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咱们的队伍吗?(148)
主 编:崔晓汉
总撰稿:徐焰
顾 问:毛新宇
朝鲜战争爆发后,解放军在东南沿海的攻岛作战一度停顿。为什么1954年毛泽东又决定在东南沿海采取军事打击?为什么又确定首先在浙东开始行动呢?
朝鲜停战后重提攻金门,毛泽东确定在浙东作战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中共中央的战略重点随之开始转移,在东南沿海的战略方针也发生变化。1950年夏季后搁置起来的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计划,此时又提到议事日程上。
早在1952年7月,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即安排参谋长张爱萍主持研究如何解放浙江沿海岛屿。1953年10月,陈毅向中央军委提出:利用我在朝鲜战场胜利形势,准备用五个军的兵力解放金门,并突击修建福建几个机场和鹰厦、福州铁路、厦门海堤。中央军委、毛泽东当即批准了这一提议。一个月以后,毛泽东又要求暂缓进攻金门,首先解放浙江沿海岛屿。这时改变决心,主要考虑到朝鲜停战后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印度支那局势,认为不宜举行大规模登陆作战,只在东南沿海进行小规模作战为好。
毛泽东确定首先在浙东作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虑到人民解放军当时的作战能力。人民解放军这时虽然已有一支强大的陆军,却很缺乏陆海空军三军协同和登陆作战的经验。如以大军攻击金门,还必须解决机场和铁路运输问题。在浙江东部沿海作战,上海和浙江现有的机场和海军基地即可用于支援,先从较易攻击的浙东岛屿打起,也有利于部队积累经验。根据上述考虑,中央军委确定了从小到大、逐岛进攻,由北向南打的解放华东沿海岛屿的方针。1954年1月,在张爱萍主持下,华东军区提出了陆、海、空三军攻打大陈岛的计划,报经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批准后开始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战役准备。
浙东沿海的作战从1954年3月的护渔战开始。解放军海军出动了护卫舰6艘、炮艇10艘,在海军航空兵一个团的掩护下,同浙东海面的国民党海空军进行了一系列海上和空中的战斗。人民解放军的航空兵参战后6战6捷,击落国民党空军飞机6架,自己仅被击伤2架,很快夺取了浙东的制空权。海军舰艇部队在海战中击沉、击伤国民党军舰9艘,己方只有1艘护卫舰“瑞金号”遭国民党飞机偷袭被炸沉。至同年5月间,浙东大陈岛以北的海域和空中基本被人民解放军控制,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的主要据点大陈岛受到直接威胁。
自1954年7月起,中共中央、毛泽东从国际国内形势考虑,又突出了“解放台湾”和沿海岛屿问题。当时朝鲜南北分裂已成定局,印度支那停战的结局又是越南采取南北划界分区而治,美国又在组织《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同时企图把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固定化。这时中共中央突出“解放台湾”的要求,正是要从政治上打破分裂中国的阴谋。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方向随即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
攻击浙东大陈岛时间推迟,两次大规模炮击金门
浙东沿海初战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大陈岛。当时国民党军在大陈岛的守军共2万多人,大陈北面的一江山岛又是防守大陈的门户。根据当时的敌情和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准备,中央军委于7月中旬命令华东军区,于9、10月间以空海军轰击大陈之敌,并以一部陆军占领一江山岛。对于实施这次行动,毛泽东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于8月21日就攻击大陈岛的时机问题特别指出:需确实查明没有美舰美机的时机,方可对上下大陈进行攻击,否则不要攻击。
1954年8月,人民解放军基本完成了对大陈列岛开始攻击的准备。鉴于这年秋天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预定要访问上海、杭州,为避免影响这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中共中央命令华东军区暂缓在浙东行动,首先炮击金门。
1954年9月3日和22日,解放军炮兵两次猛烈轰击金门,给国民党军以严重打击。炮击中有两名美军中校被击毙,引起了美国朝野一片喧嚣。美国政府感到应利用一个条约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东南沿海的行动表示强硬,于是同意了蒋介石早就提出的缔结“共同防御”条约的要求。10月间,美国和台湾的“国民政府”正式开始进行缔约谈判。
海空攻击大陈岛,最后解放浙东群岛
在美蒋加紧勾结时,人民解放军按预定计划在浙江东部展开了攻岛作战。1954年11月1日,解放军对大陈地区的轰炸正式开始。11月14日,解放军海军第31大队的6艘鱼雷艇根据雷达发现的目标,在夜间击沉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只之一一排水量1430吨的“太平”号。这次海战,是解放军鱼雷艇部队首次作战胜利,对国民党海军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作用。
面对人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的行动,11月16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美国要用武力“保卫台湾”。面对美国的威胁,人民解放军一方面严格遵守“不主动惹事”的规定,不在海上主动攻击美机美舰,一方面绝不示弱,继续以航空兵轰炸大陈岛的国民党军。美国鉴于朝鲜战争中遭痛击得到的教训,一直未敢在浙东沿海参加战斗。11月30日,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命令华东军区,为了打击蒋介石的卖国行径,迫使美蒋炮制的《共同防御条约》不包括大陈、马祖、金门等近海岛屿,必须积极打击敌人,决定于12月20日左右攻占一江山岛。
12月2日,美国和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毛泽东经反复思考,决定不能示弱,仍应攻击大陈列岛。1955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攻克了一江山岛,并迫使驻守大陈岛的国民党军逃窜,从而于2月完全解放了浙东岛屿。
浙东作战的胜利,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使国民党军在大陆沿海只剩下金门、马祖两个大岛。这次作战,是在美国军队介入的直接威胁下进行的。中共中央军委在指导作战中,既敢于斗争,同时又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确保了在不扩大战争的情况下胜利达到了预定的战略目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