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加快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0
分享至

5月10日下午,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加快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省行政中心举行。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正,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晏少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何汉翔,合肥海关二级巡视员王春晖,省政府口岸办负责同志陶刚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史晓璇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NEWS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商务厅副厅长 刘光(许梦宇 摄)


发布人: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 杨正(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 晏少鹤(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何汉翔(许梦宇 摄)


发布人:合肥海关二级巡视员 王春晖(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政府口岸办负责同志 陶刚(许梦宇 摄)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省商务厅副厅长 刘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近年来,省商务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始终把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今年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1890.8亿元、增长8.6%,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国第10、中部第1位;对外投资6.5亿美元、增长19.5%;实际到位外资6.6亿美元、增长7.6%。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一、强平台优支撑,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竞争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累计形成192项制度创新成果,持续下放260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进出口、38%的外商直接投资。全省1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发展,贡献了全省30%以上的进出口、40%的外商直接投资。全省11家国际合作产业园发挥招商优势,完善平台功能,健全服务体系,已引进外资项目195个。全省5个综合保税区围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创新改革,今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316亿元、增长11%,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

二、强服务优配套,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力。建立健全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和外向型企业上门服务等工作机制,累计服务外资企业110多家。提升省市县三级外商投诉工作网络服务效能,2023年全年协调解决企业各类困难诉求200余件。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安徽省外贸促进政策30条”、“安徽省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18条”等政策措施,累计兑付外资专项激励资金3000万元,支持26个重点外资项目在皖投资。加快推进外籍人士生活工作便利化,省内已有5家医院设置独立国际医疗门诊,安医大二附院国际医疗部自开诊以来共服务外籍患者2500余人次;合肥加拿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来自35个国家的450名外籍学生在校学习;合肥德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合肥新桥国际医院正在加快建设。推动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中国银行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设立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成立一个月以来,已服务外籍人士400余人次。合肥市建设国际化社区生活空间,积极引进银泰in park、山姆等国内外一线商超品牌,升级扩建欧洲风情街等,让外籍人士在皖生活工作“不再见外”。

三、强实效优活动,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影响力。以“投资安徽行”为总揽,2023年以来,先后在柏林、伦敦、圣彼得堡、利雅得等地举办投资安徽行专题推介活动。组织4800余个外经贸小分队出海拓市场、引外资、促合作。先后在合肥、北京、厦门、上海、新加坡举办6场“海客圆桌会”活动,累计对接外资企业、境外商协会80余家。2023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02家,同比增长26.7%,安徽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提升。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强化改革攻坚、凝聚工作合力,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创建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聚焦贸易发展优环境。持续深化“徽动全球”出海行动,集中组织企业参加32场境外展、5场境内国际展以及14场中间品专业展会,支持外贸企业开拓新市场。开展海外仓“全球布局”行动,全年建设、租用海外仓(含中继仓)达400个。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专项培育行动,积极探索“直播出海”突破点。强化外贸政策支持,认真落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要求,确保各项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

二、聚焦吸引外资优环境。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开展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清理工作,确保内外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同等权利和机会,形成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工作机制,全年走访调研外资企业100家次以上,依托“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对企业反映的困难诉求分办、交办、督办,实现问题收集梳理、会商解决、跟踪督办的全链条服务,打造更具实效性的服务优势。出台支持利润再投资、省级外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认定办法和政策措施,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体系,全年力争新引进5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

三、聚焦平台提升优环境。高质量实施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聚焦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领域,累计形成制度性创新成果200项以上。高能级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质增效,加大营商环境、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等领域创新提升,实现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占全省比重均达到40%以上。高水平开展重大经贸活动,以“投资安徽行”为总揽,持续开展安徽投资环境宣传推介,全年举办各类外商投资促进活动50场以上,不断提升安徽对外影响力。

答记者问

安徽日报记者

今年,我省将如何进一步深化进口货物“船边直提”、 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等改革,更大力度推动跨境物流效能提升?

王春晖

今年以来,合肥海关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外贸发展信心,贴合企业所思所想所盼,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不断优化监管流程,提升跨境物流效能提升,全力破解企业通关环节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海关贡献。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一是深化改革举措,为跨境物流保稳保畅。依托智慧海关建设,推动“联动接卸”“直装直提”和“离港确认”三项改革在安徽省内水运口岸全覆盖,上线“直装直提”业务子系统,进一步提升水运物流辅助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快实现“抵港前提前申报,靠泊后船边直提,放行后智能提货”,并将“直装直提”业务拓展至大宗散货和空运模式。一季度应用3项改革通关放行的进出口货物货值分别达到2.39亿元、23.72亿元、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29%、442%。

二是支持货运枢纽建设,为跨境物流完善功能。全力支持合肥新桥机场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持续运用好“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保障进出口空运货物快速通关,一季度合肥新桥机场进出港货机198架次,监管进出口货物1.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5%和94%。支持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实现顺势监管、精准监管和高效监管,推动“铁路快速通关”业务落地,一季度共保障开行班列306标准列,进出口货值4.27亿美元。指导芜宣机场货运通道建设,成功获批临时开放货运功能。

三是支持重点产业建设,为跨境物流强化支撑。大力支持安徽各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监管作业场所增至24个,指定监管场地增至10个,为进出境粮食、肉类、水果等农产品提供支撑。支持我省“新三样”扩大出口,研究出台合肥海关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条工作措施,支持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地港口建设,方便新能源汽车使用滚装、集装箱等运输方式出运,助推安徽绿色产业加速驶向海外市场,一季度,安徽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7.3亿元,同比增长70.3%。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省如何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涉企不合理收费?

何汉翔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常态化对标国内外一流标杆水平,将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不合理收费作为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治理的重要内容加以部署,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主要有以下做法。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一是强化源头治理。综合采取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多种方式,引导口岸经营者落实价格管理主体责任,严格遵守价格法律法规政策,强化价格自律,自觉规范收费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督促各口岸收费主体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按照《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要求,做好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计价单位等信息公示工作。

二是加强口岸收费监管。去年,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了涉企收费治理三年工作计划,对铜陵等地口岸领域收费情况开展了交叉检查。今年继续组织对安庆、池州等地口岸领域开展现场检查,依法查处口岸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未落实优惠减免政策、收费目录清单外收费等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强化协同配合。继续强化与海关、交通、商务等部门信息共联共享,摸清底数。主动加强与发改等部门沟通联系,对相关收费政策及时会商。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视情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形成监管合力,推动社会共治。

新华社记者

我省将怎样建设“智慧口岸”?

陶刚

智慧口岸建设是推动数字技术和口岸业务深度融合,加快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口岸通行能力、保障口岸贸易安全、优化口岸便利服务、强化口岸联防联控,解决新形势下口岸发展突出问题的必要手段。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智慧口岸建设,统筹推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口岸和芜湖港口岸列入国家试点,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口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口岸正在加快查验设施、装卸设备、物流仓储等智能化改造升级;全省水运口岸物流通关一体化平台有效运行,芜湖港口岸在全国内河港口中率先实现区块链无纸化进口放货。各口岸初步建立了运营主体间协同互联、高效运作的良好生态。

下一步,在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3点举措:

一是打造智慧口岸数字底座。加强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在数据安全可控基础上,加强进出口全流程、各环节领域的数据交换共享和功能对接,建设安徽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聚焦首位产业、重点产业发展,“一链一策”开发特色功能应用,逐步建立完善数据交换服务新模式。

二是改善口岸基础作业条件。改造升级航空货站装卸及仓储设施设备,建设旅客查检智能化设施设备,打造数字孪生机场。建设高品质智慧港口,建设港区智能道口,推进码头、堆场装卸及水平运输自动化升级改造,提高港口基础设施与船舶装卸货协同衔接能力。

三是提升监管设备智能化水平。配套建设机场口岸联检单位智能旅客查验、先期机检审图、核辐射检测和专用网络信息系统。加强H986等智慧机检建设,提升水运口岸智慧监管效能。建设长江安徽段开放水域预警感知管控系统和锚地监管系统,破解开放水域难管难题。

通过交通、商务、海关、边检、海事等多部门综合施策,力争到2025年底合肥新桥机场航空口岸和芜湖港水运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中国(安徽)国际“单一窗口”上线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进出口业务全景式展现、全链条动态追踪、一站式综合办理。机场、港口、货站作业效率和海关、边检、海事监管效率大幅提升,实现“通得快”和“管得住”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口岸营商环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

请问,芜湖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通关和制度创新上将推出哪些举措,更好助推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杨正

2024年,我市围绕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打好“改革组合拳”,更好助推企业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增强企业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芜湖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综合保税区货物监管模式。充分发挥综保区功能优势,实施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区内直转”,允许企业在综保区仓库内设置专门“待检区”,直接在仓库内转为非保税货物,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通关时效。另一方面,创新“一票多车”监管模式,打破“整报、整出、整入”限制,允许综保区内企业一次报关,可由一辆集卡多次往返完成运输,大幅降低货物出区的运输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二是创新出口货物劳务预缴税款电子化。聚焦安徽汽车首位产业,以税收服务“小切口”,解决办税体验“大问题”。创新“全流程电子化,全过程可溯流”的出口货物劳务预缴税款方式,实行申报缴款“网络化”、税票开具“电子化”和风险防控“一体化”,减轻企业从“申请”、“开具”到“缴税”的各环节时长,实现办税零接触、入库零时差、预缴零负担。通过业务的全链条协作,推动电子化办税、综合式监督、一体化防控综合发力,实现出口预缴税款管理风险和办税成本的“双下降”。截止到5月9日,自出口货物电子预缴税款业务推广以来,全市汽车行业电子预缴税款共计9090笔(含附加税费),缴纳税费金额达8.37亿元。

中新社记者

我省如何提升跨境物流效能?

晏少鹤

2023年,我省跨境物流成绩显著,中欧班列发运868列,同比增长13%,覆盖范围扩大至18个国家、125个国际站点;执飞至芝加哥、洛杉矶、纽约、阿姆斯特丹、仁川、大阪、伦敦、达拉斯等8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全省完成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3.1万吨,同比增长24.2%;水路集装箱运输体系延伸拓展,开通集装箱航线64条,每周稳定运营257航次,成功开通芜湖—俄罗斯(海参崴)外贸集装箱直航,以及墨西哥国际滚装航线,填补我省远洋运输空白,全年水路集装箱吞吐量247万标箱,同比增长15.4%,水运口岸外贸吞吐量为1811.39万吨,同比增长16.7%。

视频制作丨虞结志

下一步,在提升跨境物流效能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升中欧班列通道功能。持续做好全省高速公路对服务中欧、中亚班列的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费五折优惠政策,指导合肥中欧班列创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继续支持合肥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库,助力合肥中欧班列快速发展。

二是稳健提升民航运输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合肥新桥机场航站区工程、池州机场改扩建和新建蚌埠、亳州机场,持续推进合肥新桥机场飞行区工程和芜宣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

三是完善水路集装箱航线网络化布局。强化“两枢纽一中心”【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和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建设,持续稳定运营“一核两翼”集装箱运输航线,尝试新开通长江上游、淮河上游港口经省内口岸中转航线,重点加密合肥—上海航线密度,提升各港口服务效率。深化对外合作,指导省港航集团深化与上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港航企业对接,拓展新的合作空间,优化港航服务。

国际商报记者

今年自贸试验区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新路径、新模式,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刘光

自2020年9月挂牌运行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切实履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职责使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累计探索形成19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营商环境领域约65项,有力有效推进营商环境整体优化。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一、打造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一是跟踪最新版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落实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政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积极推动电信、医疗、金融、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

二是落实好最新实施的2024年版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支持各片区率先落地跨境交付、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新模式。

三是强化公平竞争原则,发挥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诉工作机构作用,保障外资企业在政府招投标采购、政策享受、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

二、打造更加稳定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支持推进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积极引进国际仲裁和调解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持续完善跨境商事仲裁、商事调解等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全力提升自贸试验区4家法院、6家仲裁相关机构、9家司法鉴定机构以及29家律师事务所服务效能。

三是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做好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两书同送+闭环管理”信用修复机制改革等制度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及成果转化工作。

三、打造更加便利友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是高标准对接CPTPP、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在跨境数据流动、跨境人民币使用、增值电信业务等方面探索更多便利化举措。

二是打造更加便利的外籍人士生活场景,优化外籍人士便捷支付服务,引进更多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等资源,提升外籍人士在皖交通、生活、消费的便利度。

发布2024年版《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指导外籍人士更好在皖生活、工作和娱乐。

责编| 袁丹丹编辑| 王玲

主办单位|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省网信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徽发布
安徽发布
安徽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号
16398文章数 153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