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死警察,只被判7年 ;将经济纠纷对象送进监狱,甚至连对方的辩护律师都被行政拘留、律协处分、开除党籍。
他,就是当年的青岛黑社会老大 于竹君。
“看看新闻”记者邓全伦了解到 青岛黑老大 于竹君的行径后,通过深入调查采访,率先发出报道,之后澎湃新闻等媒体跟进。
报道引起有关部门关注。8个月后, 在山东省公安厅统一部署下, 于竹君涉黑涉恶犯罪组织被打掉,于 竹君本人被上网追逃。
1
媒体曝黑老大与检法领导聚餐照片
于竹君绰号“嘎嘎”,犯过流氓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经营着十余家公司,横跨房地产、金融、餐饮、文化创意、生物科技、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
2010年,在黑恶势力的争斗中,于竹君解决掉了当时青岛最大的黑恶势力聂磊,利用手中产业聚敛大量财富,成为亿万富豪,建立了复杂的政商关系。
宫殿基是青岛伟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和 于竹君发生经济冲突。2015年4月2日深夜,于竹君将宫殿基约到颐中皇冠假日酒店面谈。
据于竹君向警方的讲述,自己到酒店后下车往宫殿基的路虎车走去,期间被人开枪击中左臂。
宫殿基被警方以寻衅滋事立案侦查。 其间,于竹君及其手下韩楠向山东省、递交“扫黑除恶”举报揭发信,要求将宫殿基一案定性为黑恶势力案件。
后来,莱西市检察院增加恶势力犯罪集团定性。 2019年7月31日,莱西法院以恶势力犯罪定性,判宫殿基有期徒刑18年。
“看看新闻”记者邓全伦接到线索后前往青岛调查,最先接受采访的是宫殿基最早的辩护律师兰庆洲。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向青岛市检察机关提请对“4.2”枪击案加强检察监督,以避免侦查行为的不公。
因为这一做法,让兰庆洲这个有着近30年律师执业经历、担任过青岛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的资深律师惹上了麻烦。
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看守所会见宫殿基时被驱车20公里的警察抓走拘留10天,理由是有人举报吸毒,而自己的尿检居然是阳性,不久后青岛律协对他做出公开谴责处分,同时被所在的党支部开除党籍。
“庭上庭下,我一直质疑于竹君一伙在4.2枪案中涉嫌设局、伪造枪伤,显然激怒了他们。”
兰庆洲告诉记者邓全伦,对方连续举报自己吸毒,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自己被抓走强制戒毒,从而干扰、阻挠辩护律师履行职责 ,他代理案件之初,于竹君就通过其他律师捎话:“对宫殿基的辩护不要那么卖力。”
之后记者又采访到宫殿基的另一位辩护律师王少光,王律师向记者表示,“以自己33年律师工作经验和职业良知确认”,“4.2枪击案”疑点重重涉嫌造假, 枪击案现场勘验无见证人现场见证,也没有勘验过程的录像 ,血迹的泼溅状与受伤后的常见血迹分布状态不符 ,于竹君被枪击伤,上衣必定有枪洞, 但于竹君当晚所穿衣物未找到 , 法医的伤情鉴定所依据的医院门诊病历,无相应的医疗记录,也无伤情照片印证, 最蹊跷的是,枪击现场没有监控录像,作为青岛知名的五星级酒店,颐中假日酒店称 “监控设备当晚坏了。
2019年11月11日,经多方核实深入采访,“看看新闻”记者邓全伦发出调查报道《青岛枪击案起底:受害者枪伤被疑造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9910760691658630&wfr=spider&for=pc)
新闻稿件中,记者邓全伦直接发出来一张于竹君2016年夏天邀请青岛官员聚餐的照片——在一场多人参 加的烤羊宴上,戴棒球帽的于竹君坐在主座,其左手位叼烟斗者为市南区人民检察 院反贪局副局长盖某某,右手位露半边脸的是青岛中院刑一庭时任庭长刘某某。
稿件还写到——
“多位熟悉于竹君的知情人士透露,于竹君喝高后喜欢对人炫耀:我弄死警察都没事,老聂(聂磊)什么下场你不知道?于竹君在青岛江湖上的传奇,确起于他炫耀的这两件事。”
稿件中详细描述了于竹君打死警察一案:于竹君和朋友吃饭期间与青岛市沧口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单波等人发生争执,单波被于竹君猛击一拳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于竹君一直潜逃,于1996年6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被抓获。 1998年11月,法院终审 判于竹君有期徒刑7年。
此后,澎湃新闻记者谢寅宗发出追踪报道《 》(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两家知名媒体的重磅报道尤其是“看看新闻”的报道,在网上形成热议,不但引起全国公众关注,更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2020年7月,在山东省公安厅统一部署下,于竹君为首的涉黑涉恶犯罪组织及其所控制的青岛市蓝色海洋有限公司被打掉。
警方 通告显示,现已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浩、赵文喜、高峰、韩楠等团伙组织成员,并全部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已对于竹君批准逮捕并上网追逃。
2
扎实细致的调查功底很重要
“看看新闻”,由东方卫视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近日,“改变de力量”联系到了当年报道本案的“看看新闻”记者邓全伦,和他交流了当时的报道经历。
改变de力量:您当初是怎么关注到枪击案造假这件事的?
邓全伦:2019年10月,北京律师王少光找到我,说他正在代理青岛宫殿基恶势力犯罪团伙案的二审,发现里面的一桩枪击案“疑点重重,涉嫌造假”。
改变de力量:了解此事后,第一时间是什么看法?
邓全伦:涉枪无小事。律师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之后,又通过采访兰庆洲律师,逐渐开始全面介入对该案的调查,了解了整个枪击事件的台前幕后。
于竹君是青 岛市名震江湖的黑老大,我的这篇报道,是首次在媒体上揭露于竹君黑恶面纱。
改变de力量:这次报道,有哪些难忘的细节?
邓全伦:报道后,于竹君持股的青岛蓝色海洋实业公司起诉了我和我的单位,称是“歪曲报道”,侵犯了他们的名誉权和商业机密,当然,最后他们输了。
之后,蓝色海洋公司原法定代表人、 于竹君的马仔韩楠,2020年12月通过微博找到我,称他们在山东高院审理的一起诉讼“很冤枉”,让我给他们伸张正义,并特别提出,给报销费用。我拒绝了他。
改变de力量:您在其它访谈中提到,报道这件事遇到了很大阻力,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记者,您如何看待调查记者面临的种种风险?
邓全伦:调查记者面临的风险,包括人身安全、职业安全、诉讼风险等等。调查新闻战场处处如临深渊,记者在调查他人的时候,也会被以最严格的新闻规范来衡量。调查报道会触犯很多人的利益,一旦你有瑕疵或硬伤,别人怎么会轻易放过你?一定会把你的软肋放大十倍摆出来,治你于死地而万劫不复。
所以,扎实细致的调查功夫,审慎严谨的职业态度,不为权力、利益所威胁与诱惑的品质,一个强大自信的内心,强烈而缜密的风险控制意识,对从事调查报道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当然,也离不开来自记者单位和组织的保护,勇于担当的领导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