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韩国人的文化自信:中日俄土都剽窃韩国,连印度也没放过

0
分享至

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关中韩文化的争论从2004年一直争吵到2023年,其中有个美国网友提问:“为什么韩国总是从美国窃取文化?”

韩国人回复:你确定是韩国在抄袭美国吗?韩国比美国更早发明了流行乐队、手机和肥皂剧,韩国人认为中国人在效仿韩国文化,我认为美国也在效仿韩国。

吵了快20年,风向从一开始讨论“现有文化”变成“文化起源”,而明显落了下风的韩国网友也改变了策略,将不得不认可的文化事实转变为“部分承认”,例如有人拿出中国和韩国古籍来印证起源时,韩国人就会承认是“借鉴”,没有实际证据就咬定是“某国抄袭了韩国”

“韩国喜欢窃取文化”的“病根”
到底在哪儿呢

《韩国时报》记者姜贤庆在2009年时写过一篇“韩国人缺乏文化自信”的报道,他列举了中日俄等国文化特征,比如外国人说到中国就会想起故宫长城、火锅小吃,提到日本就是寿司烧酒,以及俄罗斯的斯拉夫文化等等,而提起韩国,外国人只知道财阀。

“越缺乏什么,我们(韩国人)就越想证明什么”,姜贤庆在结语中告诫:“我们(韩国人)为了得到更多国家和游客的认可,选择了最便捷,也是最不讨人喜欢的方法,直接复制他国文化再以申遗等方式广而告之。”

然而,姜贤庆的警告并没有引起韩国人重视,反因过于真实而引来抵制,《韩国时报》迫于压力解雇了他,但这篇报道却一直挂在《韩国时报》的“文化专栏”英文版首页
,这或许是《韩国时报》唯一坚持的底线了。


十年后的2019年,姜贤庆在专访中再次表态:韩国文化出自中国文化圈,这毫无争议,我们(韩国人)可以大大方方的承认这一点,再从“传承”和“创新”等方面让更多外国人认可韩国,否则,“韩流”就是“文化绊脚石”

一时间,姜贤庆被韩国民众集体视为“韩奸”,甚至有人声称“姜贤庆比崔德新更可恶”。

(崔德新,前韩国外交部长,1986年投奔朝鲜)

韩国人都剽窃了哪些国家的哪些文化?

一开始,我以为韩国只喜欢在中日之间抄袭,毕竟同属东亚、同出中华文化圈,没想到韩国连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和印度文化都要染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高丽僧人一然撰写的神话小说《三国遗事》,也就是后来被韩国人改编而成的《檀君神话》,于1997年正式写入韩国教科书

在韩国官方介绍中,檀君就是婆罗门古神“因陀罗(雅利安原始神祇)”,在公元前2333年时建立朝鲜古国,通过丝绸之路将先进技术传授给中日俄以及蒙古、波斯和土耳其。

中国人把《山海经》当神话古籍看,可韩国人却把改编作者都说不清是谁的《檀君神话》,当真实史记来看,于是就有了后来韩国人声称的“日本清酒来自韩国”、“土耳其高原农耕技术源自韩国”、“蒙古驯马技术由韩国骑士教导”、“波斯丝绸地毯仿造韩国”、“俄罗斯从韩国抢走一半西伯利亚”,以及“印度原神是韩国人,曾向韩国俯首称臣”等等
言论。

至于中国,包括春节、端午节、汉服、饺子、粽子、泡菜、茶道、陶瓷、花灯、丝绸等等五百多项文化与技艺,早在21世纪之前,韩国人就已经在世界各大语区网络频繁造谣“中国抄袭韩国文化”
,甚至连公元372年传入朝鲜的佛教,也被改成是反向“从朝鲜传入中国再到印度”。

另一面,韩国人为了坐实谣言,全力发起“去汉字运动”,为了把首都汉城改名首尔,韩国人不惜耗资数亿美元销毁所有写着汉城的书籍和地图,就连网络上的痕迹也要抹掉。

决心虽然很大,可韩语毕竟是低端语言(国际公认的低能语言,我已经给脸了),由于词汇量少,韩文不得不加入大量拟声拟态词,导致书写时词不达意、易被误解,虽然韩国宣称去除汉字,可如今的韩国人身份证依然要靠中文来区分,越是正式高端的文本文书,汉字占比越大,例如韩国宪法的汉语
词汇比例就高达60%。

按照语言学家的解释,韩语是黏着语,依托汉语而强行生成类似中国方言的附生语种,并不具备完善的
语言功能。否则以韩国人的性格,
又如何能忍受韩语中夹杂着大量的汉字呢?

韩国人剽窃文化,是自卑,还是
自大?

大家都以为韩国人很自卑,所以费尽心思也要剽窃他国文化,但实际上,韩国人并不这么认为,绝大多数韩国人是真的相信“中国抄袭韩国”,而且这种思维早已根深蒂固。

2021年,一家韩国媒体发起“你为什么讨厌中国人”的问卷调查,240万韩国人参与投票,结果有76%的韩国人选择“因为中国人偷走韩国文化”,污染、病毒和假货的得票率分别为60%、46%、23%

也可以这么说,韩国人不需要、也不会考虑历史和真相,只要他们自己相信的,那就是真的,所以很多外国人认为“韩国人经常莫名其妙的自大”。

之前就有韩国读者在我文章评论中口出狂言,说韩国的瓷器比中国历史悠久、品质更高,韩国丝绸4000年历史,养的蚕丝比中国更好
等等。当我想反驳时,他又把评论给删了,这就是韩国网民惯用的手段,达到目的就行了,不给你反驳的机会

如何解读“韩国人的自大”,粉丝推荐了韩国连续剧《帝国的黎明》,剧中居然有“唐太宗被高丽大将军射瞎眼睛并下跪求饶”的场面,之后的一百多集里,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被高句丽欺负个遍,韩国官方电视台和各大综艺节目纷纷下场证实,如此行径也真是到了一个“只要我信,那就是真”
的无上高度了。

不仅如此,近期播出的韩剧《大地之王》,也引来多位阿拉伯学者的质问
:阿拉伯王子萨米尔什么时候跟
韩国有过接触?阿拉伯王室从未将韩国放在眼里,让阿拉伯王子给韩王下跪的场面,别说以前,
以后也不可能出现。

这一幕连欧洲人也看不下去,英国作家乔治·乔菲在《艺术与文化》节目中公开指责
:韩国的高等教育能不能优先考虑文化课程?其他国家拍神剧是为了满足本国民众的低级趣味,而韩国拍摄的神剧不仅娱乐了全球,还让韩国人信以为真

增加文化课程就能解决韩国人剽窃文化的习惯吗?我觉得不太可能。

根深蒂固的思维和政府有意识的引导,早已让多数韩国人失去自主分辨能力,在过去与韩国人接触的经历中,他们通常会下意识的宣传韩国,例如韩国美女很多、韩国化妆品很好、韩流明星全球知名
等等。

可是,韩国人从来不说80%以上女性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整容手术、韩国销量最好的化妆品来自日本和法国、韩流明星拍摄的世博会宣传片只拿到29票
等等真实信息。

我曾经跟一位韩国历史教授有过短暂交流(说实话,那个嗓门我吵不过他),他列举了一大堆我没看过也没听说过的韩国古籍来证明“中国抄袭了韩国文化”,例如官服官帽、礼仪举止等等。

我只反问了两个问题,韩国古代官帽两边的长翅有何用处?
女子行礼左掌在上和右掌在上有什么不同意义?

教授顿时语塞,强行狡辩说“没有特殊含义”,然后我才慢悠悠地
解释说:官帽两边的长翅源自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早朝时官员交头接耳而设。女子行礼则源自明代周礼九拜之一的拜手礼,女子应以右手压左手掌心,男子则相反。

至此,教授再也不跟我说话,临别前我忍不住又
说了几句:中国人不在乎韩国有没有抄袭,反倒很开心本国文化能被韩国人认可,但既然是学了,就学到底,比如拜手礼,比如儒家文化,还有婚礼和祝寿可千万别送花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妈妈,你下面怎么有胡子”?妈妈给出的答案,值得我们学习

“妈妈,你下面怎么有胡子”?妈妈给出的答案,值得我们学习

大果小果妈妈
2025-10-23 13:32:33
71岁大妈因肝衰去世,虽生活规律爱喝茶,丈夫多次劝告未果

71岁大妈因肝衰去世,虽生活规律爱喝茶,丈夫多次劝告未果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04 22:11:19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4 09:17:43
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前,谁在掌管台湾,为啥老蒋一去他要拱手奉上?

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前,谁在掌管台湾,为啥老蒋一去他要拱手奉上?

鹤羽说个事
2025-10-27 15:55:30
这个状元怎么了?才25岁啊,得分生涯最低,命中率生涯最低

这个状元怎么了?才25岁啊,得分生涯最低,命中率生涯最低

球毛鬼胎
2025-11-04 18:23:43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官二代高速上殴打宝马车主,一小时后被十几辆装甲车包围

官二代高速上殴打宝马车主,一小时后被十几辆装甲车包围

历史八卦社
2024-09-14 16:48:46
两岸统一为啥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了,等不及了!

两岸统一为啥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了,等不及了!

窥史
2025-10-10 19:33:51
海上发射鼻祖、“俄罗斯版SpaceX”完成破产清算

海上发射鼻祖、“俄罗斯版SpaceX”完成破产清算

航天界
2025-11-04 23:07:27
买或不买,都请痛快点!印尼还在犹豫,中国歼10不缺这一个买家!

买或不买,都请痛快点!印尼还在犹豫,中国歼10不缺这一个买家!

叹知
2025-11-03 20:12:32
广东全运大胜山东仍存隐忧 被陶汉林打穿内线遇韩德君周琦咋办?

广东全运大胜山东仍存隐忧 被陶汉林打穿内线遇韩德君周琦咋办?

大嘴爵爷侃球
2025-11-04 22:50:11
广州:拟于明年大年初一继续举办烟花汇演

广州:拟于明年大年初一继续举办烟花汇演

鲁中晨报
2025-11-04 22:19:03
老实的家长,根本接触不到小学的这些真相!

老实的家长,根本接触不到小学的这些真相!

好爸育儿
2025-10-29 08:40:03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仙味少女心
2025-11-03 18:29:22
安帅:内马尔能力很强,但我不会带缺比赛强度的球员去世界杯

安帅:内马尔能力很强,但我不会带缺比赛强度的球员去世界杯

懂球帝
2025-11-04 13:15:07
义务教育年限要延长了!学前还是高中?影响几何?

义务教育年限要延长了!学前还是高中?影响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25:39
果然不出中国所料:刚回到国内,特朗普就收到坏消息,太尴尬了

果然不出中国所料:刚回到国内,特朗普就收到坏消息,太尴尬了

沈言论
2025-11-04 22:50:03
2-1到3-0!拜仁杀疯了,欧冠大战巴黎,冲16连胜纪录,172亿对决

2-1到3-0!拜仁杀疯了,欧冠大战巴黎,冲16连胜纪录,172亿对决

侃球熊弟
2025-11-04 06:05:02
朝鲜女子怀孕,确认是志愿军连长所为,团长批示了8个字

朝鲜女子怀孕,确认是志愿军连长所为,团长批示了8个字

兰姐说故事
2025-09-17 10:10:06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4 07:20:43
2025-11-04 23:39:00
基斯默默
基斯默默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5511文章数 3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这个冬天,一起奔赴黑龙江的冰雪之约!

数码要闻

全球首款酷睿Ultra 2单板电脑发布,板载32GB内存

亲子要闻

幼儿园免费背后藏着影响每个家庭的人口危机。

教育要闻

高中文言文,到底难在哪?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