生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班本研一体(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拔尖计划(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力学、基础医学)、人工智能(新工科卓越计划)、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卓越计划)、侯宗濂班本研一体等专业部分计划直接面向普通高考招生。
3.多次转专业机会、实行申请不受限、转入需考核的转专业政策
转专业实行“申请不设限、转入需考核”,结合学院实际一院一策,在校期间最多有三次申请转专业机会。
第一次:新生入学报到后,根据学校公布的选拔专业和条件自愿申请,经选拔专业所在学院考核录取后转入新的专业学习。钱学森班本研一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国家拔尖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基础医学)、人工智能班(新工科卓越计划)、越杰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未来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方向、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医工学方向)、生物技术(基础学科卓越计划)等将面向全校高考优秀理科新生进行选拔;
第二次:大一第二学期末,学生本科主修专业选择结束后,学校绝大部分的本科专业可供学生申请转入;
第三次:大二第二学期末,有容量的专业供学生申请转入(如:金禾中心、核工程等)。
2024年招生亮点
1.“未来精工班”与珠海校区联合培养进行招生
报考热度最高的“未来精工班”与珠海校区联合培养招生,做实人才培养新特区。该班由学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亲自担任班主任,培养特色为培养模式“本硕博贯通、全院士团队导师,全融通教育”,为“3+1+X”,本科前三年在北京校区就读,大四和研究生期间可在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间自由选择,享受自主、多元的培养平台,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自主定制培养方案。
2.新增7个“拔尖计划”招生专业大类
该大类中包含7大班型:徐特立特色班(智能装备技术方向、智能动力与新能源方向、材料智能技术方向、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方向)、李泽湘双创班、数学基础拔尖班、医工融合实验班,均实施本研贯通培养,学生进校后进行面试选拔,保证满足6个志愿班其中之一,或可在全校理工专业任选。
3.专业分流学院任选,6次转专业机会
在大一结束分流时,学生可在大类内任选学院,专业细分按照学院统筹(智能制造与智能车辆菁英班大类内专业任选)。
大学期间共有6次转专业机会,转专业成功率80%。学校对于被提档的全国各省份普通批次理科考生,如果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体检符合国家要求,不退档、不调剂。并且设有各类优惠政策可与招生组具体咨询。
2024年招生亮点
1.国豪书院扩容30%
2024年,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工科试验班继续扩容,将通过高考招生和二次选拔吸纳更多更优质的学生进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2+1+X” 本研贯通培养当中。培养举措上,持续推行院士、高层次人才等高端导师引导的完全学分制,让学生享受自由选择专业的修读自主性,通过“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
2.7次转专业机会
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进校拥有7次对专业作出抉择的机会,更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
3.理科大类专业实现“基础学科拔尖班”全覆盖
同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强强联合,在教育部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中增设“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为同济大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中新增先进材料拔尖班(蕴元班),在“理科试验班”大类增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彻底打通先进材料领域人才的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
2024年招生亮点
1.大类分流专业任选,填满志愿不调剂
两个“100%”,第一个是指在录取时志愿填满不重复保证100%进入志愿(体检合格),不调剂,施行“一省一策、一生一策”更大限度保证学生志愿;第二个是指在大类分流时100%按照学生意愿进入类内任何专业,充分尊重学生志趣,完全不参考其他因素。
2.放开选、放开修、放开转、放开保,“8+4+x”约1000个名额特色班名额入校选拔
四个“全放开”——放开选、放开修、放开转、放开保第一个“放开选”是指二次选拔全放开,在新生入校之初即可不受高考分数、不受科类限制,自由参加二次选拔;第二个“放开修”是指学生在学期间可跨专业选择全校课程,微专业、辅修学位等全放开;第三个“放开转”是指在基本修业年限内转专业全放开,不限门槛不限次数,通过转入考核即可;第四个“放开保”是指学生在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不限学校不限专业方向均可申请,仅需双向匹配。
3.“基础+应用”大类,拒绝“冷热打包”
南开大学多年来持续深化以相近学科为组合的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尊重各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逻辑,建设基础好、起点高的科学化大类,拒绝大类冷热专业打包,强化“基础+应用”的大类培养理念:
理科试验班(数学与大数据):“数学+统计”
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软件”
理科试验班(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工程):“物理+光电、集成电路”
理科试验班(物质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生物+环境、新材料、制药”
中国语言文学类:“中文+传播、对外汉语”。
2024年招生亮点
1.小幅扩招,热门专业计划显著增加:武汉大学2024年130个本科专业,按照41个专业(类)面向全国招生7215人,学校招生总人数有所增加,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从8个增加到9个。弘毅学堂、法学、计算机、遥感、电气等优质热门专业招生计划数显著增加。
2.特色试验班录取几率大幅提升:
(1)弘毅学堂:弘毅学堂是武汉大学的荣誉学院,2024年招生人数从245人增加到400人,各省均衡投放;新生进校后9个试验班任选,部分学生全校专业任选。
(2)雷军班首次招生:雷军班由雷军校友亲自领衔,旨在培养未来计算机学科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招生30人,其中一半对高考招生,一半面向全校新生二次选拔。
该班不仅能进入小米等头部企业实习,达到学业标准的学生100%保研、100%直博,100%资助学生国际交流与研修等,值得特别关注。
(3)数学中法拔尖班恢复招生:每届不超过30人,招生方式为面向全校新生二次选拔。
2024年招生亮点
1.新增AI先进技术领军班,灵活的培养模式
新增工科试验班(AI先进技术领军班),含人工智能专业,学生两年后可根据兴趣选择人工智能+的领域方向。
该专业致力于培育具备开阔国际视野、深厚社会责任感、引领未来发展的AI领域杰出人才,使之成为AI领域学术引领者、行业领军者和战略领导者。专业注重“课程+项目”双驱融合教学,鼓励学生“AI+X”跨界创新发展路径,与行业领军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打造“高校-企业-政府”AI人才培养的生态圈,为学生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与助力。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包括校本部与深圳校区2+2、3+1、4+0等模式),将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
2.顶尖创新人才班(“尖班”),6至7年内本博贯通
学校设立顶尖创新人才班(“尖班”),以“大师引领”汇聚优质资源,打破课程架构,突破固定学分限制,灵活缩短培养年限,构建培养快车道,实现创新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探索6至7年内完成本博贯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加速培养具有志远坚韧、独立审辩、本源开创、博学笃行特质的新时代顶尖创新人才。
顶尖创新人才班(“尖班”)将从未来技术学院学生选拔,实行动态进出机制。由院士担任导师,选拔和培养过程主要基于学生学术表现、研究潜力和专业志向,确保选拔出的学生具有卓越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
2024年招生亮点
1.扩招: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在全国的招生总计划3740人,比2023年增加了80人。
2.新增招生专业:“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该专业以地理学科为基础,结合了应用软件工程现代信息技术,适合对地理学科、信息技术或城市建设等方面感兴趣的考生进一步了解和报考。
2024年招生亮点
1.在学域内按规定100%专业任选,跨域转专业自由转
学生入学后不按专业大类和专业在学院培养,而是在相应书院内按学域进行培养,一年后按学生的志趣和爱好,普通类考生在学域内按规定100%专业任选,给予学生充分的认识专业、自选专业的机会。
跨学域转专业实施“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政策,近年来转专业成功率达到80%以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认识自我、自主发展的机会。
主辅修专业自由修、科研大团队自由进、校内外课程自由学、AI数智学习自由练。
2.6个新培养模式班型,高保研率
大师班:用现在的学术大师“一对一”培养未来的学术大师。学生入校后全校专业任选、杰出学者和大师担任导师、本-硕-博长周期培养、全额资助半年以上国际名校交流学习、全体享有国内外头部企业实习实践机会。
未来班:培养未来领军人才,强化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顶尖工科”复合拔尖人才培养,一年级强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和大类学科基础,二年级根据学生意愿在人工智能、智能车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生物、智能化工、智能建造等专业方向自由选择。各专业均等设置保研名额,符合条件100%保研。
强基班: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数学、化学、物理、力学、生物设置强基班,在学校实施本研衔接培养。
拔尖班:培养未来工程帅才,在学校顶尖工科专业设置拔尖班,强化全流程、体系化、链条化、贯通式顶层设计,符合条件100%保研。
创新班:培养行业精英人才,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工程力学、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制药类、智能建造等专业设置创新班,实施创新教育不断线、强化研究性教学、创新性实验和挑战性竞赛,保研比例50%。
国际班:部分专业入校后在全校或学域范围内选拔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组建国际精英班,采用国际化培养模式、聘请国内外优秀师资、利用数字化优势资源、采取灵活化课程设置,着重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
2024年招生亮点
1.扩招。
2024年全国的招生计划增至5050人。
2.取消了外语语种限制,各专业不限外语语种。
但在实际教学中,英语、物理学类、材料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生物信息学、生态学、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医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应用物理学(原子核物理方向)、应用化学(放射化学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等部分课程学习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学生慎重报考上述专业。
2024年招生亮点
1.新增4个专业招生:考古学、金融学、社会工作、网络与新媒体
2.外语专业培养变化:外语专业实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英语+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法语+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主辅修培养模式。
3.招生规模:中国社科大2024年本科整体招生计划为470人。
4.招生专业总览:2024年共有18个本科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其中哲学、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历史学12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按照新闻传播学类招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法语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4.文理皆可报,文科选择多:目前学校所有专业都有文科招生计划,经济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都有理科相应招生计划。
2024年招生亮点
1.新增“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校“双一流”学科专业“系统科学与工程”今年首次高考直招。
2.詹天佑试点班本博培养詹天佑试点班优化升级。
实施“1+2+1+4”本博培养模式,围绕学校智慧交通建设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按信息类和智能类两大类直接招生。符合学校基本保研条件者,直接取得直博本校资格。
3.招生大类变动自动化类首次高考直招
新增人工智能(智能系统与应用)专业。招生专业包含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自动化、智能装备与系统、人工智能(智能系统与应用)4个专业。
4.新增“保密管理+保密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
2024年招生亮点
1.招生规模:2024年整体招生计划略有增加,招生规模为2240人左右。
2.新增2个专业:围绕外语+财经特色,学校开设57个本科专业,新增了“数据科学和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两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数据科学专业要求限考物理+化学。
3.新增跨校联合培养项目:与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金融科技-北邮人工智能、会计学-北邮计算机、会计学-北邮金融科技”等项目,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4.新增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校内共18个校内双学士学位项目,国际贸易+小语种有7个,另外还有英语+法学/会计/金融、经济+法学、劳保+精算、物流+贸易、法学/保险+大数据、政治+金融/英语等。
2024年招生亮点
2024年学校将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招生计划总数为3900人,招生政策较往年保持总体稳定,主要亮点与突破有6个方面:
一是学校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赋能的育人体系。学校将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实施新版培养方案,一方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将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概论、设计思维、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设为通识必修课程;另一方面丰富专业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与前沿交叉技术元素与各专业相结合,打造专业课程新体系,培养学生复合能力。
二是学校新调整组建了“智能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即原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在招生时,“机器人工程”专业将与其他专业一起以“自动化类(智能机器人)”大类招生。
三是学校新增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联合开展金融科技+会计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三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四是学校基于教育部“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计算机“101”计划平台,创新“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选才育才机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
五是未来学院“元班”招生计划增至220人,面向全国30个省份招生。
六是玛丽女王海南学院招生计划增至200人,较去年增长近35%。
2024年招生亮点
学校2024年法学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新增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专业招生,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专业备受关注。
学校实行本硕贯通培养的专业今年增加至十个。学校今年新增本硕贯通培养三个专业,包括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法学实验班)、国际商务(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
2024年招生亮点
学校2024年新增2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3个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并首次通过高考招生。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2024年首次单列专业招生,招生专业为金融科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联培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保险” 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2024年首次单列专业招生,招生专业为保险学(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保险”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税收” 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2024年首次单列专业招生,招生专业为税收学(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税收”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供应链管理+经济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024年首次通过大类招生,招生专业(类)为工商管理类(商学院),统计学类,入学后选拔分流。
“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024年首次通过大类招生,招生专业(类)为经济与贸易类,统计学类,入学后选拔分流。
2024年招生亮点
1.招生规模扩大
2024年总分省计划增长幅度达到3%,在绝大部分省份增加了招生计划。在部分省份增加了“数字经济”专业招生。2024年共有30个专业(类)招生口径,其中包含5个专业类和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5个专业类是: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财政学类、统计学类、数学类,学生一般在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在此之前会共同修习学校的通识课程和学院的学科共同课程。6个双学士学位分别是:金融学+统计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投资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同时,原有的3个中外合作专业取消招生,其中会计学(ACCA)和数量经济专业的招生计划相应转为普通专业招生计划。
2.学生在上财有六次选择或调换专业及专业方向的机会。
(1)双学士学位专业招生。高考招生时全国范围内共投放6个双学士学位专业计划,尽可能满足考生专业需求。
(2)实验班选拔。新生入校一周内,6个实验班(共计超过140个招生名额)面向全校新生选拔,不限文理或选考科目,主要考察数学和英语,选入即可转入实验班所在专业。
(3)转专业。共有近200个转专业名额(在全校新生中占比约10%),大一第二学期进行,主要依据大一第一学期成绩。部分专业设置笔试、面试,主要考察数学、英语、经济学。个别热门专业要求GPA3.3(平均分约83分),大部分专业要求GPA3.0(平均分约80分),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的转入名额基本用不完。2023年我校所有专业转入名额均有剩余,也可反映我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认可度整体非常高。
(4)专业辅修。学校开设会计、金融、法学等热门辅修专业,GPA2.5(平均分75分左右)基本可以任选,辅修名额400个,用不完。在大一第二学期,转专业之后进行。
(5)跨校辅修。东北片区辅修联盟,与复旦、同济、上外等多所高校合作跨校辅修,辅修名额用不完。大一第二学期,转专业之后进行。
(6)专业类分流。按专业类招收的学生一般于大学2-3年级根据学习绩点和专业兴趣等,分流至不同的专业(方向)学习。投资学及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两个专业按照投资学招生,大二上学期根据意愿选择进入哪个专业。
2024年招生亮点
1.小幅扩招:2024年,大连海事大学面向全国计划招生4560人,招生计划数较2023年增加60人。
2.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今年新增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举办的法学(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招生70人,采用“4+0”“双学位”培养模式。
招生大类具体包含专业类如下:
1.扩招:2024年本科招生规模为3685人,相比2023年增加25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增加招生计划。烟台研究院新增草坪科学与工程专业,仅面向山东省招生。
2.新增专业:新增“园艺+人工智能”、“动物科学+人工智能”、“水利水电工程+人工智能”、“土木工程+金融学”双学士学位项目。(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增加招生计划。其中强基计划生物科学专业增加一定规模,理科试验班(智能装备)专业增加20人。此外,三个理科试验班均采取高考录取+入校选拔。(2)烟台研究院增加50人,其中新增专业草坪科学与工程专业30人,水产养殖学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各增加10人。同时,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甘肃省等7个省区新增烟台研究院招生计划。(3)新增“园艺+人工智能”、“动物科学+人工智能”、“水利水电工程+人工智能”、“土木工程+金融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每个项目入校选拔15人。同时,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采用入校选拔模式。
2024年招生亮点
1.扩招:2024年招生计划为4900人,较去年增加100人;64个本科专业中,78%的专业为国家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新西兰林肯大学共同申报的华中农业大学林肯大学联合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学校2024年新增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艺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计划230人,湖北50人。
家长们,高考可是孩子人生的关键一跃!而填报高考志愿,更是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方向。您是否在为孩子如何填报志愿而忧心忡忡?是否担心一个不慎,影响了孩子的整个人生轨迹?
育璞升学,汇聚了众多专业教师、算法精英,均有多年的志愿填报经验,团队多人拥有三年新高考填报经验。我们致力于帮助每一位考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的高校、专业、就业方向指导,绝不让孩子因为填报失误而错失良机。在2023年成功举办上饶市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护航行动后,今年,上饶育璞高考志愿护航团再度出发,为您排忧解难。
现在扫码报名,您不仅能获得全程的微信咨询服务,还可以获得志愿填报体验卡一张。更重要的是,您还会第一时间收到上饶育璞高考志愿护航团的线下讲座通知,让您与专家面对面,解答您心中所有的疑惑。
点击上方图片可体验小程序
家长们,高考志愿填报可不是小事一桩,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和梦想。选择育璞升学,就是为孩子选择了一个坚实的后盾。无论孩子的分数如何,无论目标有多么高远,我们都会全力以赴,提供最专业、最贴心的服务。
快来看看我们的超值服务内容吧:
1️⃣ 只需300元(6月15日前免费体验),就能获得志愿填报卡,一键智能生成最适合您孩子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案。
2️⃣ 想要更专业的指导?没问题!只需3000元(6月15日前优惠价哦,过后就涨到3800元了),就能享受到专业咨询师的一对一线上服务。无论您身在何处,我们都会提供最及时、最专业的建议。
3️⃣ 如果想要更深入的指导,我们还有6000元的专家线下一对一服务(同样6月15日前有优惠哦,过后就6800元了)。您可以和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专家面对面交流,得到最详尽、最深入的指导。
家长们,时间不等人!现在就行动起来,为孩子选择一个最好的未来!育璞升学,将和您一起,陪伴孩子走过这段关键的旅程,助力他们实现心中的梦想!
1、超快超全的高校招生政策及资讯
2、高考升学资料免费分享
3、不定期的免费直播讲座活动,带大家了解高考政策,圆梦名校
4、专业团队实时在线解决疑难问题
5、低年级考生,获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新高考选科指导/生涯规划等优质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