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纪实摄影的镜头下,是自由还是悲伤?

0
分享至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一个黑人女孩选择了一顶帽子》,1960年

摄影,这一光与影的艺术,不仅是时间的锁匠,更扮演着生活见证者的角色,尤其在纪实摄影的领域,它以无言的力量记录着世界的脉动,成为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篇章。纪实摄影,超越了单纯记录的范畴,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通过镜头捕捉那些被新闻头条遗漏的细节,揭示历史洪流之下个体的命运与情感,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深刻洞察的直接表达。

在纪实摄影师的镜头下,所要呈现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冰冷事实,更多的是对新闻背后人性的挖掘与情感的共鸣。他们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力,捕捉那些瞬间的真实,无论是日常的温馨、社会的矛盾、战争的残酷还是灾难的无情,都是对人类经验的全面而复杂的描绘。这些照片,既是对新闻自由的捍卫,让未被听见的声音有机会传遍世界,也是对历史背后深层悲伤的抚慰,用镜头语言讲述那些容易被遗忘的故事,让世人记住那些不应该被时间冲淡的疼痛与反思。

纪实摄影的艺术,是用光影书写的社会诗篇,它在记录现实的同时,也赋予了观者思考的空间。艺术家们在拍摄时,往往是在追求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度,他们试图在新闻的喧嚣之外,揭示出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以及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因此,这些照片不仅仅是时间的切片,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关切,是对未来的一种启示与警醒。

自由的玛格南图片社

熟悉摄影史的人,肯定知道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这位以“决定性时刻”的理论和诗意的纪实风格而闻名世界的摄影大师,对后世的许多摄影师都产生了影响。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青壮年时期)

他和艺术圈有着不解之缘,曾和让·雷诺阿一起制作了纪录片《重返生活》(Return to Life),也给马蒂斯、波纳德、布拉克等艺术大师拍摄过肖像照片。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老年时期)

而他与罗伯特·卡帕、乔治·罗杰、大卫·西蒙和威廉·范斯德在1947年共同创立的玛格南摄影社(Magnum Photos),更是改变了当时摄影界的运营模式。


玛格南图片社官网页面

它是第一个全由摄影师组成的公司,每个摄影师都拥有自己照片的版权。另外,很多社内的摄影师本身已经具有很大的知名度,所涉及的拍摄主题丰富多样,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不言而喻。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无题》,西班牙,瓦伦西亚,1933年

发展到如今的玛格南,可以说有着记录历史和针砭时弊的正面积极作用。人们把其看作当代社会另一种意义上的“原子弹”。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无题》,海德公园,伦敦,1937年

"玛格南"(Magnum)这个名字来源于一种大容量的瓶装香槟酒,这种酒常在庆祝和特殊场合饮用,比如战地记者们在生还后会用它来与朋友庆祝。罗伯特·卡帕,作为玛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之一,选择了“玛格南”这个名字来命名这个1947年成立的摄影合作社。他这么做,不仅是对庆祝生命和生存的一种致敬,也蕴含了对摄影社未来工作的期望——记录和见证世界重大事件,通过影像的力量传递真相,影响公众的认知,这本身也是一种值得庆祝的人类成就。

玛格南图片社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纪实新闻摄影,其成员遍布全球,他们以独立、真实的视角记录了包括二战后世界的各种变迁,从国际冲突、社会运动到日常生活,成为了新闻摄影领域的标杆。因此,“玛格南”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代表了摄影史上一个时代的精神和追求。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西班牙,塞维利亚,1933年

说起罗伯特·卡帕,他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时常游走在自己厌恶的战争边缘,并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和二战期间都拍摄了很多震慑人心的照片。


罗伯特·卡帕《沙阿哈亚利亚营地新移民的孩子》,1950年

下图这张他所拍摄的《忠诚的士兵》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这个刚刚受了致命伤的场景也成为了战争的有力象征。


罗伯特·卡帕《一个西班牙的忠诚民兵的死亡》,1936年

如果你问他拍摄的秘诀是什么?他一定会对你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罗伯特·卡帕《正统的犹太男孩》,1949年

反观布列松,由于他对于经过加工和导演的照片没有丝毫兴趣,所以总是倡导人们:摄影作品是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摄影师也需要在照片中找到自己。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无题》,西班牙,阿利坎特,1933年

他们作为创始人,共同强调:摄影师的创作不能被别人框死,要随着本心,自由地选择主题。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Calle Cuauhtemoctzin》,墨西哥城,1934年

因此,每一张玛格南提供的图片都有着深入且专长的内容。它们让观者感受到作品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和言论的自由。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Briançon》,法国,1952年

当然,照片之下还有难掩的、事实的悲伤。但我们偶尔还是会庆幸:纪实摄影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录资料。

悲伤的切尔诺贝利

前些日子,“一头狼从切尔诺贝利禁区离开”的新闻让“切尔诺贝利”这座城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大众开始关注那只基因突变的“狼”,关注当地大幅增长的狼的数量。而以下这些照片又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格喵《废墟》,切尔诺贝利,2018年

在这之前,对于“核辐射”这个问题,你的记忆可能只停留在日本福岛事件上。可事实上,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比前者严重得多。


格喵《核辐射检测仪》,切尔诺贝利,2018年

当时事发突然,其救援措施也不到位:旁边一个小镇的居民一直过着日常生活,直到30小时后才被安排撤离。最早的媒体报道更是在三天后才被发布。


Andrej Krementschouk《切尔诺贝利系列作品-Zone I (Leben)》,46×70cm,2008-2011年

当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核反应堆的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所造成的影响。


罗伯特·波利多里(Robert Polidori)《控制室,4号反应堆》,106.7×132.1cm,2001年

就像泰坦尼克号曾被称为“永远不会沉没的轮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也曾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讽刺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格喵《婴儿床》,切尔诺贝利,2018年

官方后期表明:是由于操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才引起的爆炸,而在切尔诺贝利博物馆内展示的当时操作人员的记事本上,有着这样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做的都是对的啊。


Andrej Krementschouk《切尔诺贝利系列作品-Zone II(Stadt)》,80×115cm,2008-2011年

如今的乌克兰有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官方政府,国家经济情况不佳,随处就能看到坦克的踪迹。他们甚至把“开军事坦克、游览切尔诺贝利”等设置成了娱乐游览项目。


于是,你获得了揭开城市伤疤的机会,相应的代价是每天至少接受两次核辐射残留检测。但遇到临近村庄中的独居幸存老人时,你还会忍心揭开他的伤疤吗?就算因为好奇听完他的故事,我相信你一定也会哽咽在喉。


如果你玩过《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与“双狙人”关卡,一定对下面的场景很是熟悉。在这座摩天轮下,你杀死过多少恐怖份子?而当你真正踏足这片土地,发现真实场景和游戏场景重合,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格喵《游乐园》,切尔诺贝利,2018年

记录切尔诺贝利故事的方法,当然不止“拍摄这些照片”一种方式。它还被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维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写成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被导演恩杰尔斯·班克改编拍成了剧集《切尔诺贝利禁区》。


但摄影艺术家手中的“纪实摄影”,绝对是最直接记录这些真实场景的一种方式——真切、有力、悲悯。


切尔诺贝利博物馆内纪实摄影作品

有人说辐射是黑色的,就像土地一样。有人说它是无色无味的,无处不在,你却看不到它——那么,它就和上帝一样。

——阿历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希望同样的事不要再发生,因为永远没有尽头的可能是亲人痛苦的眼泪。


格喵《玩具娃娃》,切尔诺贝利,2018年

纪实摄影,这一摄影艺术的分支,以其直击人心的力量,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记录,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它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呈现,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表达方式,让沉默的事实发声,让边缘的故事走进公众视野。在快门的每一次轻响中,摄影师们用镜头捕捉那些或温暖人心、或令人震撼的瞬间,这些影像背后,是对真相无畏的追求,对人性光辉与阴暗并存的深刻理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纪实摄影如同一股清流,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它揭示的不仅仅是事件本身,更是事件背后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人性的复杂性。摄影师们深知,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虽无法改变既成事实,但他们寄望于这些影像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每一幅作品都是对历史的见证,对未来的期许,它们呼唤着观众的同情心与责任感,促使人们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震撼,而是进一步反思、讨论,乃至行动。

在纪实摄影的领域里,悲伤与希望并存。那些记录战争、灾难、贫困、不公的作品,无疑携带着沉甸甸的悲伤,它们赤裸裸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伤痕,让人不禁扼腕叹息。然而,正是这些直面伤痛的勇气,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摄影师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放弃希望的信息,他们相信,曝光问题本身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此外,纪实摄影还承载着教育与传承的重要使命。它不仅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多样性的窗口,也是留给后代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档案。通过这些照片,后人得以直观地了解到前辈们的生活状态、社会变迁,以及那些被时光遗忘的故事,从而在历史的镜鉴中寻找智慧,避免重蹈覆辙,或是受到启发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纪实摄影的言论自由并非理所当然。在某些地区,摄影师们可能因揭露不公而面临风险甚至牺牲个人自由。这使得他们的工作更加显得珍贵与勇敢,提醒我们珍惜并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表达自由。因此,当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除了感受其艺术魅力与人文价值,更应该思考如何支持和保护那些在前线记录真实的人,让纪实摄影的力量得以延续,让真相永远有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尊重电脑了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尊重电脑了

差评
2024-06-17 14:26:12
国家终于出手了!5个综艺节目被强制停播,没有一个值得同情

国家终于出手了!5个综艺节目被强制停播,没有一个值得同情

蜉蝣说
2024-06-14 21:53:12
活塞给哈登2亿顶薪报价 计划同时签下汤普森 双星带领年轻人夺冠

活塞给哈登2亿顶薪报价 计划同时签下汤普森 双星带领年轻人夺冠

篮球话题团
2024-06-18 01:10:59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20:02
为什么说回民女人“下边带盖”,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

为什么说回民女人“下边带盖”,代表什么意思,你知道多少?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4-06-17 08:43:39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Apple Watch 迎来 10 年首次改款,终于可以换新了!

Apple Watch 迎来 10 年首次改款,终于可以换新了!

刘奔跑
2024-06-17 20:09:35
全跑光了,一家7口套现20亿,把公司卖给了17万股民

全跑光了,一家7口套现20亿,把公司卖给了17万股民

灰鸽观察室
2024-06-15 20:09:36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山丘楼评
2024-06-07 11:45:11
不准使用苹果手机?库克也没有料到,“反转”竟来得如此之快

不准使用苹果手机?库克也没有料到,“反转”竟来得如此之快

科技丰
2024-06-17 09:35:11
英媒奉劝美国:与其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不如放在推动自己进步上

英媒奉劝美国:与其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不如放在推动自己进步上

参考消息
2024-06-15 14:03:26
美国前商务部长: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就像“精神分裂症”,一面派耶伦、布林肯来谈判,另一面又不断言语攻击中国

美国前商务部长: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就像“精神分裂症”,一面派耶伦、布林肯来谈判,另一面又不断言语攻击中国

国际在线
2024-06-16 17:33:11
破防了,几年前的就业环境和现在的对比有多鲜明

破防了,几年前的就业环境和现在的对比有多鲜明

朗威谈星座
2024-06-17 21:15:01
SpaceX正在建造规模庞大的火箭!马斯克警告:在全球核战爆发前必须实现殖民火星,确保人类文明延续【附商业航天行业现状分析】

SpaceX正在建造规模庞大的火箭!马斯克警告:在全球核战爆发前必须实现殖民火星,确保人类文明延续【附商业航天行业现状分析】

前瞻网
2024-06-17 18:03:11
上海已婚少妇“脚踏四只船”,出轨全过程曝光,传疯了!

上海已婚少妇“脚踏四只船”,出轨全过程曝光,传疯了!

拾点先生
2024-06-17 20:14:40
回归一年后再度离开!塞维利亚官方:38岁拉莫斯合同到期离队

回归一年后再度离开!塞维利亚官方:38岁拉莫斯合同到期离队

直播吧
2024-06-17 19:21:06
上影节红毯:俞飞鸿全场最美,娜扎纯美吸睛,《解密》剧组好养眼

上影节红毯:俞飞鸿全场最美,娜扎纯美吸睛,《解密》剧组好养眼

肥罗大电影
2024-06-16 01:37:27
魔兽世界官宣,27号开服,免费半个月,不能转服,老区无法建号

魔兽世界官宣,27号开服,免费半个月,不能转服,老区无法建号

山西三炮
2024-06-17 22:24:05
“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安徽老太被全网吐槽,越看越窒息

“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安徽老太被全网吐槽,越看越窒息

莫问先生
2024-06-17 12:15:55
说几句上海外卖员之死!

说几句上海外卖员之死!

吴女士
2024-06-17 14:11:58
2024-06-18 01:30:44
摄影吧photo
摄影吧photo
摄影是什么?
2429文章数 263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选对城市,高考志愿,就填对了一半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数码要闻

小米米家智能多功能养生壶 P1 发布:陶瓷不粘涂层,众筹 179 元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