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底了,还有一件今年养老金的大事,就是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从11月份开始,山东省等各个地方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就陆续公布了,另外上海市等一些地方已经使用全口径社平工资了,有关数据实际上使用的更早一些。
各地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情况。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2个省份养老金计发基数(或者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已经公布了。目前还有广东省、湖北省、吉林省、浙江省、福建省、陕西省、湖南省、甘肃省、河南省等九个地方尚未公布。
计发基数突破1.2万元的地区是上海市,达到了12183元,比上年度增长6.91%。
北京市为11525元,比上年度增长4%。
西藏自治区达到了10791元,比上年度增长9%。
天津市今年也突破了9000元,达到了9016元,比上年增长3.97%。
江苏省的计发基数今年增长3.66%,达到了8613元,还没有过渡到社平工资。
青海省计发基数是8591元,比上年增长3.9%。
四川省为8079元,增长3.29%。
云南省为8023元,增长3.30%。
海南省使用的是全口径社平工资达到了8050元,比上年度增长5.93%。
另外,还有重庆、宁夏、安徽、山东、内蒙古、新疆、河北、贵州、辽宁、山西、江西、广西、黑龙江等几个省份公布了计发基数,不过都是低于8000元了。大家可以具体看一下暖心汇总的下图:
养老金计发基数的作用和使用人员。
养老金计发基数,一般也称为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这是计算基本养老金中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重要因素。
比如说按照山东省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在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缴费年限30年可以领取30%的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
不过,由于山东省的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是11月15日才公布的,今年11月以前的退休人员使用的是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预计在12月份,山东省的2023年1月份以来退休的老人,将会迎来重算并补发差额。
使用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的基础养老金是2154.75元,而使用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重算以后得到的真正基础养老金是2240.4元,增长了85.65元。
当然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也会涉及到重算,只不过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就不涉及了。
假设这位退休老人基本养老金增长了100元,但是他是5月份退休,6月份开始发放养老金,12月份预计会补发6~11月份差额共计600元。
养老金的重算,主要涉及的是2023年1月1日以来办理退休,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老人。这些老人最早开始发放养老金,实际上是从2月份开始。
2022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的老人,养老金实际上都参与了今年7月份的养老金调整,因此并不会吃亏的。2023年养老金调整总体水平是3.8%,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跟原先的养老金计算是没有关系的。
所以,养老金重算对于个人来说最多会有一次,而养老金调整会伴随着退休人员年纪的增大,基本上每年都有一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