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面融入南京”,马鞍山不装了!

0
分享至

全面融入南京!马鞍山出台26项举措!

3月29日,“马鞍山发布”的这篇文章标题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一个安徽的地级市官媒居然公开喊出要全面融入江苏的省会城市,这显然不仅代表了马鞍山政府的态度,也肯定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的支持。

不过,马鞍山原本也是合肥都市圈的一员,就没问问合肥的感受么……

马鞍山同时处于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

而且,在这份《若干举措》中还特别提到,“将融入对接南京工作情况纳入市委年度考核和月度考核”,可见马鞍山此次是下定决心“投怀送抱”了。

马鞍山为何突然提出要融入南京,又将如何“全面融入”,不妨先从那份《若干举措》说起。

从《关于全面融入南京的若干举措》的具体内容来看,马鞍山对接内容包括干部能力提升、产业协同、科创人才、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六个方面共计26项举措。

具体来看,这六个方面也是主次分明,既有马鞍山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也有实际落地的举措:

比如干部能力提升方面,马鞍山提出市县两级每年选派若干具有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赴南京市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跟班学习,建立“学用转化”工作机制;

科创人才方面,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每个载体积极与南京高校院所分别共建1所产业研究院,有条件地开展实体化运作,每年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发展等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效;

产业协同方面,马鞍山提出要聚焦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及元宇宙等产业,加大数字经济招商力度,推动马鞍山软件园与江苏软件园开展深度合作,联合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社会事业层面,马鞍山提出要落实宁马教育一体化合作协议,定期选派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教师赴南京跟岗锻炼;

规划对接和基础设施方面,马鞍山表示要主动加快构建与南京半小时通勤圈。加快推进“断头路”建设。支持郑蒲港与南京港合作共建;

生态环保方面,马鞍山市将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应对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做好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

马鞍山郑蒲港码头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每个方面都规划详细,看得出马鞍山是经过了细致调研后提出的具体办法。

不过,那些觉得马鞍山就此“并入”南京的想法可能有些误解。

按照马鞍山的说法,这是为“城市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道路上加速奔跑注入了新的动能”。

安徽省对此的支持,马鞍山也在这份《若干举措》提到了:

“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部署,进一步融入南京、深耕南京,以同城化思维建设区域发展共同体,实现联动发展、共同发展。”

显然,“全面融入南京”只是马鞍山提出的口号,也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按照国家和安徽省的部署执行而已。

换句话说,马鞍山可从没说要“并入”南京,只是更为紧密地向南京看齐,当好南京都市圈的“亲密小伙伴”。

远眺南京紫峰大厦

一直以来,网上关于南京扩容以及马鞍山并入南京的说法从未间断,尤其是南京周边的安徽城市,似乎都有“改弦更张”的意思。

没办法,南京这个“徽京”的名字不是白叫的。

明明是江苏省会,却偏偏和安徽几座城市地理位置最近,自身又是千年古城、万亿俱乐部的“潜力选手”,不能不让“安徽老乡”想入非非。

特别是和南京也是咫尺之遥的马鞍山,“入赘”南京的念头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马鞍山立市时间不长,建国之后因为当地有大量铁矿资源而立市,主要产业就是炼钢开矿(马鞍山钢铁)。

马钢最兴旺时,对马鞍山财政的贡献占到70%-80%,几乎完全是一个钢铁厂“养活”着一座城市。

1963年11月18日,马鞍山钢铁厂中国第一批轮箍试轧成功

不过,和同为钢铁资源型的城市相比,素有“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美誉的马鞍山环境那可是相当宜居。

如果站在马鞍山城市街头观看,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钢铁之城”,而像是一座江南的园林城市。

要知道,马鞍山可是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的“三好生”,城市绿化覆盖率一直高达46%,空气质量年均达到优良水平。

2022年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遥感测绘结果显示,马鞍山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4284.85万平方米,建成区及毗邻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为1100.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为41.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3.5%,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2㎡/人。

马鞍山鸡笼山风景图片来源:马鞍山和县文旅体局

城市景色宜人,但马鞍山的经济发展实在是一言难尽。

2017年,马鞍山以1738.09亿元GDP跻身安徽省前三,坐上了安徽经济“第三城”交椅,仅次于合肥和芜湖,成为当时安徽“攻势”最猛烈的一匹黑马之一。

仅仅两年后,马鞍山就被其甩在身后的安庆、滁州、阜阳反超。

2019年,马鞍山以2111亿元GDP位居安徽省第六名,不仅失守安徽“第三城”的地位,GDP甚至还被滁州反甩798.1亿。

2023年,马鞍山GDP为2590.6亿元,在安徽16个地市中排名第六,位居合肥、芜湖、滁州、阜阳及安庆之后;GDP同比增长5.7%,未能跑赢5.8%的全省平均增速。

马鞍山的落后原因,简单来说,是“兴因钢铁,衰也因钢铁”。

由于始终缺乏其他竞争产业,马鞍山发展完全寄托在马钢身上。

随着这些年大宗贸易波动影响,马钢经营逐渐陷入困境,马鞍山也不可避免地被波及,从领跑变成了跟跑。

马鞍山钢铁炼铁总厂图片来源:马鞍山新闻网

自从安徽“第三城”交椅被滁州夺去后,马鞍山心里愤愤不平:滁州经济发展快速,很大程度是吃了南京的“红利”,通过承接了南京大量产业转移,才成为近十年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

可从地图上看,马鞍山与滁州与南京的距离很接近,两座城市距离南京市区大概都在60公里左右。

马鞍山和南京两地距离近到从马鞍山市中心到南京市开车不到1小时;高铁每天20个班次,仅16分钟便可直达。

而且,作为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马鞍山经济一度优于滁州,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也远比滁州更招南京人的喜爱,是很多南京家庭的旅游首选地。

对于马鞍山人来说,他们也和南京感情深厚,自幼看金陵晚报,听江苏音乐台,吃盐水鸭和老鸭粉丝汤长大。

一直以来,两地也来往密切。

据马鞍山交通运输部门统计,每天从马鞍山东站来往南京的客流约有12000人次,通过宁马高速公路往返南京马鞍山的车辆大约有20000辆次。

宁马高速(油坊桥互通至刘村互通段)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图片来源:南京日报

根据南京的数据显示,每天来宁离宁的人数排名中,马鞍山位居前列。

按理说,这样的区位条件,马鞍山最应与南京打得“热火朝天”才对。

可在2019年,安徽省委巡视组却向马鞍山市委反馈了“东向发展行动迟缓,跨江发展力度不强”的问题。

显然,马鞍山与南京距离很近,却始终没有打好这张“区位牌”。

对于马鞍山来说,如今的情况不仅是经济没能跟上,城市人口长期是净流出状态,城市债务压力在省内也相对突出。

近10年来,马鞍山市人口净流出现象严重,2014-2018年间净流出人口数量从2380人增长至9451人,年均增长超过30%。

直到2023年末,马鞍山市常住人口219.1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总算稳住了局面。

同时,由于马钢业绩下滑,导致城市建设资金紧张,也让马鞍山近年来的债务负担加剧。

安徽目前城市中按照城投有息债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测算,压力最大的是亳州、蚌埠和淮北;第二梯队就是马鞍山、安庆和铜陵。

目前,马鞍山三区三县有14家发债平台有存续债券,其中超过40%将在2024年兑付,到期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困境,马鞍山还是咬牙提出,到“2027年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前100位、全省前5位的目标”,全面向南京靠拢,正是马鞍山实现赶超进位的关键一步。

好在南京对马鞍山一直情有独钟。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一跃成为中国首个跨省都市圈,覆盖苏皖两省多个城市,其中就包括了马鞍山。

马鞍山市是南京都市圈的成员之一图片来源:南京市发改委

该都市圈以南京为中心,覆盖苏皖两省多个城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

2023年12月16日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隆重召开。

这场以南京为主导的“朋友圈”,会议地点就选在了马鞍山。

如今,随着马鞍山宣布全面融入南京并出台一系列细化政策,“你侬我侬”的两座城市双向奔赴的步伐显然将进一步加快。

决心已定的马鞍山,只管“策马扬鞭”直奔南京而去。

对于省会合肥来说,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要知道,合肥早前发布的合肥都市圈规划,可是包含马鞍山市县全境的。

可就在2023年南京在马鞍山开的那场“朋友圈会议”之后,合肥新修订上报国家发改委的《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经将马鞍山“忍痛割爱”。

哦,也不全是,合肥的新“朋友圈”还保留了一个相对距离更近的马鞍山市下面的含山县。

含山县心里怎么想不知道,但肯定是“服从大局,以待时日”。

含山县经开区图片来源:马鞍山新闻网

至于合肥,只能说继续积蓄实力,有朝一日再“感召”回马鞍山。

对于那些以为南京就此“合并”掉马鞍山的人来说,实在是想多了。

南京作为全国省会里面积排名倒数第二的城市,确实有扩容需要。

但是,从行政区划调整,尤其是涉及跨省合并角度来看,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参考其他省会扩容案例,南京即便要扩容,也只会是将周围几个省内“小兄弟”收入麾下,不太可能跨省去合并“安徽老乡”。

因此,“马儿”还是那个“皖E马”,只是多了一个“食槽”可以吃饭而已。

但是能不能“吃饱”又“吃好”,就看这个《若干举措》能否真正落在实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15 15:50:32
603122,14天12涨停!600829,5连板!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603122,14天12涨停!600829,5连板!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22:28:52
罕见大举买入!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罕见大举买入!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22:28:40
佘智江被押回消息一出,最心虚可能不是他自己,而是国外的黄有龙

佘智江被押回消息一出,最心虚可能不是他自己,而是国外的黄有龙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5 11:46:37
上海人自己的“胖东来”来了!开店现场全是人!

上海人自己的“胖东来”来了!开店现场全是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20:27:05
胡琏的老虎团有多猛?一个加强连血战华野一个师,死不投降撑三天

胡琏的老虎团有多猛?一个加强连血战华野一个师,死不投降撑三天

柳絮忆史
2025-11-15 09:33:15
东方网公众号因“一只鸭子”被封 总裁诉马化腾无理

东方网公众号因“一只鸭子”被封 总裁诉马化腾无理

大国老记老顾
2025-11-14 23:55:42
这表现是底薪球员?火箭侧翼大闸对于球队的作用真是太突出了?

这表现是底薪球员?火箭侧翼大闸对于球队的作用真是太突出了?

稻谷与小麦
2025-11-15 22:25:48
西方企业集体叛变?只要中国供应稀土,一切要求都愿意照办不误

西方企业集体叛变?只要中国供应稀土,一切要求都愿意照办不误

博览历史
2025-11-15 21:35:02
iPhone17突然宣布:11月14日,销量破1000万!

iPhone17突然宣布:11月14日,销量破1000万!

搞机小帝
2025-11-14 15:19:48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48:53
爆砍41+14+11+2!抱歉伯德: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爆砍41+14+11+2!抱歉伯德: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篮球大视野
2025-11-15 17:36:33
小米之“惑”

小米之“惑”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31:06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山河路口
2025-11-14 23:39:27
冲上热搜!孙颖莎大战王曼昱时间确定,樊振东争卫冕,CCTV5直播

冲上热搜!孙颖莎大战王曼昱时间确定,樊振东争卫冕,CCTV5直播

侃球熊弟
2025-11-15 22:33:09
加州州长选举生变:共和党人民调竟领跑,民主党或陷“票仓危机”

加州州长选举生变:共和党人民调竟领跑,民主党或陷“票仓危机”

老籣说体育
2025-11-15 10:37:53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云鹏叙事
2025-11-14 10:26:55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八星人
2025-11-15 14:25:29
骨传导耳机,拯救中年危机

骨传导耳机,拯救中年危机

Vista氢商业
2025-11-12 14:22:20
加密货币集体拉升,超13万人爆仓,比特币重回96000美元上方

加密货币集体拉升,超13万人爆仓,比特币重回96000美元上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5 22:37:51
2025-11-15 23:08:49
城市研究室 incentive-icons
城市研究室
探索城市的力量
175文章数 1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亲子
时尚
手机

艺术要闻

惊艳!她的造型和用色让人叹为观止!

教育要闻

那些高分选手,都爱和自己对线

亲子要闻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嗯嗯是发声吗 该怎么办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手机要闻

荣耀大折叠新动向:阔折叠比例在路上,三折叠屏被放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