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商朝共经历了13次迁都。其中,8次是在商朝建立前,而另外5次则是在汤建立商王朝之后。
这种频繁的迁都行为背后,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因。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记载中,寻找到一些可能的解释。
都城的选定被视为一个新王朝的头等大事,因为这关乎整个国家的全局,就像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样。然而,商朝在都城的迁移上,却展现出一种近乎“随性”的频繁。
商朝的迁都行为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或者说是策略,这使得商朝的都城在地理上的分布显得极为独特。
商汤灭夏后的第一次迁都毫,然而此后的商王们开始频繁迁移王都。其中主要缘由,一是为了躲避洪水泛滥,二是王权争夺导致的内乱,三是扩张疆土的需要。
殷商为方便打猎采集靠近河流而居。但黄河水患频发,历代商王被迫向内陆迁移。
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也记录了商王屡遭水患之事。如武丁时期,其都城相(今河南省安阳市)被泛滥的河水淹没。为躲避洪水侵袭,不得不二次三次迁移都城。
如《尚书·盘庚》所载“帝略迁基”,“修故渝”,正是指商王为逃避水患频繁更换都城的历史。在当时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商人无法有效治理河流,屡屡为洪水所迫,不得不四处躲避。
此外,殷商王朝采用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并用的混合继承制度,往往导致王位争夺冲突不断。
历史上商朝王室诸子奋争王位的“九世之乱”期间,商王室内部矛盾激化。如有传武丁曾立庶子伊尹为太子,后来在妻子太任的影响下改立嫡子祖辛,导致兄弟内讧,最终武丁被杀。
为割据一方山河自保,商王们只能频繁搬迁都城。商与武丁之间的继承之争更是直接导致其迁都嚣。
末了,殷商不断向四方用兵,其目的亦在继续扩大疆土。商王通常会派遣远征军开拓边疆。如帝乙曾命人出戎伐蠻族,大胜而归。
为便于经营新占领地,商王搬迁王都至边境也是迁都的重要原因之一。此举既可威慑被征服民族,又可及时调兵遏制叛乱。
直至商末,盘庚迁都殷,终结其祖宗频繁迁徙之风。盘庚定都殷后大力推行改革,抑制贵族势力,重申汤武之法,也平定了商周交替之际的动荡。
盘庚迁殷之举既振奋了军心民心,也重建了王朝威严,是商朝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殷紧邻渭水,不仅兵家必争之地,水利发达,又土质肥沃。
加之商朝已经基本完成对四方的征服,盘庚定都殷为商朝积蓄力量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