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花40万买“野鸡洋院士”,是学术荣誉还是利益交换?

0
分享至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花几十万就能买个“外籍院士”头衔,近日,国内不少高校老师深陷舆论漩涡。这场风暴的中心就是一家名为“欧洲自然科学院”的科学组织。不少人质疑,这家机构提供的“洋院士”头衔含金量并不高,花40万元就能买到。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国内某985高校教授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自己曾收到“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推荐。据该教授披露的截图邮件显示,对方声称,鉴于该教授在专业学术领域做出的突出科研贡献,拟推荐申报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材料优秀的基础上,还可以同时推荐相应领域奖章,如罗伯特·科赫、亚历山大·冯·洪堡等国际奖项。收到院士证书、主席贺信、官网公示后,再付款即可。

“人贵有自知之明。”该教授称,自己还需要继续积累,不过也正说明这个院士含金量不高,需要收费的推荐不是好推荐。

上述教授还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asche Akademi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近似于野鸡组织。而官方组织是“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简称“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相当于国内的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

“欧洲科学院”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于1988年由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倡导创立,是欧洲人学术生涯的最高荣誉称号,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高的科学水平和学术地位。更关键的是,其外籍院士通过率不超过5%。

而欧洲自然科学院对外声称是由“多国科学家、学术团体创建”,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第一个国家分支机构于2003年正式注册。

宣传口径看似“高大上”,但实际上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官网显示,欧洲自然科学院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但其网页主菜单竟然是俄语,学院注册地址也存疑。该机构还对外宣称,设有路德维希·诺贝尔奖获奖者通道,多名院士获得“诺贝尔奖”。


欧洲自然科学院首页 图源:官网截图

但此“诺贝尔”非彼“诺贝尔”,最为人熟知的“诺贝尔奖”是由瑞典发明家、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所设立。

更令人咋舌的是以井喷之势增长的院士产量。以“严格评审程序”自称的欧洲自然科学院,近两年院士队伍迅速壮大,其中不少人来自中国。

据其2022年5月的一篇宣传报道显示,彼时欧洲自然科学院有425名院士成员,包括320名正式院士和105位通讯院士。而截至目前对外公开的数据已增长至1700人,两年时间院士数足足增长了300%。

据界面教育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国内就有28人获得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称号,涉及985、211等多所高校、生物科技、能源、医学医药等多领域公司。

这些新晋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中,还出现了一名来自西安的90后小伙田政,也是唯一一位35岁以下的院士。在今年4月的一场交流大会上,欧洲自然科学院为其举行新晋院士授勋仪式。

据陕西工人网报道,田政来自中医世家,其研究成果是“知热感度测定法诊断技术”,报道宣称其“将传统中医推向了有数字和算法的新高度”,“变成了世界公认的第五种中医诊断方法”。

此外,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何怡刚教授也在2024年欧洲自然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中。在日前持续发酵的争议下,何怡刚回应澎湃新闻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他自己申报的,并未向代理机构支付过相关费用。

当被问及此前是否收到过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申请过程中又做了哪些工作?对于这些问题,何怡刚不愿细谈。

与此同时,据红星新闻援引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吴继华回应称,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资格不会进行售卖,也从来没有收过申请者的费用,认定为院士的中国籍成员,也不会收取年费。

但这一回应并不足以打消外界的质疑。

界面教育以高校老师身份询问一位代办“洋院士”头衔的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对方称可以申办包括“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在内的荣誉,费用大概60万左右。

当记者提出价格过于高昂时,对方转换话术称,这只是大概的报价,具体要看资料审核,可能不到40万也能做。

随后,当记者提出有老师声称可以自己免费申请,这和中介代办有何差别时,对方表示:“这个您可能不了解,说是自己申报成功的都是假的。”

该中介表示,评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涉及资料审核、外籍院士推荐、学部选举、主席团审议等一系列流程,“自己申报成功的几乎没有”。

对方表示有一套完整的服务和链条,成功当选后可以建立院士工作站,“您的身份也不一样,人脉、资源这些和您之前比是差一大截的。”

国内一位985高校副教授也对界面教育表示,免费申请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他没有交申请费用,肯定也以别的形式付了服务费。”

该副教授认为,各类学术组织都有一定的运营成本,哪怕是正式的学术组织,也会收取一定的会员费用,可能不高,一般来说每年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

这位副教授近期也曾接收到中介关于“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推荐邮件,因对此不感兴趣,所以没有掉入此类付费陷阱。

“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话题的发酵,表面上讨论的是“洋院士”的含金量,但本质更多地是在拷问国内学术评价体系的公信力问题。

“‘水院士’层出不穷,与国内院士评选现状有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界面教育,在国内要获得院士最高学术荣誉,是十分困难的。于是,有的海外机构,就把目光对准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的学者,做起兜售“院士”头衔的生意。

熊丙奇强调,即使是国外正规的科学院、工程院,当选院士也完全是学术性、荣誉性的,当选之后没有任何利益和学术特权,因此,对于当选科学院、工程院等院士,科学家并不怎么特别看重。

“所谓的‘院士’,就是协会的会员。”熊丙奇称,评选院士,也如评诺贝尔奖一样,不要求本人申请,而是实行科学家同行推荐。这些学术机构,大多坚持严格的评选标准,以维护学术声誉。

而除了正规的学术机构外,在国外,要注册一个“山寨”的科学院并非难事,因为国外实行的是学术自治模式,一个机构的学术权威性是否得到认可,要由学术同行认证。

熊丙奇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关于海外院士的认证机制与管理办法,推出一个国家承认的各国权威院士的认证名单,尽早遏止这种“花钱购买院士”的风潮。

该事件背后也暴露出当下社会的学术“头衔化”与“唯帽子论”的问题。

熊丙奇称,当前,国内正在推进破除“唯帽子”评价改革,这要求在开展学术活动时,不要看学者的身份、头衔,而要关注学者本身的学术能力、学术贡献。要剥离与头衔、帽子相对应的学术利益。

在整起事件的发酵中,高校方扮演了何种角色,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上述副教授对界面教育说表示,要分情况看待,如果是教授自己出钱评院士,学校自然是没有连带责任。但实际绝大多数学者基本都是属于某一个学术组织或学会,申请院士所产生的费用,包括注册费和会员费,通常来讲算在学校的管理费用里,那么学校负有一定管理职责。

但问题在于,学校通常没有能力和责任进行监管,比如财务负责人很难识别这个“洋院士”的身份,到底是所谓的野鸡机构还是正式机构,因此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管理者负有非常强的管理责任,包括审查职责,“虽然这可能也有点强人所难”。

在他看来,最靠谱的可能是靠学术圈的互相举报监督,互相识别头衔的含金量。

熊丙奇则认为,当一部分高校乐于公开庆贺教师获此院士身份,直接表明高校和涉事教师在此问题上已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厘清该事件的真相,已不仅关乎学术的尊严,也关乎高校的公信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查清此类个案,也未尝不是为更多的高校和科研工作者发出警示——千万别随便就被“院士”头衔所忽悠了,靠“走捷径”获取院士头衔来“镀金”,终究是行不通的。

5月8日,中国科协也正式发文指出,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一方面,着力清理各类“野鸡大学”“山寨头衔”“违规评比”“收费表彰”,避免给任何取巧、钻营的投机者站台,更不可向其倾斜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并合理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确保其能够获得稳定支持,开展良性竞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尴尬1.8亿三兄弟现在只有年龄最大的姆巴佩还没有欧冠

尴尬1.8亿三兄弟现在只有年龄最大的姆巴佩还没有欧冠

直播吧
2024-06-02 06:16:54
“大势已去”?院士语出惊人!2024年,新生人口数量超乎想象

“大势已去”?院士语出惊人!2024年,新生人口数量超乎想象

诉说人世间
2024-06-02 14:41:48
脖子被撞断!女子看手机遇车祸当场死亡,现场画面奇怪又辛酸

脖子被撞断!女子看手机遇车祸当场死亡,现场画面奇怪又辛酸

就一点
2024-06-01 20:30:09
“这里不是中国!不会有人惯你们!”中国大妈已经沦落成世界公害

“这里不是中国!不会有人惯你们!”中国大妈已经沦落成世界公害

三月柳
2024-06-01 15:24:12
为什么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2百万,却说1千万不够躺平?

为什么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2百万,却说1千万不够躺平?

王晓爱体彩
2024-05-29 02:02:19
发生关系,多久一次最舒服?

发生关系,多久一次最舒服?

匡北北
2023-12-15 23:56:59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深度知局
2024-05-20 19:25:53
谷俊山威胁领导廖锡龙:我让你离开你就得离开,廖是如何回应?

谷俊山威胁领导廖锡龙:我让你离开你就得离开,廖是如何回应?

历史龙元阁
2024-05-28 00:56:55
丹麦批准了:乌可用所获F-16攻击俄境内目标,俄罗斯警告F-16敢参战将遭严厉回应

丹麦批准了:乌可用所获F-16攻击俄境内目标,俄罗斯警告F-16敢参战将遭严厉回应

纵相新闻
2024-06-02 12:23:11
为乌即将开始的反攻造势站台:美英法德十几国容许乌攻击俄本土

为乌即将开始的反攻造势站台:美英法德十几国容许乌攻击俄本土

邵旭峰域
2024-06-02 09:44:46
选择!姆巴佩2021年选择留队,卡马文加同年加盟皇马&已2夺欧冠

选择!姆巴佩2021年选择留队,卡马文加同年加盟皇马&已2夺欧冠

直播吧
2024-06-02 11:46:11
广西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广西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界面新闻
2024-06-02 18:58:41
震惊!阿里巴巴拒绝接受俄罗斯卢布付款,暂停向俄罗斯供货!

震惊!阿里巴巴拒绝接受俄罗斯卢布付款,暂停向俄罗斯供货!

杂谈空间社
2024-06-02 12:13:15
联合国高官辞职,说出以色列开战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消灭哈马斯

联合国高官辞职,说出以色列开战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消灭哈马斯

星辰故事屋
2024-06-01 19:01:29
曾风靡一时的“驱蚊神器”,却是潜在的“夺命毒药”,你还在用吗

曾风靡一时的“驱蚊神器”,却是潜在的“夺命毒药”,你还在用吗

鲸探所长
2024-06-01 19:12:27
大S彻底输了!台媒爆马筱梅孩子将入北京户口,汪小菲评论区炸锅

大S彻底输了!台媒爆马筱梅孩子将入北京户口,汪小菲评论区炸锅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1 00:52:40
妓女比经济学家还懂经济。

妓女比经济学家还懂经济。

赢出个未来
2024-06-02 09:26:54
深度818当年天涯上炒作最热的周公子事件,背后真相细思恐极!

深度818当年天涯上炒作最热的周公子事件,背后真相细思恐极!

一夜万古
2024-06-01 12:13:41
周深演唱会到处送票没人看,开场大片空座,座位上放荧光棒撑场面

周深演唱会到处送票没人看,开场大片空座,座位上放荧光棒撑场面

鑫鑫说说
2024-06-02 15:36:06
2024-06-03 00:42:44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591430文章数 12913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黄仁勋:2026年将推下代GPU架构平台Rubin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体育要闻

从0-1到2-1!石宇奇绝地反击逆转队友李诗沣,豪夺赛季第3冠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性价比手机也分三六九等,4个价位的佼佼者已出炉,你选对了吗?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国中央司令部称拦截胡塞武装射向美军舰的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