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古代发生饥荒时,为何百姓宁可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去河里抓鱼虾?

0
分享至

前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饥荒是一道阴影,时不时地笼罩着人们的生活。当粮食短缺,百姓饥肠辘辘之时,他们的求生本能会推动他们做出种种让人匪夷所思的选择。

然而,在古代的发生饥荒时,即使河流中鱼虾丰富,百姓却宁愿吃草根、啃树皮,而不去捕捉这些水中的美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封建思想的枷锁

唐朝鼎盛时期,君王李氏对鲤鱼这一物种另眼相看。他们认为,鲤鱼与自家姓氏谐音,吃了会破坏国运。于是,朝廷颁布了一条严酷的律法——吃鲤鱼者,杖责六十!这无疑是对黎民百姓的一种极端压迫。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鱼类本应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食材。可是,这一禁令却将其彻底从百姓的餐桌上驱逐。即便是诗人王维这等名流,也不得不在诗作中掩饰自己的"罪过"。可见,这种荒谬的做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不可逾越的禁忌。



更有甚者,明朝的朱氏皇帝也将矛头对准了"猪"字。民间不得不将其隐晦称为"万里哼"、"肥肥"。虽然没有彻底禁止吃猪肉,但这种神神叨叨的做法,同样反映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荒谬思想。他们认为,只要一些微不足道的食物与自己的姓氏有所关联,就会影响国运,因此不得不加以禁止。

这种做法无疑是对黎民百姓的一种极端压迫。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却还要受制于这些荒谬的禁令。可以说,封建思想就像一把利剑,悬在他们的头顶,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战争的蹂躏

除了封建思想的枷锁,战争才是导致古代饥荒的罪魁祸首。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打仗的核心就是争夺"钱"和"粮"。可是,这钱粮又是从何而来?没错,就是从黎民百姓的口粮中抽调而来。

更有甚者,征兵时常将一家之主和儿子统统带走,只留下妇孺在家。土地自然也就荒芜了。就算当年是一个丰收年,在战争的蹂躏下,也将化为乌有。这无疑是对黎民百姓的双重打击。



战争不仅夺走了他们的生命,还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旦遭受战争的蹂躏,饥荒就会接踵而至。即便是一个丰收年,也难逃战争的魔爪。可以说,战争才是导致古代频繁发生饥荒的罪魁祸首。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一切都源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私欲。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不惜牺牲黎民百姓的利益。在他们眼中,百姓不过是可以任意剥削的对象,根本不把他们的生存权利放在心上。这种残酷的做法,无疑加剧了黎民百姓的苦难。



自然灾害的无情

当然,自然灾害同样是导致饥荒的一大祸因。干旱、洪涝,都会让一年的收成付诸东流。可是,古人为何不捕鱼度日呢?

其一,他们担心河水湍急,捕鱼过程中意外身亡。在那个缺乏专业救援设备的年代,一旦遇到意外,很可能就会丧生。因此,他们宁可放弃这个机会,也不愿赌上性命。

其二,他们缺乏专业的捕鱼工具。那个时代的渔具还很原始,效率自然大大降低。即便是捕到了鱼,也可能只够一家人吃上一顿。与其如此,不如另寻出路,至少能够勉强维持生计。



其三,他们宁可另寻出路,也不愿赌上这最后的一线生机。在极端的饥荒年代,人们的生存状况是何等艰难!他们不得不食草木皮,甚至是所谓的"观音土",只为了勉强充饥。面对如此窘境,他们自然不愿意冒险去捕鱼,宁可选择另一种更加稳妥的生存方式。

可以说,自然灾害是导致古代频繁发生饥荒的一大祸因。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选择。他们宁可放弃捕鱼这个机会,也不愿赌上性命。



生存的艰难

在极端的饥荒年代,人们的生存状况是何等艰难!他们不得不食草木皮,甚至是所谓的"观音土",只为了勉强充饥。这无疑是对人性的一种极端折磨。

面对如此窘境,他们自然不敢轻易违背统治阶级的禁令。就算是捕鱼,也有可能被诬陷为"渔色"而受到严惩。与其赌上性命,不如忍气吞声。这种生存智慧,也是在重重压迫下谨小慎微的写照。



更令人心痛的是,即便是诗人王维这等名流,也不得不在诗作中掩饰自己的"罪过"。可见,这种荒谬的做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不可逾越的禁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却还要受制于这些荒谬的禁令。

可以说,封建思想、战争创伤、自然灾害,这三重力量合力将黎民百姓推向了绝境。他们不得不在重重压迫下谨小慎微地生存,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这种生存状况,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极端折磨。



结语

看似平凡的一个问题,却隐藏着古代社会的种种阴暗面。封建思想、战争创伤、自然灾害,这三重力量合力将黎民百姓推向了绝境。而他们的生存智慧,则是在重重压迫下谨小慎微的写照。

让我们感谢今天的平安生活,同时也要警醒自己,任何一种专制和战争,都有可能重蹈覆辙,让历史的车轮再次倒转。唯有珍惜当下,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和平安康的未来,避免悲剧重演。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iOS18下周推送,升级支持机型曝光,这些iPhone可升级

iOS18下周推送,升级支持机型曝光,这些iPhone可升级

美食终点站
2024-06-07 22:28:19
博主晒穿曼城球衣考生照:高考考点门口偶遇两个穿曼城球衣的考生

博主晒穿曼城球衣考生照:高考考点门口偶遇两个穿曼城球衣的考生

直播吧
2024-06-07 19:17:12
孔蒂:执教那不勒斯是不容错过的机会,很荣幸当年盯防马拉多纳

孔蒂:执教那不勒斯是不容错过的机会,很荣幸当年盯防马拉多纳

直播吧
2024-06-08 08:58:15
CCTV5力挺!张常宁有排面,八个字被总结,挤掉王云蕗让人不解

CCTV5力挺!张常宁有排面,八个字被总结,挤掉王云蕗让人不解

跑者排球视角
2024-06-08 08:56:05
五旬老汉一年间染指100名女性,上到50下到20,只因掌握独家技巧

五旬老汉一年间染指100名女性,上到50下到20,只因掌握独家技巧

历史八卦社
2024-06-06 01:27:16
“高考钉子户”梁实预估语文考110分,路人慕名合影

“高考钉子户”梁实预估语文考110分,路人慕名合影

极目新闻
2024-06-07 14:40:32
给633万网约车司机留条活路吧:武汉无人出租6.3公里仅3.11元

给633万网约车司机留条活路吧:武汉无人出租6.3公里仅3.11元

大风文字
2024-06-07 16:18:33
1978年,叶子龙对王光美说:毛主席最错误的,就是这样对少奇同志

1978年,叶子龙对王光美说:毛主席最错误的,就是这样对少奇同志

帝哥说史
2024-06-06 12:57:41
我所亲历的文章姚笛出轨事件,背后的故事比谍战剧还精彩!

我所亲历的文章姚笛出轨事件,背后的故事比谍战剧还精彩!

美工张铁牛
2023-06-09 23:00:57
中俄跨国版“铁腚大巴”重启:8天7晚2980元坐大巴到俄罗斯,游客多为老人

中俄跨国版“铁腚大巴”重启:8天7晚2980元坐大巴到俄罗斯,游客多为老人

红星新闻
2024-06-06 21:41:09
四川“地头蛇”袁仲,夜总会起家,28岁成千万富豪,却被2枪打死

四川“地头蛇”袁仲,夜总会起家,28岁成千万富豪,却被2枪打死

安妮Emotiong
2024-05-24 20:06:07
三元里禁电瓶车之后当地租金大跌,有单间已经降到300一月

三元里禁电瓶车之后当地租金大跌,有单间已经降到300一月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7 11:09:09
非农就业重挫降息预期,美债跳水,金属猛跌,美股盘中跌势缓和,英伟达全周大涨10%,游戏驿站暴跌近40%

非农就业重挫降息预期,美债跳水,金属猛跌,美股盘中跌势缓和,英伟达全周大涨10%,游戏驿站暴跌近40%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4-06-08 06:24:18
北京大学尚小明教授宣布即日辞职,辞职原因曝光,与学术自由有关

北京大学尚小明教授宣布即日辞职,辞职原因曝光,与学术自由有关

凯旋学长
2024-06-05 16:35:24
《庆余年3》官宣启动,五位主角人选更换,言冰云一角再邀肖战

《庆余年3》官宣启动,五位主角人选更换,言冰云一角再邀肖战

娱乐倾城巷
2024-06-07 12:32:16
“留学500万回国月薪7000”当事人:后悔没用这些钱来买一套上海的房

“留学500万回国月薪7000”当事人:后悔没用这些钱来买一套上海的房

凤凰网财经plus
2024-06-07 11:34:04
好色私枭赖昌星:拿下多个歌星影星,为抢女人抓走厦门黑老大

好色私枭赖昌星:拿下多个歌星影星,为抢女人抓走厦门黑老大

老黄有话
2023-10-23 08:00:13
刘烨儿子疑遭同学控诉,开黄腔不尊重女生,一年追十几个女生!

刘烨儿子疑遭同学控诉,开黄腔不尊重女生,一年追十几个女生!

娱小小新
2024-06-06 13:59:25
普京:如果俄罗斯主权与独立受到威胁,将使用核武器

普京:如果俄罗斯主权与独立受到威胁,将使用核武器

仰望沧海
2024-06-06 15:02:59
国家审计署已入驻12家公募进行现场审计检查 重点关注费用支出等问题

国家审计署已入驻12家公募进行现场审计检查 重点关注费用支出等问题

财联社
2024-06-07 14:02:10
2024-06-08 09:44:49
钟裹杂谈历史
钟裹杂谈历史
资深历史学者
977文章数 2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主动披露王毅行程:将赴俄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

头条要闻

中方主动披露王毅行程:将赴俄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艺术
手机
教育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iPhone 16 电池部件更多图像泄露 金属外壳特写显示L形部分

教育要闻

30k-50k/月,律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