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自成临终前痛哭流涕:如果当年听吴三桂的话,满清必败无疑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w

前言

李自成,曾经威震天下的农民起义领袖,而在他临终前竟痛哭流涕,发出悔恨的哀叹:“如果当年听吴三桂的话,满清必败无疑。”这个惊人的遗言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未解之谜?

一个是农民起义军头子,一个是明朝铁骨铮铮的大将,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恩怨纷争?又为何最终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会在短短42天内就灰飞烟灭,而吴三桂则帮助清军迅速占领京城,为满清建立统治奠定了基础?

二人的命运交织背后,又反映出了明清交替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那么,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去探究李自成与吴三桂的恩怨纠葛。



一、明末动荡的政治格局

进入17世纪40年代,明朝已经濒临崩溃边缘。腐败的政治、沉重的赋税、灾荒连连,导致民怨沸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路军阀和农民起义军纷纷觊觎皇位,相互争锋,加剧了社会动荡。

在这片乱象中,有两支势力尤其引人关注:一是满清,即后来建立清王朝的努尔哈赤部落;另一个就是我们熟知的李自成起义军,他们最终建立了短命的"大顺"政权。



满清方面,虽然当时还在内部整合力量,但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策略眼光,已经开始向中原地区渗透,虎视眈眈。而在中原,崇祯皇帝面临内忧外患,疲于应付。

于是,他不得不将许多经验丰富的将领调往辽东,去抵御后金的进攻。这样一来,更加增加了李自成起义军的机会。他们在缺乏强大对手的情况下,一路攻城掠地,最终于1644年4月29日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



二、李自成:一个失去了方向的农民革命者

李自成本是一介农民,在明末动荡中凭借英勇善战的品质和众多追随者,逐步崛起,成为农民军的领袖。在推翻明朝后,他宣称自己为"大顺王",都城定在西安。

表面上看,李自成夺取了天下,登上了皇位。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摆脱自己的农民本色,缺乏深入的政治洞察力和远见卓识。

首先,我们要看到,李自成在军事上确实有不俗的才能。他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的农民起义军,并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闯王刀法",在战斗中屡建奇功,一路冲杀到北京。这在当时的动荡环境下确实很不简单。



但问题在于,他无法将这种军事才能转化为稳定统治的能力。李自成缺乏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入认识,仍然沿袭农民起义的一些做法,比如"均田免赋"等政策。这在短期内确实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但却难以支撑一个持久的政权。

更关键的是,李自成在对待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时表现得非常狭隘。当吴三桂提出要先联手对付可怕的满清势力时,李自成却非常不满,认为吴三桂是"在指点江山"。这样的小农意识和缺乏远见,注定了他的政权难以长治久安。



就在大顺政权建立之初,内部就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李自成重用一些缺乏治国经验的"民间高人",使得政务混乱不堪。同时,他的部下也放纵抢掠,失去了民心。这让大顺政权从一开始就面临分裂和崩溃的危险。

这与李自成建立政权初期的一些正确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他在攻陷北京后,下令部下不得伤害平民,不得抢掠财物。但好景不长,大顺军的军纪很快就失去了约束。这种兴衰起伏,也反映出了李自成缺乏稳定统治的能力。



三、吴三桂: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

在李自成一马当先的背后,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人物就是吴三桂。作为明末著名将领,吴三桂原本是李自成的潜在盟友。但最终,他选择了与满清合作的道路,成为清军入关的重要助力。

吴三桂的家世是明朝的重臣,他从小就接受过严格的武艺训练,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在明末动荡时期,他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多次击退后金的进攻。这也让他成为了明朝最后的重要支柱。



当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后,吴三桂陷入了两难的处境。一方面,他的亲人仍在北京,他不愿意见到他们遭殃;另一方面,他也不愿意彻底投靠李自成,因为他看出了大顺政权的内在隐患。

在权衡利弊之后,吴三桂最终选择了与满清合作。他认为,与其让大顺政权摧毁自己,不如主动投靠满清,至少可以保全自己的势力以及亲人。于是,他开始与满清进行接触,并最终说服多尔衮,带领清军一起攻打李自成的大顺军。



这个决定固然有一定的利己成分,但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来看,吴三桂的选择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他清楚地认识到,满清才是当时最强大的势力,而李自成的农民政权终难以与之抗衡。因此,主动投靠满清成为了一个更加现实的选择。

吴三桂的军事才能和战略谋略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精心安排了围剿大顺军的战术,准确把握了攻击时机,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不仅帮助满清快速占领了中原,也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但是,即便帮助满清登上权力巅峰,吴三桂最后仍然没能逃脱被清廷削藩的下场。1673年,他发动反清起义,自立为"大周皇帝"。然而,经过二十年的积累,清廷的统治基础已经相当稳固,很快就击败了吴三桂的叛乱。

如此看来,吴三桂的一生可谓是明末清初的缩影。他既是明末的铁骨铮铮的大将,又成为了清朝统治的重要助手。他的选择时而顺应时势,时而违背本心,体现了一个复杂人物的内在矛盾。正是这种复杂性,让他成为了这个动荡时代的关键人物。



四、李自成临终前的悔恨

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只有短短42天。这个耐人寻味的数字,折射出了这个农民起义军头目的命运。

当年,李自成之所以能够一路杀到北京,靠的正是吴三桂调离中原的这个大好时机。但最终,正是因为他没有能够及时与吴三桂合作,共同抵御满清的入侵,才导致了大顺政权的迅速崩溃。



在逃亡的路上,濒临死亡的李自成痛哭流涕,感慨道:"如果当初听了吴三桂的话,直接抗打满清,我们必定不会败北!"这句话无疑道出了李自成内心的悔恨和遗憾。

回顾历史,这确实是李自成最大的失策。吴三桂曾经劝说他,应该先联合起来对付满清这个强大的外来势力,而不是将目标局限在明朝内部的争夺上。但遗憾的是,李自成执迷于自己的小农意识,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形势的严峻性,忽略了满清这个大敌。

更糟糕的是,他还因为吴三桂的建议而非常不满,认为这个明朝大将在"指点江山"。于是,李自成不仅没有接受吴三桂的建议,反而对他的家人下手,试图以此来威慑他。这无疑更加恶化了两人的关系。



最终,在清军和吴三桂的合围之下,大顺军节节败退,李自成不得不逃亡。在逃亡的路上,他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错误决策。但为时已晚,他的王朝就这样轰然倒塌,自己也在逃亡中遭遇不测,被误杀于一个小村庄。

从李自成的悔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虽然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缺乏应对复杂局势的政治眼光和远见。这种局限性,最终成为了他的致命弱点。面对满清这样强大的外来势力,如果他能够摒弃小农意识,与吴三桂联手对抗,或许最终的结果会大不相同。



五、满清的崛起与吴三桂的沦落

李自成失败的同时,满清却逐步崛起。这与吴三桂的决策密切相关。正如前文所述,吴三桂最终选择了投靠满清,而不是与李自成合作。这个关键决定,不仅改变了明末清初的局势,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吴三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出于对李自成政权的不信任,他认为这支农民军难以持久;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和势力范围。在这两种因素的权衡之下,投靠满清成为了一个更加现实可行的选择。



这个选择虽然有一定的利己色彩,但从大历史视角来看,却也是非常英明的。满清作为一支外来势力,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良好的战略谋略。在吴三桂的帮助下,他们迅速打败了李自成,占领了北京,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如果没有吴三桂的这个关键决定,满清大军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进程。这也使得满清得以逐步取代明朝,成为新的统治者。

但吴三桂自己的命运,却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他协助满清登上权力巅峰,但最终还是遭到了清廷的算计。1673年,他发动反清起义,企图恢复明朝,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个曾经辅助满清崛起的大将,最终沦为了一介叛军头目。



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明末清初这个动荡时代的残酷本质。权力的更替往往伴随着残杀和背叛,英雄豪杰最终也难逃被清算的命运。即便是先前功勋卓著的吴三桂,最终也沦为叛军,被彻底消灭。

可以说,即使吴三桂的决策在当时看来是明智的,但却也无法从根本上阻止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这个时代注定了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年代,而李自成与吴三桂的人生轨迹,也成为了这段历史的缩影。



结语

历史总是充满着无法预测的转折,前功可能在一瞬间化为泡影。这一点,我们从李自成和吴三桂两个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出。

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单凭武力和个人英勇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原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主任刘张君被开除党籍

原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主任刘张君被开除党籍

新京报
2024-06-07 17:09:17
9小时票房仅77万,《美国内战》在华惨败,观众给好莱坞上了一课

9小时票房仅77万,《美国内战》在华惨败,观众给好莱坞上了一课

靠谱电影君
2024-06-07 09:50:59
很快啊!比赛结束20分钟欧文发推:把GOD放在第一位 团结一致

很快啊!比赛结束20分钟欧文发推:把GOD放在第一位 团结一致

直播吧
2024-06-07 11:28:15
A股:紧急提醒所有散户,不要抱侥幸心理,变盘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A股:紧急提醒所有散户,不要抱侥幸心理,变盘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7 13:43:33
普通家庭最大的认知误区:老人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

普通家庭最大的认知误区:老人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

十点读书
2024-06-06 19:33:48
高考第一天,张雪峰预判今年考生扎堆报考的五大专业

高考第一天,张雪峰预判今年考生扎堆报考的五大专业

智学园
2024-06-07 17:25:14
香港三大豪门千金齐聚!邱淑贞女儿秒杀何超欣,甘比女儿不自信

香港三大豪门千金齐聚!邱淑贞女儿秒杀何超欣,甘比女儿不自信

缘浅娱深
2024-06-07 12:14:11
外国知名音乐人辣评那英:配不上国宝级歌手,音准差,没技巧

外国知名音乐人辣评那英:配不上国宝级歌手,音准差,没技巧

娱乐白名单
2024-06-06 14:05:07
一步到位!华为突然官宣,6月7日,重大升级!

一步到位!华为突然官宣,6月7日,重大升级!

心在途中
2024-06-06 15:43:09
杨毅:凯尔特人用波津去对一个锋线 不让他去对独行侠的5号位

杨毅:凯尔特人用波津去对一个锋线 不让他去对独行侠的5号位

直播吧
2024-06-07 09:30:17
刚刚,安徽一正厅级干部任上被查!一周前还在调研

刚刚,安徽一正厅级干部任上被查!一周前还在调研

凤凰网安徽
2024-06-07 17:36:24
正式亮相!深中大桥!

正式亮相!深中大桥!

广东发布
2024-06-07 12:41:41
“来得及!”深圳考生走错考点,交警在开考十分钟前将其送到

“来得及!”深圳考生走错考点,交警在开考十分钟前将其送到

南方都市报
2024-06-07 10:08:13
让美国害怕的来了!普京突然扔出王炸,比直接开战来的更猛烈...

让美国害怕的来了!普京突然扔出王炸,比直接开战来的更猛烈...

新财迷
2024-06-07 10:05:53
网友声称薅到农夫山泉羊毛,有人一次性下单了72万瓶水

网友声称薅到农夫山泉羊毛,有人一次性下单了72万瓶水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7 10:24:41
郑秀文晒玉背刮痧照血痕遍布!看到吓一跳,疯狂瘦身备战演唱会!

郑秀文晒玉背刮痧照血痕遍布!看到吓一跳,疯狂瘦身备战演唱会!

柠檬有娱乐
2024-06-07 10:39:59
2-0!三连斩最强黑马,李诗沣晋级4强,时隔5天,再度挑战世界第1

2-0!三连斩最强黑马,李诗沣晋级4强,时隔5天,再度挑战世界第1

钉钉陌上花开
2024-06-07 16:26:22
小米SU7冲出停车场致一死三伤,官方回应:事发时车辆各项状态正常

小米SU7冲出停车场致一死三伤,官方回应:事发时车辆各项状态正常

红星资本局
2024-06-07 14:45:15
正义必胜!写在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日

正义必胜!写在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日

近距离
2024-06-06 15:11:29
乌克兰第一副外长来华磋商,泽连斯基什么问题?

乌克兰第一副外长来华磋商,泽连斯基什么问题?

新民晚报
2024-06-07 08:57:39
2024-06-07 20:22:44
钟裹杂谈历史
钟裹杂谈历史
资深历史学者
977文章数 2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北京孤寡老人请邻居赡养自己 93岁时将名下5套房相赠

头条要闻

北京孤寡老人请邻居赡养自己 93岁时将名下5套房相赠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中国首款民用宽带卫星上网设备发布:售价29800元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俄罗斯核潜艇将罕见访问古巴 古方强调"未携带核武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