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个多月客流破百万!上海这处文化地标下周起将暂别,归来还要“秒杀”吗?最新剧透→

0
分享至

16日14时许,

一件白色T恤衫、高高瘦瘦的李兴

排队进入上博东馆,

旋即被工作人员拦下,

惊喜地发现自己是

上博东馆试运行以来第一百万名观众。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

向他送上“星耀中国”特展的图录作为纪念。

在每天客流总数限定、需提前预约的情况下,到访观众短短3个多月突破百万,在全球博物馆中也不多见。其中,外地观众超60%,海外观众近10%。李兴的到来也意味着正在上博东馆举办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成为上博首个参观人数突破百万的展览。

随着5月20日“星耀中国”特展闭幕,

上博东馆也将

从5月21日起至6月底暂停对外开放。

再次面对公众时,

开放空间将由目前的5个厅扩大至13个厅,

开放面积将达80%左右。

破纪录之后,

上海这一人气满满的新兴文化地标

如何更进一步?


黑龙江观众李兴成为上博东馆试运行以来第一百万名观众。(赖鑫琳 摄)

预约难能缓解吗?

“我第二次预约才成功。”李兴从黑龙江到上海来进修学习,刚到一个月。听说上博东馆正在举办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便慕名而来。“第一次本来想约周末,发现全约满了;提前知道这个工作日下午没有安排,终于约上了。”上午课程一结束,李兴就赶来上博东馆,“准备呆一下午。”

短短三个多月参观人数即突破百万,“其实也是预料之中。”褚晓波还记得,1月27日上博东馆开放2月2日试运行首日的预约名额,“短短几分钟就全部约满了。”不久前他曾陪同国际顶级博物馆的业内人士参观东馆,对方惊讶于即使工作日依然客流涌动,十分羡慕。“只要有高品质的文化内容,肯定能吸引广大观众。”他表示,看到这么多观众喜欢历史和传统文化,愿意到博物馆来参观感受,“作为博物馆管理者我很受感动。”


“星耀中国”展人气火爆。(赖鑫琳 摄)

东馆试运行之初,每天开放8000个预约名额,几乎全部“秒杀”后续随着中国古代雕塑馆开放,预约量逐渐提升过万,春节和五一假期还加开夜场,但预约依然火爆。国际上一些知名博物馆并不限流,例如大英博物馆,观众可以选择现场排队等候。一些业内人士坦言,“国内知名博物馆如果不预约,现场将更加拥挤。综合考量各方需求,通过预约控制客流仍是必然之道。”

5月20日后,东馆将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临时闭馆。待6月底重新开放时,东馆开放的公共空间将达到80%左右,每天的预约名额则提升至2万人左右,并将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调整。“相信下一步预约难会有所缓解。”褚晓波说,这也是东馆闭馆一个多月的原因:多个展厅将进入装修施工、设备调试和文物布展的冲刺阶段,以进一步提升东馆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预计到11月上博东馆将全面开放,届时容纳观众人数将达到3万人左右。今年年底,预约难的问题会得到比较大的缓解。

目前试运行的三个多月时间,上博东馆曾两次优化预约规则:一次是3月29日明确“同一证件号30天内最多可在人民广场馆和东馆分别预约5次”“累计3次未履约的证件号将被限制预约60天”;另一次则在4月19日,预约时间从原先的提前7天延长至提前14天。两次变化的目的也很明确:一次为了杜绝黄牛恶意抢占预约资格,另一次则是更好服务海内外游客提前制定参观计划。

“试开放的三个多月,很多观众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试开放好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在褚晓波看来,预约措施变化也是综合考量:以延长预约时间为例,提前14天有利于游客特别是海外观众更好做攻略,但如果将预约时间延长至一个月爽约率将非常高,“对于很多本地或周边城市观众来说,很难提前那么久确定当天没有其他安排。”

参观感受能提升吗?

“上博东馆是我到上海打卡的第一个文博场馆。”李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博爱好者,参观的文博场馆不算多;但他对三星堆的文物特别有兴趣,“很期待上博怎样选择和展示这些神秘文物。”

走在上博东馆展厅里,李兴这样“典型非传统”观众不少。在“星耀中国”二楼展厅里,两个年轻的观众排队近距离欣赏社交媒体上讨论度很高的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然而在看过文物信息后惊觉“这不是三星堆出土的啊?”旁边有观众向两人释疑:“这次展览除了大量三星堆文物,也有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青铜器,可以对比看三星堆与它们的异同。”

人头攒动的博物馆里,有人看新奇,有人看门道。“星耀中国”是上博历史上首个参观人数超一百万的特展,观众60%来自上海之外,近10%是海外观众,半数以上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上怀念过去博物馆里只有资深爱好者的场景,希望“收缩预约名额”。

“如果追求非常好的观众体验,观众最好控制在3000人以内。”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就意味着大量观众特别是新观众没有机会走进东馆。相比不少博物馆预约按照一天或上下午来计数,目前上博东馆日常预约已将一天分为7个时段,分小时预约以分流观众。即便如此,“星耀中国”特展依然人气爆棚。“想要看到这样规模的古蜀文明展,今后很难有机会了。”观众罗诚排在参观队伍中等待正面与三星堆青铜大面具“面对面”的机会,他的经验是一定要等在文物正前方,“挤一点就挤一点吧。”

据介绍,待6月底再次开放后将新增9个展厅,届时将有陶瓷馆、印章馆、玉器馆、货币馆等常设展厅,考古上海、陶瓷与中外交流等专题展厅以及数字馆、古代文明探索宫等互动体验空间开放,同步还将推出主题各异的特别展览。褚晓波表示,“6月底再开放虽然预约量会在现在基础上翻一倍,但空间开放多了不止一倍,相信体验会比现在要好。”


中国观众能否也在博物馆里拥有“松弛感”?(简工博 摄)

上博东馆的空间里,有观众坐在大阶梯上翻看刚刚拍的照片,有人在落地大窗前眺望窗外景色,有人在咖啡馆的桌子前摆出“野营”的架势,正在喝咖啡的观众杜女士是第三次到访,这次专为一件鱼型青铜器而来,“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是多样的。”

“关键还是平衡。”据介绍,上博东馆内部一架大型旋转楼梯和楼顶半开放式的江南园林,也有望在6月底向观众开放。但因为通道较窄,可能将采取单向通行的措施,未来参观动线也将进一步优化。“预约人数、观展体验和安全秩序,需要综合考虑。”

火爆人气可持续吗?

“你们的观众看展览非常认真。看器物会非常仔细观察上面的细节,还会跟同伴讨论,她们是真正来看博物馆的。”不久之前,褚晓波曾和海外顶级博物馆的业内人士一起参观东馆,对方对中国观众的印象十分深刻,这让褚晓波感慨:“以前一直羡慕国外老百姓把参观博物馆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那是文明素质的体现;现在看来中国也是这样,参观博物馆也成为中国观众生活的一部分,这说明中国观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更高了。”

“上博的‘何以中国’系列展览,三场我都追了,还做了笔记。”上午就走进博物馆的何先生说,自己把“何以中国”系列当作“追连续剧一样来追展览”。

观众的需求需要文博行业以行动来回应。“星耀中国”策展之时,上博就提出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三星堆、金沙相关展览。“这个题材在很多博物馆办过,但我们希望运用全国资源,讲清楚古蜀文明的来龙去脉,这是我们策展的初衷。”褚晓波说,“何以中国”第四展已经在策划之中,“每推出一个‘何以中国’系列展览,我们都会集合全国资源,动用上博专业研究力量来策划。系列展览有助于形成品牌化,有整体的思考,‘何以中国’将用至少十年时间不断展示中华文明探源的最新成果,通过博物馆展览形式呈现给观众。”

东馆的未来让观众期待,

日前传出消息的上博北馆建设

也引发公众关注。

“上海博物馆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博物馆,也是代表中国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的重要窗口。”褚晓波介绍,未来人民广场馆定位是“中国看世界的窗口”,东馆定位“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北馆定位则是“考古博物馆”。“‘三馆一体’格局形成后,相信未来上海博物馆可以和更多世界一流博物馆展开对话交流。届时观众总量将接近一千万人次,这在全球博物馆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上博东馆根据目前的流量,预计今年全年观众将达500万左右。明年全面开放后,客流预计会超过600万。”

“试开放期间很多观众吐槽也好、建议也好,我们都接受,他们都是为了上海博物馆好,接下去我们会不断整改完善提升。”褚晓波表示,东馆未来管理服务细节上还将一步提升。“希望通过逐步提升,既能进一步提供高品质的内容,还能打造高水准的服务水平。”

走出上博东馆,一墙之隔的挖掘机正在作业,路口观众聚在一起等待网约车离开,有骑着共享单车赶来的观众,焦急打探停车位置。“打造一个城市文化地标,绝不仅是文博场馆的事。”一些市民建议,文博场馆周边的商业配套、公共交通和市政设施同样是打造文化地标的重要因素,“需要多方合力维护。”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 :简工博

责任编辑:赵勇_NB2266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法国队遭遇病毒袭击:主帅德尚和科曼等球员出现症状

法国队遭遇病毒袭击:主帅德尚和科曼等球员出现症状

星耀国际足坛
2024-06-14 01:09:51
中国再次弯道超车!央视披露最新消息,南海海底或出现不寻常一幕

中国再次弯道超车!央视披露最新消息,南海海底或出现不寻常一幕

青栀伊人
2024-06-13 21:57:08
王健林欲接回孙女?黄一鸣再发声:孩子是王思聪的!孙一宁被牵连

王健林欲接回孙女?黄一鸣再发声:孩子是王思聪的!孙一宁被牵连

花花lo先森
2024-06-12 16:56:11
状态大热!刘诚宇U21联赛双响,3天前梅开二度助U19国青夺冠

状态大热!刘诚宇U21联赛双响,3天前梅开二度助U19国青夺冠

直播吧
2024-06-14 00:53:08
86年,大伯娶妓女被众人嘲笑,4年后,大伯得知她身份呆住了

86年,大伯娶妓女被众人嘲笑,4年后,大伯得知她身份呆住了

小月文史
2024-05-29 18:11:25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船妓: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一次两三块大洋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船妓:刚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一次两三块大洋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6-06 08:27:43
童瑶继子自曝一个月电费8000元!司机1.5万惹人羡,俩保姆各7500

童瑶继子自曝一个月电费8000元!司机1.5万惹人羡,俩保姆各7500

裕丰娱间说
2024-06-14 00:20:53
子轩已过时!新一代孩子姓名怪异,取名已向修仙界看齐

子轩已过时!新一代孩子姓名怪异,取名已向修仙界看齐

台球杂说
2024-06-10 07:07:58
我突然理解,为啥上海女孩子真不会精致土

我突然理解,为啥上海女孩子真不会精致土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4-06-13 17:30:33
原来所有岗位都可以混进去再学!网友: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原来所有岗位都可以混进去再学!网友: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有趣的羊驼
2024-06-12 20:33:17
湖北孝感出台新政鼓励无偿献血,这些政策我觉得一个字:好极了!

湖北孝感出台新政鼓励无偿献血,这些政策我觉得一个字:好极了!

正经说个事儿
2024-06-13 09:23:48
1948年粟裕向中央汇报抗命缘由,主席大惊:你想灭掉450万国军?

1948年粟裕向中央汇报抗命缘由,主席大惊:你想灭掉450万国军?

可乐88
2024-05-31 16:13:16
欧洲大选右翼党团大获全胜,27国一致原则或让冯德莱恩再次登顶

欧洲大选右翼党团大获全胜,27国一致原则或让冯德莱恩再次登顶

叮当当科技
2024-06-14 10:10:18
勇士掀起地震级交易,库里或携手冠军中锋,重塑王朝指日可待

勇士掀起地震级交易,库里或携手冠军中锋,重塑王朝指日可待

阿牛体育说
2024-06-13 21:44:55
重磅!英国专家:美国正在进行一场豪赌,押注未来经济增长

重磅!英国专家:美国正在进行一场豪赌,押注未来经济增长

芯怡飞
2024-06-14 00:30:55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猫眼观史
2024-05-16 18:11:46
6月13日俄乌:匈牙利不阻止对乌决定,G7同意再提供500亿美元援助

6月13日俄乌:匈牙利不阻止对乌决定,G7同意再提供500亿美元援助

山河路口
2024-06-13 13:18:29
引发热议“司机眼中上海经济:街上人少了,大家都不加班了”

引发热议“司机眼中上海经济:街上人少了,大家都不加班了”

苗苗情感说
2024-06-14 02:41:52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阿胡
2024-06-06 12:38:23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鲁中晨报
2024-06-13 15:59:04
2024-06-14 11:28:49
上观新闻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132419文章数 7390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专女生杀入全球数学竞赛拿高分 曾觉得自己不配参加

头条要闻

中专女生杀入全球数学竞赛拿高分 曾觉得自己不配参加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本地
房产
游戏

教育要闻

北京中考数学,已知AD=4,BD=5,求CD

中年女人的职场穿搭模板,让你告别老气感!变身精致职场女王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房产要闻

112亿!中建智地+朝开+江苏绿建摘北京首宗多业态地块

《祭品小镇》Steam页面上线 9月19日发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