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丨寒假已至 如何应对孩子手机上网?

0
分享至

今年的寒假有点长,广大中小学生不仅可以享受洋溢着节日气氛的假期生活,也将对互联网世界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索。很多家长已经不太执著于“严禁”或者“防范”学生上网的问题了,但在面对高速发展、千变万化的互联网,以及未成年网友群体所独有的社交语言、兴趣群体时,很多家长仍然要面对“管不管”“怎么管”等现实问题。

本期调查通过网络渠道,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问题展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72份。全体受访者中,19岁至50岁占比近七成,其他年龄段的占比均较低;当满分为5分时,受访者对与儿童教育相关话题的关注度均值为3.55。受访群体有一定的儿童教育和互联网使用经验,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相关话题有较高的热情。

放任上网 家长放心不下

谈及孩子寒假上网的问题,田女士表示自己也很无奈:“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在私企工作,我的单位要求上下班打卡,还经常加班;孩子的爸爸做销售工作,白天偶尔能回家看一眼孩子,有应酬的话就顾不上了。奶奶的身体不好,照顾孩子也没什么精力;姥姥不愿意来我家住,帮不上忙。就我家这个情况,只要能让孩子安静一会儿,也顾不上他到底是看书还是上网。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用我的手机看动画片、打游戏了,给他一个平板他能盯上大半天,那我们家长还能奢求什么呢?”

因为孩子的网龄较长,田女士很关心孩子的视力状况。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目前还不需要戴眼镜,但是对比父母双方的视力水平,孩子的视力状况明显不佳。“我给他报了羽毛球培训班,除了锻炼身体外,也是希望他能歇歇眼睛,看看现实中的东西。”田女士发现,孩子会在家长的密码锁之上,再设置一道密码保护隐私,孩子在看什么、玩什么、接触什么,家长是没办法随意查到的。她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和感情,又很怕放任不管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

不让上网 家长也会担心

杜老师一直很重视对孩子的陪伴,她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和场合几乎不玩手机,以身作则地让孩子远离网络世界。她陪孩子散步、聊天、做游戏、做手工,也常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外出旅行,去感受“在别处”的生活。在她看来,网络也好、电脑也好,都只是生产力工具而已,如果人本身被生产力工具所支配,就很容易模糊了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的边界。

比较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孩子的生活现状,杜老师担心的是孩子缺乏维持长久友谊的经验。“我们小的时候交朋友比较简单,就算是寒暑假见不到面,再开学时也是好朋友。现在的小学生放学后都在网上联系。有时候我问她,上学期和你关系好的小朋友,怎么最近没听你提起过啊?她说,我们没有话聊了。”这个寒假,杜老师考虑“放手”,让孩子通过微信与好朋友保持联系、时常交流。


手机是上网常用设备

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人,其中未成年网民的占比近两成(17.7%),总人数接近2亿。针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未成年人全部在近半年内有过上网行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几乎饱和,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的普及率。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以下均简称为“青少年蓝皮书”)调查发现,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的趋势明显,在10岁以前首次“触网”的未成年人占比达52%,较此前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其中有6.9%的未成年人在4岁及以前首次上网;10岁以后开始触网的未成年人比例为30.9%,较此前降低了7.4个百分点。

在本版调查中,本地居民注意到,未成年人主要通过智能手机(49.46%)、平板电脑(26.61%)、智能手表(11.56%)等设备上网,其他设备的使用率较低。青少年蓝皮书的相关调研成果也显示,未成年人对机器人和智能手表等网络设备的使用热情正在下降。

上网多是为学习、娱乐

调查显示,未成年人上网多是为了参与网课和查询资料(62.63%)、休闲娱乐(53.76%)、朋辈交流(41.94%)、追逐流行文化(40.59%)、发表个人观点(32.80%)、培养兴趣爱好(31.18%)等;此外,模仿网络潮流和关注社会热点的占比均为两成多;未成年人上网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占比最低。

青少年蓝皮书分析发现,短视频类App和其他视频网站最受未成年人欢迎,36.11%的未成年人经常浏览短视频类图文视频App,23.11%的未成年人倾向于浏览长视频网站,其他视频类网站的占比较低。在本次调查中,有超半数受访者注意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成瘾的现象较为普遍,超四成受访者指出老师通过网络布置作业、家长查询网络资料辅导孩子作业以及婴幼儿家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哄孩子的现象十分常见。此外,网络追星成风、网络融入生活程度加深、未成年人对网络信息科技掌握得更快以及家长和老师的观念日趋开放等现象也越来越常见了。

“触网”过早有哪些影响

受访者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担忧最突出的是游戏成瘾问题,影响身体健康(40.32%)、扰乱语言逻辑(40.05%)、分散注意力(37.90%)、降低学业成绩(35.75%)、打乱生活习惯(30.65%)等问题也获得较多的关注,两成以上受访者担心未成年人过度进行网络消费、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参与或遭遇网络暴力以及在无意义的网络浏览中耗费太多精力等问题。《2022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白皮书》认为,导致我国未成年人近视率在全球居于高位的成因复杂多样,但由疫情导致的触网低龄化、缺乏户外运动和睡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触网”过早会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和身体健康,那么是否也可以起到缓解未成年人心理压力的作用呢?青少年蓝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广泛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并未真正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得到放松。未成年人试图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娱乐放松的做法反映出当前未成年人排解压力的路径过于单一,且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也并非高效、普适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对于这一代几乎“全面触网”“触网过早”的未成年人,家长和老师需要高度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状况,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线下活动选择,丰富未成年人的生活体验,才能有效达到释放压力的效果。

网络素养教育需趁早

以当今社会的互联网普及率来考量,是否还需要规范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呢?对此,持赞同意见(40.32%)的受访者占比接近于持否定意见(44.09%)的受访者,另有15.59%的受访者意见摇摆。

七成以上受访者认为未成年人有必要接受网络素养教育,其中40.86%的受访者强调所有人都需要接受相关教育,29.03%的受访者感觉未成年人的需求更迫切;约两成受访者认为未成年人没必要接受相关教育,其中18.55%的受访者认为必要性不足,极少数受访者认为是没有相关的教育基础和条件;另有少数受访者对必要性不确定。

家长负责制正在失效

超四成受访者认为目前家长群体无法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近四成受访者认为家长群体能够担负起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约两成受访者认为缺乏客观评判的标准和进行检测的条件。

那么,除家长之外,对未成年人进行信息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还应该由哪些部门与机构承担?68.01%的受访者认为学校适合进行相关教育,53.23%的受访者希望由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39.52%的受访者希望由互联网管理机构进行统一培训,37.6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运营商应当承担责任,而其他部门与机构的受信赖程度占比较低。

让孩子有向“网”的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秘书长杨斌艳是《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的执行主编。在接受本版记者采访时,杨斌艳表示:多年来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未成年人上网越来越方便,家长和教师对此所持的态度越来越开明;总体来看,“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影响广泛,网络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未成年人所面对的网络环境整体向好,是当前明确的、主流的发展趋势。

谈及家长对孩子上网行为的关注与焦虑,杨斌艳指出:家长们习惯的很多做法,如限制上网时长、限制网络平台等,如今已很难奏效,在手机可随时随地上网的当下,家长很难实时监测到孩子的用网情况。而且,网课已越来越成为孩子的一种经常性需求,原来的时间控制概念也已被颠覆了。她建议:“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究竟在网上做什么,才能让孩子尽量少接触不良内容和功能。现实是,除了一部分亲子沟通顺畅的家庭外,不少家长是不清楚或者无法掌握孩子的上网动向与涉猎内容的。加之算法推送形成‘信息茧房’,即便家长和孩子使用同一个平台,各自接收到的内容也会截然不同,孩子很容易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小圈子里。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约束限制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如果家长可以改变思路,不是一味地强调哪些事‘不可以做’,而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网络使用、网络内容的选择和推荐,与孩子共同探索网络的有益和有用价值,往往亲子沟通效果和网络监管效果会更好。建议家长朋友能尽量根据孩子的需求、兴趣、特长等,帮助孩子发现相匹配、有价值的网络内容和应用,引导孩子将互联网这个工具用好,鼓励孩子大胆体验学习新技术,借助网络发展自己、帮助自己、成就自己,用网络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杨斌艳强调,家庭和家长虽有规范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义务,但是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确保未成年人享有更好的网络环境、体验更好的网络生活、探索更高水平的互联网知识、储备更适应未来时代的网络技能与经验。

来源:今晚报

一键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月6日俄乌:俄罗斯梦想落空,哈尔科夫成俄军“鸡肋”

6月6日俄乌:俄罗斯梦想落空,哈尔科夫成俄军“鸡肋”

山河路口
2024-06-06 16:58:54
要动真格了?基金经理哭晕在厕所,超100人选择离职

要动真格了?基金经理哭晕在厕所,超100人选择离职

和讯网
2024-06-07 21:14:47
曝千万网红知假售假将被抓,业内人曝其套路,网红陈意礼遭怀疑!

曝千万网红知假售假将被抓,业内人曝其套路,网红陈意礼遭怀疑!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4-06-06 17:22:34
逼良为娼,被强迫拍了50部三级片:从车模到女优,她只走错了一步

逼良为娼,被强迫拍了50部三级片:从车模到女优,她只走错了一步

爱过的人去了哪里
2022-06-19 16:40:26
阿里纳斯:科比曾和训练师争吵 因为后者防守时不如拉加-贝尔凶狠

阿里纳斯:科比曾和训练师争吵 因为后者防守时不如拉加-贝尔凶狠

直播吧
2024-06-07 22:40:08
三个数据:2024应届毕业生1179万,boss直聘新增用户4900万,深圳写字楼空置率30%

三个数据:2024应届毕业生1179万,boss直聘新增用户4900万,深圳写字楼空置率30%

西游日记
2024-06-05 08:59:06
这3条高铁如能修建,广东高铁真的天下无敌了!

这3条高铁如能修建,广东高铁真的天下无敌了!

紫雨随风舞
2024-06-07 23:32:43
上大分!国家公务员录取名单公布!其中留学生竟然都来自这些学校

上大分!国家公务员录取名单公布!其中留学生竟然都来自这些学校

智学园
2024-06-06 18:02:16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上海市一小区13栋联排别墅拍卖,拍出15638万高价

上海市一小区13栋联排别墅拍卖,拍出15638万高价

天天话事
2024-06-07 08:53:11
257台光刻机,7500亿元!荷兰突然宣布,外媒:恐有“灭顶之灾”

257台光刻机,7500亿元!荷兰突然宣布,外媒:恐有“灭顶之灾”

105度的世界
2024-06-07 11:16:40
生死战开球时间不利!国足对韩国19点开球,而泰国队20:30开球

生死战开球时间不利!国足对韩国19点开球,而泰国队20:30开球

直播吧
2024-06-07 13:25:07
《庆余年3》官宣启动,五位主角人选更换,言冰云一角再邀肖战

《庆余年3》官宣启动,五位主角人选更换,言冰云一角再邀肖战

娱乐倾城巷
2024-06-07 12:32:16
17名警务人员因查询信息被判刑,非法查询信息,请免开尊口!

17名警务人员因查询信息被判刑,非法查询信息,请免开尊口!

微法官
2024-06-07 08:08:29
若国足未晋级18强赛,将通过附加赛争取最后6个亚洲杯入场券

若国足未晋级18强赛,将通过附加赛争取最后6个亚洲杯入场券

直播吧
2024-06-07 15:12:10
笑不活了!高考数学冲上热搜!考生都破防了,评论区都在吐槽

笑不活了!高考数学冲上热搜!考生都破防了,评论区都在吐槽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8 05:49:56
今年高考数学到底难不难?学霸说三年高中白学了,评论区炸锅!

今年高考数学到底难不难?学霸说三年高中白学了,评论区炸锅!

智学园
2024-06-08 04:40:22
证券市场传来2大消息,节后A股将迎来惊涛骇浪,这个板块倒车接人

证券市场传来2大消息,节后A股将迎来惊涛骇浪,这个板块倒车接人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8 01:22:21
收受红包200多次、单次金额不大……县政协原主席钱权交易细节披露

收受红包200多次、单次金额不大……县政协原主席钱权交易细节披露

极目新闻
2024-06-07 20:22:38
给徐辉少将提两点建设性意见

给徐辉少将提两点建设性意见

木蹊说
2024-06-05 13:42:36
2024-06-08 07:52:49
网信静海
网信静海
践行网信责任,建设网信强区。
15163文章数 35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媒体:马克龙援乌战机祭出"大杀器" 发出十分危险信号

头条要闻

媒体:马克龙援乌战机祭出"大杀器" 发出十分危险信号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教育
游戏
艺术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翻新款苹果 M3 MacBook Air 上架美国官网,价格立减170~200美元

教育要闻

孩子阅读理解总是不会怎么办?

舅舅党再爆猛料,魔兽世界正式服七月份有望开服,你还会回归吗?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