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好色+巨贪=?

0
分享至



01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五月二十四日,乾隆要阿桂和李侍尧,秘密调查甘肃布政使王廷赞。

为什么要查老王呢?

几天前,王廷赞主动上折子,愿捐四万两银子作为军饷,帮助朝廷平定甘肃的回乱。

这本是老王的邀宠之举,不曾想让乾隆盯上了他——

乾隆警觉:王廷赞只是一个从二品的布政使,一年俸禄加上“养廉银”最多也就四五千两,除去花销,一年能攒下一二千两已经很不错了。老王却能一下拿出四万两!

乾隆又想起,王廷赞的前任——前甘肃布政使、现任浙江巡抚的王亶望,去年在建设浙江海塘工程时,一下捐了五十万两银子。

一联系,乾隆心里大概有了数:王廷赞、王亶望应该都有非法收入。

但让乾隆疑惑的是,这些人在甘肃干了好些年,自己却从来没听说过关于他们贪腐的弹劾或者非议,似乎名声还不错。

乾隆隐隐感觉,甘肃很可能出了一个腐B集团,他们互相包庇,互相掩饰。

正因此,乾隆才决心以王廷赞为突破口,来揭开甘肃腐B窝案的盖子。

02

阿桂不愧是乾隆最倚重的心腹之臣,办事效率极高。

仅十多天,阿桂的初步调查结果就来了——

经调查,甘肃省最近几年在“捐监”问题上出现了很不正常的现象。

捐监,是清朝的一种捐纳制度。

按规定,民间只要有人愿意向官府捐献一定数额的粮食,就可以获得“监生”的头衔,从而获得参加乡试和被推荐做官的资格。

这个制度设立的初衷,是鼓励民间有财力的人帮助官府赈灾救济。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逐渐背离了初衷。

很多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人家,先利用“捐监”的机会获得监生身份,再用行贿的手段在乡试中中举,或者获得推荐,出任官职,不仅大大挤占了通过正常科举途径中举的士子们的上升通道,而且助长了腐B之风。

乾隆上台之后,曾废了“捐监”。

但前几年,陕甘总督勒尔谨上折子叫苦,说甘肃地瘠民穷,连年干旱,官府的仓库已经没有赈灾的粮食,万一发生灾荒,到时候怕是要饿死不少人。希望皇上能让甘肃恢复“捐监”。

勒尔谨的诉苦打中了乾隆的软肋——乾隆非常关心赈灾问题,他怕赈灾不力,饥民大量饿死,进而出现民变。

甘肃也确实是个穷省,所以乾隆最终还是给甘肃开了“捐监”的口子。

可根据阿桂的调查,甘肃这几年搞“捐监”离了大谱——朝廷早就明确规定,为了避免官员贪腐,“捐监”只能捐献粮食,不能捐献银子。可甘肃却不收粮食,只收银子,而且明码标价,“捐”一个“监生”,纹银五55两。而且钱交到兰州知府衙门,知府衙门再交到布政使衙门,交到布政使衙门之后的去向,就没人知道了。

这是明目张胆地欺君啊!!

乾隆勃然大怒!立刻下旨,将王廷赞解送京城审问。

随着各方审问的推进,甘肃“捐监”案的真相才渐渐浮出了水面。

03

首犯,就是前任的甘肃布政使王亶望。

王亶望是山西临汾人,他老爸王师曾做到江苏巡抚的位子。

王亶望从很年轻时就梦想和老爸一样走上仕途、高官厚禄,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二十多岁中举人后,几次参加会试都没能考中进士。

他只好走上了“捐纳”的路子,靠钱买了个七品顶戴,从此走上了仕途。

王亶望知道自己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因此做事特别卖力、勤勉,也比较清廉,一时间倒也官声不错......

几年之后,他就被上司调任到了甘肃省城——兰州府治所在地皋兰县出任知县,一下和省里的大佬们就走近了,自然也就更容易受到大佬们的赏识。

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王亶望到北京接受乾隆的“面试”,乾隆批示:“甚好!王师之子,将来有出息!”

到此时,王亶望应该还是一个清廉能干的官员。

因史料缺乏,我们无从了解王亶望的贪腐之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能确认,他开始大规模搂钱搞腐B是从出任甘肃布政使开始的。

按照贪官的一般发展历程,这之前他应该已经开始小搞小贪了,只是没有人发觉,抑或发觉了但被他“搞掂”,没有向上举报。

当时的甘肃省,巡抚这个职位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已经被裁撤,因此最大的官儿就是驻在兰州城里的陕甘总督,再下来就是主管全省财政和民政的布政使了。

换句话说,王亶望是甘肃省的二把手,只要再“搞掂”一把手总督大人,他就可以肆无忌惮搂钱了。

王亶望发现,他的顶头上司——陕甘总督勒尔谨是可以被“搞掂”的。

勒尔谨是满洲旗人,当时离退休没几年了。

正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这个年龄段的大官儿,心理上正是最纠结、最容易动摇的时候,更何况大清朝还没有退休金制度,谁不想卸任前大捞一笔然后退休回家享受财富自由呢?

最终没顶住诱惑,被王亶望拉下了水。

04

“搞掂”了勒尔谨,王亶望马上举荐自己的心腹蒋全迪为兰州知府,又通令全省各州县,所有“捐监”均只收取银两,银两最后全部交到布政使衙门,由王亶望统一主持分赃。

王亶望深知乾隆非常敏锐且精细,想瞒过他,就得要把甘肃全省拉下水。

果然瞒过了乾隆的眼睛。

就这样,从总督到布政使,从知府、道台再到知州、知县,甘肃全省上下都在这场腐B的盛宴中如痴如醉,无法自拔。

王亶望作为这场腐B盛宴的“操盘手”,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亶望升为浙江巡抚,离开甘肃时,不到三年,甘肃全省“捐监”者达到十七万六千多人,按照每人五十五两银子,王亶望收取的赃款高达九百七十多万两!

这些钱,没有一文用在了赈灾上,全部被他塞进了自己和其他官员的口袋。

从中享受到了无尽的奢靡与快乐——

2个小例子:

1、在布政使衙门的后院里建起了一座小楼,名叫“来凤楼”,金屋藏娇。还让心腹去江南买来色艺双绝的名妓,供自己快活。

2、据说他最喜欢吃炒驴肉丝,为了达到最佳口感,要求必须用现割下来的活驴肉来炒。专门养了几头驴,每次炒肉丝,厨子就去驴身上现割一块,然后再用烧红的烙铁封住伤口,让驴活着,下次再割。

也是古今罕见了。

PS:

甘肃全省一年各种税才收八十万两银子,怎么会在三年内就有这么多人拿出这么多银子来“捐监”呢?

其实,这十七万多“捐监”的人里面,甘肃本省的人是少数,外省人是多数。

因为当时全国都已停止了“捐监”,唯独甘肃开了这个口子。

各省希望走“捐监”路子的人于是纷纷涌入甘肃,拿银子捐“监生”身份。

05

王亶望调到浙江当巡抚,王廷赞接任。

王廷赞本是个办事勤勉、敬业、清廉,平冤狱、兴文教、搞水利、开荒地,业绩显赫,颇有口碑的能吏。

这样一个清官,应该对王亶望搞的这套腐B体系深恶痛绝才对,然而,此时甘肃全省官员就没有不从“捐监”中拿好处的。

在这种氛围下,你想独善其身?同整个腐B体系作战?

王廷赞在甘肃官场“深耕”了三十多年,从一个正八品,一路晋升,六十多才爬到布政使的位子。

你让他不惜牺牲自己的乌纱帽去同全省腐B分子作战?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于是乎,老王最终选择了同流合污......

06

案子查到这里,乾隆可谓锥心之痛。

无论是勒尔谨还是王亶望,无论是王廷赞还是蒋全迪,自己都曾“面试”过他们,对他们评价都不错,所以一个个得以不断升迁,爬到高位。

尤其王廷赞,这次甘肃回民造反,老王拼死守卫兰州城,血战五个昼夜,终于保住了省城。

乾隆大喜之下,特地赏赐他双眼花翎,又追封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为荣禄大夫,追封他的曾祖母、祖母和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皇恩浩荡、光宗耀祖啊!

可是这才几天啊?王廷赞就成了大蛀虫,这不是上赶着扇朕的脸么?!

乾隆恼羞成怒!

七月三十日,发出上谕:

王亶望“斩立决”;

勒尔谨“赐自尽”;

王廷赞,念其守城有功,“加恩改为绞监候”,但也只多活了几天,秋后依然被处绞刑。

以上三人,查抄其全部家产归公。

其他涉案人员,按《大清律》,贪一千两以上就该处死。

可按这个标准,整个甘肃官员就要被杀光!

乾隆考虑再三,最终法外开恩:

收取赃款二万两以上的,一律处斩;

二万两以下一万两以上的,一律斩监候;

一万两以下的,充军、徒刑、杖刑、革职不等。

最后被押上刑场的官员,五十六人!

饶了大部分涉案官员一条命。

07

贪官惩治完了,那十几万的“捐监”人,又该怎么处置呢?

有人提议,让他们每人再补交60两银子,朝廷正式承认他们的监生身份,这样能给国库带来上千万两银子。

但被乾隆拒绝了:朕重办此案的目的不是搞钱,而是要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惩治腐B的决心。那些违规“捐监”的人,虽然不能直接剥夺其监生身份,但必须停止其乡试资格三科,惩罚期满之前不允许推荐做官。

至此,这场轰动全国的贪腐大案落下了帷幕。

单谁也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意外的“尾声”——

负责查抄王亶望家产的闽浙总督陈辉祖,看到老王家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古文字画......顿时哈喇子直流,没把持住,私吞了一部分。

结果被人举报。

乾隆气到发疯:这种狗奴才,留着还有什么用?

赐陈辉祖自尽。



08

乾隆认为,自己以雷霆手段,对天下人彰显了朝廷澄清吏治的决心,今后贪腐之风一定会有所收敛。

可事实却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就在甘肃腐B窝案发生的第二年,又爆出了山东巡抚国泰的贪腐大案,国泰最终被赐自尽;

两年后,又爆出江西巡抚郝硕的贪腐大案,郝硕也被赐自尽;

十年之后,又爆出了福建贪腐窝案,闽浙总督乌拉纳、巡抚浦霖都因贪腐被处死……

乾隆朝的贪官杀了一个又来一个。

乾隆到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杀头都吓不住他们?

其实,惩治腐B光靠杀是不行的,关键还在于监督的力度和整体的风气。

论监督力度,乾隆朝是皇帝一人乾纲独断,监察机构几乎成了皇帝的“工具人”,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论整体风气,乾隆自己都在纵容腐B分子——

查办甘肃腐B窝案的李侍尧就是个大贪官,却因为乾隆的包庇而逍遥法外,得以善终;

另一个负责查办此案的刑部尚书和珅,那就更不用说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高宗实录》、《清史列传》、《乾隆朝惩办贪W档案选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恶心,一农民被判5年不服,烟草局伪造证据应诉,官方:个人行为

恶心,一农民被判5年不服,烟草局伪造证据应诉,官方:个人行为

三月柳
2024-06-17 12:14:14
真正死亡之组来了!两出线热门双双输球 大黑马爆冷搅乱出线形势

真正死亡之组来了!两出线热门双双输球 大黑马爆冷搅乱出线形势

橙汁的味道123
2024-06-18 02:13:16
仅仅2集,拿下全国第1,央视军旅剧爆了,我敢说:李幼斌又要封神

仅仅2集,拿下全国第1,央视军旅剧爆了,我敢说:李幼斌又要封神

草本纪年
2024-06-15 19:15:26
美国固态电池开始B测!391Wh/kg续航1000公里,奔驰已收到样品

美国固态电池开始B测!391Wh/kg续航1000公里,奔驰已收到样品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4-06-17 15:29:21
英媒: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反应激烈

英媒: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反应激烈

参考消息
2024-06-17 20:02:14
卡里乌斯附体!乌克兰门将单场2巨大失误,离开皇马不会踢球了!

卡里乌斯附体!乌克兰门将单场2巨大失误,离开皇马不会踢球了!

风过乡
2024-06-17 22:32:39
郑智终于发声,对伊万及其外国教练团队提出了尖锐批评!

郑智终于发声,对伊万及其外国教练团队提出了尖锐批评!

人生趣事悟语
2024-06-18 00:39:29
江苏涟水数学天才女生涉嫌造假

江苏涟水数学天才女生涉嫌造假

张所长
2024-06-17 10:36:20
鲍尔:我本可以在NBA2K取得20连胜 但19连胜时我女朋友突然来了

鲍尔:我本可以在NBA2K取得20连胜 但19连胜时我女朋友突然来了

直播吧
2024-06-17 14:01:06
美国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恢复了巴尔的摩航道,然而代价呢?

美国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恢复了巴尔的摩航道,然而代价呢?

熊孩子爱科技
2024-06-17 22:35:53
崔永熙次轮第60顺位?笑了,整个NBA都笑了……

崔永熙次轮第60顺位?笑了,整个NBA都笑了……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8 00:01:48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再次爆料!美国媒体:3名中国游泳选手呈阳性,2人是东京奥运冠军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20:02
西安楼市全军覆没,西安新房供应量太大,西安房价跌破15000元

西安楼市全军覆没,西安新房供应量太大,西安房价跌破15000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6-17 21:27:29
要大结局了?仁爱礁菲舰出现6米大裂缝,坐滩人员已中断补给25天

要大结局了?仁爱礁菲舰出现6米大裂缝,坐滩人员已中断补给25天

胖福的小木屋
2024-06-17 23:57:30
短短24小时,欧洲杯乱了:诞生3场冷门,种子队遭首败,弱旅登顶

短短24小时,欧洲杯乱了:诞生3场冷门,种子队遭首败,弱旅登顶

侃球熊弟
2024-06-18 02:51:50
王思聪公开新女友身份,年轻漂亮比他小15岁,大量私照曝光很性感

王思聪公开新女友身份,年轻漂亮比他小15岁,大量私照曝光很性感

拾娱先生
2024-06-16 23:30:19
一颗子弹别想运进台湾!美国军火马上就到,大陆早已准备海上拦截

一颗子弹别想运进台湾!美国军火马上就到,大陆早已准备海上拦截

小阿文热点军
2024-06-15 19:13:11
华为真没法比!苹果618最后时刻再降价:iPhone15全系销量霸榜!

华为真没法比!苹果618最后时刻再降价:iPhone15全系销量霸榜!

最潮家居评
2024-06-18 01:59:34
图纸也打马赛克,日本公司也不行了,格局碎了一地

图纸也打马赛克,日本公司也不行了,格局碎了一地

CAD画家
2024-06-18 07:00:24
38岁博尔特现状:与1米55女友生了3孩子,每年领400万美元至终身

38岁博尔特现状:与1米55女友生了3孩子,每年领400万美元至终身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17 17:25:31
2024-06-18 10:34:44
汉周读书
汉周读书
这里有故事,你有酒吗?
6458文章数 1914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普京罕见访朝一箭三雕 中方回应四两拨千斤

头条要闻

牛弹琴:普京罕见访朝一箭三雕 中方回应四两拨千斤

体育要闻

24年后,他们终于又在欧洲杯赢球了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广汽也想“掀桌子”了?

科技要闻

低价“6·18”没有狂欢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你们老爷们儿都不去,让小女孩都看不起你们”,宝爸“PUA式”劝宝宝上幼儿园,求你了出一套对小女生的说辞吧。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一道河南中考数学题,非常简单,很多同学却丢了3分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