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日本静冈县的一位先生花了1300万日元购买了一块300平米的土地, 打算 在这片土地上给自己建一个小别墅在未来养老 。 到了2 017年 ,已经老去的他,将这块土地以10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了 当地的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 还支付给中介公司中介费和广告费 21万日元。 也就是说,单是这笔交易,他亏损了11万日元,如果 算 这块土 地 的全部净亏损,是1 301万日元。
你肯定觉得这老家伙肯定是疯了。
但是,当他完成这笔交易后,长吁一口气,感到了无比的轻松。
为什么呢?
因为他现在再也不用为这块土地花钱了。只要手里拥有这块土地,他没有任何收益,却每年要向政府缴纳4.6万日元的别墅用地管理费,7000日元的固定资产税;还有按照土地评估价值要交的各种费用,包括物业费、修缮费、除草费等等。
他有两个女儿,但是没有人愿意继承这笔遗产,因为这是一笔“负资产”,谁继承谁倒霉。所以老人原本打算把这块土地捐献给政府,可是政府不要,说没有这种规定。他心想,如果不把这块土地脱手,一来要源源不断地纳税和交费,二来将来他死了,按照法定继承,政府会要求他的女儿必须继承这笔遗产,那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太对不起她们了。所以哪怕是赔钱,都要赶紧卖掉。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离奇的一幕。
与静冈县这位男士相同处境的新泻县的另一位男士,有一套20平米的度假公寓,是从他去世的哥哥那里继承而来的。这里原本是滑雪和旅游胜地,但后来经济下行, 他对滑雪度假也没有兴趣,于是房子空置了下来。但他每年依然要缴纳15万日元的物业费和维修基金,还有3万日元的地方政府固定资产税。于是 他决定将这套房子卖掉,开价40万日元,结果整整一年,没有一个人联系他。
于是他 拨通了 房产中介公司的电话,中介公司告诉他:卖掉您的房子,您需要交纳120万元!
理由是,这套公寓未来三年的各项税费、以及过户需要的各项税费总共需要115万日元,即便是这样,三年之内还未必能卖得出去,所以你交120万把房子转让给我们,我们可能还会赔钱。
他毫不犹豫地付钱,“卖”掉了房子。
完事后,跟静冈县的那位老人一样,一身轻松,说“我哥哥给我留下的这个大麻烦,终于解决了”。
在日本,有这种负资产的人非常多。这些资产大多是祖辈留下来的,但是没有经济价值,却一直要交费和纳税,税收主要是固定资产税(财产税,相当于我国一直想开征的“房产税”),城市规划税,还有遗产税。费用主要包括物业费和修缮基金等。
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们采访了众多继承了负动产的民众,给我们举了个例子、算了一笔账:
一套面积为34平米的房产,收购估算价为10万日元,但销售费用超过了143万日元。费用明细为:处理费54万日元,过户登记手续费15万日元,空置1年半的物业费、维修基金、自来水基础费、固定资产税等49万日元,房产勘察费5万日元,登记时还要缴纳税费约19万日元,基础清洁和基础家具清理费11万日元。 要缴纳的各项税费,是按照政府的房产评估价格来征收的,这所房子的评估价格为430万日元。可是它只能卖10万日元。
这就是明抢!
我换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这套办法,我现在住的房子换算成人民币,一年要交各种税费22万左右,不算过户时候的税费。这真TMD太狠了,住不起了,这真的会逼疯很多人的。
如果我死了,我孩子继承我这套房子——按照日本法律,她不继承都不行—— 她又不住,但随着通胀的持续,房屋评估价格会节节攀升,但是税收是一分不能少的,同时也会节节攀升到50万一年。
她可不就是继承了一笔负资产吗?我这不是害孩子吗?
然后,到了2015年,安倍晋三执政时期, 将遗产税的最高税 率提高 为 55%,而同时 免征额比以前减少了4 0% ,这使得更多保有很少资产的人,也要缴纳遗产税。然后,安倍为了拉动日本经济,将利率降到负利率,不断增发钞票,导致遗产数额按照日元计价不断高涨。
这就是许多国内舔狗整天 吹嘘的所谓“ 安倍经济 学 ” ! 狗屁。
新的遗产税基础扣除标准为3 000万日元。但问题是, 一栋 12 0万日元的小房子,在地方政府的评估部门 评估下,被评估为1200万日元,一般都 是 实际成交价格的 10倍。
纳税人不满,说你怎么评估的?税务厅官员拿出一套看似非常公平的模型,有地段、是否临街、临街的长度、房屋年限等等,然后设计了复杂的各种“系数”,数字就出来了。
他们拿着几十年前 国土交通省的 勘查结果来计算税额,那些结果非常粗糙,根本与实际不符,但是当房主要求 地方政府去实地测量的时候, 地方政府官员说,不,我们的 规则是,必须按照国土交通省的 勘察图纸进行。
说白了,如果图纸有利于他们征税,他们就按照图纸;如果图纸不利于他们征税,他们才会去实地勘察。 财产税是日本 地 方 政府 的命根子啊。
什么叫削足适履,这就是了。 什么是政府官员的 做派,这就是了。
在这样的税收压力下,日本出现了非常荒诞的一幕:
老人去世的时候,他原本拥有的土地和房产,都成了闲置资产,也不过户,最早的产权人登记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 年久失修,造成巨大的安全和各种隐患。
没有 孩子愿意继承这份资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继承资格的人越来越多,最多的达到200位。想处置这项资产,需要200人的同意,根本不可能;想要捐给政府,政府不要。政府非常鸡贼地在这些继承人之中指定一个资产管理人,这个人甚至都不知道那笔资产在哪里,就要开始交税了。
为了遗产而自杀。注意这可不是为了争夺遗产含恨自杀,而是在说,一旦继承了遗产,一辈子都被套牢了,还不如死了好。日本,可真是绝了,向死人要税收,唯有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在日本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出现了一种“新兴产业”。由于这种“无主资产”、没有愿意要的资产占到了30%左右,日本兴起了一种独特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他们的广告词是: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 即使不要钱,您也难以找到 愿意接手的人, 鉴于 这种情况 ,本公司 建议您,请考虑 付费将您的所有权转让给我们。
广岛的一位律师鹿岛康裕先生看不下去,对此发起了法律诉讼。他继承了父亲生前留下的23000平米山林,但是沉重的税收负担让他不想接受,他想“扔掉土地”。他援引日本民法典中“没有所有人的不动产应当归属国库”的规定,将政府告上法庭。
当地政府应诉说,政府接手会增加维护管理成本,增加纳税人负担,因此不接受捐赠——这时候他们想起纳税人负担重了!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结果是他败诉。法官说:原告想将持有山林的负担转嫁给政府,属于滥用权利,驳回起诉。
消停了,这意思很清楚:这土地,烂都要烂在你手里,税一分都不能少。
日本为什么出现这种“负资产”的局面?
沉重的税收是直接原因。但是远期的原因,是信贷扩张导致的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
日本在198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的忽悠下,政府大幅扩张货币供应,新增信贷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领域。一时间,日本到处大兴土木,高档公寓、别墅群、度假村、旅游景区、长租公寓、廉租房建设热火朝天,生产结构严重扭曲,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泡沫。
为了延续这种虚假的繁荣,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出现了专门投资不动产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购买不动产的基金被转化为股票,卖给投资者,不动产公司可以避免房地产贬值的风险,银行也将在房地产投资基金将股票卖出时收回贷款,不必担心成为不良债权。
日本央行为了激发投资者信心,饮鸩止渴地继续扩张信贷,大量购买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有了中央银行的托底背书,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更加高涨,以为进了保险柜。
这种情况下,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资金困难,就会引爆危机。这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如出一辙。
最终,泡沫越吹越大,已经危及到了金融安全。银行必须收缩信贷,这时候房地产价格暴跌,不动产公司破产,不良资产堆积如山,泡沫破裂,一场波及所有人的经济危机爆发。
这时候,许多原来想从信贷扩张中大赚一笔的囤房囤地、搞大规模扩张的人,发现自己在裸泳,根本无力还贷;而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需求,加之老龄化的到来,更是需求出现巨大萎缩,于是大量的土地和房产成了毫无用处的没人要的“大件垃圾”。
本来,没人要的东西,按照产权原则,就是无主财产;谁愿意要,那就先占取得即可。日本政府既不需要接收,也不应当强行指定一个继承人,但是贪婪的日本政客却要向死人征税,要求后代中必须有一个人负责管理并交税,其目的就是增加政府收入,并且逼得不堪重负的民众求着它接受自己的“遗产”,由此启动国有化的全面进程。
这就是后来日本改革负资产所采取的行动。除了让邻居和社区设法接收这些负资产、政府给予财产补贴之外,核心就一条,怎么让这些资产更加便捷地被政府接手,变成国有资产。一个财产不断国有化的日本正在向世界走来。
日本,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下行阶段,许多人房产价格跌了10%,就哭爹喊娘。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不是跌了10%,而是原来的高价本来就是信贷扩张制造的泡沫,它本来就不值那些钱。这正是市场必要的调整过程,不让它跌,才会制造更长的萧条和更大的灾难。
许多人基于“我不好,别人也休想好”的变态心理,甚至呼吁尽快征收房产税、遗产税、离境税。从没见过当奴隶,嫌奴隶主的鞭子抽得不够狠的人。贱成这个样子真不多见。放心,以为自己征不上的人,随着通胀的持续和有关部门变魔术一样的“评估”,你一定会成为光荣的纳税人的。
想知道这样呼吁的结局吗?
那就看看日本吧,真的开征了,你的资产就不是缩水10%、20%了,而是你如何向你的孩子交待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