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从小立志打倒奥数,到美国留学,发现那里数学教得比想象中还浅

0
分享至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817位真人故事

我,寇奇 Steven.K,今年29岁,是新教育创业者(全领域PBL项目式教学)。

小学一二年级的我对数学情有独钟,刚上三年级,母亲给我报了一周4次的奥数班,让我学到反胃,便立志打倒奥数。

可遇见了教法独特的高老师之后,我又重新爱上数学。我因为是“富二代”,非常任性,尽挑喜爱的科目钻研,虽然高考理科接近满分,但偏科严重,与清北无缘。

于是,我选了中国农大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UCD)的“2+2项目”,经济学专业。

可我刚到美国,父亲就破产了。于是,我一天打三份工继续留学,累到生病都不敢去医院。因经济学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转为教育心理学,后来又顺利攻读了斯坦福研究生。

毕业后,我和学长一起回北京,进行新教育创业,从此在创业路上一去不复返。这样坚持,到底会不会成功呢?



(这就是我)

1995年,我出生在北京朝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独生子,打我记事起父母一直在做餐饮业。
父母望子成龙,无可厚非。2001年,我要上小学了。为了不让我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几经周折,才把我送进了海淀中关村一所著名的“牛小”。
我是个听话的孩子,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比较好,在班级里排名前十。但我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学习劲头很足,所以数学单科成绩总是数一数二。

三年级时,坐我后面的一个同学考上了清华少年班,他只要再读4年就可以参加高考。如果不出意外,我还在读初中,他就可以上大学了。这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
当母亲知道这件事后,焦虑得不行。因为以我当时的成绩根本上不了好初中,想进“海淀六小强”,更是天方夜谭。
那时很多同学都在课外补习,英语、奥数,甚至还有人在学高中化学。



(小时候的我)

母亲再也坐不住了,一口气给我报了四个不同的奥数班和占坑班,周中两次、周末两次,周周如此。另外还给我报了游泳班、钢琴课、写作班和两个英语班。
当时去那个占坑班上课,来回要一个多小时,连晚饭我都只能在公交车上吃。走进教室,看着满满一黑板的公式和解题技巧,再看看课桌上一张张做不完的练习题,我一阵阵地反胃,忽然决定打倒奥数。

于是我开始逃课,进了大门见母亲走了,就从后门偷偷溜出去打篮球、瞎溜达。为了不让母亲发现,等最后半小时又折回去装模作样地上课。
如此一来,我的学习成绩从班里前十名,一下子变成倒数前十名。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一次奥数随堂测,我得了个倒数第一,占坑班直接把我开了。

母亲怎么也没想到她的乖儿子会逃课,当时气得连打骂我的力气都没有了。她明明来接我的,却垂头丧气地独自一人回家了,我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回家。那天晚上,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一句话。



(看我摆的造型)

可母亲不甘心,又补交了5000块钱,把我送到更高级的奥数班。没料到,我在升级班遇见了一个很特别的老师。
老师姓高,年近30岁,其貌不扬,个儿不高。但是高老师上课与众不同,三个小时的大课,他只讲三道题。
高老师上课会带来很多道具,引导我们自己研究问题。比如植树问题,用几根小木棍(当作小树)与沙盘,让我们自己插自己数,自个儿琢磨解题。
他把抽象的数学难题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场景:在水塘里蓄水、在农场里数家禽、在高速公路记数据、在火车站量火车……
这样的数学课太有意思了,每研究完一个问题,我都特别有成就感,真的太爽了。从此,我比之前更喜欢数学,一有空就自个儿找题搞“研究”。



(我站着练琴)

母亲看我能主动学习,焦虑自然烟消云散。小升初,我顺利进了一所海淀六小强。
初中,我依然跟着高老师学数学,没多久我就刷完了一遍中考的数学题。

我越来越明白,高老师煞费苦心,就是想让我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了小学初中扎实的基础,我的高中学习也较顺利。

有一位高中同学和我是一样的学习风格,都不喜欢死读书,我们会经常一起讨论难题,一起研究数学和物理问题。

那段时间,我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成为学习的好伙伴。所以凭我的兴趣让我的理科成绩轻松接近了满分。

当时,爸妈的餐饮业搞得越来越大,进行得如火如荼,让我成了个富二代。我的生活无忧无虑,花钱大手大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是不会去跟人攀比。



(妈妈陪我游玩)

正因如此,我在学习上就会比较任性,感觉自己不用担心未来,就学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所以偏科非常严重。尤其是语文和英语,我实在没兴趣,背东西就头疼。

2014年高考,语文90多分,英语130分,偏科让我跟清华彻底无缘,不过上一所985大学不成问题。

但母亲和我根据当时了解到的情况,认为2+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有价值,所以填报了中国农大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UCD)的“2+2项目”,为了发挥数学优势,就稀里糊涂地选了经济学专业,读两年农大,剩下两年去美国。

家里没有人不支持我的选择,然而生活往往不会一帆风顺。
2016年,我到美国才读了半年,家里就传来了坏消息——父亲破产了,背负了一屁股的外债。

家里让我自己选:要么退学回国,要么在美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甘心中途退学,所以选择了后者。



(我去上大学)

但现实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残酷。

我从“富二代”一下子变成了“特困生”。我面临的是三个大难题:一是生存问题,手里没钱,要解决房租、生活费和学费谈何容易;二是因为自尊心强带来的心理压力;三是学业也必须跟上。

其实,当时我手里已经没有生活费了,正要跟母亲提钱的事,却先接到家里关于破产的电话。

但我没马上去打工挣钱,就跟室友蹭饭。因为室友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平常大家在一起称兄道弟,关系不错。可他那天一反常态,嘴下特别不留情,阴阳怪气的。那顿饭让我食不知味,难以下咽。

所以我决定立即去打工,自己养活自己。

可开始打工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吃不消。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娇生惯养,现在根本适应不了高强度的工读结合。



(我和学长)

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工挣钱,我一天得打三份工(十四五个小时),再学习4个小时,只剩4个小时睡觉。

我工作的中餐厅要求从中午十二点一直干到夜里一点,我差不多夜里两点到家还得自学课程,学到五六点才睡觉,早上起床再去打另一份工。

尽管累得直不起腰来,但我还是咬牙坚持。

我记得打工第一个月的一天夜里,我突然心脏特别不舒服,但不敢叫救护车,因为美国救护车太贵,就硬撑着自己爬起来接热水,然后坐在地上睡觉。因为只有坐在地上,身体才感觉舒服一些。

更让人伤心的是,父亲因生意失败,心理出现严重的问题,母亲不得不在家照顾他,家里的吃穿用度只能靠亲戚资助。

我当时最多的是累,也有几分委屈,还伴随着一些不甘心。



( 我们的“爱徒” )

最开始的半年,我每天都想放弃回国,但又不想回国,害怕在同学那里没面子,也想把书读完,真的很纠结,也很痛苦。后来,我坚持着,坚持着,总算读完了这两年。但就是这段经历让我蜕变了。

打工期间,我给一个五年级的华人小姑娘做过数学家教。她很活泼,是个“小话痨”,也喜欢数学。

她小学毕业可以考丹佛的STEM中学,毕业后就能随便挑麻省理工、斯坦福。入学考只看数学成绩,美国小学是五年制,所以她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准备考试。为了速成,我就带着她背公式、刷题,满堂灌,用上了当年我最痛恨的方法。三次课后,她就不想上了。她说我是她见过的最无聊的老师。
我不服气,告诉她,我的方式保证她考上STEM中学。她说:“这么痛苦,我宁愿不去,我们学校老师比你教得有意思多了” 。



(Michael在带课)

我跟她较上劲了,就申请去她的学校当助教。我发现他们的数学课压根儿就不是上课!
美国的数学教得比想象中还浅,五年级居然还在教认识形状,学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老师拿出三个不同形状的屋顶模型,“为什么会存在三种不同的屋顶?”老师一边提问,一边让孩子们往屋顶上浇水。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自己解释不同的屋顶是如何应对雨雪天气的。
这不是跟我当年高老师的教法如出一辙吗?
考STEM中学迫在眉睫,但我也不得不兼顾小姑娘的学习兴趣呀。
于是,我放慢教学速度,费尽心思,把数学融入真实问题中,想想高老师会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每个数学问题,都从形象模拟开始,自己观察琢磨、找规律,最后一步才是总结计算方法。慢慢地,她对数学完全开窍了!



( 空间站学者在做课题 )

一年后,小姑娘考上了STEM中学。一家人高兴之余还对我千恩万谢,最有成就感的人应该是我,因为我也像高老师一样,可以让孩子喜欢学数学,成为会主动学习的人。

原来,仅仅教一个学生成就感就这么大!我第一次对教育、对成为老师,产生了冲动。

紧接着,一个美国的经济学教授当着全班同学说:“几毫米的芯片,中国为什么做不出来?为什么科技没有美国发展得快?是中国教育出了问题。理论落不了地,实践能力差。学生被逼着学,老师说啥就干啥。教育让人没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中国就很难突破发展的瓶颈。”
我当时听了很不服气,就一个想法:对!中国不缺我一个学经济的,我要成为Steven老师!我要在美国读研,学教育专业。



( 正在进行有关飞机的课题 )

说来也巧,我们2+2项目有个学长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就学教育专业,我找他取取经。他告诉我:“你想学教育就转啊,有什么可问的。我选教育,是因为教育比任何东西都深奥,也更重要。”
他就是Michael,我后来的黄金搭档。

我一心执念要考斯坦福,因为考斯坦福的教育心理学,排名世界第一。
定下目标后,我就开始备考。考斯坦福,对GRE成绩的要求比较高,但面试更难,比重很大。我又是半路转学教育心理学的,全新的专业,我得从零开始。
不过,十多年的学习,留给我最宝贵的是自己领着自己学的能力。我很幸运,GRE考了320分,如愿进入面试环节。
除了几个专业问题,面试官问的都是我的社会经历和未来计划。考官更关心你为什么走到这里,以后你将要去哪里,你要做什么。

所幸,我如愿进了斯坦福,学教育心理学。



( 好奇心是我们的关键词 )

Michael在哥大,和斯坦福离得不近,我跟他只有趁着假期才凑到一起,探索理想的教育形态。

毕业前夕,我就决定回国做新教育创业,但是没钱没资源,教育口也没有认识的人,只好暂且作罢。

2019年11月,我终于毕业回到北京。回国第一件事我得先去找钱。

机缘巧合,我遇到一位特别善良的投资人。当时我完全不懂怎么谈投资,甚至BP都没有就去找人家聊。那位投资人觉得我的初心和想法很好,让我回去再想想。

第一次聊完之后,我觉得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于是没过几天,我就又去找他聊。

那天中午,他请我吃了顿饭,一起喝了点酒。我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我是真的想改变中国教育,哪怕一点点。

就因为这句话,让我们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



(学者在做课题汇报)

可是拿到钱之后不久,我们就赶上了疫情,课外教育全部停摆。

刚刚租的场地做的装修全都扔水里了,连个水花都没有。在回国之初我拉的团队也散了,大家都各奔前程。留下来陪我的只有Michael,我的合伙创始人,因为新教育也是他的梦想。

当时日子过得特别难,我们俩每天只能吃一份素炒饼。我很快就从140斤一下子瘦到了120斤。

不过,尽管疫情的原因什么都干不了,但我们可以埋头做教研,然后在抖音上发视频。巧了,当时正是抖音的风口,我们没花一分钱,只一个月就涨了两三万的粉丝。

可是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我们都已经抓到了,还是给放回去了。因为后来我们觉得这样太占用时间与精力,比起当网红,我们还是想做老师。



( 我喊出的新教育口号 )

没有学生,装修好的场地也只好退租了。我和Michael只能上门去孩子家里教课。当时很少有人懂新教育,家长们对PBL教学也不太理解,我们就挨个小学去发小广告。

第一个学生是因为家长觉得我们学历高,想让我们去教英语。我们就用英语教之前做好的PBL课题内容,结果孩子妈妈觉得很满意。后来,为了让孩子能听懂,就改成了中文教学。

2020年年底,我和Michael都快坚持不下去了。有一次夜里长聊,要不要就此放弃。但就是这个孩子让我们决定再坚持一下,因为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在他身上真的看到了无与伦比的效果。他也一直跟我们学到了现在。

一开始,他倔强、不爱学习、从不主动写作业,每天晚上写作业,都会引发家里的一场战争。而现在,他能带着兴趣去探索,凭着自驱力去探究,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我和女朋友)

正因为他的巨大变化,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和老师加入了我们的团队。

所幸,我创业后,父亲的心理问题有所好转,能一个人在家休息。于是母亲去做了会计,也好贴补家用。

我的事业开始慢慢有了起色,没想到爱情之花也悄然而至。

2023年,有一位女记者来采访我,她是中传的研究生,我们俩见面聊得特别开心,就加上了联系方式。最开始聊我的工作,后来发现我们俩各方面都特别契合。我就开始追求她,最后我俩就在一起了。

她也很支持我的新教育创业,给了我很多精神支持,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遇到了问题,只有她能让我倾诉一下,和她在一起也让我逐渐有了家的感觉,让我有了更强的奋斗欲望。

现在,我们算是成功迈出了新教育创业的第一步,有了稳定的团队,有了一小批初见成效的学生,也有了几位有意向的新投资方,中国的教育政策也不断往我们利好的方向在改变。



( 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 )

只不过,我的经济状况依然不是很好,手上的钱都投入到公司运营中去了,依然住着出租房。不过也不用像几年前那样吃了上顿没下顿,起码生活有了基础保障,车子一直开的是十年前的老款。

最早回国的时候,我雄心壮志,想改变中国教育。后来才发现我们远没有那么强大,现在我很务实,用我们的方式教好更多的孩子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未来,在事业上,至少10年内我还是会带队去做新教育,服务更多的孩子和家庭,逐渐扩大队伍,慢慢也让更多人知道新教育,知道PBL课题教学。

生活上,我计划明年结婚,但是没想好是否要孩子。

历经苦难之后,现在我懂得了:决定做一件事之前要多想一想,别急着去做,给自己积累好资源、人脉、一部分资金之后再干。

不过,内心强大的我始终保持善良,保持热情,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拼搏。虽说不一定能成功,但我相信一定能越来越顺利地走下去。

【口述:寇奇 Steven.K】

【编辑:史曼罗】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SJ婚礼团建,欧巴们开始拼二胎了?

SJ婚礼团建,欧巴们开始拼二胎了?

仙女事件簿
2024-05-29 22:36:35
全剧终!杨振宁亮出底牌,翁帆百般无奈,只能独自扬帆起航

全剧终!杨振宁亮出底牌,翁帆百般无奈,只能独自扬帆起航

田间农人阿馋
2024-05-23 22:14:44
中国兵器装备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玉金会见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岳立

中国兵器装备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玉金会见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岳立

人民产经观察
2024-05-31 09:09:16
香港街头偶遇明星很正常,当他们从你身边走过,你都能认得出来?

香港街头偶遇明星很正常,当他们从你身边走过,你都能认得出来?

阿芒娱乐说
2024-05-31 07:30:51
重庆冠军赛出现争议画面,国内观众给日本队员加油,无视中国选手

重庆冠军赛出现争议画面,国内观众给日本队员加油,无视中国选手

小豆豆赛事
2024-05-30 22:24:19
为了挽救哈马斯,他们是真的急了,这是出的第五招!

为了挽救哈马斯,他们是真的急了,这是出的第五招!

听风听你
2024-05-25 14:39:21
对处长驾无牌公务车逆行撞死人闭口不谈,媒体和人一样,变得自觉

对处长驾无牌公务车逆行撞死人闭口不谈,媒体和人一样,变得自觉

走读新生
2024-05-28 18:39:51
人民币大涨250点!1830亿美债砸向市场,中美货币战已到决胜时刻

人民币大涨250点!1830亿美债砸向市场,中美货币战已到决胜时刻

财说得明白
2024-05-30 21:26:05
范波辞去山东省副省长职务,已任新职

范波辞去山东省副省长职务,已任新职

鲁中晨报
2024-05-30 12:18:06
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大陆宣布中止对台湾地区134个产品关税减让

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大陆宣布中止对台湾地区134个产品关税减让

政知新媒体
2024-05-31 10:13:27
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的歼-10宣传多年,为什么一架也没人要?

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的歼-10宣传多年,为什么一架也没人要?

技巧小实验1
2024-05-28 11:01:01
一夜3大资讯!哈登去向明朗,库里谈退役计划,詹姆斯或组三巨头

一夜3大资讯!哈登去向明朗,库里谈退役计划,詹姆斯或组三巨头

小豆豆赛事
2024-05-30 22:45:26
朱婷该不该替补?张常宁丁霞说了实在话!女排队长摊牌,球迷懂了

朱婷该不该替补?张常宁丁霞说了实在话!女排队长摊牌,球迷懂了

开心体育站
2024-05-30 19:51:02
李尚福被免去国防部长,虎父无犬子,父亲竟和美国交过手

李尚福被免去国防部长,虎父无犬子,父亲竟和美国交过手

磊子讲史
2024-03-25 14:45:46
6月2号正式开播!优酷终于支棱起来,预告超好看,这部剧必成黑马

6月2号正式开播!优酷终于支棱起来,预告超好看,这部剧必成黑马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0 17:24:10
潜伏美国37年的中共谍王暴露始末,因国际惯例,我方无法进行交换

潜伏美国37年的中共谍王暴露始末,因国际惯例,我方无法进行交换

干史人
2024-05-25 19:18:25
《大时代》丁蟹一家32年后现状,77岁郑少秋帅到老,四蟹变大叔!

《大时代》丁蟹一家32年后现状,77岁郑少秋帅到老,四蟹变大叔!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5-30 10:40:13
从瑞典装甲车说起:照这个消耗速度,俄军会在两年内打光苏联遗产

从瑞典装甲车说起:照这个消耗速度,俄军会在两年内打光苏联遗产

鹰眼Defence
2024-05-30 11:15:29
经济日报:莫让沉睡账户成为风险账户

经济日报:莫让沉睡账户成为风险账户

财联社
2024-05-31 06:21:05
半场花!森林狼落后29分心态失衡 东欧合砍44分挡不住

半场花!森林狼落后29分心态失衡 东欧合砍44分挡不住

橙汁的味道123
2024-05-31 09:41:09
2024-05-31 11:14:44
真实人物采访
真实人物采访
记录真实人物故事
3292文章数 792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新工科专业会不会成为热门专业?24年高考如何选择

头条要闻

台军官:解放军军机频频绕台 大批台军飞行员或退伍

头条要闻

台军官:解放军军机频频绕台 大批台军飞行员或退伍

体育要闻

聪明的李凯尔,开窍的森林狼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事关台湾!部分关税减让中止

科技要闻

百公里油耗2.9L真不真?吉利比亚迪"翻脸"

汽车要闻

智能与性能双面利刃 不该被低估的岚图FREE 318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江苏淮安对中考复读出手,复读考生将减10分录取,网友:高考呢?

手机要闻

三星S24系列领跑一季度全球AI手机市场 小米紧随其后

新情报马上到!《怪猎:荒野》官宣参与夏日游戏节

亲子要闻

强势!妹妹被欺负姐姐上门理论,三胞胎姐妹光凭气势就已经赢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