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蔡英文为诱饵,外国记者企图浑水摸鱼,外交部发言人机智回怼

0
分享至

不安好心的外国记者又来“挖坑”了,他们在中国外交部的记者会上试图以所谓的“台湾总统”来称呼蔡英文,结果被外交部发言人首先纠正。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些不安好心的外媒记者在外交部记者会上提问时,经常会试图使用这一小伎俩来浑水摸鱼,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险恶政治目的。

除了所谓的“台湾总统”四个字眼外,在外交部的记者会上,外媒记者曾多次使用所谓的“台湾副总统”、台湾防长”“台湾外长”等词汇进行“挖坑”,妄图浑水摸鱼,蒙混过关,但最后都被外交部一一识破。

之前还有一个更绝的操作,3月份马英九赴大陆祭祖,有记者不安好心地在外交部记者会上提问相关问题,结果被外交部发言人识破其背后的阴险伎俩,直接将其言论进行了驳斥。不得不说,外交无小事,细节真够多,尤其是涉及中国台湾问题时,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阴险之人的圈套。

(一)蔡英文认为,大陆现在“武力收台”的可能性很低,岛内舆论抨击她和赖清德骗选票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在纽约林肯表演中心举行了年度活动。在这次高峰访谈中,蔡英文提前预录的相关采访视频也被放了出来,主持采访蔡英文的美国专栏作家安德鲁·罗斯·索金给蔡英文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希望蔡英文能够评估大陆“武力收台”的可能性和“风险”。蔡英文表示,大陆目前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在不会考虑“武力收台”。

随后蔡英文还打出了所谓“国际社会”的旗号,称国际社会已经“表明”战争不是选项。蔡英文此举分明是在“拉大旗扯虎皮”,如果民进党胆敢搞“台独”挑衅的话,为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武力就是一个重要选项,而且还是唯一的选项。

对于蔡英文的这一判断,岛内舆论有不同的看法。11月30日,新党舆情中心副主任孙荣富在台湾《中国时报》上投书了一篇文章,他明确表示:打不打不是你蔡英文说了算,蔡英文即将要下台走人,而且她一贯信口开河、谎话连篇,对于蔡英文所说的“解放军此时不会武力收台”的判断,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孙荣富还表示:既然蔡英文说大陆目前没有“武力收台”的可能性,为何赖清德还一直高喊“备战”、高喊所谓的“抗中保台”呢?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孙荣富认为,蔡英文和赖清德释放出自相矛盾的信号,完全是为了选票。赖清德继续高喊“备战”,操作所谓的“抗中保台”,无非是尽可能地巩固绿营基本盘,并最大程度地煽动岛内民粹,最好是能够重演2020年岛内选举时的场景,通过不断放大所谓的“大陆威胁”来恐吓、倒逼岛内的选票向其聚集。

蔡英文这么说也是为了民进党的选情,台湾承平日久,台湾民众最怕、最担心的就是打仗,谁也不想让自己平静的生活陷入一片战火,沦为一片废墟,而国民党在选战中主打的就是“反战”“和平”,喊出了“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的口号。在此背景下,一味地煽动局势、鼓噪战争对民进党的选票势必会产生影响。所以蔡英文试图通过“降温”的方式对冲国民党打出的“和平牌”,变相助力赖清德的选情。所以则这才有了蔡英文和赖清德截然不同、自相矛盾的表态。

对于蔡英文的这句话,侯友宜是这么呛的:民进党是“抗中保台”打过头了,以至于台湾民众担忧战争真的会爆发,所以此时开始由蔡英文出头来打圆场。侯友宜还表示,如果民进党真的有“和平诚意”,想让台海局势降温的话,那就把他的“台独党纲”废除,以展现自己的态度。赖分明就是在骗台湾民众的选票。

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选举,恐怕当前在民进党人的眼中只有“选举”两个字。赖清德喊“备战”是为了选举,蔡英文高喊“现在解放军不会收台,台海没有战争风险”也是为了选举。如果民进党当局真的想和平,就废除他们的“台独党纲”,承认“九二共识”,放弃“谋独”分裂。显然,民进党并未这么做,对于外界要求“废除台独党纲”的要求完全充耳不闻,恐怕还是“台独”之心不死。

对于蔡英文的这一判断,也有岛内舆论狠呛道:你只要不找事,不挑衅,台海就没有冲突风险。

(二)对于蔡英文的言论,外交部、国防部同时发声,并隔空告诉蔡英文怎么做才会有台海和平

1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同时都举行了例行记者会,在会上有外媒记者向中方问到了这一问题,那么中方给出了一个什么回答呢?

外交部发言人提到了两个重点:其一,如何才能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呢?外交部发言人连续给了三个回答,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分裂,反对外部干涉。只要做到了这三点,台海就会有和平。

外交部发言人的这番话也是变相回应了蔡英文所谓“现在台海没有战争风险”的言论。换句话讲:主要民进党当局继续搞“台独”,与外部势力勾结,否认“九二共识”,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乃至继续搞所谓的“两国论”,台海绝没有和平可言,战争的风险会一直存在。

其二,外交部再次重申,民进党当局的“谋独”分裂挑衅活动只会遭遇可耻的失败。这其实是再一次揭露蔡英文所谓的“台海无战争风险”言论,民进党的“谋独”一定会有风险,而且其糟糕、可耻的结局都已注定。

对于蔡英文的言论,外交部的回答较为巧妙,国防部则是直接霸气回怼。在11月30日国防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对于记者问到的这一问题,国防部发言人明确回答了这么几点:其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换句话讲,对于台湾问题,中国不会仅限于反“独”,遏制“台独”分裂,完成国家统一才是最终的目标。这句话背后的用意,台湾岛内应该仔细品一品,尤其是那些一直幻想“维持现状”的群体。

其二,“倚美谋独”注定徒劳,“以武谋独”死路一条。这两点恰好呼应上面外交部所说的反“台独”、反外部势力干涉。不过还有一点略微不同,“以武谋独”还有指向美国对台军售之意。换句话讲,如果美国在对台军售方面做得过火,同样也会在台海地区引发剧变。之前岛内专家在预测解放军可能对台“动武”的条件时,就特别提到:如果美国向台当局军售极具进攻性的武器,解放军随时都会开启“武统”。

其三,国防部还强调;如果岛内分裂势力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这句话的分量很重,相当于解放军直接亮明了“红线”。蔡英文所谓的“当前台海战争风险小”根本是完全臆测,如果“台独”势力胆敢越过“红线”的话,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解放军必然采取“断然措施”。

所以蔡英文所说的“当前大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攻台的可能性很小”完全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臆测。解放军“武力收台”的根据是条件,而非时间,换句话讲,只要台当局逼近、触碰大陆 “武统”的条件,解放军会毫不犹豫地发起雷霆之击。蔡英文的臆测无非是想多骗一些选票,把民进党当局炒作过头的“抗中保台”往回拉。

(三)外交无小事,处处是细节。对于外媒记者的陷阱,外交部发言人机智回怼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30日外交部记者会上,还出现了令人关注的一幕,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它让人真切感受到外交工作的不易,陷阱随时都在,真所谓“外交无小事,处处是细节”,看完这一幕,不得不令人为祖国奋斗在一线的外交人员点赞。

向外交部提问蔡英文声称“受客观因素影响,当前解放军不会出兵收台”这一问题的是英国路透社记者,该记者在提问时,对蔡英文使用的是“台湾总统”。这可是一个非常阴险的表达。

首先他在中国外交部的记者会上公开使用这一错误的称谓,完全是一个无端的挑衅,而且这根本是一个支持“台独”的说法。日前马英九曾明确表示:台湾只是一个省,不是一个国名,马英九甚至还直接抨击蔡英文违反台湾地区的法律法规,暗搞“台独”。

如果用在路透社记者的提问上,同样也是如此,这可是明目张胆地为“台独”造势。此外,路透社的记者在提问这一问题时颇有想浑水摸鱼的意味,他是想利用提问问题的契机,然后出其不意地给蔡英文前面加上这4个字,以达到其挖坑,为“台独”造势的目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路透社的记者不知道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吗?显然不可能,路透社是一个老牌新闻媒体机构,其记者被派驻其他国家或地区做采访时,必然提前做足功课。具体而言,路透社一定很清晰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更清楚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所以这次路透社记者在外交部的问法显然是有意而为之。

针对路透社记者不怀好意的问法,外交部发言人直接回怼。在具体回答他的问题上,外交部发言人首先做了一个用词纠正:“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台湾总统”。随后外交部发言人还表示:你提到的也不是一个外交问题。

这句话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一般而言,外交部针对台湾问题做出相关回应时,大多集中在美台勾结之时,因为这牵扯到外部势力的介入。而如马英九所说,台湾就是一个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路透社记者所问的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蔡英文本人,并没有涉外,所以这一问题并不是外交问题,相关问题他应该去问国台办。而路透社的记者却就此问题向外交部询问,这背后又是包藏祸心。总之,台湾问题不是“外交问题”,它是中国的内政。

从这一点也可是看出,处处都是细节,在外交场上,有时一句听起来很简单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陷阱,这需要极强的反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件。今年3月27日,马英九首次访陆祭祖,在当天外交部的记者会上,就有记者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询问有关马英九造访大陆的问题。毛宁明确表示:这不是一个外交问题,你应该去找相关部门了解。

这背后的意思很简单,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它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如果单纯地想了解台湾问题,就应该去国台办询问。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坑。不过这也更加说明中国外交官的机智、专业。

此外,像路透社记者使用所谓的“台湾总统”来称谓蔡英文,企图浑水摸鱼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下面可以简单做一个盘点:

2019年3月28日,有外媒记者以所谓的“台湾总统”修饰蔡英文,并向时任外交部发言人的耿爽发出提问。耿爽直接回怼道:蔡英文从来不是什么“总统”,她只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这一点你应该清楚。

2019年11月22日,在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引用所谓的“台湾外长”这一称谓进行提问,耿爽直接纠错:我们从不承认台湾“外长”这一称谓。

2022年3月23日,有外国记者就蔡英文与安倍晋三进行线上通话进行询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首先纠正他的说法: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没有什么所谓的“总统”。

2022年7月26日,在外交部的记者会上,有记者用所谓的“台湾总统”称谓蔡英文,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赵立坚立刻纠正:台湾没有所谓“总统”,请注意你的措辞。

2022年8月9日,在记者会上,彭博社的记者使用“台湾外长”这几个字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问,汪文斌直接就相关用词进行纠正。

2023年3月6日,路透社记者在提问时直接用所谓的“台湾防长”形容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毛宁直接纠正:海峡两岸都是中国领土。台湾没有什么所谓的“国防部长”。

2023年6月9日,路透社记者在提问时把所谓的“台湾外长”放在吴钊燮这一人名之前。汪文斌直接纠正:没有什么台湾“外长”,只有中国地方的外事部门负责人。

2023年10月24日,在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引用赖清德的话进行提问时直接使用所谓的“台湾副总统”进行称谓,发言人毛宁直接纠错。

从这几个例子看,很明显,像这样“挖坑”式的浑水摸鱼在外交部的发布会上简直数不胜数。可不要小看这些名词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已经涉及到了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中国外交官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以及迅捷的反应力,对于基本原则立场问题一直与外媒记者斗智斗勇。看到这些,不由得为中国奋斗在一线的外交天团点赞。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凭海观岛
凭海观岛
时事媒体人,研究台湾问题多年
2121文章数 205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沙利文证实"乌军已使用美国提供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头条要闻

沙利文证实"乌军已使用美国提供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体育要闻

独行侠绿军会师总决赛 他成了最尴尬的人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三年没买房,省了不止一百万

科技要闻

苹果开发者大会今晚开幕,iOS 18即将登场

汽车要闻

营收99亿亏损50亿+ 蔚来一季度财报出炉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教育
艺术
时尚

手机要闻

WWDC 2024大会即将举办 我们可以期待什么?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我们的教育真的太残忍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女人过了50岁又如何?学会这些日常穿搭,气质不比年轻人逊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