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更猛烈的房贷降息潮,来了!

0
分享至

  

  大约十年前,银行的主流大额存单业务年化利率还有四点几,存款送油送面还送米。

  但许多老头儿、老太太压根儿没正眼瞧,扭头就奔十几个点的屁秃屁杀了个昏天黑地…

  好几年才缓过劲儿的大爷大妈后来集体开窍了,但无奈的是银行开窍开得更早:

  现如今,你想找超过两个多点的两年期以内大额存单业务,都得带着显微镜来。

  老少爷们儿这心呐,算完了,直接给扎成蜂窝煤了!

  可即便如此,我们的“降息潮”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央行重磅会议刚刚结束,新一轮的降息放水又双叒叕来了…

  

  而且这回是组合拳,看得人眼花缭乱:

  首先,是众多二三线城市开始批量取消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

  截至发稿时,福州、青岛、东莞、佛山、中山、珠海、南昌、济宁、潮州、烟台、汕尾等地已赫然在列。

  3.45-3.85%的首套房贷利率早不是啥稀罕事儿,按现在的政策风向,这个数大概率还得往下走。

  第二,是北京、广州、苏州、沈阳四座重量级城市,在4月8日同时调整公积金政策。

  其中,北京公积金贷款最高可上浮40万,广州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一人申请调整至70万、两人120万;

  苏州对灵活就业缴存公积金的支持“零存零取”,同时享受各项公积金政策补贴;沈阳放开了提取公积金缴纳首付款,并加大了“商转公”的支持力度…

  城市能级带来鲜明的示范效应,支持力度那也是相当有诚意,这就好比打扑克一上来就甩俩二、一个钩、再带一大王。

  第三,是众多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出现持续下调。

  4月初,河南、陕西、山西、云南、贵州、广东等多个省份的多家中小银行发布《关于调整定期存款执行利率的公告》

  对其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出调整,下调幅度直接干到40个基点。

  以河南省为例,有好几十家农商行、村镇银行集中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直接给老乡们看懵der了…

  虽然水平有限、能力一般,但老乡们依然纷纷表示:这年头儿,自家的钱开始无处安放。

  

  第四,是央行和金融管理局在本月初发布了《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政策的通知》。

  以前购车贷款比例最高是80-85%,调整后,金融机构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汽车贷款发放比例。

  理论上讲,“买车零元购”是OK的,只要您按时还款就行。

  而且,这玩意儿跟当年鹰酱那个“买房零元购”还不一样:

  绝大多数人买车金额远远小于买房,所以风险也就没那么大。

  第五,央行于4月7日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

  这一把央行出手,再贷款利率为1.75%,妥妥的低成本资金,贷款期限1年;

  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服务。

  说白了,就是央行给自己加码,鼓励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属于像素级的精准滴灌。

  如果咱们把以上几个事儿放在一起看,就不难得出一个朴素到有些原生态的结论——

  新一轮“降息潮”正在全方位无死角地到来;

  伴随这一切发生的,还有整个银行利率中枢进一步下探。

  掰着指头算算,这已经是近期第N+1次银行利率批量降息了。

  2023年全年,存款利率分别在6月、9月、12月共下调3次:

  6月份,国有五大行挂帅,定期存款利率2年期、3年期、5年期地分别下调至2.05%、2.45%和2.50%;

  9月初,国有五大行和部分股份行将1、2、3、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下降10、20、25和25个基点;

  12月底,多家国有行再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存款期限越长、利率下滑幅度越大。

  翻过头来再看看今年4月份这一系列操作——

  从房贷到存款,从消费到生产,妥妥地来了把全覆盖,不仅实现了自动加钟,服务项目也变多了、手劲还变大了…

  

  全面降息,是现阶段的大势所趋。

  首先,利率中枢下行,有助于修复银行业净利润。

  截至2023年底,全国老百姓总共往银行存了140多万亿,合一个人10万可能还带拐弯儿。

  难道都是想去piao银行那两个点不到的息差?兹要是您使过筷子,就知道这玩意儿属于24K纯扯淡!

  真相是,在外部不确定性并未出现实质性拐点的时候,能把钱存下来大伙儿才能有安全感。

  至于赚多少利息、能不能跑赢通胀,对于全国绝大多数人来说,那都算后话。

  只要就业端和资产端的基本面未能出现实质性改变、资产荒的局面未能有根本性扭转,大伙儿的存款热情怕是很难被浇灭。

  可问题是,银行业真心受不了啊!

  目前,我国银行业息差收益依然处于整体收窄区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息差已经低至历史谷底。

  

  截至202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4万亿,同比增长3.2%,增幅较2022年收缩2.2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银行平均资本利润率为8.93%,平均资产利润率0.7%,环比前一季度末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假定居民储蓄意愿不变,银行业利率中枢下行之后,银行的利息支出将有所减少;

  在持续降息的同时,社融也有可能随着宏观基本面的复苏得到一定程度的拉动。

  一降一升,利用息差中枢下行,实现了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其次,利率持续下行,是出于扶持房地产行业的考量。

  这里面的核心,就是定向解救增发货币存量房产两个堰塞湖的於堵问题。

  截至2023年末,我国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5万亿——

  比2022年增量减少2000亿左右,较2021年相比增量直接腰斩。

  截至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7万亿,比2022年减少6000亿。

  注意!这是20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头一次下降!

  正说这种历史不见证也罢,偏偏就被我们赶上了!

  据统计,仅国有五大银行就合计减少就5000多亿,血槽嗷嗷往出掉。

  目前,我们的广义货币M2余额已近300亿,M1与M2差额达224.2万亿,处在历史峰值。

  

  很显然,民营企业和老百姓根本不接招,有点儿增长大抵上全靠国家队那口仙气儿吊着…

  具体到楼市来说,则是新房和二手房的堰塞湖要得到重点清理。

  2023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约11.17亿㎡,商品房销售额约11.66万亿。

  商品房销售降幅出现了一定收窄,但由于土地供应面与二手房市场的双重压力,新房后续去化压力依然不小。

  分城市能级来看,三四五线城市的新房去化周期普遍高达20个月以上,一二线城市则广泛存在以价换量的现象。

  而当前各能级城市普遍存在的存量房堰塞湖问题,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情绪。

  

  尽管持续降低利率,不一定会使得与房地产有关的信贷细分呈现出立竿见影的改善。

  但,这是经济不断修复的过程中,刺激房地产市场缓慢回稳的必要步骤。

  最后,推动进一步放水,有助于化解地方债务。

  化解地方债,堪称2024-2025年度经济生活的核心任务之一。

  截至2023年末,全国的存量地方债规模已达到40.74万亿;

  2024年到期的地方债近3万亿,到期城投债规模约6万亿。

  无论是总量与GDP占比还是到期短债,压力都是显而易见的。

  即便如此,2023年的新增债务限额依旧维持高位——

  

  众所周知,适度通胀有利于稀释债务,放在全链条来考虑,化债只不过是结果,往上游去溯源,一定是实体利润看涨与资产价格看涨。

  而这背后,营商环境改善、信贷环境改善、外部环境改善、就业环境改善、消费信心改善则是五大基本前提。

  换言之,要避免天量放水被金融机构空转,就是要定向优化上述细分。

  这与某些西方国家驾轻就熟的所谓“财政赤字货币化”有本质区别。

  

  既然信贷都已经宽松到这种程度了,而且之后还有可能更加宽松,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呢?

  前不久,一条有关“央行将重启购买国债”的传闻甚嚣尘上。

  事情讨论得有鼻子有眼儿,直接把懂金融和地产的、不懂金融和地产集体干懵der了。

  央行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是《中国人民银行法》明令禁止的行为,但在二级市场购入国债却不存在法律风险。

  国债一级市场是国债的发行场所,是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之间的交易市场;

  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流通场所,服务于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央行允许在此交易。

  但你琢磨这个事儿,一国国债都要靠央行去兜底了,会传达啥信号?

  所以,央行一定会这个事儿慎之又慎。

  更何况,目前央行货币政策储备与政策调整空间都还比较宽裕;

  这一点从央行众多的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各司其职便能可见一斑。

  此外,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一贯是从稳增长、防风险、保汇率几个层面出发的,货币政策要对内需平稳修复流动性充裕有所交代。

  现阶段,讨论下一阶段降息降准,都比讨论“央行重不重启购买国债”更加靠谱。

  换言之,利率中枢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现在问题来了,这对普通人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多了不说,少了不唠,咱们这里主要来谈四点与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东西——

  1) 提升社会信贷需求;

  利率走低的本质是降低借贷成本,对于单位和个人而言,有利于刺激信贷需求增加。

  切换到需求端视角来看,当储蓄变成了一笔“亏本买卖”,宏观经济活动与资产价格经历筑底过程后,借贷理论上就变得有利可图。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总会涌现出一批“敢去吃螃蟹的人”,通过借贷去实现投资与消费。

  2) 货币面临贬值风险;

  利率下行刺激本币供应增长,无风险收益中枢下行,套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如此一来,本币对外保值属性与全球购买力也将大概率走低,从而影响本币估值。

  对于有海外需求的家庭来说,这一点务必要全面考量。

  3) 削减养老储蓄收益;

  很明显,利率维持低位,一定会影响到储蓄甚至退休金的投资收益。

  无论是依靠某种固定收益获得养老金收入,还是通过单位退休金获得养老金收入,无一例外。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的确有必要通过其它稳健型投资,去对冲上述收益折损。

  4) 利好长线房股债市;

  若利率长期走低,投资者大概率会更倾向于在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寻求更高收益率、高股息率的标的。

  如此来看,长期低利率有利于对证券市场与债券市场形成长期支撑。

  对于房地产而言,前面已经说了太多——

  低利率并非拉动量价关系的灵丹妙药,但绝对是楼市走出下行周期的必要且先决条件。

  朋友们,降息潮来了,淬不及防,且几乎不可逆。

  买房卖房、储蓄养老、股债投资、乃至出海寻找机遇…

  几乎每一件事都和它息息相关,没有谁能忽视它的存在,还能稳坐钓鱼台。

  大碗团队每天趴在这些问题上潜心深耕;

  更让人欣慰的是,我们还聚集了一大群拥有相同志趣的朋友亲密互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商场暴打丈夫后续:男子无奈还手 目击者曝更多内幕 果然有情况

女子商场暴打丈夫后续:男子无奈还手 目击者曝更多内幕 果然有情况

冬天来旅游
2024-06-03 20:48:06
突发!伯克希尔哈撒韦跌近100%!

突发!伯克希尔哈撒韦跌近100%!

第一财经资讯
2024-06-03 22:45:15
曝一位融媒体记者真实想法:工程热火朝天,但工程资金链都断了!

曝一位融媒体记者真实想法:工程热火朝天,但工程资金链都断了!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3 22:50:54
再苦一苦群众?俄罗斯拟宣布新的增税计划,以筹集资金支持战争!

再苦一苦群众?俄罗斯拟宣布新的增税计划,以筹集资金支持战争!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6-03 09:11:16
皇马赢麻了!2天才包揽欧冠官方MVP+最佳新秀,4将入选赛季最佳阵

皇马赢麻了!2天才包揽欧冠官方MVP+最佳新秀,4将入选赛季最佳阵

我爱英超
2024-06-03 19:17:44
大战7局!樊振东触底反弹,4-3力克王楚钦,夺得男单冠军!

大战7局!樊振东触底反弹,4-3力克王楚钦,夺得男单冠军!

乒谈
2024-06-03 21:39:54
5天之内离开中国!中方这次打出重拳,从孟晚舟事件后绝不再惯你

5天之内离开中国!中方这次打出重拳,从孟晚舟事件后绝不再惯你

小lu侃侃而谈
2024-06-03 20:32:52
刷屏了!七匹狼公子迎娶特步千金,赌王儿女现身

刷屏了!七匹狼公子迎娶特步千金,赌王儿女现身

中国基金报
2024-06-03 19:34:52
巅峰给皇马!25岁姆巴佩与皇马签5年长约,效力至期满他将30岁

巅峰给皇马!25岁姆巴佩与皇马签5年长约,效力至期满他将30岁

直播吧
2024-06-03 20:24:59
网友称祖父投诚是假实为国党力战被俘,被大V指出投诚待遇更好后删帖跑路

网友称祖父投诚是假实为国党力战被俘,被大V指出投诚待遇更好后删帖跑路

不掉线电波
2024-06-04 00:43:47
警惕身边的“007”!国家安全机关再度破获重大间谍案

警惕身边的“007”!国家安全机关再度破获重大间谍案

极目新闻
2024-06-03 14:33:39
张柏芝被骂忘恩负义,为4000万自认是前经纪人的狗?工作室回应了

张柏芝被骂忘恩负义,为4000万自认是前经纪人的狗?工作室回应了

拾娱先生
2024-06-02 23:16:36
官宣!特步公主与七匹狼公子举行婚礼:“校服是你,婚纱也是你”!网友:小说照进现实!95后“二代”们开始接班?

官宣!特步公主与七匹狼公子举行婚礼:“校服是你,婚纱也是你”!网友:小说照进现实!95后“二代”们开始接班?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3 13:30:16
朝鲜收手了!暂停向韩国飘粪便气球”,投放原因曝光,评论区笑麻

朝鲜收手了!暂停向韩国飘粪便气球”,投放原因曝光,评论区笑麻

行者聊官
2024-06-03 20:46:18
已掉粉112万!董宇辉走后风格大变,俞敏洪: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准备远离生意场⋯⋯

已掉粉112万!董宇辉走后风格大变,俞敏洪: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准备远离生意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3 18:39:14
药明康德联合创始人赵宁病逝,曾连续多年登胡润全球富豪榜

药明康德联合创始人赵宁病逝,曾连续多年登胡润全球富豪榜

仰望沧海
2024-06-03 22:01:04
中国正式进入“超级内卷”时代!只有一种人能赚钱

中国正式进入“超级内卷”时代!只有一种人能赚钱

华人星光
2024-06-03 17:23:07
李玉刚跳河自尽前因后果曝光:还有更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心酸...

李玉刚跳河自尽前因后果曝光:还有更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心酸...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3 21:17:56
毛星火被封号,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

毛星火被封号,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

杏坛金语
2024-06-03 18:33:40
106国参加瑞士和会:中方拒绝参会,与世界文明为伍,勿忘雅尔塔

106国参加瑞士和会:中方拒绝参会,与世界文明为伍,勿忘雅尔塔

大风文字
2024-06-03 10:27:47
2024-06-04 02:28:49
大碗楼市
大碗楼市
一个带你搞钱的神奇组织
684文章数 283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12000+起!海口40+楼盘,最新价格曝光!

头条要闻

中方被指在中俄天然气项目提不合理诉求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方被指在中俄天然气项目提不合理诉求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休假期运作展望<射手篇>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可能被禁止:暂无影响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时尚
健康
手机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家居要闻

静谧极简 让空间回归本质

今年流行“五五分”穿法,太时髦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手机要闻

买iPhone15还是华为Mate60系列?价格均逐渐走低,选择却纠结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