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荣氏家族对后代的教育非常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6个字,一定看完

0
分享至

引言: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这话有没有道理?肯定有,无锡从清末民初开始崛起的那么多的工商企业大家族来看,能富过三代的还真不多。比如祝大椿家族、周舜卿家族.....其中也有传承很好的家族,比如荣家。任何一个传承的好的家族,一定有它的独到的家族教育——家规家训。


无锡荣氏家训十二则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荣家的家族教育:家训。

什么是家训?

家训就是指家庭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大集成,是成文的立身处世的规范。中国是以儒教立国的国家,儒教的核心就是家国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有着其内下的逻辑关系。

穷人的家中,自然想不到要搞成文的家训,因为他们天天在想的,都是如何先活下去,还处在马斯洛的第一层次。

但是当一个家族发达了,有了钱的,家族素养也提升了之后,那他们想的事情就不一样了。活下去不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活下去,子孙后代如何永远地好好地高质量地、可持续地繁衍下去。

这样的家族就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进入了一种形而上的境界。但是在中国,能达到这种层次的家族,不过万分之一而已。

于是,那些顶级家族中,传承中的一种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体——“家规家训”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一、荣氏家训十二则,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代表。

荣宗敬、荣德生作为荣家崛起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非常重视对后代的培养。家中富有之后,把全盘地接受了无锡荣巷荣氏族中的完整的家训12则。


无锡荣家发家的第一代:荣德生和荣宗敬

为什么荣氏家族中会有家训?因为这个家族在荣宗敬和荣德生发达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了,其中也是名人辈出。所以,才会有家祠和家训等完整的家族文化建设。

荣氏的家训共有十二则,如下:

第一则 圣谕当遵

第二则 孝弟当先

第三则 祠墓当展

第四则 族长当尊

第五则 宗族当睦

第六则 蒙养当豫

第七则 闺门当肃

第八则 礼节当知

第九则 职业当勤

第十则 节俭当崇

第十一则 赋役当供

第十二则 争讼当息

这十二则荣氏家训看似简单,但是除了这些纲要外,每条的下面都还有详细的解释。如果全部录出来,那差不多要洋洋洒洒有近4000字。


无锡荣巷老街,荣宗敬家族在下荣

对于普通的读都来说,这实在是太长了点,所以在此略去。

其实那么长的家训,对于荣宗敬和荣德生家族,也是不小的负担。

所以在保留了族中完整的家训之后,为了更好记、更好操作,荣氏兄弟又把这十二则家训,高度地概括成为了“三诀六字”。

二、精炼的荣氏“三诀六字”的家训:让荣家的繁荣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1.第一诀“深造”:让荣家的这些富二代们,都能在大学里拥有实用的知识和更宏大宽广的视野。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两人都上学不多,当时无锡第一代去上海滩闯荡的人,如祝大椿、周舜卿等人,读书都不多。

读书少的缺点在打工阶段还不明显。但是当他们成为了中国屈指可数的大企业的老板后,那就成了一个“硬伤”: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开始远远地不够用了。

这种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感觉格外深刻。

所以荣氏兄弟他们比其它的无锡大家族,更自觉地格外重视子女们的教育。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全部送到学校接受第一流的教育。

荣宗敬长子荣鸿元、荣德生长子荣伟仁,这两个人因为是各门中的长子(储君),都要提前进行接班训练养成,所以他们两个人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再出国继续培训,而是立即被分别送进了荣家的申新二厂、五厂进行实际训练。


荣宗敬长子荣鸿元,荣家二代中代表人物

其他子女比如荣伊仁、荣研仁、荣鸿仁等等,除了在国内接受了良好一流的教育之后,还基本要送到国外一流的大学继续读书,以让他们有国际知识和视野。

在孩子们到国外读书的问题上,荣家有一个特点:不唯文凭,只看实用。这与无锡的其它大家族中特别重视学历大有不同,荣家更重视学以致用、实用。

举个例子。

1946年9月荣德生把他的第九女荣墨珍、第七子荣鸿仁、长孙荣智明“打包一起”送去美国留学,临行前把他们召集起来训话说:“到了美国,你们不必太重视学位,有没有文凭无所谓啦,但一定要学以致用。”

这话我相信是出自荣德生,因为荣德生和荣宗敬手中一个文凭都是没有的。

我还怀疑方鸿渐是不是荣家的人,不然他为什么到了英国不好好学习、最后花了30块大洋买了一个假文凭回来呢?

荣家的这则家训执行得很好:这些出国留学的子女们,回来后都是个个既有理论、也更有实践,动手能力都超强。


荣家的小姐姐们也是个个不得了,还出了好几个企业家

2.第二诀“磨炼”:把接班人们统统都放到家族企业的第一线最艰苦的环境中与工人为伍、进行锻炼,这是真正成才的最有效的办法。

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最伟大的宗师,没有一个不是经过长期的实战才最后走上巅峰的。荣家的老大和老二,应该也读过不少武剑小说吧?

荣氏家族中第二代接班人中,最主要的是荣宗敬的长子荣鸿元、荣德生的长子荣伟仁(早逝)、长婿李国伟、四子荣毅仁这几个人。

当然不是接班第一梯队的人也同样要到第一线去锻炼。

荣鸿元、李国伟两人在荣宗敬病逝后,都成了荣家在抗战期间坚持生产、抗战后恢复兴荣氏实业的核心领导人,挑起了荣家的大任。

荣毅仁则在解放前、后,在大陆维系了荣家的事业,成为最出色的“红色资本家”,也成了荣家延续家族光辉最核心的人物。


荣智健在给荣毅仁等家人们拍照

他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荣家企业里经过不断地摔打和磨炼。

说一个荣毅仁的例子。

荣毅仁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出过国读大学,是个迷。但他在上海读圣约翰大学期间,每到周末和寒暑假,都必须按荣德生的要求回到无锡。回到家,换上工作服,立即进入太保墩上的荣茂新面粉一厂中生产一线去劳动实习。

在茂新面粉厂里,荣毅仁当过机修工,他能跟着机修师傅一起钻到机器的下面去检修、干活;他当过收磅员,对于厂内、外如何计量有什么猫腻,那都是门清;他当过收纳、当过会计,算盘打得那叫麻溜......


面粉厂内部的情况

可以这样说吧,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训,面粉厂里的所有的事情,没有什么事、没有什么人能蒙住荣毅仁的眼睛。

面粉厂熟悉了之后,荣德生又让荣毅仁去了纱厂、去了纺织厂......

荣家企业的工人都会说,荣家的少当家这些人,个个都没有架子,无论来到哪个厂,他们都能马上与工人、技术员们和管理层打成一片。

这让我想起了清末中国首富盛宣怀,他的儿女们,个个都是纨绔子弟,一个比一个荒唐,难怪盛家到了第二代就彻底地倒了个差不多。


盛家的后人

抗战胜利后荣家开始重建被日寇轰炸得精光光的无锡茂新面粉一厂,31岁的荣毅仁被授予了建厂重任。他不负家族的重望,很快就出色地让茂一重新站立了起来。

为什么他们个个都能肩负起家族、时代和国家给予的重任?荣家家训第二诀中的“磨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第三诀“提升”:让子孙都更深刻地明白做人的道理和经商的道德准则。

企业就是人,企业的身上,各个方面都会体现着企业老板的为人准则。所以要想经好商、做好企业,首先还是要做好人。

许家印从银行借了钱,首先搞了一个歌舞团,天天请马云和那些财阀、高官政要们一听莺歌燕舞。他的智囊和高参们,为什么不建议他读读荣氏的家训和荣家的创业史呢?


许家印的歌舞团有300多个美女,他是怎么忙得过来的?

你看荣家,他们是如何如何做人与做事的,就会明白荣家为什么长青。

跑题了,回来说家训。

荣氏兄弟俩人都有一个特点:御下甚宽,御子甚严。部属下属们即便有过失,大都批评教育加原谅。比如福新厂中有一个重要的经理贪污,荣宗敬兄弟了解后。都原谅了这个人。这个人知道了荣氏兄弟对自己如此宽大后,非常惭愧,后来是努力工作以报荣家。

在对待荣家自己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子孙辈方面,荣氏兄弟那是非常地严格,甚至可以说是严厉。

荣德生对自己的要求就很严格。比如他出门时,一般情况下只坐普通的黄包车;到外地去,火车只坐二等甚至三等车厢;在外喝茶,一般只喝一毛钱一杯的清茶。

甚至以节俭著称的吴稚辉,都有一次都开荣德生的玩笑:“下次你再让我喝一毛钱一杯的茶,我就不来了!”


一杯清茶

所以荣德生在对待子女时标准也很高、很严格。比如孩子们念中学时,都一律不准穿皮鞋(上大学才准穿皮鞋),不准穿价格很贵的服装,平时没有零花钱。在家中,孩子们都没有个人单独的房间,全部是两个人一间,包括女儿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也都极为简单。


无锡大户人家孩子多,都有专门给孩子们建的转盘楼。

荣宗敬和荣德生个人的好习惯,深深地影响了荣家的富二代们。

荣毅仁一生中都是自己给擦皮鞋,皮鞋要穿到实在不能再穿了才会扔,衣服也总是破了补了又补,总是舍不得添加新衣服。

没有钱吗?不是。

有一次陈云临时起意到荣毅仁在北京的家中拜访,到了大门也不让人提前通知,就直接自己推门。

结果他看到了啥?竟然看到了贵为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正在自己动手用塑料绳在捆绑有些坏了的籐椅!

荣德生的长孙荣智鑫,是香港知名的大富豪、大企业家



很少听到荣家的二世祖们有什么负面影响。

结束语:当你读完了这篇荣氏家族的“三诀六字”的家训之后,不知道会有何感想?在常州的盛家二世祖们正在上海赌博、玩妓女、娶小老婆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荣家的二代、三代们正在全面地践行荣氏十二则家训和简化版的“三诀六字”。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地成功,而所有的失败,也都早已经种下了根源。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为什么荣家老大和老二,有了钱开始买下了一座山、开始年年种梅花呢?梅花香自苦寒来,以梅自喻、用梅来熏陶、养成自家的后代,荣家兄弟的目光真的是太长远太伟大了。难怪,无锡荣氏虽然历经沉浮,却能长盛不衰。

中国现在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了,普通家庭,是不是也要开始考虑建立一个家规家训呢?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很好的东西,应该要继承和发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爆冷!郑钦文0-2遭NO.30横扫无缘八强 连续两年草地赛输对手

爆冷!郑钦文0-2遭NO.30横扫无缘八强 连续两年草地赛输对手

醉卧浮生
2024-06-20 19:57:44
网友评选娱乐圈戏路最窄的演员,看了评论区,简直笑麻了

网友评选娱乐圈戏路最窄的演员,看了评论区,简直笑麻了

有趣的羊驼
2024-06-18 18:32:53
上港迎来久违的6大强援助阵,本轮足协杯亮相首发,多条大鱼领衔

上港迎来久违的6大强援助阵,本轮足协杯亮相首发,多条大鱼领衔

罗掌柜体育
2024-06-20 20:22:59
22岁卡车司机,带45岁女人跑长途,两人最喜欢经过百里无人区

22岁卡车司机,带45岁女人跑长途,两人最喜欢经过百里无人区

牛城王小帅
2024-06-14 11:45:37
宁波顶薪太诱人,辽宁核心挡不住,要走了

宁波顶薪太诱人,辽宁核心挡不住,要走了

体育篮球弟
2024-06-21 06:00:02
真·绝平!响哨前最后1秒,700万空霸拯救塞尔维亚,创欧洲杯2纪录

真·绝平!响哨前最后1秒,700万空霸拯救塞尔维亚,创欧洲杯2纪录

我爱英超
2024-06-20 23:20:18
成本超8亿,票房仅191万,2024年暑期档第一票房惨案诞生了

成本超8亿,票房仅191万,2024年暑期档第一票房惨案诞生了

靠谱电影君
2024-06-19 23:00:56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成了二手车贩子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成了二手车贩子

李东阳朋友圈
2024-06-20 16:07:32
23岁奥运冠军巅峰退役,化身网红狂秀性感身材,脸蛋整容似换人

23岁奥运冠军巅峰退役,化身网红狂秀性感身材,脸蛋整容似换人

体育新角度
2024-05-10 09:15:36
涉多位副市长,四川发布最新人事动态

涉多位副市长,四川发布最新人事动态

鲁中晨报
2024-06-20 11:23:08
邮报爆出猛料:贝林厄姆女友是假的!是彻头彻尾的营销骗局

邮报爆出猛料:贝林厄姆女友是假的!是彻头彻尾的营销骗局

直播吧
2024-06-20 19:09:52
同济大学医生评俞莉事件:若与工作冲突,应优先教学

同济大学医生评俞莉事件:若与工作冲突,应优先教学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20 09:50:28
农学教授在客厅筛麦种走红,妻子:都是偷拍的,丈夫要求删除视频

农学教授在客厅筛麦种走红,妻子:都是偷拍的,丈夫要求删除视频

石辰搞笑日常
2024-06-20 16:31:28
逼良为娼,被强迫拍了50部三级片:从车模到女优,她只走错了一步

逼良为娼,被强迫拍了50部三级片:从车模到女优,她只走错了一步

爱过的人去了哪里
2022-06-19 16:40:26
事闹大了,南方医科大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俞莉医生疑似被停职。

事闹大了,南方医科大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俞莉医生疑似被停职。

文雅笔墨
2024-06-18 01:43:02
有哪些是你学医后才知道的事?医生:就怕车祸后还能蹦蹦跳跳的人

有哪些是你学医后才知道的事?医生:就怕车祸后还能蹦蹦跳跳的人

热闹的河马
2024-06-14 10:44:20
董宇辉正在跌落神坛

董宇辉正在跌落神坛

电商报APP
2024-06-18 14:52:24
事发厦门!一日籍女子威胁法院要跳楼

事发厦门!一日籍女子威胁法院要跳楼

海峡导报大生活
2024-06-20 12:05:15
英伟达跌幅扩大至4% 盘中总市值回落至微软、苹果之下

英伟达跌幅扩大至4% 盘中总市值回落至微软、苹果之下

财联社
2024-06-21 01:42:21
签了!108亿美元, 要买100架国产C919飞机!

签了!108亿美元, 要买100架国产C919飞机!

证券时报e公司
2024-06-20 20:56:50
2024-06-21 07:14:44
江南明月照吴钩
江南明月照吴钩
致力于历史题材和无锡本地资讯的创作。
290文章数 19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欧洲杯:西班牙1-0意大利提前出线

头条要闻

欧洲杯:西班牙1-0意大利提前出线

体育要闻

千夫所指的关系户 成了拯救葡萄牙的英雄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楼市新“王炸”!释放何信号?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数码要闻

机械革命极光 X 外观曝光:屏幕“大下巴”消失,性价比之作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亲子要闻

18个月宝宝身高93cm、体重42斤,网友纷纷表示不敢相信!

家居要闻

自然开放 实现灵动可变空间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