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4各地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如何干?解码31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 (下)

0
分享至



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各地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



日前,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落下帷幕,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也相继公布。经过梳理发现,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产业集群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各地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在2023年取得了哪些成效?2024年又将开展哪些重要工作?一起来看↓↓↓

四川

  • 落实省委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制定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及支持政策,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6.6%。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壮大,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启动实施,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实体化运行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一批前沿技术研究。围绕六大优势产业布局整合创新资源,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持续实施航空与燃机、钒钛稀土等8个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先进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四川路径。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出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实施方案及政策措施。持续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强计划”。深入推进大院大所“聚源兴川”行动,建设概念验证平台,组建省级中试平台公司,布局一批中试熟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推进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高质量运行,提升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辐射能力。持续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完善金融支持创新政策措施,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落实并不断完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天府金泉”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大力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落实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10条支持政策”,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开展成渝电子信息等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遴选一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新型显示、核医药、航空航天装备等高技术转化应用产业基地。培育省级、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新增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实施一批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培育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力争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贵州

  • 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锚定“3533”目标,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壮大各地主导产业,狠抓“一图三清单”落实,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抓住人工智能重大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实现质的突破,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5%以上、规模突破万亿元。加快打造全国算力高地。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人工智能训练基地,优化数据中心效能,加快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建设,做大智算中心集群,智算芯片达到20万张,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 加快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发挥智算规模和数据要素优势,加快发展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人工智能基础产业,着力突破旅游等行业大模型产业,大力发展北斗、元宇宙、平台经济、渲染、电竞、动漫等新产业,新兴数字成长型企业突破800家,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 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六大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新建布局一批、优化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调整淘汰一批,打造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推进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推进航空动力领域国家实验室贵州创新中心建设,争取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制定重点工业产业科技创新图谱,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攻关锂、稀土、锰、磷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采、高效利用和固废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加快在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能源等产业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37%。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户以上。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创新平台,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质量支撑和品牌建设。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措施。建立贵州技术交易市场,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门岗位,培育技术成果转化经纪人队伍300人以上,推动更多省内外科技成果落地贵州,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5%以上。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云南

  •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改造提升烟草、有色、化工等产业,以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电子行业连续18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1.2%,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推动工业由传统产业拉动向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转变。

  • 围绕“四大支撑性工程”,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云南制造”品牌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产业链,产值达到1300亿元。加速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增加值增长15%。大力发展动力和储能电池,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0%。打造生物制品产业基地,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生物医药产业力争实现营业收入3600亿元。促进卷烟结构优化、形象升级、价值提升,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实施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积极争取安宁中石油“减油增化”项目落地。大力培育新材料、稀贵金属、先进装备制造、光电等新兴产业,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应用、低空经济、氢能及储能等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 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新技术企业超3500户。围绕“四链”融合,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打造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县。争创生物种业、稀贵金属、生态安全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筹建锡铟等云南实验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彩云汇”科创品牌影响力,打造科技入滇升级版,打响腾冲科学家论坛“科技达沃斯”品牌。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陕西

  • 出台西安“双中心”建设支持政策,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主体完工,阿秒激光项目获批。一体推进省级“两链”融合专项和“揭榜挂帅”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63项,延长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获中国工业大奖,隆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宝石机械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等一批国际首台(套)装备成功研制并应用,国内首条千吨级高品质镁示范线建成投产。以“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效能,创新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900余个,新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0个,科研人员成立转化企业10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37%、33%,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全省发明专利授权2.2万件、增长16.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万件,专利质押融资1204项、54.7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120亿元、增长34.9%,就地转化技术合同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投资分别增长10.1%、46.2%,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2%,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等9条产业链产值增速超过两位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成投用,5家企业入选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数字产品制造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长18%。

  •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培育创新驱动新引擎,不断向科技创新要发展新动能、要经济贡献力。加快西安“双中心”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分子医学转化等大科学装置早日建成,积极创建国家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启动建设能源陕西实验室,探索释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溢出效应。实施新一轮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用好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市场,打造20个左右省级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拓展放大总窗口效能。推动“三项改革”政策向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延伸,强化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支持西部科技创新港发展。启动实施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4%,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200亿元。深入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万家。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甘肃

  • 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新获批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5个,新增企业创新联合体2家。无氧铜制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户,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7户。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8.3%,科技进步贡献率首次达到60%。

  • 开展科技创新“六大行动”。实施兰白两区新一轮发展规划纲要。优化整合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深入推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争创国家高等研究院,建设高校产业研究院。支持兰州大学、中科院等在甘院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导创新型企业向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0家以上。建设重点产业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0亿元。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力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3%。

  • 聚势向新强工业。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实施“六大行动”,打造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升级版”,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深化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三化”改造重点项目300个以上。推动石化产业“减油增化增特”,加快冶金、有色产业向高端延伸。加快实施兰州石化年产120万吨乙烯改造、庆阳轻烃深加工、巨化集团硅氟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争创石化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认定5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加快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建设。支持天水打造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聚集区。支持金昌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生产供应基地。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青海

  • 产业“四地”释放新动能。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逐步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全年生产钾肥70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7%以上,碳酸锂11万吨、增长49.4%,卤水提锂技术国际领先,成功攻克氯化镁脱水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势头强劲,新增清洁能源装机98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5100万千瓦,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速建设,李家峡电站扩机工程投运,玛尔挡水电站下闸蓄水,哇让、同德、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开工,世界最大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落地,首个绿电制氢项目投产,昆仑山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电网形成东部“日”字形、西部“8”字形骨干网架,青海“绿电”点亮杭州亚运会场馆。

  • 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新引进8台天文望远镜,“墨子”开启巡天观测,全国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落地青海,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9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88家。

  • 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产业“四地”为牵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更大力度推动创新强链。实施产业创新引领工程,全面提升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质效,强化生态环境、盐湖资源、清洁能源、特色农牧、生物资源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转化。深入实施“昆仑英才”行动计划,创新“项目+人才+平台”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开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培育产业新赛道。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内蒙古

  • 全区财政科技支出增长81.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新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6名。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10位院士、百余位科学家、实现实体化运营,乳业、草业、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取得24项重大研究成果,相继建成大青山实验室、鄂尔多斯实验室和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浙大—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巴彦淖尔研究院,内蒙古工业大学鄂尔多斯新能源学院挂牌成立。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实施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38项,建设创新联合体70个,在智能矿山机器人、稀土产品制备、飞轮储能等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性成果,蒙科聚科创平台作用显现,全区技术交易合同数增长45.3%、交易额增长17.6%。

  • 严格落实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各级政府都要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打造有利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勇于创新的良好生态。要着力抓好科技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发挥政府性基金引导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加快构建科技型企业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让科技创新“种子”得到更多金融活水的滋养。

  • 集中资源力量建强用好科创平台。要壮大“国家队”,全力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稀土新材料和草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培育草原家畜育种、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要做强“地方队”,自治区实验室、科学技术研究院、农牧业科学院、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等机构要敢闯敢试,壮大科研力量,取得过硬成果;蒙科聚平台要发挥“聚合”作用、释放“聚变”效应,把企业、高校、院所的手牵在一起,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汇聚起来。特别要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找准点位、找好团队、找对模式,聚焦氢能、新型储能、稀土新材料,积极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团队,建立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动机制,竭尽全力在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

  • 全力支持企业当好创新主力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0家。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科技评价、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验证平台,推行“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模式,开展专利转化应用专项行动,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广西

  • 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开展糖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推进糖业提质降本增效,拓展产品高值化利用。加快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行业向精深加工延伸,提升汽车、机械装备等产业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发展壮大现代轻工纺织产业。深入实施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完善林木产业链,推动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瞄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项目。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支持各市聚焦特色优势发展主导产业。扩大和优化工业投资,统筹用好财政补助、地方专项债券、政府性投资基金等,以多元化市场化方式支持工业发展,重点支持牵引带动能力强的制造业项目。实施“双百双新”项目500个以上、“千企技改”项目1000个以上。实施产业园区改革增效工程,推动“115”工程重点园区提质扩量。新培育链主型龙头企业40家、百亿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

  • 实施科技“尖锋”行动攻关项目100项以上。持续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柳钢“四个百万吨”、玉柴规模倍增、铝全产业链价值提升等重点工程。促进1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

  •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建取得突破。新增自治区实验室3家以上、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0家以上。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合作区、钦州石化产业创新中心。创建国家、自治区质量标杆企业30家以上。

  •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出题、科技答题”机制,实施产业类科研项目企业牵头制。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桂战略,支持企业引育创新人才,支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 推动产教科融合发展。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新增中试研究基地12家,转化运用专利2300件以上。加强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科教合作。建设面向东盟的产教集聚示范区,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西藏

  •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粮食、蔬菜、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08万吨、95万吨、93万吨。“飞地种粮”喜获丰收,首批新米入藏上市。新增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家。高原炊具首年销售67万件,“炊具革命”闯出高原轻工新路径。电力装机突破700万千瓦,外送电量增长189%。

  • 强化扶持育企业。落实“一产一策”“一企一策”,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引培工程。持续实施“格桑花行动”,积极有序建设现代资本市场。力争培育龙头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狠抓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解读、落地落实,确保广大经营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政府和国有企业带头清欠中小企业账款,确保上半年应清尽清。

  • 突出特色强产业。压紧压实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实施延链、升链、建链、补链行动。依托国家战略工程,以“整体推进”模式谋划区域产业布局,以大工程振兴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制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规上工业和数字经济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设立以专项债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专项资金,确保建成电力装机增长25%以上。加强铜、锂等战略资源绿色开发,实现优势矿产上产扩能、提质增效。

  • 加快推动创新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珠峰英才”计划。优化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和重大创新平台,加大清洁能源、高原特色轻工、特色农牧等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的引进推广。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宁夏

  • 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启动实体经济、新型工业和制造业强区联动计划, “七大产业基地”“十条产业链”逐步形成,“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加快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40%以上增长,芳纶产能全国第一,绿氢、氨纶等产能进入全国前列,单晶硅和煤制烯烃产能分别占全国的1/4、1/5,煤制油产量连续3年超过400万吨。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规模突破1000万亩,达到耕地总面积的5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个增长”。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积极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实施合作项目221项。围绕葡萄酒、枸杞产业更好发展,建成两个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两个全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我区气候预测质量排名全国第一。地理信息数据库项目首获全国金奖。新建六盘山实验室、宁夏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宁夏高性能钛研究中心等32个科研机构。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1231家。全国首台超大型采煤输送装备、首套特大型风电轴承装备、首条氮化铝全产业链、首批高产长寿奶牛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全球首次发现的耐碱基因研究成果,入选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全球最大的工业级铸造砂型3D打印机,荣获“全国铸造装备创新奖”;400万吨煤制油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团队,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 加力推进新型工业提质增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大力推动“工业强区”“质量强区”建设,围绕“九化”转型升级,启动“工业及制造业双倍增行动”,力争到2030年实现“两个翻番”。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围绕“十条产业链”,推进“四大改造”,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建设高性能金属、储能材料、硅基材料等300个延链补链建链项目,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效益水平。开展国家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积极争取一批重要企业项目落地,努力成为先进产业链节点地区。加快建设新型材料等“七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中国氨纶谷”“中国新硅都”和“世界葡萄酒之都”。实施“制造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现代化工、新型材料两个2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构装备制造、数字信息、轻工纺织三个1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阵。实施“园区提质升级工程”,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园区协同共享发展机制,创建宁东基地两千亿级园区,建成13个百亿级园区,尽快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 加力推进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高度重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实施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大力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积极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大平台建设力度,着力强化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科创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作用,确保六盘山实验室、宁夏上海科创中心启动运行,宁夏高等研究院如期招生。积极推进贺兰山实验室组建、林木资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整、稀有金属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坚持以产学研用结合为突破口,加强政策支持,突出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实施“三个100”科技项目。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揭榜挂帅”“股权投资”等制度。

  • 加力推进数字经济提质增效。坚定不移加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数字的叠加和倍增效应,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以上,推动数字红利惠及全区人民。实施数字产业化量级提升行动,全力打造“四大基地”,加快建设七大数据中心,力争新增标准机架6万架以上,更好发挥宁夏“东数西算”枢纽节点作用,努力把“交换中心”“算力中心”变成“投资中心”“效益中心”。实施产业数字化质效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数字+”“数字×”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升级计划、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计划,新建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55%,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数据平台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宁夏全域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开展5G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实现人口密集区5G信号全覆盖。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发、高效共享,提升数据安全治理效能,全面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坚持采取非常规举措、支持非常规产业、实现非常规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算力之都”。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新疆

  •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原油产量3270.1万吨、增长1.6%,天然气产量417.3亿立方米、增长2.5%,油气当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首位。推动炼油炼化向精细化工转变,独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烷制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新增煤炭产能6257万吨,原煤产量4.57亿吨、增长10.7%,“疆煤外运”突破1亿吨、增长26.7%。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哈密1500万吨/年煤炭分级分质利用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增新能源装机2261万千瓦、增量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总装机达到6443.1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44.6%。“疆电外送”1263亿千瓦时。推动重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田火烧云铅锌矿、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开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若羌6万吨/年碳酸锂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硅基、氢能产业发展,工业硅、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27.3%、26.8%,全国规模最大的库车绿电制氢项目投产。新形成铁、钛、锂等12个大型资源基地,出让探矿权227个、占全国的40.6%,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实现重大突破!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揭牌,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实现南疆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由“两院”院士牵头的智能装备研究院、枣产业发展研究院落地新疆,与中国气象局共建新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研究院。聚焦油气、煤炭、矿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26项。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529家,分别增长21.4%、38.7%,新增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85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3.73亿元、增长129.8%。大力实施“2+5”重点人才计划,支持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5600余人,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942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万人。

  • 聚焦“八大产业集群”,积极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建设一批自治区千亿元级、百亿元级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打造若干符合国家战略、特色优势显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重点推进大型油气田建设和煤层气勘探开发,实现油气增储上产,新增煤层气产能5亿立方米以上;加快推进乌石化PX装置50%扩能和200万吨/年PTA项目、独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烷制乙烯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加大准东、哈密、吐鲁番、准南等地煤炭勘探开发,推动一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一批煤制烯烃、煤制气项目,推动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利用,力争原煤产量达到5亿吨,着力打造国家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积极建设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中药产业化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算力、电子信息、动力电池、航空器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四方合作”和科技援疆机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和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推进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积极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高质量建设新疆实验室、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自治区本级筹集20亿元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设立创新驱动发展引导资金,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规上国有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高质量运营新疆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心,推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广泛深入开展科普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注:本文整理自202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樊振东和女朋友的感情 原来是女朋友主动表白的 东哥女朋友太可爱了

樊振东和女朋友的感情 原来是女朋友主动表白的 东哥女朋友太可爱了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4 17:26:55
江青和唐纳的结婚照,看江青的长相,有点不一样

江青和唐纳的结婚照,看江青的长相,有点不一样

华人星光
2024-06-03 17:10:23
美国为什么敢扒掉俄罗斯的核底裤?

美国为什么敢扒掉俄罗斯的核底裤?

思想无疆
2024-05-31 11:45:11
赚个辛苦钱!淘宝商家推出收费安装正版Steam服务

赚个辛苦钱!淘宝商家推出收费安装正版Steam服务

游民星空
2024-06-03 22:12:08
惊天谎言被揭穿!美国,炸锅了!

惊天谎言被揭穿!美国,炸锅了!

大嘴说天下
2024-06-04 21:33:09
每一帧都是热爱。

每一帧都是热爱。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4-06-04 15:16:56
不显老的13个习惯,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不显老的13个习惯,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四象八卦
2024-06-04 00:32:52
波尔图官方:孔塞桑单方面宣布终止合同并不再担任球队主帅

波尔图官方:孔塞桑单方面宣布终止合同并不再担任球队主帅

懂球帝
2024-06-04 09:11:17
一个班全在考公务员,谁的悲哀?

一个班全在考公务员,谁的悲哀?

非虚构故事
2024-06-03 22:05:22
换购:那不勒斯希望以奥斯梅恩的交易换取两名阿森纳球员

换购:那不勒斯希望以奥斯梅恩的交易换取两名阿森纳球员

刺头体育
2024-06-04 17:21:30
变脸、摔门、顶嘴,每档节目都“发飙”的何洁,早已被胡彦斌看穿

变脸、摔门、顶嘴,每档节目都“发飙”的何洁,早已被胡彦斌看穿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4 12:58:24
中国正式宣布成功!德媒:太让大家兴奋了

中国正式宣布成功!德媒:太让大家兴奋了

新时光点滴
2024-06-03 05:20:55
斯琴高娃:74岁被除名“国家一级演员”,儿子入狱、老公去世

斯琴高娃:74岁被除名“国家一级演员”,儿子入狱、老公去世

105度的世界
2024-06-04 14:44:19
我防长发出两岸统一最强音后,赖清德向大陆喊话,美国也不高兴了

我防长发出两岸统一最强音后,赖清德向大陆喊话,美国也不高兴了

DS北风
2024-06-03 16:02:11
医生呼吁:过了65岁的人,宁可在家里躺着,也不要出门做这2件事

医生呼吁:过了65岁的人,宁可在家里躺着,也不要出门做这2件事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01 20:15:52
虽然她50岁了,依然端庄秀丽,风韵犹存,生了三个娃都没有变形

虽然她50岁了,依然端庄秀丽,风韵犹存,生了三个娃都没有变形

粤姐说情感
2024-06-03 11:38:52
2024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到1000万

2024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到1000万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4-06-04 19:08:11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世界体育圈
2024-06-04 09:48:35
韩剧又出顶级爆款,这是下一个《鱿鱼游戏》?

韩剧又出顶级爆款,这是下一个《鱿鱼游戏》?

影视邪神
2024-06-03 21:46:29
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北京商报
2024-06-04 10:57:06
2024-06-04 22:54:44
上海技术交易所
上海技术交易所
上海技术交易所官方账号
1015文章数 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履新两年后 "红都圣地"瑞金市委书记有新职务

头条要闻

履新两年后 "红都圣地"瑞金市委书记有新职务

体育要闻

一位糖尿病患者,和他的24年皇马梦

娱乐要闻

杨幂留言为热巴庆生,姐妹情深惹人羡

财经要闻

卷走53亿 浙江富豪全家跑路了

科技要闻

斯坦福团队抄袭国产大模型后道歉 承诺撤下

汽车要闻

2.0T+云辇-P+天神之眼 方程豹豹8还配软包内装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iOS 18:这些 iPhone 可能不支持部分人工智能功能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房产要闻

79.17亿!海开拿下永丰南地块 据说产品90平起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