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纺织服装行业兴起之初就追随纺织服装行业,至今已近30年的越安服装公司(công ty may Việt An)生产经理阮高方先生称:从未感到这个行业像现在这样艰难。
2020年,当疫情在中国爆发时,纺织行业因其固有的弱点而遭受了苦果:过于注重加工,而将原材料留给了国外供应链。当时越南89%的面料进口用于出口,其中55%来自这个拥有数十亿人口的邻国(中国)。
原本运转顺畅的供应链,却因为中国为抗击疫情“封锁”道路,原材料“堵塞”,突然彻底断裂。
阮高方多年前就认识到这个“致命弱点”,但别无选择。
如果原材料不是来自指定供应商,出口合作伙伴就拒绝接受加工货物,包括胶水、里布、纽扣…… 结果,由于价格几乎不可协商,利润减少。企业想要盈利就必须“蚕食”劳动力成本。
越安服装公司成立于1994年,在经济欢迎第一波外国直接投资进入越南时“抓住”了机遇。正是从外国直接投资“客人”分享的订单中,阮高方才有了在国内建立一家大型企业的雄心,就像韩国人和中国人所取得的成功一样。
这一时期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国内企业与“大鹰”一起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三十年后,尽管公司规模已超过1000名员工,但越安仍未找到摆脱纺织和服装价值链最后位置的出路。
纺织行业利润由高到低排列的三种主要生产方式包括:加工、买方提供投入(CMT);工厂可以主动采购原材料,生产,然后发货(FOB);加工企业可以参与设计阶段(ODM)。
30年来,阮高方的公司仍然沿用第一种方法——一直使用着订购合作伙伴指定的材料,包括布料、胶水和纽扣,否则生产的货物将被拒绝。
据FPTS证券公司发布的对越南纺织服装行业的深入研究显示,这种方式仅带来加工单价平均1-3%的利润率,在整个价值链中是最低的。
阮高方的公司情况也不例外。越南约65%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采用CMT方式。FOB订单——利润更高一点的——数量占比30%;剩下的就是ODM——利润最高的阶段,但只占5%。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认为这是很荒谬,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进口原料,越南也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制造,所以我们决定在国内购买原料。”越安的经理谈到大约10年前他“违背”合作伙伴意愿的时候说过上述话语。
他认为他们以建议的形式指定原材料的来源,所以只要不损失产品质量,他们仍然可以做灵活的供应商。
然而,这种鲁莽的行为让越安陷入了困境。遭到了品牌的投诉,货物被退回,尽管据他说,里布的面料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此后,该公司继续依赖合作伙伴指定的原材料。
从国外合作伙伴的角度,在一家时装公司工作了5年的工厂经理黄灵女士解释说,全球的品牌几乎从不让制造企业自由选择原料供应商。
除了质量和价格这两个强制性标准外,品牌还必须确保原材料供应企业不违反社会和环境责任,以避免风险。例如,美国在2021年禁止进口使用新疆棉花的服装,因为它认为这里的劳动条件不符合标准。
“如果赋予工厂购买原材料的权利,品牌也必须知道他们的合作伙伴是谁,以便聘请独立审核员做整体评估。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生产计划是提前一年就制定好了的。”
由于无法摆脱裁剪和缝纫的束缚,去年年中以来纺织服装行业出现订单危机,阮高方的公司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工厂萧条,品牌逼价,利润跌入谷底。
公司需要订单来维持数千名工人的工作,所以必须承担损失。没有其他办法,他不得不降低产品的单价,这意味着工人在同样的收入下要做更多的工作。
利润低,像越安这样只习惯加工服装的国内企业没有积累足够的现金流来应对市场冲击,或进行再投资扩张。
纺织服装出口成交额仍在稳步增长,但近10年来国内企业贡献值并没有明显提升。纺织服装出口额的60%以上属于FDI,而国内企业仅占24%。在皮革和制鞋行业,FDI也占出口额的80%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