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徐家汇街道:“再造一个徐家汇”

0
分享至


"大徐家汇"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推动区域发展再创新辉煌。(徐家汇街道供图)

徐家汇,因杰出科学家徐光启而得名,是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和文化的策源地之一。蒲汇塘、肇嘉浜和李漎泾3条河流在此交汇,也流淌、孕育出海派文化发源地和红色基因承载地。

解放上海战役中,红色堡垒赵巷,几代优秀共产党人留下红色印记与精神力量,成为上海红色文化版图上一颗闪亮红星。

岁月更迭。解放后,徐汇区辖境不断扩大。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徐家汇步入城区更新快车道。借由地铁1号线建设契机,徐家汇商圈拔地而起。如今,随着徐家汇中心和空中连廊的建设,一个崭新的徐家汇诞生。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徐家汇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更好锻长板、扬优势、优布局、强功能,锚定"打造闻名遐迩的世界级商圈"任务目标,抢抓"大徐家汇"蝶变良机,推动区域发展再创新辉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位于天钥桥路、漕溪北路交接处的徐家汇南商业城街貌。(徐汇区档案馆供图)

优化产业生态圈

一头,初创企业需求迫切:人工智能(AI)技术研发,是源头活水,但仅靠单打独斗,难以在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各环节形成强有力的紧密连接。

另一头,城区发展步速加快:大徐家汇"绣"出数字城市新形态,要借助科技重塑城市场景,打造一批集成式智慧化公共场景。

两者,如何互相借力、双向奔赴?

作为徐汇区新近提出建设的6个科创街区之一,环交大人工智能科创街区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叠加浦芯研究院"外脑",与交大科技园、交大慧谷等孵化场开展紧密联动,策划创新论坛、创业大赛、人才峰会等交流平台,点燃产学研浓厚氛围,打造面向新赛道的创新创业街区。

乐宜宾馆等周边低效能空间腾笼换鸟,转化为高端人才公寓;联动徐汇科创投基金,提前布局"从0到1"早期创新项目,投小、投早、投硬科技,激活产业"蓄水池",全链条释放科创街区活力。

徐家汇街道"生态圈"包罗万象。去年12月,新时代文明实践体育街区发布,街道拓展体育链条。加强与久事集团合作,充分发挥徐家汇体育公园的资源禀赋,依托申花、久事大鲨鱼两家俱乐部以及上海马拉松、NBA等知名品牌辐射效应,积极申报体育产业园区,吸引运动装备、服饰等相关上下游优质企业落地,引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链式反应。

同时,徐家汇商圈、徐家汇体育公园南北两极商业载体正强化与徐家汇源文旅资源的创新融合串联,紧跟消费客群的转变,前瞻布局艺术文化、绿色生态、健康娱乐、情景体验等新消费模式业态,积极引进高品质首店、首秀,以更鲜明主题、更年轻形象、更多元形式,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成的建汇大厦,就位于太平洋百货与六百实业中间。 (徐汇区档案馆供图)

构建转型经济圈

今年,徐家汇商圈将迎来焕新:一方面,徐家汇中心三期商业全面亮相,天桥连廊三、四、五期完成建设,形成商业集群"金腰带";同时,东方商厦、第六百货、太平洋百货、汇联商厦等商业体面临转型升级。

徐家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乘势而上,把城市更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启动番禺绿地改造和宜山路道路拓宽工程,提升改造肇嘉浜路、辛耕路等10条道路景观,重点关注天钥桥路、漕溪北路形态和业态提升,使其串起徐家汇中心和徐家汇体育公园,助推夜间经济、演出经济、运动经济等潜力持续迸发,将人流转化为购买力。

精准发力谋增长。努力在"双落地"上取得突破,存量方面,以第五次经济普查为契机,加大扫楼力度;增量方面,以徐家汇中心三期、东方明珠创智中心、越界原立方等新载体为重点,跨前介入主动作为,通过营商一体化联合服务小组,为载体招租运行提供保姆式服务,推动企业注册税收双落地。依托徐家汇现代商贸业集聚的特点优势,重点推动各类首店和知名品牌入驻商圈,通过商业落地带动商务落地,加快重点企业从落地到落税的转化。

共筑党建阵地。织密建强徐家汇商圈党建共治联盟,梳理资源、需求和项目"三张清单",盘活区域单位资源、商圈企业资源、社会专业资源,以营商服务联盟推动联合共赢,以商圈治理联盟促进联动共荣,以楼宇发展联盟加强联建共治。构建"500米党群服务圈",新设2个党群服务站,提升原有7个党群服务站点能级,形成"1+9+N"党群阵地,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营商优势。

厚植营商沃土。持续开展徐家汇营商推介大会、"商圈高管下午茶"系列等活动,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律所、"五大行"、券商等专业机构的协作。联合相关力量组团式走访重点企业,订制企业服务包,搭建沟通连心桥,提高助企惠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增强属地黏性,不断提升企业扎根徐家汇的热度和信心。

拓展城市更新圈

赶在"五一"假期前,万体汇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开放,将辐射周边约2.3万常住人口,以及各类职业人群。这也标志着徐家汇街道实现了5个片区"生活盒子"全覆盖,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以"生活盒子"为核心阵地,在慢行15分钟空间范围内,辐射周边人群的党务、政务、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健康等。徐家汇街道还以此为载体,每季度举办"璀璨生活节",吸引超百家企业加入,将生活圈变成朋友圈,丰富服务供给多样性。

与此同时,老旧小区加快改造。过去一年,徐家汇街道推动4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实施住房综合修缮和小区环境改造,惠及居民5534户。提速旧改征收工作,零陵路667、671、675号成套改造项目完成居民搬迁并启动施工,宜山路177号、179号征收项目实现首日100%签约。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全年新增签约45台,开工45台,完工48台,其中乐山六七村实现竣工交付全覆盖。

29个居委会全面沿街选址搬迁、标准化内外布局、全岗通规范化建设,扩容居民议事活动区、便民服务点、骑士驿站等空间,叠加"益键叫车""远程帮办""灯塔书屋"等功能,全面提升居委会党建引领强度、服务居民温度和社会治理效度。

"五社联动"多元共治下,社区"小小规划师"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发挥社区基金会撬动作用,携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汇爱医路"慰问一线医护工作者项目,在土山湾"益杯咖啡"开设公益账户,通过"汇爱加梯"项目资助32户困难家庭,"益键叫车"项目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链接

赵巷的故事成为生动的主题党课

临近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徐家汇街道红色文化基层理论宣讲团忙起来。赵巷的故事,成为一堂堂生动的主题党课,被讲述给更多人听。

在辛耕路以北至肇嘉浜路,西至天钥桥路东至宛平南路的这一长方形地块,曾被称为"赵巷"。赵巷有300多年历史,因赵氏族人迁居来此而得名。就是这个小村落,在革命时期曾是我党地下斗争的一方热土,一批共产党人在此播下火种,燃起新生的火焰。其中有经邓颖超亲批奔赴延安的徐鸿,有遵照周恩来指示去太行山创办华北书店的赵子诚(刘大明),更多的则是在留在这里坚持地下斗争,直至迎来1949年上海解放。

"革命者虽已远行,但风雨赵巷的爱国精神永存。"这些埋藏在历史深处的红色基因如何挖掘、呈现、赓续?徐家汇街道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发挥徐家汇赵巷后人积极性,力邀专业人士参与,将赵巷这段罕为人知的革命历史严谨翔实、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

这也是上海红色资源保护的一个缩影。"赵巷新发掘的红色史料丰富翔实,足以说明上海红色资源丰厚。"徐家汇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这也给了我们以启示——在城市更新中一定要特别重视红色遗址的保护和发掘,及时筛选和梳理,收集保护好有价值的红色文脉线索。"

革命者后人还原红色记忆

回望赵巷历史,上海图书馆原副研究馆员赵景国"故事一箩筐"。他是赵巷后人,自己也出生于赵巷。在他的讲述中,血色记忆被还原。

早在1947年,赵巷19号的小阁楼就已是交通大学穆汉祥、赵维龙等民众夜校革命者的活动地点,后来也是编印《民众报》的地下编辑部和印刷厂,一直坚持到上海解放。1949年4月23日,穆汉祥领导的民众夜校党支部成员还在19号的小阁楼里举行组织生活,向党员们传递解放军已渡江南下、南京已解放的消息,并商议扩大人民保安队,以迎接上海解放。不幸的是,穆汉祥于4月30日被捕。

新中国成立前夕,参加革命的还有住在赵巷10号的赵钰龙。他和赵维龙、赵维南3人都在上海解放前夕的护厂护校斗争中作出了贡献。

赵景国说,还原赵巷的革命史并不容易:时间跨度长,先后长达20多年;线索头绪多,涉及面广,故事内容丰富;至少涉及10多位革命者及延安、太行山八路军和苏北新四军3个主要的革命根据地。

为此,徐家汇街道找到革命先辈后人,组成徐家汇赵巷革命后人团队,共同发掘红色故事。"他们与革命先辈们有着亲属血缘关系,有的甚至还有共同生活的经历,有的还直接聆听过先辈讲述当年那些英勇战斗的难忘故事,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如主要发掘者赵景国,他的叔叔就是中共地下党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革命者如查阜西夫妇、关露及徐鸿等都曾在他家祖辈世居的房屋里住过,并在徐家汇赵巷的播火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有价值的史料,他们结集编印成史料集《徐家汇赵巷文化记忆》,现已编写4本,共计41万字。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阶段性小结,重点研究新发现的线索及关键性问题,将赵巷红色文化的挖掘工作引向深入。

红色故事更加鲜活生动

红色记忆的挖掘过程中,涉及一些专业性问题,关乎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上海地方志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徐家汇街道常集结辖区资源,请各路专家学者把脉,确保赵巷红色遗迹的挖掘、研究、整理的规范性、科学性。

为了让更多人知晓这段历史,上海图书馆还与徐家汇街道合作主办"星火繁花徐家汇红色赵巷主题馆藏文献展"等展览,在美罗城、徐家汇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徐家汇源游客中心等处展出,吸引了1.5万多人次参观,线上参观达4856人次。同时为更接地气,推出展览简约版,送到乐山片区"邻里汇"等处展出。

此外,徐家汇街道还助力从赵巷红色史料中撷取部分内容,编成一辑10个红色赵巷革命故事,以"故事党课"形式讲好讲活。

事实上,不止是赵巷。徐家汇街道重视红色文化的收集、积累和宣传,之前已经积累了本地区有关《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红楼的红色故事、上海交通大学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和"影业圣地"殷家角的进步电影等红色史料。

正是在徐家汇街道的有力推动下,赵巷的红色史迹和动人故事渐渐为大家所熟悉。有居民说:"从家门口拥有的红色史料中吸取革命养料,感到更可信、更亲切、更鲜活。"


  作者: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汇报
文汇报
华语世界高品质人文阅读平台
220609文章数 3086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