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到1965年特殊时期来临前夕,杨尚昆在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个位置上,待了整整20年。
正如他本人所说:“一个干部固定在一个岗位上这么久是罕见的,对我个人来说,这20年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从38岁到58岁,是干工作的最好时期。”
中南海“大管家”
中央办公厅是一个很特殊的部门,功能是为中央服务,保证中央正常运转。
这个机构的工作内容很宽泛,从文书处理、档案管理,到会议组织、信访工作,还有就是生活服务和安全警卫,可以说包罗万象。
它承上启下,起到了一个衔接、过渡的重要作用。
杨尚昆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年,一方面是由于党中央对他的信任,一方面是因为他突出的工作能力。
在西柏坡时期,中央办公厅的各项制度都不太健全。
拿文件起草举例,倘若毛主席起草了一封电报,叶子龙便把这份电报揣在自己的口袋里,跑到刘、周、朱、任几位领导人那里请他们过目,最后发出去就算完成。
这么做办事效率很高,但制度不严密。
由于中办机要室直接处理的文件都是为最高首长服务的,一言一字的滞延差误,往往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杨尚昆的领导下, 中办建立了严格的文件传阅制度。一份文件什么时间传到谁手里,阅后有什么批示,都清清楚楚,没有遗漏。
此外,杨尚昆常常告诫机要室的同志要识大局、谨慎工作,尽可能不出错。在他的带领下,机要室同志们如履薄冰,唯恐在哪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差错。
杨尚昆担任中办主任期间,对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安全警卫和日常生活非常重视。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南海不仅有很多机关和工作人员,还有部分家属也住在里面。
为处理好这种关系, 杨尚昆在中南海设置了各种服务设施,有邮局、银行、小卖部、托儿所、门诊部和食堂,一应俱全,生活很方便。
相比日常生活,中央领导人出访的安全警卫任务更为艰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环境恶劣,敌情复杂,一遇有领导人出访,中办的工作就成倍增加。例如周总理和少奇同志出访时, 办公厅不但要管安全保卫, 连飞机的航班都要过问。
由于杨尚昆谨慎小心,从1949年到特殊历史时期前夕,中央首长的安全从未发生过重大问题。
第四任国家主席
对于中办的工作,杨尚昆说过两句话:“一年四季忙到头,到年终数不出几条成绩。但宵衣旰食,不敢一刻懈怠。”
为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局面,杨尚昆不断调整和健全中办机构,创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转机制,解决中央机关的种种繁难复杂的问题,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殊时期前夕,山雨欲来。杨尚昆在1965年秋季,被免去了中办主任的职务。一年后,他被打成了所谓“反党集团”成员,从此开始了无休止的、残酷的批斗。
在逆境中,杨尚昆坚持读书,尤其是反复研读毛主席和马列著作,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意志弥坚的风骨。
直到1975年3月,他才被解除了近9年的“监护”,去临汾和家人团聚,恢复了人身自由。
“四人帮”被粉碎后,胡耀邦出任组织部部长。在他的关怀下,杨尚昆回到北京。
1978年11月,中央为杨尚昆同志平反,恢复党的组织生活,并分配工作。从1965年离开中办,到1978年平反,整整过去了13年!
1988年,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邓小平推荐革命元老杨尚昆担任国家主席。继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之后,他成为了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
在担任国家主席的五年间,杨尚昆应邀出访20个友好国家,为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奔波,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敬。
1998年6月7日,杨尚昆被诊断为白血病,病情急转直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还念念不忘国家的发展建设。
9月14日,杨尚昆同志永远离开了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