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京大兴东麻各庄村:小草莓“红”了集体经济 鼓了村民钱包

0
分享至

央广网北京12月31日消息(记者 庞婷)眼下,正是草莓成熟上市的季节。在京南榆垡东麻各庄村口,两排现代化温室大棚排列整齐、矗立田间。走进大棚,一股暖气扑面而来,向里望去,离地1米的高架上,如瀑布般悬挂着一颗颗红艳娇嫩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空气中弥漫着草莓的清香。8个大棚近5万株草莓长势喜人,陆续进入成熟期,开始上市。


大棚里的草莓陆续成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1年增收20万 草莓产业带领集体经济薄弱村蹚出“致富路”

12月,正是草莓棚忙碌的时候。记者见到东麻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刚时,他正在大棚里查看草莓的情况,受寒潮天气影响,今年草莓上市的时间比以往推迟了半个多月。“大雪那几天,东麻各庄村夜间室外温度在零下20℃左右,为了让草莓免受冻害,我们每晚要在棚里放加温块,将棚内温度维持在2至3℃左右。尽管及时采取了保温措施,但草莓的上市时间还是推迟了,好在产量上基本没受到影响。”刘德刚估算了一下,一个棚的产量能达到4000斤左右。


刘德刚查看草莓长势(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依托紧邻大兴国际机场的天然地理优势,村里的草莓能“坐”着飞机去往2000多公里外的厦门。此外,合作社还与市内的街道达成社区团购合作,去年,仅靠草莓产业就为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

而在几年前,东麻各庄村还是集体经济薄弱村,“以前我们村的特点是收入低、项目少、闲置资源多,都说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我就想着把这些地整合起来,找个好项目,大家齐心协力做出特色。”刘德刚说。

从2019年到2022年,刘德刚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四处“取经”,找项目,学技术,终于找到了发展草莓产业这条路子,在刘德刚的不断摸索中,东麻各庄村有了“第一株草莓苗”。

“在大兴,庞各庄有西瓜,采育有葡萄,而在榆垡,像草莓这样高附加值的水果在当时还是空白。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去昌平、顺义交流学习,了解到草莓的附加值比较高,加上采摘时间长,可以持续半年左右,综合考虑后最终选择了草莓。”

说干就干,2022年,村里建起了8个智能现代化日光温室,草莓种植正式步入正轨,仅1年时间,东麻各庄村靠种植草莓,让村集体的营业收入增加了40万元,纯利润达20余万元。


林阿姨正在摘除干枯的叶子(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看着村里的草莓产业越做越红火,一些原本以务农为生的村民也加入了合作社。林阿姨2023年6月加入了合作社,之前她靠着家里的几亩地种玉米,一年下来也就几千元收入,在合作社帮忙做一些杂活,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每天早上8点半把大棚外面的棉被拉起来,下午5点再放下,保证大棚白天能吸收足够的温度,晚上温度不流失,中午摘摘老叶子和多余的果子,也不忙,比种地轻松多了。”林阿姨说,村里刚开始发展草莓产业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能发展得这么好,现在看着棚里的草莓长得红润饱满,别提多高兴了。


大棚里的草莓陆续成熟(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乡摇身一变成为“新农人”。合作社里最年轻的宋江军,比林阿姨更早加入合作社。“我开了12年出租车,每天起早贪黑,睁眼就要想着今天要赚够多少钱才能不亏本,车轱辘不转就没钱,压力太大了。”每个月出租车的“份子钱”和一家人的开销让宋江军不敢休息,刨去“份子钱”和生活费,每个月到手也不剩多少钱。

2023年1月,看着家乡的草莓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宋江军果断决定回到家乡就业。“现在再也不用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活,在家门口就把钱给挣了,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心里可踏实了。”

“现在长期在我们合作社打工的村民一共有4名,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给他们上了保险,在家门口就业也能方便照顾家里,看着草莓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伙干劲都特别足。”刘德刚说。

“草莓+韭菜”立体栽培 “红配绿”带来双倍增收

与传统地栽土培草莓不同的是,东麻各庄村的草莓主要采用“高架式”种植模式,每一个种植架约有1米高,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威胁。

“合作社的员工大多是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长时间弯腰干活,身体也吃不消,采用高架种植,一方面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另一方面也方便大家干活,省工省力,还便于采摘。”刘德刚说。


“草莓+韭菜”立体栽培(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草莓产业初见成效后,刘德刚并未止步于此。为了不让草莓在棚内唱“独角戏”,充分利用立体大棚的空间优势,几番研究后,又在棚内空地上种起了水培韭菜,还利用边角空间在每排草莓旁种了几株蒜苗。刘德刚介绍,韭菜的特殊气味可以帮助草莓驱虫,不用化肥农药就能基本避免病虫害。并且韭菜种植一次就可以反复收割,只需要每天浇点水,不用投入太多人力和时间,还能为村集体增加一笔可观收入。

“现在正好是冬天,家家户户吃饺子也离不开韭菜,刚好又跟草莓成熟的时间差不多,两样搭配着种事半功倍。”刘德刚说。

现在,村里的大棚增加到10个,新增的两个棚里种上了水果西红柿。未来,还准备种西瓜,在采访接近尾声时,刘德刚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种子已经找到了”,听到这个消息,他欣喜万分,种西瓜的计划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在刘德刚的计划里,东麻各庄村乡村振兴的蓝图绝非只有农业种植,打造“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村庄经济社会发展从“低少多”到“高多少”(集体收入提高、发展机会和项目增多、闲置资源减少)的彻底转变,逐步形成具有东麻特色的“沿堤”旅游文化,真正实现农旅深度融合,促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搞政治攀附,参加迷信活动!落马省委书记下属陈丽萍被公诉

搞政治攀附,参加迷信活动!落马省委书记下属陈丽萍被公诉

鲁中晨报
2024-06-17 16:28:04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埃及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将国家博物馆搬空

小怪吃美食
2024-06-18 10:48:38
有些孩子不爱在家吃饭是有原因的!评论区的每一道菜都让我震惊

有些孩子不爱在家吃饭是有原因的!评论区的每一道菜都让我震惊

吃货的分享
2024-06-17 08:49:42
清洗王室、囚禁生母、冷落拜登,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的手段有多狠?

清洗王室、囚禁生母、冷落拜登,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的手段有多狠?

我是兰兰
2024-03-20 20:04:28
等待5天,中国打响反制第一枪,欧盟措手不及,俄机会来了

等待5天,中国打响反制第一枪,欧盟措手不及,俄机会来了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4-06-18 11:17:43
克宫:乌克兰应该考虑普京的提议

克宫:乌克兰应该考虑普京的提议

参考消息
2024-06-17 10:48:06
卡里乌斯附体!乌克兰门将单场2巨大失误,离开皇马不会踢球了!

卡里乌斯附体!乌克兰门将单场2巨大失误,离开皇马不会踢球了!

风过乡
2024-06-17 22:32:39
她曾是央视美女主持人,嫁给军委副主席之子,离婚后竟成知名画家

她曾是央视美女主持人,嫁给军委副主席之子,离婚后竟成知名画家

江东浪流史
2024-06-18 11:36:39
蓬江玉圭园业主:购车位难过户,退车位拿不回款!开发商回应

蓬江玉圭园业主:购车位难过户,退车位拿不回款!开发商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4-06-18 11:26:17
乌克兰三叉戟哑火:7000万欧穆德里克+西甲金靴在内的赫罗纳双星

乌克兰三叉戟哑火:7000万欧穆德里克+西甲金靴在内的赫罗纳双星

直播吧
2024-06-17 23:04:33
外媒:传华为“纯血”鸿蒙将删除所有与美国有关联的源代码

外媒:传华为“纯血”鸿蒙将删除所有与美国有关联的源代码

EETOP半导体社区
2024-06-18 11:42:56
我花2万找小姐要求处女,在酒店以为遇到仙人跳,最后动了真心

我花2万找小姐要求处女,在酒店以为遇到仙人跳,最后动了真心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6-07 18:02:04
梦游!特罗萨德获2.4低分:会踢球?脑子用去内讧了?不如张玉宁

梦游!特罗萨德获2.4低分:会踢球?脑子用去内讧了?不如张玉宁

直播吧
2024-06-18 02:16:10
北京一老人在家打扫卫生,突然一块墙皮掉下,没想到墙皮里,还有一层,上面全是字

北京一老人在家打扫卫生,突然一块墙皮掉下,没想到墙皮里,还有一层,上面全是字

每日一首古诗词
2024-06-18 07:03:56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山丘楼评
2024-06-07 11:45:11
马筱梅再叫板大s,晒汪小菲跟孩子过父亲节,网友:还得筱梅治大s

马筱梅再叫板大s,晒汪小菲跟孩子过父亲节,网友:还得筱梅治大s

花花lo先森
2024-06-17 15:39:24
大S向信哭诉放不下汪小菲,信一句话让大S清醒,信到底是谁好友?

大S向信哭诉放不下汪小菲,信一句话让大S清醒,信到底是谁好友?

八卦爱侃娱
2024-06-18 11:17:00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知秋侃史
2024-06-12 04:14:35
姜萍数赛夺12名后续:13名刘奔上热搜,本人发声回应,评论搞笑

姜萍数赛夺12名后续:13名刘奔上热搜,本人发声回应,评论搞笑

180°视角
2024-06-15 12:39:00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花哥扒娱乐
2024-04-18 22:17:33
2024-06-18 12:38:44
央广网
央广网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582594文章数 12477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比分4-1战胜独行侠 凯尔特人夺队史第18冠超越湖人

头条要闻

大比分4-1战胜独行侠 凯尔特人夺队史第18冠超越湖人

体育要闻

24年后,他们终于又在欧洲杯赢球了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广汽也想“掀桌子”了?

科技要闻

减持比亚迪,巴菲特又出手,持股降至6.9%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旅游要闻

直航加免签,利好中国—古巴旅游往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