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欧洲能源价格飙升数倍,美国压力越来越大,开始甩锅亲乌团体

0
分享至

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媒体报道,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表示,自2022年夏季以来,欧洲能源账单因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减少而上涨了3倍。显然,在当下美国资深记者赫什爆料“拜登政府下令炸毁北溪管道”新闻之后,冯德莱恩的这一表态,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但都会加剧欧洲人对美国政府的反感情绪。毕竟,这些被毁管道与欧洲能源安全战略息息相关。


日前,美国《纽约时报》刊发长文,将炸毁北溪管道的“幕后元凶”归咎于“亲乌团体”。该报道援引“匿名美国官员”的话说,最新情报表明,炸毁北溪管道的是一个“亲乌团体”,其成员可能是乌克兰人或者俄罗斯人,或者是两者组合的一个团体。此外,该报道还一再声称,参加破坏行动的没有美国人和英国人,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乌克兰政府和俄罗斯政府参与了行动。


在此之前,美国资深记者赫什爆料称,北溪管道遇袭事件,幕后元凶就是拜登政府。尽管美国政府至今矢口否认,美欧媒体也罕见对此保持沉默,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甚至政客,都呼吁欧盟能够对此展开调查,以揪出这个破坏欧洲关键设施的幕后元凶。所以,《纽约时报》这时候爆出这一“猛料”,绝非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更像是美国政府为转移欧洲公众注意力的一种政治烟雾弹。


因此,《纽约时报》一开口就将美国政府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而是将破坏欧洲关键基础设施的责任,推到了可能是子虚乌有的所谓“亲乌团体”身上。更甚的是,该报道还有意无意地将俄罗斯人牵涉其中。对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指出,这是美国“为逃避法律调查而放出的政治烟雾弹”。另外,揭露此事件的赫什在看到相关报道之后也大笑起来:它们甚至连消息来源都没有胆量公开出来。


显然,被指下令炸毁北溪管道的拜登政府,原本企图通过冷处理来让这种传闻不了了之。不过,事实证明,现在不但是中俄等国都在呼吁对此事件展开调查,就连欧洲很多国家政客也都纷纷要求对此展开相关调查。显然,西方国家政府和主流媒体对此保持沉默,并不代表这种堪比恐怖主义袭击的行径就会被人遗忘。所以,当美国政府发现自己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之际,《纽约时报》就援引“匿名美国官员”的话,将责任推向了无法确认是谁的“亲乌团体”。


显然,这又是美国政府一次典型的甩锅举措,而这一甩锅举动,更进一步凸显拜登政府的心虚。所谓清者自清,美国政府要是没干这缺德事,为何不想让欧洲与俄罗斯合作对此事件展开调查?更重要的是,美国之前曾一度咬定“这就是俄罗斯干的”,现在却又主动为俄罗斯洗脱“罪名”,这显然就是拜登政府做贼心虚的一种体现,目的无非就是希望俄罗斯不要在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上继续纠缠不清。


当然,赫什的爆料。让美国很难摆脱与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干系。因此,不管美媒再怎么替拜登政府洗白,也无法打消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怀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拜登政府似乎还有第二套方案。《纽约时报》在其报道中还特意提及这么一件事,“在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上,华盛顿方面有一种沉默的猜测和担忧,即乌克兰某些的部门可能也参与此次行动”。另外,该报道还提及,此次执行破坏北溪管道的游艇和人员,就是从乌克兰出发的。并且,这些所谓“亲乌人士”、尤其是那些潜入水下安置爆炸装置的潜水员,都受过严格军事训练。


众所周知,北溪管道遭破坏,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俄罗斯,而是那些需要在战后继续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欧洲国家。一旦被坐实北溪管道被毁是美国干的,即便欧洲国家政客和媒体不敢声张,但欧洲老百姓也会因此激发反美情绪。因此,美国为维护美欧同盟关系,就是必须将自己与爆炸事件进行切割。


显然,拜登政府借助媒体的“爆料”,在这里给乌克兰留下一个危险的伏笔,如果事态因此而消停,那么这起爆炸事件就与乌克兰政府无关。相反,如果美国“匿名政府官员”的爆料,无法平息外界、尤其是欧洲盟友对美国的怀疑,导致美国在外交上陷于被动局面,那么,白宫很有可能会将基辅当局推出去,让它们承认并承担这一责任,替美国背这口黑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异军突起,Z世代迎来欧洲“特朗普时刻”?

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异军突起,Z世代迎来欧洲“特朗普时刻”?

澎湃新闻
2024-06-10 15:50:29
嫦娥六号返回画面传到外网后,美国网民:必须向美国公民解释

嫦娥六号返回画面传到外网后,美国网民:必须向美国公民解释

李博世财经
2024-06-10 13:31:55
以前几百天卖不掉,如今挂牌1天“秒售”,“老破小”突然火了!机构:二手房价格泡沫基本消除

以前几百天卖不掉,如今挂牌1天“秒售”,“老破小”突然火了!机构:二手房价格泡沫基本消除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9 22:38:08
美国专家,要“市场换技术”?

美国专家,要“市场换技术”?

平原公子
2024-06-09 11:10:35
网友怼如今的媒体:报道高考新闻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件事,只为博眼球毫无营养!

网友怼如今的媒体:报道高考新闻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件事,只为博眼球毫无营养!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0 15:28:58
曝某小区业主欲联合对抗中介:捍卫资产不再缩水!

曝某小区业主欲联合对抗中介:捍卫资产不再缩水!

六子吃凉粉
2024-06-10 08:03:13
广东一别墅内两女童溺亡!家里9个大人半小时才发现,原因曝光

广东一别墅内两女童溺亡!家里9个大人半小时才发现,原因曝光

林大师热点
2024-06-10 08:34:19
刘亦菲新片尺度过大!2集亲了15次,昔日小龙女形象已然彻底颠覆

刘亦菲新片尺度过大!2集亲了15次,昔日小龙女形象已然彻底颠覆

快乐娱文
2024-06-10 09:02:33
本轮救市,要开始升级了!

本轮救市,要开始升级了!

大胡子说房
2024-06-10 12:10:18
女医药代表自述:离职一年才敢和男朋友同房,目前在家当贤妻良母

女医药代表自述:离职一年才敢和男朋友同房,目前在家当贤妻良母

历史八卦社
2024-06-05 11:29:45
4000亿天价薪酬被推翻,马斯克不干了

4000亿天价薪酬被推翻,马斯克不干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4-06-10 11:15:21
莫迪宣誓就职总理当天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大巴遭枪手伏击致9死33伤

莫迪宣誓就职总理当天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大巴遭枪手伏击致9死33伤

财联社
2024-06-10 11:44:05
冯提莫健身直播走光!直播间当场被封禁,网友嘲讽:“垫大欺客”

冯提莫健身直播走光!直播间当场被封禁,网友嘲讽:“垫大欺客”

狐飞火
2024-06-10 13:35:53
6月10日,人社部发布重要通知,关于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来看看

6月10日,人社部发布重要通知,关于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来看看

社保小达人
2024-06-10 11:08:26
马克龙刚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勒庞:“已准备好执政”

马克龙刚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勒庞:“已准备好执政”

新民周刊
2024-06-10 12:33:21
中央气象台6月10日10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6月10日10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0 11:14:08
又口误!外媒:拜登访问法国期间把“乌克兰”错说成“伊拉克”,白宫直接划横杠修改

又口误!外媒:拜登访问法国期间把“乌克兰”错说成“伊拉克”,白宫直接划横杠修改

环球网资讯
2024-06-10 14:26:12
女生私处「小花瓣」长什么样,才正常?

女生私处「小花瓣」长什么样,才正常?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09 13:13:48
刘颖已任中国电信副总经理

刘颖已任中国电信副总经理

新京报
2024-06-10 11:52:04
穿短裙高考被骂后续:女生已放弃高考,母亲发声控诉,将追责

穿短裙高考被骂后续:女生已放弃高考,母亲发声控诉,将追责

影孖看世界
2024-06-10 00:10:02
2024-06-10 17:20:49
路嫂赵逸呀
路嫂赵逸呀
独立是女人最大的精彩
79文章数 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投资230万的铺面快砸手里 贪官用财政补贴反复装修

头条要闻

投资230万的铺面快砸手里 贪官用财政补贴反复装修

体育要闻

独行侠绿军会师总决赛 他成了最尴尬的人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三年没买房,省了不止一百万

科技要闻

苹果开发者大会今晚开幕,iOS 18即将登场

汽车要闻

营收99亿亏损50亿+ 蔚来一季度财报出炉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艺术
健康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这个实验礼盒真的性价比超高,适合在家陪娃玩,又能消磨时间

教育要闻

重庆高中数学题,利用函数性质,求抽象函数f(2025)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军事要闻

以军救出4名被扣人员 致巴方274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