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观察 存款利率下调,大额存单难觅,如何充实养老荷包?

0
分享至



当“养老理财”已成为一代年轻人热议话题时,注定银发经济市场更加广阔。养老金融作为金融的“五篇大文章”之一,不仅贴近民生,又成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广东,作为全国金融大省,养老金融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伴随国家不断加强养老金融三大支柱体系建设,如何让更多人群了解养老金融产品特点,找到合适自己的金融产品,避免入坑?伴随广东逐渐加大“百千万工程”建设力度,区域养老金融素养如何跟得上区域发展步伐?都将成为广东进一步深耕养老金融,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从适老化服务、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到养老产业,为助力广东银发经济产业链条向实、向新而行。2024年,在广东金融监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南都·湾财社携手广东银行保险业机构,启动以“开启银龄新生活·广东金融有担当”为主题的大湾区养老金融素养系列策划。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享、产业调研等方式,多角度探寻广东养老金融发展新机遇,推动广东养老金融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养老金融“新蓝海”

你会将养老钱交给谁打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快,长寿时代到来,养老话题备受关注。2023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养老金融首次在中央会议中被正式提出,也是首次被列入国家金融的重点工作。

养老是国之大计,金融是国之重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据国家卫健委测算,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2023年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认为,仅依靠个人退休金不能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

而伴随今年存款利率持续下行、银行大额存单“难觅”,甚至出现下架或暂停的现象,如何寻求稳健的“养老理财规划”成为人们关心的共同话题。

面对“养老金融”这片蓝海,不少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行业已积极入圈,推出大量养老金融产品,覆盖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目标基金,或是养老型商业保险等内容。

但养老金融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个人养老金缴存面临三大挑战

个人养老金是养老金融典型之一,经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采访调研,当前,它的发展情况较具这类领域典型性。

我国养老金融主要包括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商业保险、个人储蓄等。个人养老金账户相对基本养老金和企业/职业年金,老百姓投资自主决策性更强,更能体现对养老金融个性化需求。

2022年11月,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名单,个人养老金正式开展试点。然而,作为养老第一支柱的重要补充,即使个人养老金具备税收等政策优惠,运行一年多以来,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表示,从缴存能力上,个人养老金是居民自愿参与、自负盈亏的一项个人理财支出。这意味着,它需要完全从居民的个人收入中支出,即个人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为退休储蓄的能力。

居民的金融素养也影响着个人养老金参与程度。市场机构近期发布的2023年度社保金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受访者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和政策缺乏了解。有35%的受访者表示尽管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但并没有进行实际缴存;受访者没有参加个人养老金的主要原因是“个人投资选择能力不足”;近三成受访者认为个人养老金产品太多,不知道如何选择;约89%的受访者希望能够有一键查询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相关权益的渠道。

其次,个人养老金的收益也令一部分消费者感到担心。相比于储蓄,部分养老理财产品并不能保证本金不受损失,社交平台上有用户称2023年用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相应金融产品已亏损数千元。

根据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闫化海在《保险理论与实践》上发表的文章,2023年1月1日前开始投资运作的个人养老基金产品数量为133只,年度的平均收益率为-4.09%,其中有116只产品负收益。不过,文章同时显示,2023年个人养老金储蓄、理财和保险产品仍录得正收益。

养老金融深入基层的一条素养之路

广东作为个人养老金制度先行地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个人养老金试点正式落地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全国首份省级第三支柱支持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引导提高人民群众认知度和参与度,提升第三支柱养老金融服务供给水平,促进个人养老金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等要求,为广东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工作路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广东省全省已开立605.6万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缴存金额仅次于北京。其中,广州共开立315万户,人均缴存金额较全国平均高300元。

但前行之路仍有挑战。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2024年年初在《中国银行业》发文指出,商业银行主要集中于开展托管、账管业务,大部分保险机构处于养老金市场的外围和后台状态,深耕养老金融服务亟待加强。

南都·湾财社记者结合此前实地调研和专访访谈了解,当前,广东养老金融面临的新议题,具行业代表性,需要机构共同探索出一条解决之道。

申万宏源金融分析师孙冀齐指出,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仍处于推行初期,考虑到产品的普惠性特征,短期内难以为金融机构贡献可观的业务增量。在此背景下,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及目标规划对于提质扩面至关重要;同时,应提升税收优惠力度,扩大养老金融覆盖人群规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分析处处长娄飞鹏表示,考虑到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目的,金融机构要更有效地管理产品风险,提高投资的安全水平。在渠道方面,应不断完善线上渠道,加强产品研发机构和代理销售机构合作,加快产品准入上架,方便投资者投资购买。要完善产品信息披露,方便投资者及时全面了解可投资产品。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和投资者教育力度,以减少或避免在个人养老金投资领域出现诈骗等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事件。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汪泓提出,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上,应做养老金融账户收益可视化;可参考理财风险评估等级 (R1-R5),基于投资人真实风险承担能力,限定可选投资品种或配置比例;考虑引入“自动加入”和“默认制”,个人养老金可选产品可以引入“默认产品池”的概念,一次性购买默认池内的一揽子产品。也应注重个人选择权,针对不同类型人群设立不同类型的养老产品,根据不同年龄风险偏好,设计不同的产品,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养老产品。

养老金融前行之路上的挑战也与传统文化和老百姓个人金融素养有关。特别在县镇地区,传统思想还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养老资源配置;此外,对金融产品的不了解、不信任和投资能力不足等也造成了养老金融产品发展障碍。

因此,汪泓认为,应加强金融素养教育,加大个人养老金宣传力度,逐步形成全民全生命周期投资理念。各大银行和政府各部门共同发力,积极宣传养老金第三支柱,采取地毯式普及宣传模式,打消公众疑虑,推进大众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社会信任。

养老金融,走入您的生活没?欢迎参与以下调查问卷。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莹

统筹:任先博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青 刘常源 彭乐怡 见习记者 黄顺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4-06-02 22:46:44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6795文章数 35706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头条要闻

董军防长警告"台独"发言刷屏台媒 台学者喊话赖清德

头条要闻

董军防长警告"台独"发言刷屏台媒 台学者喊话赖清德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手机要闻

小米15标准版新爆料:直屏1.5K+骁龙8 Gen4,售价起伏不大!

数码要闻

华为新款 MatePad SE通过多项认证,预计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