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师问袁隆平孙女:你爷爷干什么的?孙女一句话回复让人哭笑不得

0
分享至

“人也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因为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这是来自一位老教授的名言,这位老教授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传奇人物,有的人把他称之为“当代神农”,也有的人将他视之为科学界的“泰山北斗”。

只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拥有无尽荣誉的专家学者,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没什么两样。他的日常很简单,闲暇时会拉二胡和下棋,有时也会游泳。他的身上还总穿着几十元一件的衣服,简朴到不行。



但他又与所有人表现的那般不同,因为他能日复一日的留在稻田里研究水稻,不受任何外界影响。因为他的内心有一个梦——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这位既传奇又普通的特别教授叫做袁隆平,他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对于这个名字,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都知道就是袁隆平让我们吃饱了饭,我们所有一切的基础都扎根于此。

但是,我们却并不一定知道袁隆平到底是如何开创这一切的,他的杂交水稻到底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袁隆平的传奇人生。

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家庭条件尚可,但童年也跟随父母一起辗转各地,生活和学习都受到较大影响。



其实回顾历史可知,上世纪30年代正处于中国的动荡阶段,那时候军阀混战不断,地方上也是各种黑暗的统治,老百姓民不聊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年幼的袁隆平经常会看到人们吃不饱的场景。

可能我们现代年轻人无法感受到什么是饥饿,那不是我们为了减肥而饿一两天的痛苦,而是人饿的只剩下皮包骨那样的恐怖,是一种比死亡还要难受的折磨。

年幼的袁隆平亲眼目睹倒在路边的饿殍,那强烈的冲击让他一生难忘。或许是因为这些场景难以忘怀,所以袁隆平从小就立志要学习农业,希望天下不再有路边的饿殍。

正如周总理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从小就为不饿死人而学习,有理想有抱负的目标更容易让人上进成才,袁隆平正是这类代表。

1949年他考上了西南农学院,1953年毕业以后就留在湘西安江农校任教。当时虽然我们已经迎来了新中国时期,毛主席带领众人分土地让所有人迎来了最高兴的一个春节。



然而,在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挥霍下,新中国的底子太薄了,即使新中国以极快的速度崛起,但也依旧挡不住贫穷和饥饿。

尤其是后来我们所知道的困难时期,国家的粮食十分紧缺,虽不至于饿死人,但老百姓过得也很苦。当时袁隆平本来在研究红薯的育种,但当时国家需要,于是他转而研究水稻。

客观的说,从红薯育种到水稻研究是一次大的跨越,中间肯定隔了很多壁垒。但袁隆平有理想有抱负,他还是努力克服了中间的沟壑,并且很快开始研究出成果。

从1956年开始,袁隆平就带着学生搞农学实验,整整几年的风吹雨晒,他们经历了很多的失败,但袁隆平就有一股子韧劲,还是找到了他一生中注定的方向——杂交水稻。

这里得提一句,当时的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在那个迷信科学的年代里,袁隆平敢走这条路,简直是自取灭亡。但事实证明,一心想要解决天下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实在有魄力,他敢于向这个学术权威挑战。



1960年,经过仔细研究,袁隆平发现了一棵比较高大粗壮的稻禾,它一株就有10余穗,一穗就有200多粒籽。这一发现让他激动万分,认为该发现能够支撑他实现杂交水稻的研究。

带着这种万分激动的心情,1961年袁隆平种下了稻种,满怀期待的等待着杂交水稻的出场。可惜,学术权威不是好突破的,袁隆平的实验失败了,锌的种子优异性状完全退化了。

对此,袁隆平无比沮丧和好奇,为什么如此优异的稻禾就是无法遗传下去,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袁隆平展开了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这个研究没有具体的方向,如同当年研究灯泡的钨丝材料一样,需要一样样去找,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汗水。

当时袁隆平采用了三系研究和培育杂交水稻,三系法是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其中不育系只有雌性器官无法自己结出种子,这就需要保持系的参与,确保这株母系的后代产生同样的母系。



然后有了批量的恢复系和批量的保持系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杂交,培育出大量的杂交种子。

在当时,袁隆平的项目关键就在于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如果找不到的话就会前功尽弃。于是,袁隆平如同当年寻找灯泡丝的材料一般,他一个个去试一个个去找。

以至于后来课堂里教书育人的教授消失了,在稻田里却出现一个举着放大镜,弯着腰一行一行查看稻田的农民。

我们很难想象这一过程有多么艰难,毕竟这整个过程不仅要遭受风吹雨晒,而且还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袁隆平工作很辛苦,他晴天戴草帽,雨天打伞,原本能够缓和风吹日晒。但因为弯腰时草帽会掉打伞干活不方便,于是袁隆平干脆丢掉的草帽和雨伞,直接用肉身迎接风吹雨晒。



在这一过程中,袁隆平可谓是吃尽了苦头,他也一度看不到任何希望,遭受到一些同行的质疑。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很难想象那一刻袁隆平是什么心情,我们大体上也只能猜测他如同西游记中完成九九八十一难到达灵山的唐玄奘一般,所有的一切都得到肯定,他不仅打破学术权威,而且他离让天下人吃饱饭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由此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随后他又带着学生们用上千个水稻品种进行了3000多次实验,带着学生们又展开了一次西行苦修之旅。

庆幸的是,这一次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而且上天也似乎在眷顾着他们。1970年,袁隆平在海南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再一次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

此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基本上路了,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可以比常规稻谷增产大概20%。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因为这20%的增产,对于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粮食问题的中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根据数据统计,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因为这一重大成就,袁隆平及其科研协作组于1981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

但袁隆平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在苦心钻研。1996年农业部正式成立了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第1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于2000年实现,随后又屡创新高,例如2004年亩产900公斤,2014年亩产1000公斤。

凭借此贡献,袁隆平一举闻名天下,他更是获得了中国“在世神农”的称号。

不过相较于他在杂交水稻方面的成功,他在科研和品德方面的表现更让人尊敬。当时杂交水稻成果捷报频传,很多人都欢欣鼓舞,但袁隆平却不管这么多,还是一门心思的扎进稻田里。

有一年,袁隆平在海南的三亚地区苦心钻研水稻,他们没有住的地方,只好自己搭窝棚。当时天气十分是热,蚊子还很多,袁隆平就直接裹着盖种子用的塑料布。

塑料布不透气,炎炎高温又折腾人,再加上24小时的高强度劳作,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几乎被热得得了病。但袁隆平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因为他知道让全天下人吃饱饭的目标还未实现。



靠着这种毅力,袁隆平于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得改革先锋的称号。

但在如此巨大的成就面前,袁隆平却还是语重心长的教导自己的学生们,他说,一个人的理想要高雅,不要专门向钱看。只要没有了物质金钱的攀比就省了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就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事业。

袁隆平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正如袁隆平家人的回忆,他一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里,当年袁隆平的儿子曾一度抱怨自己的父亲,袁隆平总是语重心长的告诉自己的孩子:中国还有人吃不饱饭,为了这个目标,我不能停下来。

袁隆平的家风建设很好,他的孩子们也很理解他,不仅努力向他学习,而且也都表现的很优异。

后来袁隆平已经不需要高强度工作了,他本来可以过上宁静的休闲生活,但老人家一刻也闲不下来,他还是在田间地头考察,而且非常关注天气预报对农作物的影响。

袁隆平有三个孙女,名字都是和天气有关。大孙女叫袁友晴,二孙女是袁友清,小名小孙女则叫袁友明,其中名字中第三个字都有天气寓意。

她们在袁老的耳濡目染下都很聪明伶俐,这些孩子也是抚平老人家疲劳的“最佳良药”,不过她们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有这么伟大,只知道爷爷每天关注着天气预报。



因为这件事情,她们还曾闹出过一个乌龙。

据她们回忆:在她们眼中,爷爷一开始并不是多么厉害的人物,也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做什么工作的,也太不懂。

有一次,老师问其中一个孙女:“你知道你爷爷是干什么的呢?由于不懂,她索性回答:“爷爷是看天气预报的。”

知道内情的人听到这个回答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在世神农,在自己的孙女面前居然是个看天气预报的。

直到后来,在课本上学到一篇关于爷爷与杂交水稻的的课文,当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望着她们时,她们才发现自己的爷爷原来是这么伟大。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袁隆平老爷子的随和和执着。

除此以外,袁隆平身上更值得称道的是:眼光长远,将目光放在了未来和国际上。当时有专家曾进行预测,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需要每公顷土地产量养活43个人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目前的杂交水稻压力依旧很大。



袁隆平也就此在关于第3代杂交水稻技术会议上提出了两大梦想,一个是让杂交水稻继续走向更高产。二个是实现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

于是当中国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后,袁隆平又带着自己的团队走向了全球。从1979年起,袁隆平的团队在亚洲非洲美洲南太平洋等地区近70个国家推广杂交水稻,累计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万多名专业人才。

在他的努力下,全球杂交水稻种植已达到800万公顷,年增产粮食1600万吨,能多养活4000万到5000万人口。

可以说,袁隆平的一生都在为吃饱饭这个梦想而奋斗,而且他的理想也基本契合了毛主席的理念——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

最终,袁隆平一直奋斗到2021年5月,以91岁高龄去世。

参考文献:《袁隆平:一生为天下人“谋稻粱”的科技巨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亚王!C罗首次连续3年四大皆空 惨遭嘲讽:沙特2年9大赛事0冠

三亚王!C罗首次连续3年四大皆空 惨遭嘲讽:沙特2年9大赛事0冠

念洲
2024-06-01 05:09:22
罕见,朝鲜要向韩国扔“废纸和垃圾”

罕见,朝鲜要向韩国扔“废纸和垃圾”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5-29 14:50:37
Here we go!罗马诺:穆里尼奥将担任费内巴切主帅并签约两年

Here we go!罗马诺:穆里尼奥将担任费内巴切主帅并签约两年

懂球帝
2024-05-31 22:39:11
震惊!阿里巴巴拒绝接受俄罗斯卢布付款,并不再向俄罗斯供货!

震惊!阿里巴巴拒绝接受俄罗斯卢布付款,并不再向俄罗斯供货!

杂谈空间社
2024-05-30 23:20:09
这一次,36岁当选天津大学新院长的女子,底裤都被扒了个底朝天

这一次,36岁当选天津大学新院长的女子,底裤都被扒了个底朝天

飞哥AI矩阵
2024-06-01 12:55:25
韩国人暴走,要求中国归还大熊猫:我们不相信中国

韩国人暴走,要求中国归还大熊猫:我们不相信中国

步论天下事
2024-05-31 21:06:09
突发!河北沧州一辆路虎车在路上疯狂乱撞,一男子被警方控制…

突发!河北沧州一辆路虎车在路上疯狂乱撞,一男子被警方控制…

火山诗话
2024-05-31 17:48:33
央视三胎宣传片翻车,网友:这才是我们不生的原因,现实又扎心!

央视三胎宣传片翻车,网友:这才是我们不生的原因,现实又扎心!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4-06-01 08:14:52
能活到100岁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在60岁时,戒掉了4件事

能活到100岁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在60岁时,戒掉了4件事

39健康网
2024-05-31 21:00:02
阿里扎谈18年西决:你什么时候听过27投全铁 那种破事就是发生了

阿里扎谈18年西决:你什么时候听过27投全铁 那种破事就是发生了

直播吧
2024-06-01 10:53:08
惊出一身冷汗!陈梦险被淘汰出局,3-2绝境逆转,绝杀多边形战士

惊出一身冷汗!陈梦险被淘汰出局,3-2绝境逆转,绝杀多边形战士

乒谈
2024-06-01 13:16:24
四十岁大叔坐火车,用手机向窗外拍照,被其他乘客怀疑是间谍

四十岁大叔坐火车,用手机向窗外拍照,被其他乘客怀疑是间谍

西游日记
2024-05-31 19:58:44
李湘带王诗龄探班《歌手》,洪涛亲自接待,王诗龄和何炅合影

李湘带王诗龄探班《歌手》,洪涛亲自接待,王诗龄和何炅合影

素素娱乐
2024-06-01 09:49:33
最贵“四叶草”又涨价了,今年首调!“一觉起来,手链大涨4100元” 有人前一天排队9小时抢购

最贵“四叶草”又涨价了,今年首调!“一觉起来,手链大涨4100元” 有人前一天排队9小时抢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31 22:13:19
Woj:鹈鹕不接受湖人2024年首轮签,湖人可保留17顺位

Woj:鹈鹕不接受湖人2024年首轮签,湖人可保留17顺位

懂球帝
2024-06-01 08:13:07
贝林厄姆获得阿迪个人专属LOGO,此前仅梅西、小贝有这样的待遇 

贝林厄姆获得阿迪个人专属LOGO,此前仅梅西、小贝有这样的待遇 

直播吧
2024-06-01 10:10:14
亚洲强国倒向美囯!“亲美”阵营再添一员大将,比越南危险100倍

亚洲强国倒向美囯!“亲美”阵营再添一员大将,比越南危险100倍

星辰故事屋
2024-05-30 17:15:01
无法言说的遗憾!竟然又一次与文明失之交臂!

无法言说的遗憾!竟然又一次与文明失之交臂!

思想无疆
2024-06-01 08:02:10
28.98万起,问界新M7 Ultra版发布!余承东称华为智驾有信心干翻特斯拉FSD,还首次回应山西车祸事件

28.98万起,问界新M7 Ultra版发布!余承东称华为智驾有信心干翻特斯拉FSD,还首次回应山西车祸事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31 22:49:06
终于落网了,被港府全球红色通缉的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在波兰被捕,非法获利400万面临17项罪名!

终于落网了,被港府全球红色通缉的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在波兰被捕,非法获利400万面临17项罪名!

澳门月刊
2024-05-31 23:27:45
2024-06-01 14:46:44
夏目历史君
夏目历史君
用简单的话为您讲述冗杂的历史
1922文章数 107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被家暴挂粪袋成功离婚 前夫曾写信:做人留一线

头条要闻

女子被家暴挂粪袋成功离婚 前夫曾写信:做人留一线

体育要闻

"失业"一年了 33岁的德赫亚路在何方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旅游
手机
游戏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手机要闻

荣耀618开门红!折叠屏系列销量暴增269%、荣耀200夺新品销冠

骄傲月来临 斯宾塞带领Xbox立马换上彩虹主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