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国每天6000人死于癌症!院士忠告:45岁以后,这5件事马虎不得

0
分享至

几天前,吴大爷因为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结果人太多了,等了大半天还没到自己,于是就在好友群里抱怨了一下,没想到却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以前哪有那么多人去医院看病啊,现在医院里每天就跟菜市场似的”

“不止看病的人多了,患癌的人也多了,我有个亲戚刚退休就查出了癌症”

“是啊,估计现在医学这么发达,看病、患癌的人应该更少才对,怎么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一、医学越来越发达,癌症患者却越来越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人数高达2000万,死亡人数970万,研究人员基于此基础上推论,预估30年后,也就是2050年全球新发患癌人数将高达3500万,比2022年激增77%,同时,死亡率也会翻一倍。

而在我国情况也不乐观,《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为239.78万,也就是说每天死于癌症的人为6000多人,同比2005年增加了21.6%,造成的疾病负担为5659.9万人/年,增加了5%。

为什么现在患癌的人越来越多,总结起来不外乎是以下4个原因:

首先,是医学技术的提高。过去医疗的检查手段十分有限,很多疾病无法及时发现,甚至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病了。而现在的检查手段十分发达,这也直接导致很多疾病的检出率大大增加。通过高超的检查手段,可及时发现一些没有症状的病症,让患者及时得到医治。



其次,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进入21世纪后,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65岁以上的人群由1990年的6229万上升到了2020年的19064万,比例也从5.57%增加到了13.5%,而癌症的发病率会在60~79岁这个年龄段达到峰值。

再来,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很多国人长期会摄入大量脂肪、热量、油炸、烟熏食物、吸烟饮酒等,还有很多人长期缺乏运动、熬夜,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均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最后,环境污染也会加剧癌症的发生风险。我国的工业环境发展迅速,但在环境保护上有所欠缺,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多重环境污染,让人们长期暴露于风险因素内,会增加患癌风险。



二、癌症都是吃出来的?6种食物确实要少碰

癌症的发生与日常的生活、饮食习惯离不开关系,想要预防癌症发生,先要从饮食上进行改变,这几种食物劝你最好少吃。

1、肠癌:加工肉

热狗、培根、鸡柳、火腿等均属于加工肉的范畴,而加工肉早就被世卫组织列为了1类致癌物,即明确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加工肉在加工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多环芳烃、杂环胺等致癌物质,尤其是亚硝酸盐多会作为添加剂使用。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其进入体内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明确的致癌物,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



2、胃癌:腌制食物

咸菜、咸鱼、咸蛋等食物内的硝酸盐含量较高,而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在胃酸、硝酸还原菌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亚硝胺,进而增加胃癌、食道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率。

3、肝癌:发霉食物/酒精

发霉的食物内很可能会有黄曲霉素存在,而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作用,摄入黄曲霉素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另外,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报告明确指出,酒精也同样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4、口腔癌:槟榔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原院长俞光岩表示,槟榔内的槟榔碱会促进胶原纤维沉积,长期食用容易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且槟榔内的一些化学物质在咀嚼后会形成亚硝基,亚硝基是明确的致癌化合物。另外,槟榔是个很坚硬的食物,长期咀嚼容易让口腔损伤,在不断修复损伤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癌变。



5、食管癌:烫饮

“趁热吃”是国人身上非常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之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相加庆指出,长期食用烫口的食物会导致食管黏膜损伤,而黏膜本身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在不断损伤、修复的过程中,可能有细胞恶变,演变成癌。

三、院士忠告:远离癌症,45岁后要做好5件事

研究了肿瘤60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指出,过去50年时间里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了一倍不止,且该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中。癌症的发生与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癌症会发生在45岁之后。

同时,孙燕院士也给出了自己的五个防癌秘方:

1、吃饭七分饱

孙燕院士每天吃饭只吃7分饱,在感觉吃得差不多时会马上离开饭桌,不会久待,就怕自己管不住自己多吃几口饭菜。保持这样的饮食模式可以预防身体肥胖,要知道肥胖可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直接关系,其中就包括癌症。



2、健康的生活习惯

孙院士表示,不少肿瘤的发生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如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熬夜晚睡等等,这些细节问题长期没有改正会显著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3、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保持规律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癌症发生的妙招之一,睡眠不足会让免疫功能、消化系统、精神活动、心血管、内分泌以及肝肾功能等都受到损伤。即便是受到工作因素影响,孙院士也会尽量给自己创造条件保证规律的睡眠。

4、不要过分焦虑

癌症的发生与长期压力大、抑郁以及过分忧虑也有很大关系,他认为生活不可能完全称心如意,每个人都要学会调节和排解不好的情绪。以他自己为例,一年都不会生一次气,面对生活十分“没心没肺”。



5、年年坚持做体检

体检是“检修”身体非常重要的措施,所谓的防癌体检并非越贵越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选择适合自己、有针对性的检查。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咨询医生建议,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生活环境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

癌症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先从生活中的细节去进行改变。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患癌的人越来越多了呢?》. 肿瘤科医生李川 2022-08-22
[2] 《七大癌症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可惜知道的人太少!》. 健康时报 2021-05-14
[3] 《94岁孙燕院士:做肿瘤大夫60余年,我有五个防癌“秘诀” | 国之名医 · 特别致敬》. 放疗说 2023-09-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女排巴黎奥运名单公布:朱婷领衔,张常宁、李盈莹在列

中国女排巴黎奥运名单公布:朱婷领衔,张常宁、李盈莹在列

懂球帝
2024-06-19 17:12:16
前中国香港队主帅安德森:国足早晚可以凭借实力杀进世界杯

前中国香港队主帅安德森:国足早晚可以凭借实力杀进世界杯

直播吧
2024-06-20 11:41:11
呼和浩特5死案真相揭秘:积怨已久,凶手与村霸矛盾升级?

呼和浩特5死案真相揭秘:积怨已久,凶手与村霸矛盾升级?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4-06-20 08:00:56
终于盈利了!中国铁路2023年收入1.24万亿,实现净利润33亿!

终于盈利了!中国铁路2023年收入1.24万亿,实现净利润33亿!

慎独赢
2024-06-19 14:30:55
为什么中国要开放144小时免签?原来背后有高人指点

为什么中国要开放144小时免签?原来背后有高人指点

吃货的分享
2024-06-18 19:55:00
黄一鸣正式接受专访,坦言可以做DNA,支持女儿继承王思聪财产!

黄一鸣正式接受专访,坦言可以做DNA,支持女儿继承王思聪财产!

阿桥侃娱乐
2024-06-20 08:31:22
单位里一把手领导更换后,通常这三个部门的负责人是铁定要调整的

单位里一把手领导更换后,通常这三个部门的负责人是铁定要调整的

蘑菇老大
2024-06-18 10:37:09
潘功胜: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入驻上海

潘功胜: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入驻上海

财联社
2024-06-19 10:30:07
实话让你不爽,但能避免无知买单

实话让你不爽,但能避免无知买单

吴女士
2024-06-13 12:41:01
继父把我哥俩养大,他瘫痪被哥哥撵出家门,部队少将的我连夜赶回

继父把我哥俩养大,他瘫痪被哥哥撵出家门,部队少将的我连夜赶回

小怪吃美食
2024-06-19 19:58:29
Makiyo在小s节目自曝离婚后有过一夜情,曾内涵大s总跟汪小菲要钱

Makiyo在小s节目自曝离婚后有过一夜情,曾内涵大s总跟汪小菲要钱

娱乐白名单
2024-06-19 11:12:19
确定续约!5年3.15亿顶薪!恭喜塔图姆,NBA历史第一人

确定续约!5年3.15亿顶薪!恭喜塔图姆,NBA历史第一人

篮球教学论坛
2024-06-19 10:46:52
美国想在日韩部署核武?俄霸气质问美国:是不是这样,直接回答我

美国想在日韩部署核武?俄霸气质问美国:是不是这样,直接回答我

博览历史
2024-06-17 19:55:31
一家六口寺庙躲雨全部被埋,亲属发声:仍能探测到生命信号

一家六口寺庙躲雨全部被埋,亲属发声:仍能探测到生命信号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9 13:27:17
博汇股份“补税”事件调查:争议产品多次检测成分 工艺优化被疑为了避税

博汇股份“补税”事件调查:争议产品多次检测成分 工艺优化被疑为了避税

财联社
2024-06-19 22:05:07
强得可怕!华为突然官宣,6月20日,新品发布!

强得可怕!华为突然官宣,6月20日,新品发布!

最潮家居评
2024-06-20 01:34:53
林更新又开骂了,怼人小能手上线粉丝都帮不上忙,笑死在评论区

林更新又开骂了,怼人小能手上线粉丝都帮不上忙,笑死在评论区

执着的人
2024-06-20 07:32:27
三上悠亚回忆首部作品,解密作为女优出道的目的。

三上悠亚回忆首部作品,解密作为女优出道的目的。

楚门记
2024-06-18 14:54:33
女生会接受一个性能力不好的男朋友吗?评论区的回答惊呆上万读者

女生会接受一个性能力不好的男朋友吗?评论区的回答惊呆上万读者

社会潜伏者
2024-05-13 01:15:15
浙江一女子过夫妻生活,正卖力配合的时候,突然发觉对方不是丈夫

浙江一女子过夫妻生活,正卖力配合的时候,突然发觉对方不是丈夫

沫姐美食记
2024-06-20 07:50:22
2024-06-20 12:16:49
奇妙的本草
奇妙的本草
做年轻人喜欢的中医科普
6089文章数 569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冯德莱恩谋求连任欧委会主席 遭意大利女总理强烈反对

头条要闻

冯德莱恩谋求连任欧委会主席 遭意大利女总理强烈反对

体育要闻

绿军的真老大,开始备战下赛季了

娱乐要闻

离谱!24岁女偶像参加涉毒男星生日聚会,坐在桌边陪赌

财经要闻

茅台大跌,谁的锅?

科技要闻

苹果回应AI仅限iPhone15Pro:不是为卖新机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健康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中式沙拉宇宙的天花板,它必须有姓名

手机要闻

Redmi新机电池曝光 最大仅5500mAh 与友商差距拉大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千万别错过!甘孜雪山奇景 享受云中看海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