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条铁路,把中国抬进联合国?50年前耗资5亿修出坦赞铁路意义多大?

0
分享至

它的建成,不仅为内陆国家赞比亚打通了一条连接印度洋的经济命脉,更承载着中非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然而今天,当年被誉为"自由之路"和"友谊之路"的坦赞铁路却陷入困境,机车老旧,轨道失修,列车时速仅30公里还经常晚点,管理效率低下,亏损严重……这条铁路目前的现状,不由让人唏嘘不已。

这条耗资近5亿美元建设的铁路,当年为什么要修?



本文内信源来自(第一财经日报等),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情系非洲,援建坦赞

要说坦赞铁路的由来,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非洲大陆刚刚挣脱殖民主义的枷锁,却又深陷新的困境。

南非、罗得西亚等地区的白人殖民政权对非洲实行种族隔离和经济封锁,肆意剥削非洲人民。

刚独立不久的内陆国家赞比亚,虽然拥有"世界第二铜都"的美誉,铜矿资源极为丰富,但因无出海通道,铜矿出口受制于人,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1965年,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应邀访华。

尼雷尔曾是坦桑尼亚独立运动的领袖人物,对非洲的命运有着深切忧虑。

他向中国领导人吐露了内心的痛苦: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对非洲穷追不舍,坦赞两国虽然独立,经济命脉却被其牢牢掌控。



尼雷尔说,坦赞迫切希望摆脱这种屈辱的境地,但两国刚刚独立不久,百业待兴,实在无力修建这样一条铁路。

他真诚地请求中国伸出援手,帮助坦赞人民实现梦想,毛主席对此深表同情。

经过反复考虑,中方认为,帮助非洲兄弟打通这条连接印度洋的生命线,不仅能为赞比亚铜矿石等资源出口提供便利,也是坦赞摆脱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经济绑架的重要途径,对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管当时中国自身经济也十分困难,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但为支持亚非拉人民的反殖反帝斗争,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政府还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坦赞铁路提供近 10 亿元人民币的无息贷款,并派遣技术人员帮助修建这条铁路。





1967年9月,中、坦、赞三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建设坦赞铁路的协定。

从此,这条纵贯东非、连接两国人民的铁路,开始了艰难而辉煌的征程。

修建这条铁路,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条全长1860公里的铁路,穿越非洲大陆腹地,要跨越高山峡谷、丛林湿地,横渡多条河流,沿途诸多地段人烟稀少,蚊虫肆虐,野兽出没,施工条件极为恶劣。

仅坦桑尼亚境内就有大小河流300多条,桥隧工程浩大。

据不完全统计,修建期间先后动用了16.5万立方米的木材,54万吨钢材,93万吨水泥,280万吨砂石和卵石。

为保证铁路工程顺利实施,中坦两国在首都各自成立了专门建设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协调。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亲自兼任该机构的主席,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也对工程给予高度重视。





在铁路修建最紧张的1972年,两国元首曾一年内多次会面,专门就铁路修建的有关事宜进行商讨。

为了不给人民增加额外负担,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援建资金一律由国家财政拨付,严禁向人民摊派。

同时,还将援建所需物资的国内运费、保险费等全免。

自1968年正式动工后,中国先后派遣了5万多名技术人员远赴异国他乡,他们大多是铁道兵出身,精通铁路修建技术。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工程指挥部想方设法为他们准备蚊帐防疟、药品救急,很多人把家中仅有的一床棉被也带上了路。



尽管做了充分准备,非洲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让这些年轻人吃尽了苦头。

他们常常要在烈日下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顶着 40 多度的高温,在荆棘丛生的密林中开山劈石。

大蚊小虫叮咬难耐,蚂蟥水蛭吸血肆虐,很多人在高烧中昏迷不醒。

然而没有人退缩。

中国工人与坦赞工人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同吃同住,互帮互助,休息时一起弹琴唱歌,努力工作。

中方还成立了铁路技校,免费为坦赞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短短5年间,700多名非洲学员从技校毕业,很快成为坦赞铁路的中坚力量。



在这场跨国泽被的援建工程中,有近70名中国专家献出了宝贵生命,长眠异国他乡。

参与修建的坦赞工人后来回忆说,中国专家与大家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有的被麻风虫叮咬,浑身溃烂;有的因高烧不退,抢救无效而牺牲;有的不幸溺水,再也没能回到祖国。

他们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片热土,用青春和热血凝结成这条友谊之路的坚实基石。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1976年7月14日,历经千难万险,这条纵贯东非、连接印度洋的钢铁大动脉终于建成通车!

从此,"飞翔在钢铁路上的非洲雄鹰",开始了新的翱翔。



二、战略要津,意义非凡

对中国来说,历经千辛万苦修建的坦赞铁路,不仅是援助非洲兄弟的道义之举,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政治上,它有力支持了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反殖民斗争,极大提升了中国在非洲的形象。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曾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

1971年,非洲国家集体在联合国大会上支持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就是对中国长期帮助和支持非洲国家的回报。

据新华社报道,在恢复中国席位的投票中,坦桑尼亚等国积极游说,为中方正式回归联合国立下汗马功劳。



对此,毛主席也曾感慨:"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在经济上,坦赞铁路直通印度洋,为内陆国家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通道。

作为"世界铜都",仅赞比亚一国的铜储量就达3600万吨。

而中国目前有色金属对外依存度超60%,对铜等资源需求巨大。

近年来,中资企业纷纷在坦赞地区投资矿产开发,而当地铜矿石等矿产品能否顺利运出,铁路运力至关重要,坦赞铁路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在军事战略方面,坦赞铁路地处非洲中部,连通东西,扼守印度洋,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尤其是其终点所在的赞比亚铜带省,不仅铜矿资源丰富,更与"金三角"地区的刚果(金)接壤。



而刚果(金)东部则盛产铜钴,被称为"高科技矿产宝库"。

据外媒报道,南非、以色列等国对控制坦赞铁路垂涎已久。

如果中国主导坦赞铁路,无疑对区域安全和资源通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百废待兴,何去何从

曾经的"自由之路",如今却因年久失修而千疮百孔。

据记者现场探访,时至今日坦赞铁路很多机车和轨道仍是40年前中国援建时的设备。

由于零部件老化,列车最快时速只有70公里,一路还经常突突冒黑烟。

而且很多路基下陷,桥梁锈蚀,护栏损毁严重,列车就像在"爬行"。

由于设备频繁出故障,列车晚点在所难免。





据《广州日报》报道,现在从铁路起点到终点全程2000公里,最快也要4-5天,列车时速连同当地农民的拖拉机都不如。

摇摇晃晃的列车里,管理之混乱更让乘客叫苦不迭。

车上经常人员混杂,出现偷盗事件。

售票员态度恶劣,经常与乘客发生争吵。

由于管理不善,坦赞铁路近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据坦赞铁路管理局披露,目前该铁路累计亏损已达2.6亿美元,负债率超过70%,已处在破产边缘。

造成今天局面的原因,有基础设施老化的客观因素,也有管理不善的人为因素。



坦桑尼亚总统在接受采访时坦承,铁路建成后运营管理权移交非洲,是"过早了些"。

非洲一些国家独立时间不长,管理经验不足,人才缺乏。

坦赞铁路由坦桑尼亚、赞比亚两国共管,由于利益纷争,经常各唱各的调,效率低下。

此外,随着南部非洲地区局势变化和道路交通的发展,原本主要依靠坦赞铁路的赞比亚铜矿出口也逐渐分流。

据悉目前赞比亚对外贸易中有50%经由南非等其他国家的港口,坦赞铁路年货运量从鼎盛时期的百万吨锐减到目前的十几万吨。





四、携手并进,续写新篇

纵然百废待兴、困难重重,为了中非友谊的延续,为了资源通道的畅通,这条铁路也必须设法"抢救"。

对此,中坦双方近年来都在积极努力。

为扭转亏损局面,据《第一财经》报道,坦桑尼亚交通部正在实施一项金额高达2.2亿美元的铁路"复兴计划":一方面对铁轨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引进新的机车车厢,提高列车的速度和运力。

坦方还计划在铁路沿线修建多个现代化内陆"港口",吸引货源集聚,提高收益,中国对这项"复兴计划"给予大力支持。



据国际台报道,早在2015年中国就向坦赞铁路提供了18辆全新客车,极大改善了乘客的乘坐条件。

2016年,中国交通部宣布将启动第16期援助,包括向坦赞铁路提供机车、工程机械等设备,并继续派遣技术人员参与铁路管理和维修。

对于坦赞铁路的前景,中国专家提出了中肯建议:铁路要尽快走出低效、封闭的运营模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政府主导下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以PPP模式对铁路进行升级改造;发展铁路多式联运,完善货运网络建设,将铁路打造成区域物流大动脉;注重人才培养,解决好劳工问题,为铁路长远发展蓄力。

此外专家还认为,铁路建设和运营需要更多非洲国家通力合作。

目前中国主导修建的东非铁路网已初具规模,肯尼亚蒙内铁路即将与坦赞铁路对接。



未来应加强统筹,完善顶层设计,建设连通东西非、辐射南北的泛非铁路网,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夯实中非合作的物质基础。

面对重重挑战,中方将继续关注坦赞铁路的发展,并愿积极参与铁路改造运营,让这条承载着中非人民友谊的铁路焕发新的生机。

相信只要中非双方精诚合作、共克时艰,坦赞铁路一定能重现昔日辉煌,续写友谊新篇。

于非洲而言,这不仅是一条铁路的重生,更是一个打开内陆、联通世界的发展之路。

而对中国来说,"授人以渔"的理念和"真、实、亲、诚"的作风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尊重和信赖,必将推动中非关系迈向新的高度。

坦赞铁路的前景,终将与中非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孩子画鸡“不及格”,爸爸晒真鸡照片质问老师:画得不够像吗?

孩子画鸡“不及格”,爸爸晒真鸡照片质问老师:画得不够像吗?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4-05-22 11:01:46
法国军事教官真去乌克兰了!俄罗斯红线接连被踏破,会爆发三战?

法国军事教官真去乌克兰了!俄罗斯红线接连被踏破,会爆发三战?

鹰眼Defence
2024-06-02 17:17:11
河南“双面书记”落马:卖官鬻爵疯狂敛财,曾令数百人无家可归

河南“双面书记”落马:卖官鬻爵疯狂敛财,曾令数百人无家可归

天闻地知
2024-06-03 10:55:04
十个化疗九个死,这是真的吗?揭秘:癌症化疗+中医“带瘤生存”

十个化疗九个死,这是真的吗?揭秘:癌症化疗+中医“带瘤生存”

流逝的沙
2024-05-14 10:12:49
瓦罐车在中国不流行的根本原因

瓦罐车在中国不流行的根本原因

户外小阿隋
2024-06-03 02:20:03
23岁女性患者,咳嗽无力2周,由诊所送至医院时已昏迷,尸体解剖结果出乎意料!

23岁女性患者,咳嗽无力2周,由诊所送至医院时已昏迷,尸体解剖结果出乎意料!

听李医生说
2024-06-03 09:07:50
辽宁队主力中锋莫兰德恐将离队,要求涨工资230万不满签下阿丘尔

辽宁队主力中锋莫兰德恐将离队,要求涨工资230万不满签下阿丘尔

带着篮球闯天下
2024-06-03 17:43:16
还有四天,欧洲将迎来历史性变革!

还有四天,欧洲将迎来历史性变革!

罗sir职话
2024-06-02 17:03:59
原来她早已离世!抗癌整整七年花了7500万,59岁留下遗书离开人世

原来她早已离世!抗癌整整七年花了7500万,59岁留下遗书离开人世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5-30 12:52:22
下一个进入NBA的中国人,定是这个“广西仔”!

下一个进入NBA的中国人,定是这个“广西仔”!

林子说事
2024-05-31 07:35:07
终于明白健身优势,50岁郑秀文同框44岁林嘉欣,打扮性感却像小辈

终于明白健身优势,50岁郑秀文同框44岁林嘉欣,打扮性感却像小辈

顶牌故事会
2024-06-02 14:57:32
中国女篮VS日本女篮,3天2赛+时间敲定,门票最贵888块钱,谁能赢

中国女篮VS日本女篮,3天2赛+时间敲定,门票最贵888块钱,谁能赢

体育大学僧
2024-06-03 12:57:54
这些食物正在损害你的皮肤!兰州大学:咖啡、猪肉或导致皮肤衰老

这些食物正在损害你的皮肤!兰州大学:咖啡、猪肉或导致皮肤衰老

时光派健康抗衰
2024-06-03 17:41:39
大S为什么这样痛快地答应了汪小菲接走儿子的事情

大S为什么这样痛快地答应了汪小菲接走儿子的事情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3 11:05:08
Costco常见知名矿泉水大规模召回!大批消费者中招:刚囤40箱!

Costco常见知名矿泉水大规模召回!大批消费者中招:刚囤40箱!

薪想事成的班
2024-06-03 09:24:53
《庆余年2》众演员发文告别角色范建不舍田雨动情张若昀千字泪目

《庆余年2》众演员发文告别角色范建不舍田雨动情张若昀千字泪目

阿芒娱乐说
2024-06-03 12:11:01
比亚迪秦L满油满电跑2400公里,喵哥全程测试来了,这下服气了吗

比亚迪秦L满油满电跑2400公里,喵哥全程测试来了,这下服气了吗

看看娱乐与体育
2024-06-03 18:17:15
如今最大的悲哀

如今最大的悲哀

王晓爱体彩
2024-06-03 11:02:33
回归经典,被称为“十年来最美的宝马”?Skytop概念车亮相

回归经典,被称为“十年来最美的宝马”?Skytop概念车亮相

户外小阿隋
2024-06-03 16:09:42
回顾:男子心疼老人卖米,花200元全买走,回家打开米袋瞬间懵了

回顾:男子心疼老人卖米,花200元全买走,回家打开米袋瞬间懵了

玲说百态味
2024-06-03 11:25:43
2024-06-03 19:36:49
青栀伊人
青栀伊人
围绕历史的瞬息,看世界之变化
580文章数 1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放宽限制后 乌克兰首次使用"海马斯"袭击俄本土

头条要闻

美国放宽限制后 乌克兰首次使用"海马斯"袭击俄本土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可能被禁止:暂无影响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本地
房产
家居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又到高考季!祝福张桂梅校长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房产要闻

12000+起!海口40+楼盘,最新价格曝光!

家居要闻

静谧极简 让空间回归本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