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不断健全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以“数智”综合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之家、零工市场、社区就业角和村级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点为“一张网”的一体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广大群众就业。
今年,我县中山社区、过埠镇、思顺乡、义安村等多地的就业之家陆续建成落地,驿站设置就业服务、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招工用工、劳动维权等多个功能区,面向广大群众开放,为就业群体搭建了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以前在外找零工像只无头苍蝇,风吹日晒的还不一定能找到,现在社区的就业之家里,就有最新的零工信息,还可以落脚休息一下。”张师傅是一名水电安装工,以前信息有限,零工不好找,如今就业之家、零工市场极大地方便了他们找工作。今年以来,我县共打造15个就业之家,3个零工驿站,广大群众找活不再“站马路”,让零工就业更加“有温度”。
“知行家”是我县为破解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治理新痛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的群众活动场所和为民服务中心。全县兴建19个“知行家”,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知行家”设置就业创业服务专区“就业角”,将求职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进驻,不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培训,让全县40支志愿服务队化身就业创业服务队,实现了基层就业服务群众触手可达。
城西阳光小区是我县政府保障性用房小区,居民大部分为困难群众,以灵活就业为主,阳光小区“知行家”的就业角以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就业招聘为重点、为城乡脱贫劳动力、低保特困家庭劳动力等群体提供就业帮扶。
“我现在去就业帮扶车间上班了,工作稳定,每个月还有200元的工资补贴”。罗光花是一名住在阳光小区的城镇脱贫解困户,儿子刚上大学,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动力,以前在外面做零工,生活压力大。阳光小区知行家“就业角”打造之后,我县就业部门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为居民提供就业政策宣传、岗位推荐服务。县城旁边的炳隆电子厂就业帮扶车间正好招人,在就业中心的介绍下,罗光花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在炳隆电子厂上岗了,还帮她申请了就业帮扶的双向工资补贴。
我县以人口集中的重点乡镇、社区和村组为中心点,建设规范统一的就业之家和零工市场,结合村级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点和“知行家”就业角,将就业服务辐射全县16个乡镇、7大社区和124个行政村,以点带线、以线扩面,建立了基层就业服务“一张网”,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健全了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我县实行居民点单、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模式,将技能培训送到社区和乡村,采取“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家政行业发展趋势、家政服务基本常识、婴幼儿看护、老人护理、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等方面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育婴和养老的科学护理知识,培育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家政人员,反哺服务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下楼培训、出门就业。
今年以来,我县结合县内主导产业,培育一批钨加工、竹木加工、绿色食品和文旅康养等重点产业紧缺的技能人才1500余人次,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技能,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双向奔赴”。
我县是一个“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广袤的乡村蕴含着勃勃的创业生机。在天然的生态优势下,我县220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崇义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发展了脐橙种植、刺葡萄种植、南酸枣加工、竹产业和林下经济等产业。为帮助群众破解农业产业创业融资难问题,鼓励返乡农民、高校毕业生创业促进就业,我县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以创业担保贷款作为抓手,成立创业指导小组,为群众提供贷前调查、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当好群众创业的“护航员”,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文英乡的郭建洪返乡之后,承包了一片山林,种植脐橙,但手头资金紧张,正在为难时,村干部告诉他可以申请创业贷款,政府还补贴利息。接到郭建洪的申请之后,县就业中心的创贷调研员,前往他的果园开展贷前调查。一路群山环抱,汽车达到半山腰后已经无法继续上前,2名创贷调查员换乘了群众的三轮车,辗转20多分钟终于到达他的果园。“现在山上什么东西都只能用三轮车运上来,很不方便,我想开条路,再扩大点规模。”郭建洪充满希望地说。
在崇义这个山区小城,除了县城和圩镇,大部分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群众都遍布在乡村的各个山坳,创贷调查员们走遍了崇义124个行政村1480个村民小组。有时候,摩托车坐板就是他们的办公桌,看着群众一张张笑脸,跋山涉水也值得。
“齐云山是驴友的户外天堂,近年来齐云山爬山的人越来越多,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想在山脚下开个民宿,但是不知道怎么定位,今天这个培训正好可以帮我解答困惑。”来自思顺乡齐云山脚下的郭名燕说。
在横水镇阳明寨创业孵化基地会议室内,来自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朱琳和许良慧老师,正结合崇义文旅产业发展对民宿经营管理人员和有民宿创业意愿的学员开展旅游接待礼仪和民宿产品开发培训。这场培训是我县人社部门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创业开展的创业指导专家进创业孵化园区活动,也是2023年“源来好创业”青年创业资源对接服务活动之一。
我县以崇义水饺特色美食为载体,积极打造崇义水饺师劳务品牌和崇义水饺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基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场地保障、政策服务和平台搭建,目前通过崇义水饺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孵化的从业人员已达6000多人,1500多家崇义水饺门店遍布全国各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县依托建成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就业公共服务深入延伸到基层、到社区、到乡村、到群众家门口,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就业优先战略。
作者 :朱泰龙 黄远
版面编辑:艾宇婷
责任编辑:杨晓斌
值班主任:章丽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