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紧跟前沿促发展,同心协力创未来——2024乳腺癌研讨班圆满结业

0
分享至

在我国,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数达42万,死亡病例数达12万。为了促进乳腺癌诊疗水平,加强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2024年3月14日-16日,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和杭州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24年乳腺癌研讨班”在上海盛大召开。研讨班特别邀请了众多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共话乳腺癌学术前沿进展,并与来自全国各级医院,包括江苏、浙江、河南、山西、福建等地的同道们共商乳腺癌临床诊疗难题,共谋乳腺癌事业发展未来。同时,本次研讨班通过肿瘤资讯、医学界、医脉通、博医荟线上平台直播,点击量近3万人次。

乳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过去十几年间,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学习班旨在提高我国基层医生的乳腺癌诊疗水平,传递国内外乳腺癌领域最新诊疗进展,加强早期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及培训,为基层医生提供诊疗经验分享的交流平台。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开班致辞*。专家们表示,本次大会将从内科、外科、病理学、放疗、全程管理、临床研究等角度共同探讨如何建立系统、规范、整体化的乳腺癌诊疗体系,并致力于推动临床指南的普及,增加专家学者间的交流互动,相信通过本次的学习交流,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家的临床诊疗水平,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大会主持:李进教授*



专家致辞:江泽飞教授*



专家致辞:殷咏梅教授*

大咖齐聚共话乳腺癌研究前沿

精准诊疗可以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而实现精准诊疗的关键是精准诊断,作为乳腺癌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是指导临床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可靠依据。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临床探索的不断深入,病理诊断不断丰富、细化,但其规范化仍存在挑战,病理医生与临床医生的充分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临床还需更好、更精准的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智能的辅助。人工智能可以将涵盖影像组学、基因组学、病理组学等的多个数据流聚合成强大的集成诊断系统,实现分子分型和关键靶点可视化。基于人工智能综合的临床、影像、分子和病理信息,将为临床提供更明智的诊疗决策。

人工智能的加持还可减轻医疗工作负担,使其不再成为临床研究质量和规范的瓶颈。高博肿瘤医院智能化临床试验平台与多位专家的深入合作,不断丰富学科体系,以临床能力为基石,在方案设计、患者招募、安全性分析、疗效评估、数据管理等环节智能辅助,打造高质量、规范化的临床研究,引领新药研究前沿。

虽然乳腺癌早期诊疗效果较好,但一旦发生复发转移,后线治疗将面临耐药等问题,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5%。那么,如何进行精准干预,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研究发现,乳腺癌干细胞是其复发转移与难治性的根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红霞教授带领其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肿瘤干细胞,研发出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药物,为乳腺癌等难治性肿瘤患者们的未来临床诊治提供了探索新策略。

本环节在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凌扬教授主持下,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付丽教授李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文涛教授王红霞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分别分享了其对精准病理诊断、人工智能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平台、靶向肿瘤干细胞诊疗等内容的独特见解,并同与会同道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主持:凌扬教授*



分享专家:付丽教授*



分享专家:李进教授*



分享专家:杨文涛教授*



分享专家:王红霞教授*

多学科共商乳腺癌临床诊疗策略

乳腺癌强调精准分类、精确分层治疗,针对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临床选用的治疗方式亦不相同。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首先基于目前的临床循证证据,综合其临床经验,分享了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思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正确的、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骨转移作为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可能引起骨痛、高钙血症、骨折、脊髓压迫等并发症。随着原发诊疗的进步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骨转移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详细解读了《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并指出,乳腺癌骨转移的诊疗涉及乳腺内科、乳腺外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及骨科等多个学科,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结合多学科建议,选择检查手段,并在标准抗肿瘤治疗的同时,规范、全程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以帮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乳腺癌中的发生率为12%~17%,其预后差,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向治疗无效,化疗进展较少,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而免疫治疗的加入为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在凌扬教授的主持下,王碧芸教授全面分享了转移性TNBC的最新进展及热点研究,并表示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精准治疗方案。

现今,恶性肿瘤的诊疗不再是单打独斗。临床治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一学科治疗传统模式,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协作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建设势在必行。江苏省人民医院李薇教授强调,MDT不仅是一种诊疗模式,更是一种诊疗理念,需要一只全方位、成体系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我们应坚持围绕“临床问题”开展工作,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中国特色引领,善于把丰富临床资源变成临床研究资源,催生临床研究成果,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和科技竞争力,产生或改变治疗指南,指导临床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亮教授则从外科角度分享了乳腺癌外科的发展历程及保乳手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处理、豁免外科手术、微创手术疗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辩以明思,以思促学,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在场同道们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陆劲松教授的主持下,聚焦乳腺癌领域的热点问题踊跃发言,与各位专家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探讨。



主持专家:王碧芸教授*



分享专家:江泽飞教授*



分享专家:葛睿教授*



主持专家:凌扬教授*



分享专家:王碧芸教授*



分享专家:李薇教授*



分享专家:黄亮教授*



主持专家:陆劲松教授*







讨论环节

多方位共探乳腺癌发展未来

在乳腺癌全程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治疗、护理目标不同。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群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文武教授裘佳佳教授分别就乳腺癌的饮食调养、心理康复、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

中医历代文献中很早就记载了乳腺癌相关内容。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认为,癌症的发病与饮食不当有一定的关系。在治疗和康复期间,需根据不同的类型来辨证论治,即个体化的运用不同的忌口和适宜的饮食。心理因素亦是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特征不同,心理干预应贯彻乳腺癌的诊疗全程。为患者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心理支持,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而且对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术后功能锻炼能帮助恢复患肢功能,预防患肢水肿,恢复神经功能,使其尽可能回归既往身心状态,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随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向作林教授以“乳腺癌放射治疗热点”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加速部分乳腺照射、区域淋巴结照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提高局部效果,减少局部毒副反应提供了新的选择,使患者治疗更加便捷,同时,降低了卫生经济成本。

中国的抗肿瘤新药研发也已进入黄金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的问世,Ⅰ期临床研究的受试者安全性大大增加,生物标志物的早期介入有望极大改变Ⅰ期临床试验的设计,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在凌扬教授的主持下,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系统整理了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抗肿瘤新药早期研发进展。郭晔教授表示,虽然近年来新药研发相关研究呈井喷式增长,但存在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的现状和趋势,生物标记物的动态检测目前仍存在巨大的障碍和挑战,希望未来能够有所改善。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作为一种新兴的抗癌药物,为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诸多惊喜。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占红教授深度分析了ADC时代乳腺癌治疗的机遇与挑战。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作为首个乳腺癌ADC,为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开创了崭新局面;德曲妥珠单抗(T-Dxd)开启了HER2低表达靶向治疗先河。TROP2-ADC药物异军突起,戈沙妥珠单抗(SG)、SKB264、Dato- Dxd等填补了临床治疗空白。HER3-ADC药物展现出初步活性,为临床治疗创造了更多可能性。ADC药物的交叉耐药、疗效预测、联合治疗等将是未来研究的探索方向。



主持专家:李群教授*



分享专家:成文武教授*



分享专家:裘佳佳教授*



分享专家:向作林教授*



主持专家:凌扬教授*



分享专家:郭晔教授*



分享专家:陈占红教授*

本期为时三天的学习讨论,让线上线下的参训医生们收获满满,获益良多,亦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最后,凌扬教授为参训医生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在总结中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办多个重要瘤种的研讨班,并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和内容,以培养高质量临床医生队伍,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肿瘤诊疗事业发展。



颁发结业证书

至此,本期研讨班圆满结束。追踪前沿,直击痛点,碰撞思维,凝聚共识,本期研讨班聚焦乳腺癌领域热点问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见解和实践指导,为推动乳腺癌规范化诊疗助力,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添砖加瓦。

*仅按专家发言顺序排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五大名医集体总结:增强身体健康的10大铁律,值得参考~

五大名医集体总结:增强身体健康的10大铁律,值得参考~

华人星光
2024-06-15 16:49:27
中国女排3-2土耳其女排!谁是赢球的最大功臣,赛后数据一目了然

中国女排3-2土耳其女排!谁是赢球的最大功臣,赛后数据一目了然

邹维体育
2024-06-15 23:10:51
100个代表团与会,1000多万美元的开销

100个代表团与会,1000多万美元的开销

寰宇大观察
2024-06-15 15:45:20
“母亲借钱买的”电瓶车不合标准被没收,女孩哭得撕心裂肺!

“母亲借钱买的”电瓶车不合标准被没收,女孩哭得撕心裂肺!

走读新生
2024-06-15 07:25:14
董路:一位现役世界级巨星将给予足球小将支持 孙兴慜不算世界级

董路:一位现役世界级巨星将给予足球小将支持 孙兴慜不算世界级

直播吧
2024-06-16 11:22:08
热搜上毁三观的“和男朋友天天做饭”:新型羞耻,害惨中国年轻人

热搜上毁三观的“和男朋友天天做饭”:新型羞耻,害惨中国年轻人

小椰子专栏
2024-06-14 13:02:51
菲律宾海警:中国扣1人,我们就绑10名中国人,这里有大量中国人

菲律宾海警:中国扣1人,我们就绑10名中国人,这里有大量中国人

橘色数码
2024-06-16 12:35:02
网传女子与黑人恋爱怀孕,被要求堕胎,当街崩溃:CTM吃我穿我用我

网传女子与黑人恋爱怀孕,被要求堕胎,当街崩溃:CTM吃我穿我用我

小萝卜丝
2024-06-15 10:27:42
白酒为什么不能冰镇之后喝?网友:在医院门口喝都赶不上趟

白酒为什么不能冰镇之后喝?网友:在医院门口喝都赶不上趟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15 14:31:42
中国观众认定的烂片,北美观众当成宝,票房破12亿夺全球冠军

中国观众认定的烂片,北美观众当成宝,票房破12亿夺全球冠军

靠谱电影君
2024-06-15 23:05:02
新规大限已过,仙宾礁上更嚣张!菲总长喊话:鱼照捕,撞他海警船

新规大限已过,仙宾礁上更嚣张!菲总长喊话:鱼照捕,撞他海警船

大风文字
2024-06-15 19:56:42
欧洲反美情绪爆发?大选结果打了美国的脸,马克龙被迫豪赌一把

欧洲反美情绪爆发?大选结果打了美国的脸,马克龙被迫豪赌一把

国学长亭
2024-06-15 14:36:10
越闹越大!官方紧急通告,涉事人员全部停职,司机被喷辣椒水不冤

越闹越大!官方紧急通告,涉事人员全部停职,司机被喷辣椒水不冤

乐阳聊军事
2024-06-15 18:34:44
A股:刚刚,最新发声!下周大盘会不会反弹?四大驱动因素来了

A股:刚刚,最新发声!下周大盘会不会反弹?四大驱动因素来了

兵哥闲聊
2024-06-16 08:16:26
大陆不再沉默,给黄仁勋上了一课,选在美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之际

大陆不再沉默,给黄仁勋上了一课,选在美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之际

陈菲副教授
2024-06-15 18:20:03
黄一鸣掌握流量密码,用四根葱给女儿打码,网友笑称替王思聪养娃

黄一鸣掌握流量密码,用四根葱给女儿打码,网友笑称替王思聪养娃

大洪大伙
2024-06-15 20:13:50
全球“最丑”5大车标,严重拉低车子档次,快来看看有你家的车吗

全球“最丑”5大车标,严重拉低车子档次,快来看看有你家的车吗

番茄说史聊
2024-06-15 22:28:44
离谱!刚出的联名杯子立马就被黄牛上架,看到价格沉默了

离谱!刚出的联名杯子立马就被黄牛上架,看到价格沉默了

苹果牛看游戏
2024-06-16 10:45:36
中俄签订重要武器订单, 这次我国不再退让, 俄需答应一个特殊条件

中俄签订重要武器订单, 这次我国不再退让, 俄需答应一个特殊条件

星辰故事屋
2024-06-14 19:01:58
数学老师说姜萍属于勤奋型选手,中考数学没答完卷,数学天赋在中专才逐渐显现出来

数学老师说姜萍属于勤奋型选手,中考数学没答完卷,数学天赋在中专才逐渐显现出来

封面新闻
2024-06-15 15:40:29
2024-06-16 16:22:44
看医界
看医界
看医疗界新动态、新趋势
6718文章数 397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地铁上被诬陷偷拍"男子将直播带货:需面对现实问题

头条要闻

"地铁上被诬陷偷拍"男子将直播带货:需面对现实问题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优派 XG323-4K-OLED-2 显示器预告:原生 10bit、全功能 Type-C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手机要闻

一次性购买四款荣耀折叠屏,谁这么豪横?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