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万人中,多少人能活到80岁呢?真的越长寿越好吗?告诉你大实话

0
分享至

自古以来,人类穿越了时间与地域的界限对健康长寿的向往与追求始终如一,但与之而来的如何确保生活质量却成为了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甚至引发了很多人对于长寿本质的深刻反思。生活中不乏很多高龄老人在追求长寿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类似的困扰,这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真的越长寿越好吗?



一、一万人中,多少人能活到80岁呢?

长寿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个人观念中都有所不同。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人们常用特定的称谓来代表不同的年龄阶段,如六十岁被称为“花甲”,七十岁称为“古稀”,而八九十岁则被称为“耄耋”。

似乎七十岁已经很少见,那一万个人中,有多少人能活到80岁呢?

要确定一个具体的长寿年龄并不容易,在过去由于医疗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人们的平均寿命普遍较短,相关史书曾有记载在前现代时期我国的平均寿命仅有30岁,而此时期的全球预期寿命都相差不大。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工业潮来临,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也开始提升,古稀之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耄耋之年也变得越来越常见,甚至百岁老人的相关报道也时有出现,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 在人发中心(RCCPD)发布的一项权威研究中,观察者通过对覆盖全国二十六个省份的近一万八千位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的样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有约34.2%的老年人达到了九十岁及以上的高龄,有约20%的老年人达到了百岁及以上的长寿年龄,凸显了我国老年人口中长寿群体的显著增长。
同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专家也给出了积极的预测,他们基于涵盖约三亿四千万人口的国家死亡率监测数据搭建的预测模型,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了研究成果,预计到203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七十九岁;而到2035年这一数据甚至会达到八十一点三岁,其中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更是高达八十五点一岁。

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以后80岁的老人会越来越多!而且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长寿的,那是不是越长寿的人越好呢?



二、真的越长寿越好吗?

长寿本身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生活目标,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经历生活、学习新知识、建立更深厚的人际关系,以及享受人生的美好。但是否“越长寿越好”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多个因素。

长寿如果伴随着良好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那么无疑是越长寿越好。

从个人角度来说,可以保持身体的活力,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从社会角度来说,可以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贡献更多的知识,为经济社会增加更多的财富积累等。



但长寿如果伴随着长期的疾病、疼痛、功能丧失或生活质量下降,那可能就不那么美好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人确实会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

人体的各个器官和身体机能都会随之逐渐衰退,会出现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降低、视力听力下降等,使这些高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如行走困难、听力障碍等困难。

同时,该群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更容易成为外界病原体的攻击目标,随着免疫细胞活性的下降以及抵抗外来病原体能力的减弱,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

相关研究发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六十五岁之后的群体更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继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问题,不仅会影响高龄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社交能力,还会增加他们的医疗负担和照顾压力。



美国CDC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该国百分之六十的医疗消费往往集中在老年阶段,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超过半数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七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近三分之一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功能障碍。
  • 尽管他们只占人口总数的13%,但他们却占据了接近一半的住院总花销。

而在我国CDC预测,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人口结构的转变,预计到2035年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的医疗消费将占据医疗总消费的一半。

年龄越大无疑使家庭在财政支出上要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依赖子女或社会福利来维持生计的高龄老人来说,这一压力更是显著。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人还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的心理挑战,同龄人、枕边人的离世,大家庭中的琐碎纷争,社交逐渐的隔离,由于疾病带给家庭负担的自责等,会使他们面临孤僻、焦虑,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抑郁症状,寿命越长心理疾病反而日益加重。

所以,长寿本身并不是唯一的追求,其“好”与“不好”取决于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价值观以及经济能力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仅仅寿命的增长并不足以代表生命质量的提升,健康是长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真正向往的长寿应该是建立在健康、幸福和满足之上的长寿。



三、如何活出健康长寿的人生?

当我们谈及健康长寿时,我们不仅仅是在追求生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追求生命的质量,那如何活出健康长寿的人生?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长达三十五年的大型血液随访实验,涵盖了超过4.4万名参与者,研究发现约有13%的参与者在80岁之前去世,而接近一半(48%)的人在80至90岁之间离世。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7%的参与者能够跨越百岁大关,其中女性占比高达约85%。

那些能够活到100岁的老人,自60岁起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理特征,他们的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普遍偏低,这些指标异常往往与一系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紧密相关。所以说,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疏解情绪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从而提高长寿的可能性。



健康饮食是追求健康长寿的基石,美国一项长期研究发现遵循健康饮食习惯的人,其寿命往往比不遵循者更长。该研究对超过10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3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摄入适量全谷物、蔬菜、水果、坚果、鱼类和橄榄油等健康食品的人,其死亡率比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品的人低20%以上;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增加豆类、全谷物和坚果的摄入,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进而延长寿命。



同时,积极运动也是追求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进而延长寿命;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跑步、健身)的人,其寿命比不进行运动的人长10年以上,它们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过程。



在追求健康长寿的道路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出心理健康对长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长期保持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的人,其寿命往往比那些消极、抑郁的人要长百分之十以上,这不仅使人更有活力,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患病风险,有助于延长寿命;

那些善于处理压力、保持良好社交关系的人,往往能享受到更高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减轻身体和心理的负担,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一些心灵修炼方式(如冥想、瑜伽等)不仅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有效缓解压力,还能增强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进一步促进健康长寿。



要真正实现健康长寿还需要注意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缩短寿命,我们应该尽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是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体检我们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体检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提供依据。



总而言之,长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活到八十岁、九十岁,甚至是百岁固然令人向往,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达到,相关统计机构预测到2035年国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超过八十岁,但长寿并不意味着没有疾病或痛苦。

在追求长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通过健康饮食、积极运动、心理健康和定期体检等综合策略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在生命的旅途中享受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参考文献:

[1]李慧敏,唐凤华.探寻两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密[J].保健与生活, 2020(6):1.
[2]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5):29-36.DOI:10.3969/j.issn.1000-2456.2011.05.005.
[3]解登峰,葛明贵,谢章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2):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1.02.055.
[4]中疾控专家预测:到2035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将增至81.3岁[J].科学大观园, 2023(9):14-17.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与中国防长现场交锋后,奥斯汀称“我不高兴”,台专家发灵魂拷问

与中国防长现场交锋后,奥斯汀称“我不高兴”,台专家发灵魂拷问

千里持剑
2024-06-02 12:19:23
6月起,新一轮“涨价潮”要开始了?3样东西或大涨,需早做准备

6月起,新一轮“涨价潮”要开始了?3样东西或大涨,需早做准备

猫叔东山再起
2024-05-31 20:09:42
王一博王阳事态升级!关键时刻推老婆出去顶雷,护妻人设崩塌

王一博王阳事态升级!关键时刻推老婆出去顶雷,护妻人设崩塌

猫小狸同学
2024-06-02 07:50:57
台媒曝大S汪小菲和解细节!大S主动提和解,汪小菲需付2亿和解金

台媒曝大S汪小菲和解细节!大S主动提和解,汪小菲需付2亿和解金

小徐讲八卦
2024-06-01 07:41:17
母亲临终前送两套房给哥嫂,却只给我10万银行卡,取钱时我惊呆了

母亲临终前送两套房给哥嫂,却只给我10万银行卡,取钱时我惊呆了

纸鸢奇谭
2024-03-30 16:16:48
为什么蔡斌在国家队难获成功!因为他的第一步就已经走错

为什么蔡斌在国家队难获成功!因为他的第一步就已经走错

元爸体育
2024-04-24 07:15:03
浔阳老师:老番上学时就是混混。扣大娘很猖狂,郭威被改变

浔阳老师:老番上学时就是混混。扣大娘很猖狂,郭威被改变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02 20:49:59
事发在佛山一小区门口,居民每晚无法入眠

事发在佛山一小区门口,居民每晚无法入眠

小南爱农村生活
2024-06-02 14:50:06
中国五级政府体制规模庞大,机构数量及人员规模详解

中国五级政府体制规模庞大,机构数量及人员规模详解

窝在家里做文化
2024-05-27 10:32:28
李盈莹:中国女排输在拦防环节,我们队的拦防不是很成熟

李盈莹:中国女排输在拦防环节,我们队的拦防不是很成熟

直播吧
2024-06-02 21:44:12
美媒评近10年NBA最强国际球员:亚历山大6 东契奇仅4 榜首存争议

美媒评近10年NBA最强国际球员:亚历山大6 东契奇仅4 榜首存争议

锅子篮球
2024-06-02 22:04:30
吴蔚:在“香会”激浊扬清,不辩不争,不可以

吴蔚:在“香会”激浊扬清,不辩不争,不可以

直新闻
2024-06-02 22:28:15
70岁老头风流成性,把十多个会所小姐带回家当保姆,最后动了真心

70岁老头风流成性,把十多个会所小姐带回家当保姆,最后动了真心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5-22 15:49:25
48岁陶红因病去世,9岁女儿一路跪拜祈福,与乐嘉婚姻仅维系三年

48岁陶红因病去世,9岁女儿一路跪拜祈福,与乐嘉婚姻仅维系三年

娱豆小毒妹呀
2024-05-22 22:39:03
当了14年老大!一个总冠军没有,当了3年老二,拿到了两个总冠军

当了14年老大!一个总冠军没有,当了3年老二,拿到了两个总冠军

球毛鬼胎
2024-06-02 10:28:19
男子嫌弃乡下来的父母起床太早影响休息,妻子当场怒斥获全网好评

男子嫌弃乡下来的父母起床太早影响休息,妻子当场怒斥获全网好评

看晓天下事
2024-06-01 13:06:06
深圳版提灯定损?房东用手机拍墙上的小污点,要求租客刷墙修复…

深圳版提灯定损?房东用手机拍墙上的小污点,要求租客刷墙修复…

火山诗话
2024-06-02 15:12:09
最大的问题是,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萧条

最大的问题是,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萧条

黑噪音
2024-05-29 17:50:52
她是最干净的女演员,与小丈夫结婚18年零绯闻,把婆婆当亲妈对待

她是最干净的女演员,与小丈夫结婚18年零绯闻,把婆婆当亲妈对待

代军哥哥谈娱乐
2024-06-02 13:31:59
中南海保健医生:毛主席其实不具备长寿条件,能活83岁有两个优点

中南海保健医生:毛主席其实不具备长寿条件,能活83岁有两个优点

猫眼观史
2024-05-16 18:08:33
2024-06-02 23:06:44
心内科医师
心内科医师
专业、责任、守护你的健康
645文章数 133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董军防长警告"台独"发言刷屏台媒 台学者喊话赖清德

头条要闻

董军防长警告"台独"发言刷屏台媒 台学者喊话赖清德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六一活动亲子游戏不用手穿裤子 大哥就是太有毒了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数码要闻

华为新款 MatePad SE通过多项认证,预计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