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北大附中国际部暨道尔顿学院创办于2010年,是北大附中对外教育合作开放交流的基地。国际部为申请本科出国留学的学生开设了自主研发的中外对比和跨学科课程。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借鉴道尔顿制的模式 (The Dalton Plan),以实验室、任务和书院为基础,以中英文通识教育为特色,倡导学生任务驱动型学习,促进自主学习探究的发展。学院实行小班化教学,由学生自主选课,导师制与书院制辅助教学。
近日,道尔顿学院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卞江老师进行化学主题讲座。
近日,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很荣幸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卞江老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化学:变革的起点》的精彩报告。
专家介绍
卞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先后获得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博士学位。2004、2013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09年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奖,201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2013、2015和2017年获北大化学院最受欢迎课程奖 ,2013年获北京大学特别奖教金,同年获东圣奖教金。
学术成就及著作
2004年《普通与无机化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1997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卞江老师主讲的《大学化学》作为中国首批国际MOOC课程之一,于2013年9月在Coursera平台上线开课,同年,《大学化学》被定为北大首批向国内优秀中学推荐的大学先修课程(AP courses)之一向国内中学生开放。2014年,该课程被选为“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推荐课程”;截至目前,已有国内30所大学将该课程列为本校学生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著作:
裴坚、卞江等著,《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解析(第3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卞江教授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道尔顿学院的学子们带来精彩的报告,以下是报告回顾。
演讲内容
人类,为什么会不断探索?
用《魔鬼出没的世界》中美国著名天文学家Carl Sagan的话来说,“我们要理解是按照某种模式、规律或自然法则变化的世界。” 而这也正印证了爱因斯坦所说的:“世界如此神奇和不可思议,这种感情是一切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的摇篮。” 科学与世界、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个人......这些联系如同丝丝缕缕的线,缠绕成一张组成“我们”的大网。而化学,正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人类社会?
实际上,科技与人类历史的走向息息相关。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卞江教授诠释了其中蕴含的深意。
在钢铁与人类社会的命运中,戴梦德在《枪炮、病菌和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中提到:“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 “为什么枪炮和钢铁不是首先出现在非洲,从而使非洲人得以征服欧洲?”种种问题揭示了科技的力量。通过对印加文明相对于欧亚文明的差异,卞江教授引出了中心说及竞争说的推论。
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通过引言中的合成氨与人工固氮,以及世界人口增长与合成氨工业的关系,卞江教授逐步引出了人工合成氨的发展里程碑,为“化学”做出铺垫。从古到今,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大到纳米科技、火药,小到我们的个人盥洗用品和生活中的药物都与化学的重要科技进展有关。
化学也在改变世界。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锂电池、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和多肽减肥药都是鲜明的例子。
那么,什么是化学?化学=变化+科学,Chemistry:Science of Change,化学也是中心科学,是医学、生物学乃至法学鉴定等领域的中心,为制药、石油化工和日用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化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一种影响人生的经历。将化学融入生活,用化学的视角看待生活,才能体会到它的有趣之处!
学生感想
我非常庆幸可以参与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演讲的时长约40分钟,足以涵盖许多有趣的内容,从化学的生活现象、初步概念到其在社会中的演变,以及一些名人的有趣故事,我体验了一场充实的知识之旅。我注意到卞江老师来自北京大学,而且还与我的化学老师有过一些交流,他的演讲风趣幽默,而且很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一些内容,让人很感兴趣。北京大学一直以其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杰出的教学团队而闻名,在高中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是一种幸运,感受着老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见解。这次经历唤起了我对化学的兴趣,在未来,我将努力学习化学来更加理解这门有趣的学科。这次短暂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学术活动的参与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一次浅尝辄止,更是对自己学科兴趣的培养和深化的机会。
——沈思慈
我深刻地认识到,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价值。此次的问答环节中去年诺贝尔奖的成果“点亮分子” 就是化学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实例,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总的来说,这次讲座让我对化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化学是一门变化的科学。国家在科技领域巨大的投资使我认识到化学既是历史智慧的结晶,也是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徐梦涵
化学讲座这次的主题是化学的变革起点,从这次讲座中我意识到了化学的重要性与意义价值。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科技与人类的历史走向,例如文明兴衰的原因,文明为什么不在非洲以及拥有一亿人口的印第安人为何消亡,是因为没有技术,没有文字,没有农耕导致的,从而第一步引出化学。然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合成氨这一重大发明,它支撑着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是具有跟火药,冶金同意重量级里程碑意义的。怪不得说是化学是中心科学,它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
—— 姚宇翔
这次讲座本来以为会是令人头疼的知识概念,没想到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化学,作为一个准备学社科的人我顿时起了兴致,也对化学更感兴趣了。题外话,老师首先提到高中是价值观养成的时期,因此,我们要多多探索发问。我认识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地理、政治、历史和社会学等的紧密结合。无可置疑,化学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化学还是一门中心科学,最突出的特定就是探究变化。
——赵超
今天中午了听了讲座,我颇有感触,起初的引入十分有意思,我本身对于科技发展就十分感兴趣,听着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的突破变革和科技进步,我十分兴奋。后来老师讲到这一切都与我们身边的化学有关时,我深受感动。看似简单的化学本质,实际上却引领着我们在科技领域的探索征程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李金航
转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道尔顿学院官方公众号
【点击进入京领国际学校大数据平台,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电话:010-82362348
微信:Kinglead008
京领家长圈
京领 KingLea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