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机器人”有了“AI大脑”

0
分享至


  日前,由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主办的人形机器人大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赛。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一款人形机器人。


  参观者与一款陪护型人形机器人互动。


  参观者与可以进行对话表情控制的机器人互动。本组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简单明了的口令下达后,机器人便开始搬箱子、运小球,在各类不同的地形行走……这些身上布满芯片和传感器的机器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极具未来感。

  日前,由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主办的人形机器人大赛暨未来产业揭榜挂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共116支项目和队伍参赛,涵盖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及“典型应用”四大板块,包括触觉传感器、机械臂与灵巧手、面向工业制造的典型应用等19个细分方向。来自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企业、专家学者、科研团队等,携前沿技术方案及研发成果亮相。

  在大赛期间举办的论坛上,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指出了人形机器人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可以指导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方向,能够促成人工智能研究在多模态方面发展形成统一标准,进而‘集其大成’,让大脑(人工智能)和身体(机器人)结合。在各种人机互动的‘窗口’上,有着很多具体的场景和目标,来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也成为论坛上几乎每位专家发言的关键词。他们认为,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人形机器人,有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突破口。

  当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结合

  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教育培训、零售电商、工业制造……当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结合,答案或许是“1+1>2”。

  “最新的发展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显著进步。随着深度学习、强化学习、AI大模型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深入,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原先一些难以处理的视觉识别、自然语言交互、翻译以及复杂决策等问题,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智能机器人系统研究部负责人王硕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据王硕解释,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的工作较多聚焦于深度神经网络。过去人们主要在纸面上书写,但现在大量的文字、书籍、知识已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为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奠定了基础。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和大量的计算能力,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香港大学新兴技术研究所所长席宁也提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去解决人形机器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原先当我们与机器进行对话时,总感觉机器似乎很笨拙,我们说‘东’,它回答的却是‘西’。但现在,特别是在使用AI大模型这类技术后,我们与机器的对话体验发生了显著变化。机器似乎变得聪明了,对于很多问题,它都能给出清晰且相对准确的答案。”王硕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早期的人机对话,每次只能实现十几个字的短语句交流。但现在,即便把一整篇文章交给机器,也能迅速生成摘要、提炼重点,甚至生成相应的数据表格。

  “从这一段时间的发展来看,这些进展不仅对我们的应用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极大地推动了相关学术研究工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领域,无论是从应用层面还是学术层面,都因为这些进步而深受鼓舞。”王硕感慨地说。

  人形机器人正在展现无限可能

  在人形机器人大赛现场,尽管机器人的很多动作“机械属性”明显,但参赛的年轻人依旧信心满满。他们展示着自己长期攻关取得的成果,将机器人应用在航空航天、抗震救灾等领域。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希望机器人和人可以共同生活在我们的社会里。”来自浙江大学的学生韦婉笛,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讲起了自己从事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初衷,“各种各样的机械臂、机械狗也很好,不过做人形机器人对我来说更‘带劲’”。

  韦婉笛所属的团队,这次带来的机器人名叫“悟空”,是全场景通用型机器人。团队希望它能够适应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工作,因此在机器人的稳定性方面做了特别设计。答辩时,团队也邀请大赛评委亲自“踹上一脚”,以展示“悟空”面对外力干扰时的快速恢复能力。

  来自宇树科技的参赛代表王启舟表示:“人工智能让机器人更快走进我们的行业应用、走进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我们也会抓住这次机会。”

  相较于四足机器人,王启舟提到,人形机器人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外观对人类而言也更加友好。他同时指出,四足机器人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野外等特殊场景会有更好的应用,“机器人以后也会成为一种生态,不同的机器人有不同的优点,做不同的事情”。

  当前,王启舟所在的团队努力让机器人更稳定、更智能,“这也是这个行业都在做的事情”。

  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并将人形机器人列为创新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之一。

  “去年是大模型快速发展的一年,而今年或许是AI大模型应用的元年。人形机器人一定是最好的载体之一。”科大讯飞副总裁刘聪说。

  论坛上,他介绍了团队两年前启动的星火大模型攻关,用他的话说,这一攻关任务叫做“1+N”,既要做“1”的核心底座,也要结合团队在教育、医疗、办公等行业的场景,来形成产业应用。

  今年1月底,星火大模型最新版本发布。对于下一个版本,团队的目标是“对标GPT-4当前的水平”。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所长刘勇关注的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三种,分别是边海防、面向危险作业的“人机黑”(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以及智能制造领域。他说,目前有一些人还在从事与危险行业相关的工作,希望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后的人形机器人,能够把这些人从危险作业中替代出来。

  他同时提到,人形机器人还面临不少问题,比如成本高、迭代慢,“硬件工程师似乎一直在忙碌,软件工程师和算法工程师似乎一直在等待”。刘勇表示,如今采用“大语言模型+视觉语言模型+机器人”,距离真正实现具身智能,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技术创新的同时需加强伦理规范

  王硕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人工智能技术“正为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

  他以生物学为例:研究蛋白质结构,以往主要依赖生物学家在电镜下的观察和分析。然而,蛋白质的结构种类繁多,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作用,其分析的工作量巨大。如今,结合人工智能的方法,研究者可以对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功能进行预估,并得到较为理想的几种组合建议,从而在这些组合中进行测试。这无疑将大大加快新药研发的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王硕说。

  论坛当天,不少专家还提到人形机器人的安全问题。例如,在非密切接触的场景下,人们可以与机器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观察其作业。但是,在养老或人员帮扶等需要肢体接触的场景中,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和风险问题不可小觑,这需要在技术和应用场景上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

  同时,机器人伦理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如何权衡科技发展与伦理需求,如何在科技进步和社会伦理之间找到平衡,这是产业界和学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多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的制定,我国也设有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2023年,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印发了《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开展科技活动应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客观评估和审慎对待不确定性和技术应用风险,遵循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保持公开透明的科技伦理原则,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科技伦理规范。

  “这一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王硕对记者感慨,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加强伦理和法律规范的制定,才能确保人形机器人的健康发展。

  在刘聪看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

  “第一,现在的硬件成本过高,限制了人形机器人在各个场景的应用,上下游产业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要做大模型,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具身智能不仅仅是大模型应用,未来还要结合具体的场景来探索。”刘聪说。

  他也专门强调,未来要注重人工智能领域和机器人领域的交叉人才培养。

  “我们不应该惧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对我而言,更多是一个帮助我们实现更美好社会的工具和手段。为了掌握这一工具,我们需要学习相关的人工智能知识,并努力掌握其应用。”王硕说。

  他认同,工具都有其利与弊,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应该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同时设法抑制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我们从法律、社会观念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引导和规范,以确保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王硕长期从事机器人领域的工作,见证了机器人从传统的工业应用,逐步扩展到服务领域,再到特种机器人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深入到了众多不同行业,包括医疗、物流以及家务处理等,种类和涉及的社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

  “我认为,年轻人可以多关注这个充满活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他们不仅可以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还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开拓更广阔的道路。”王硕说。

记者:张渺 胡宁 实习生 郭扬

编辑:邱晨辉 原春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小邱之问全媒体工作室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家终于出手了!5个综艺节目被强制停播,没有一个值得同情

国家终于出手了!5个综艺节目被强制停播,没有一个值得同情

蜉蝣说
2024-06-14 21:53:12
习酒借壳又火了!2大上市公司否认 仍挡不住资金疯抢…

习酒借壳又火了!2大上市公司否认 仍挡不住资金疯抢…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15 09:55:14
一碗胜过十只鸡!建议女人常喝它,气血足精神好,心态越活越年轻

一碗胜过十只鸡!建议女人常喝它,气血足精神好,心态越活越年轻

多思味
2024-06-13 18:55:03
日媒:中国球迷合成孙兴慜轮椅照引发争议

日媒:中国球迷合成孙兴慜轮椅照引发争议

星耀国际足坛
2024-06-14 13:33:00
周琦最新消息,放弃签字费,成全和打造强势宏远

周琦最新消息,放弃签字费,成全和打造强势宏远

刺头体育
2024-06-15 12:38:35
超级巨大失误!梅西笑纳大礼,破240天球荒,创四大纪录

超级巨大失误!梅西笑纳大礼,破240天球荒,创四大纪录

奥拜尔
2024-06-15 08:16:39
日本公开全球军事实力,中国排名令人意外,印度直呼不敢相信

日本公开全球军事实力,中国排名令人意外,印度直呼不敢相信

小刀99
2024-06-13 12:58:51
刘亦菲4段《玫瑰》封神穿搭:800元穿出高定效果,戴38万耳环吃席

刘亦菲4段《玫瑰》封神穿搭:800元穿出高定效果,戴38万耳环吃席

白宸侃片
2024-06-14 12:22:17
阿根廷首都爆发激烈冲突,大批民众抗议总统“休克疗法”方案 阿根廷过去12个月累计通胀率达276.4%

阿根廷首都爆发激烈冲突,大批民众抗议总统“休克疗法”方案 阿根廷过去12个月累计通胀率达276.4%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4 11:47:36
预测2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至少”要到这个分数,才有望上本科

预测24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至少”要到这个分数,才有望上本科

手工制作阿爱
2024-06-15 10:30:29
国足或提前晋级世界杯,抽签分组是形式主义,或被FIFA保送?

国足或提前晋级世界杯,抽签分组是形式主义,或被FIFA保送?

体坛狗哥
2024-06-15 10:37:56
曼联球迷泪奔!61岁穆帅合影82岁弗爵,互相致意!6年前的断舍离

曼联球迷泪奔!61岁穆帅合影82岁弗爵,互相致意!6年前的断舍离

风过乡
2024-06-15 08:22:44
转融通疯狂报复!难怪市场持续下跌!转融通一天新增近1.7亿股!

转融通疯狂报复!难怪市场持续下跌!转融通一天新增近1.7亿股!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15 08:49:05
《玫瑰的故事》中庄国栋让玫瑰移民法国,是男人最“甜蜜”的陷阱

《玫瑰的故事》中庄国栋让玫瑰移民法国,是男人最“甜蜜”的陷阱

冷爱
2024-06-14 11:38:13
乌克兰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而战?”

乌克兰人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而战?”

近距离
2024-06-05 11:16:45
公务员到达什么级别才能称之为“官员”?真实情况超出你想象

公务员到达什么级别才能称之为“官员”?真实情况超出你想象

职场资深秘书
2024-06-15 08:04:21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什么生活?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什么生活?

嘿哥哥科技
2024-06-14 20:04:14
汪小菲已在台北给马筱梅买房,大S一改从前,换了一种方式反击!

汪小菲已在台北给马筱梅买房,大S一改从前,换了一种方式反击!

柠檬有娱乐
2024-06-14 11:47:57
伊万:有人说我大赛用新人太冒险,但有这样的经历他们才能够成长

伊万:有人说我大赛用新人太冒险,但有这样的经历他们才能够成长

直播吧
2024-06-14 18:30:08
任副镇长8年未提拔,聚会时初恋给了我一封信,半年后我升职了

任副镇长8年未提拔,聚会时初恋给了我一封信,半年后我升职了

小月文史
2024-06-11 16:57:57
2024-06-15 13:52:49
来点科学
来点科学
给生活加点科学的料
794文章数 42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头条要闻

普京透露:近70万俄罗斯军人参与对乌特别军事行动

头条要闻

普京透露:近70万俄罗斯军人参与对乌特别军事行动

体育要闻

残暴的德国战车,和苏格兰的祖传倒霉蛋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数码
艺术
时尚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手机要闻

三星新品发布会或定档7月10日 全新折叠屏将亮相法国

数码要闻

意外之喜,苹果 macOS 15 Sequoia 预装新版国际象棋游戏:更精致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中年女人的气质穿搭示范,这么穿让你告别黄脸婆,穿出精致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