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民声丨“侵权在先而取证在后”不合法不可取

0
分享至

【民声】

原标题:“侵权在先而取证在后”不合法不可取

卢越

日前,一起员工私下微信吐槽上级、被上级偷录后起诉的案件引发热议。某公司高管在离职员工电脑上翻看其微信聊天记录,发现该员工在群聊中吐槽自己,认为名誉权受损,便录屏取证诉至法院。法院认为该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故驳回其诉求。

这起案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他人微信聊天记录进行手机录屏形成的证据,法院为何没有采纳?对此,审判法院阐明,该高管在取证中,明知微信聊天记录可能存在隐私信息的情况下,仍未经允许翻看员工个人微信聊天记录,构成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因而证据不具备合法性。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但对于什么样的证据能被法院认可,法律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中,我国民事诉讼中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该案中的高管偷看并偷录他人微信聊天记录,属于“侵权在先而取证在后”。从目前利益衡量的情况看,欲通过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方式,追究他人在私人群聊时可能侵害其名誉权的责任,这种方式超过其维权必要,不合法,也不可取。

随着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发生纠纷时,通过录屏、截图等方式取证的行为并不少见。还有一些案件当事人在未告知另一方当事人的情况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并作为证据提交给法庭,另一方当事人则以侵犯隐私权为由,提出该证据无效,这也往往成为案件的一个争议点。取证方式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诸如在他人家里安装监听、监视设备进行偷录、偷拍,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由此得来的视听资料属于违法取得,法院一般不予认可。

公司高管偷录员工聊天记录起诉后败诉,法院的这一判决,给公众取证维权划了红线、标了重点:维权无可厚非,方式不能任性。任何取证方式都应合法合规,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式取证,可能既维不了权,又惹法律纠纷。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短短14天,皇马超巨走下神坛!欧洲杯沦为背景板,姆巴佩说对了

短短14天,皇马超巨走下神坛!欧洲杯沦为背景板,姆巴佩说对了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4-06-16 03:02:51
今夜3点,英格兰迎欧洲杯首秀!15亿豪阵出击,赢5-0有戏,冲首冠

今夜3点,英格兰迎欧洲杯首秀!15亿豪阵出击,赢5-0有戏,冲首冠

侃球熊弟
2024-06-16 04:08:06
安徽将迎大雨、暴雨!

安徽将迎大雨、暴雨!

中安在线
2024-06-16 07:53:07
湖人新目标来了?24岁眼镜哥将成为自由球员 队记回应薪水是关键

湖人新目标来了?24岁眼镜哥将成为自由球员 队记回应薪水是关键

罗说NBA
2024-06-16 06:58:42
美国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超15亿美元援助 涉及能源行业

美国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超15亿美元援助 涉及能源行业

财联社
2024-06-15 19:36:13
3亿订单曝赖清德真手段!台学者:北京无须立即动武,原因很简单

3亿订单曝赖清德真手段!台学者:北京无须立即动武,原因很简单

全民历史观
2024-06-15 10:29:07
网传临时搬运工的招聘信息,一天工作15个小时工资80,上厕所时间一天三次违者罚500

网传临时搬运工的招聘信息,一天工作15个小时工资80,上厕所时间一天三次违者罚500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4 22:16:19
女生的“小花瓣”颜色,和同房次数到底有没有关系

女生的“小花瓣”颜色,和同房次数到底有没有关系

水白头
2024-06-15 15:16:53
姜萍被重点高中家长吐槽:凭啥我儿子做不到,她中专女却能做到?

姜萍被重点高中家长吐槽:凭啥我儿子做不到,她中专女却能做到?

熙熙说教
2024-06-14 17:11:08
英媒:中国正加速成长为“科学巨人”

英媒:中国正加速成长为“科学巨人”

参考消息
2024-06-15 09:14:11
浙江省下辖地级市人民政府现任女市长、女副市长简介

浙江省下辖地级市人民政府现任女市长、女副市长简介

泠泠七
2024-06-16 08:25:02
17岁中专生姜萍出圈,没人注意第345名的何金银,传闻是个外卖员

17岁中专生姜萍出圈,没人注意第345名的何金银,传闻是个外卖员

娱记掌门
2024-06-16 00:15:17
上海女子请人上门灭白蚁崩溃:几百元就能解决,对方竟收了9000元!网友:按只收费?

上海女子请人上门灭白蚁崩溃:几百元就能解决,对方竟收了9000元!网友:按只收费?

上海圈
2024-06-15 12:38:41
6月14日俄乌:33年来最强有力的协议签署,乌克兰艰难时期已过

6月14日俄乌:33年来最强有力的协议签署,乌克兰艰难时期已过

山河路口
2024-06-14 14:05:47
拷问计划生育:50年前7亿人口担心增长;50年后14亿人口担忧下降

拷问计划生育:50年前7亿人口担心增长;50年后14亿人口担忧下降

雪中风车
2024-06-15 08:28:33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南方都市报
2024-06-16 07:03:39
故事:乾隆问刘墉:朕34岁属马,你呢?刘:臣也34岁,属驴。

故事:乾隆问刘墉:朕34岁属马,你呢?刘:臣也34岁,属驴。

百态人间
2024-06-15 11:27:06
掀翻土耳其!张常宁大爆发,龚翔宇吴梦洁拉胯,刁琳宇超水平发挥

掀翻土耳其!张常宁大爆发,龚翔宇吴梦洁拉胯,刁琳宇超水平发挥

骑马寺的少年
2024-06-16 00:29:50
不交吃亏!7月1日起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要多交670元

不交吃亏!7月1日起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要多交670元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5 12:49:19
G7炒作涉华议题“温差明显”

G7炒作涉华议题“温差明显”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15 07:16:28
2024-06-16 10:54:44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5261文章数 110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手机要闻

这次稳妥了,小米15系列手机发布时间、配置信息都有了准信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小米 Redmi Buds 6 青春版耳机通过多项认证,搭载恒玄蓝牙方案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