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解放西藏的头号功臣:去世后周恩来亲迎骨灰,毛主席想调他进中央

0
分享至

说起新中国成立后我军进行的自卫战争,很多人通过《长津湖》了解了朝鲜战争,通过《高山下的花环》了解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但是有一场战争很少被影视作品提及,但却是我军所取得的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这便是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这场战争中,我军在人数、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了一边倒的大胜,敌我双方的伤亡比接近4:1,而指挥我军官兵打赢这场神仙仗的正是开国中将——张国华。



如此奇才,本应被委以重任,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可惜的是,这场战争结束后仅十年,我军这一悍将便因病离世,毛主席、周总理、刘伯承等人得知情况后悲痛欲绝,周总理更是带病来到了机场迎接张国华的骨灰。

开国中将共有170余人,张国华不显山不露水,为何去世后会获得如此殊荣?



年少从军

1914年10月22日,张国华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的一个佃户家庭。1955年大授衔时,共有1052人被授予了少将以上军衔,到1965年军衔制度取消,少将及以上军衔人数达到了1614人,其中“江西老表”共325人,占据了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作为革命大省,江西省英雄辈出,张国华一出生便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由于家境贫寒,张国华从小就跟随父母去田间劳动,这让他练就了强健的体魄。

张父认为,有志男儿,要么拿起枪杆子保家卫国,要么拿起笔杆子教书育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当兵就意味着前途未卜,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拿起“枪杆子”。



为了让儿子将来有个“铁饭碗”,张父省吃俭用,把张国华送进了私塾,但是张国华从小就目睹了军阀对百姓的压迫,他的内心早已萌生出反抗的念头。

当时我党在湖南、江西一带创立了大量农民夜校,在民间宣传革命思想。张国华很快成为了夜校的一名学员。



起初张父并不支持儿子参加农民夜校的活动,毕竟造反是要掉脑袋的。好在他的思想并不固执,在我党宣传员的开导下逐渐认清了革命的意义,于是便开始义无反顾的支持儿子参加革命活动。

“四一二政变”后,我党面临的处境十分艰难,张国华没有在绝境之下背离组织,他坚信无产阶级革命将会带领全国底层人民走向光明。



十五岁时,张国华参加了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于敌人的反扑过于迅速,势单力薄的起义军只能前往井冈山一带继续开展农民运动。所以张国华是较早一批来到井冈山的红军,甚至要早于毛主席。

作为一名新兵,张国华在参加革命早期展现出了老兵一般的从容,井冈山会师后,红军进行了整编,张国华成为了红四军的一名战士,之后凭借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升任至连排级干部。



张国华几乎参加了井冈山时期的全部反“围剿”战斗,在战斗中曾三次负伤,由于我军在战斗中基层指挥员的损失十分严重,张国华轻伤不下火线,即便是重伤,在医院短暂休养后便立刻返回部队。

1933年,为了培养年轻干部,我党在瑞金创办了“红军大学”,由于张国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成为了“红军大学”的第一批学员之一。

当时毛主席、朱德、刘伯承等人都曾“兼职”过红军大学的教员,由于张国华性格沉稳,学习能力强,所以很快在教员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国华平时沉默寡言,做起事来却从不含糊,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就俩字——靠谱。

在红军大学一年多的学习让张国华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农村小伙子蜕变成了合格的革命者,毕业之后被派往了汀州教导团担任政委。

从此之后,张国华便一直从事政治工作,但这并不意味他将要成为一个纯粹的文官。在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以及后来的长征中,张国华多次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走出困境。



红军在翻越夹金山时,张国华为了鼓舞士气,即兴赋诗一首,“天空飞鸟绝,群山兽迹灭,红色英雄汉,飞步碎冰雪。”

这首诗虽说简短,但气势磅礴,让身处绝境中的红军战士热血沸腾。这也让战士们认识到,张政委并不是个只会打仗的粗人,文采也是一绝。

红军抵达陕北后,张国华被任命为河东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这令他在战斗中不断成长,之后被调往了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继续深造。



由于长征时期张国华所在的部队隶属于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在长征结束后担任了抗大校长,林彪给予了这位老部下极高的关注度。

在抗大学习期间,张国华再次成为了毛主席的学生,刻苦的学习态度让他赢得了毛主席和林彪的欣赏,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张国华跟随老领导前往了山西与日寇作战。



由于在政工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张国华在115师一直从事宣传、党建等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爆发后,张国华参与了豫皖苏军区的建设,并担任该军区的司令员。在他的带领下,豫皖苏军区从最初的1.4万人扩充到了7.7万人,有力支援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斗,以及后来的淮海战役。



1949年7月,张国华已经晋升为第二野战军第18军军长,他奉命率领部队解放永新,当张国华的父母得知儿子已经成为了解放军的军长后,迈着蹒跚的步伐来到街道上四处寻找儿子的身影,自从1929年一别,一家人已经二十年没有见面了。

张国华见到父母那一刻时,泪流满面,向二老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爹、娘,儿回来了。”张国华的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我儿出息了,都当军长了。”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张国华利用二十年破茧成蝶,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夜校青年成长为了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在这个过程中,张国华经历了无数磨难。

解放西藏的第一功臣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终于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但是,中国的革命尚未取得完全的胜利,除了台湾之外,西藏地区底层人民一直处于达赖喇嘛的黑暗统治之下。



1950年1月,毛主席在出访苏联时给西南局的“刘邓”发报:“西藏地区人口虽说不多,但国际地位十分重要,我们务必要把西藏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从青海、新疆出兵存在诸多困难,所以解放西藏的这一重任就交给西南局了。”

当时的西藏称得上是个是非之地,不仅内乱频繁,恶劣的地理环境让解放军官兵们望而生畏,除此之外,个别帝国主义国家一直觊觎西藏,他们与西藏当局相互勾结,试图让西藏永远的和祖国分离。

刘伯承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立刻与邓小平商量,究竟谁能担此重任呢?邓小平提议:“要不就让张国华去吧,毕竟他比较年轻。”



刘伯承对于张国华的能力十分肯定,于是把他召到了西南局所在地重庆,在此之前,张国华刚刚接到命令,率领第18军驻守川南。

“解放西藏,怎么样?有没有压力?”刘伯承开门见山的问张国华。

“问题不大,坚决完成任务。”张国华深知西藏之行路途坎坷,依然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下来,自打从军以来,他历来如此。

“二野的几个有战斗力的师,你随便挑三个吧,跟随你入藏。另外,有什么困难,只管提。”刘伯承说道。



但张国华谢绝了刘伯承的好意:“还是让我带着第18军入藏吧。”

回到部队后,张国华立刻召集团级以上干部开会,商讨入藏策略。会议即将开始时,警卫员焦急的找到了张国华:“军长,您女儿病重,夫人和医生希望你能马上去医院。”

张国华怒斥警卫员:“凡是都有个轻重缓急,大军马上就要开拔,即便是天塌下来,这个会也得开!”警卫员见状只好灰溜溜的走了出去。

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才结束,张国华一口水都没来及得喝便匆匆赶往了医院,当他走进病房的那一刻,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女儿的身体被一张白布覆盖,医生红着眼对他说:“军长,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张国华握着女儿冰冷的手,心如刀绞,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但为了革命事业,却没能与女儿见最后一面。

张国华来不及为女儿举办葬礼,便带着战士们踏上了入藏的征程。西藏地区海拔四千多米,温度极低,并且沿途多河流、峡谷,许多战士刚一入藏就产生了高原反应。

出发前,中央曾发出指示,务必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得进入寺庙与民房,不得在藏区征用一粒粮食。三万大军在严格遵守纪律的情况下抵达拉萨,岂是易事?



张国华与士兵们同甘同苦,鼓励大家克服困难,但是依然有部分士兵开小差当逃兵。于是张国华宣布:“凡是当逃兵的人,一律视为脱离军队,就地转业。”

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奏效,士兵们不愿让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留下污点,纷纷写血书,表示坚决跟随部队解放西藏。

解放军的严整军纪被格达活佛看在眼里,于是他答应张国华,愿意前往拉萨进行游说,劝说西藏当局接受和平解放这一提议。



但是解放西藏岂会如此容易,西藏有关人士在英国特务的指使下杀害了格达活佛,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张国华,他发誓:“一定要将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

为了震慑西藏当局,张国华策划了昌都战役,昌都是西藏的门户,如果拿下昌都,拉萨将会无险可守,解放西藏就成功了一半。

战斗于10月7日正式打响,第18军在张国华的指挥下分左、中、右三路向昌都发起了进攻,战斗持续了半个月,我军成功拿下了昌都,共歼灭藏军六个团。



昌都战役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西藏当局看到了当地武装与解放军实力的差距,于是派遣代表前往了北京进行谈判。

刘少奇看到捷报后称赞道:“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过程中的淮海战役。”

西藏解放后,中央军委以第18军为基础成立了西藏军区,并由张国华担任军区司令。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张国华再次挂帅出征,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装备精良的印军打得节节败退,许多国外专家称其为“喜马拉雅战神”。



除了打仗之外,张国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西藏带头搞建设。由于西藏地区环境恶劣,再加上张国华长期保持高强度工作,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

1972年,张国华在主持一场会议时突然晕倒,警卫员急忙将其送到了附近医院,由于西藏地区医疗条件比较差,张国华再也没能醒来。



张国华的骨灰被运回北京后,周总理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前往了机场迎接。当天正赶上下小雨,工作人员主动为周总理撑起了伞,周总理擦了擦泪水,推开工作人员:“我哪还有心情撑伞。”



刘伯承得知老部下离世,同样十分悲痛,甚至一度昏迷。毛主席的悲伤心情中则夹杂了几分遗憾:“我刚想把他调到中央。”

结语

虽说身为开国中将,张国华的确显得有些存在感不足,这或许是因为他参军之后大部分时间都从事政治工作,自然无法与同级别的王近山、皮定均等人相提并论。



但是,张国华一直保持着低调的性格,扎根于西藏,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四个字——造福人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革命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海任我行
史海任我行
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
1440文章数 56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胖东来"爆改"的永辉超市营业挤满顾客:员工月薪涨千元

头条要闻

胖东来"爆改"的永辉超市营业挤满顾客:员工月薪涨千元

体育要闻

欧洲杯最大的混子,非他莫属

娱乐要闻

黄一鸣“杀疯了” 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

财经要闻

深化科创板改革 证监会发布八条措施

科技要闻

618观察:谁为高强度的低价竞争买单?

汽车要闻

双肾格栅变化大/内饰焕新 新一代宝马X3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数码
旅游
本地

几个小物件,打造宅家时的「inner peace」

手机要闻

华为鸿蒙再次发力:多款机型收到鸿蒙OS4.2正式版推送,你收到吗

数码要闻

容声冰箱闪耀 2024 欧洲杯:以品质领先,为健康养鲜

旅游要闻

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希腊多名游客死亡

本地新闻

中式沙拉宇宙的天花板,它必须有姓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