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认识我多年的粉丝坐了很远的高铁来到我的城市,一定要和我见一面。
他的现状是:
国内房产10套以上、澳洲两套、曼谷两套。
这两年生意下滑严重,现金流严重受损,需要补充现金流。
他大老远找到我想要解决的困惑是:
打算卖掉澳洲两套房,来补充目前的国内现金流。
但澳洲的税费太高了,想要找我降低一下费用,或者没有直接明示的能不能免收,因为转让的话是可以让我澳洲公司来操办的。
当我了解了他的所有房产结构、资产结构后。
当我了解了他找我的真实诉求后,我陷入一段沉默。
我在想,如何开始这段谈话。
我问:为何要卖掉澳洲?
答:因为国内的房产现在不好卖。
我问:就因为澳洲的好卖?
答:还因为澳洲的涨了不少了。
我问:因为卖国内的亏钱?
答:是的,卖国内的现在亏钱太多,不是时机。
开门见山三问三答之后,我又陷入一段沉默。
我在想,我该如何有效沟通?
我说,在股市里,一赚二平七亏,这个七亏的底层原因是人性决定的,就是
损失厌恶
当一个人需要用钱时,会率先把股市里不赔钱的股票卖了,留下亏钱的。
当一个人要离开股市时,会率先把涨的最好的股票卖了,然后卖不赚不亏的,最后才卖亏钱最多的,因为一是不想亏钱,二是留在股市一天就还有一天希望。
我说,你想一下,股市里的亏钱和楼市里的亏钱,是不是一个样?
就是经济学上的损失厌恶。
也就是现实中的理性错误。
因为澳洲好卖,就把澳洲的卖掉。
因为国内的不好卖,就不卖国内的了。
因为国内的亏钱了,就不卖国内的了。
因为能涨,已经是证明。
因为能租,也已经是证明。
因为证明了自己优秀,就要被主人抛弃?
这是资产梳理中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啊。
因为好资产表现好,所以就欺负好资产啊。
所以,我说。
这样操作的结果是,你把你手上最优质的资产给扔了,留下一堆垃圾资产(没有租金、还在下跌、何时反弹不确定)给家庭。
这是对家庭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继续说。
我理解你的想法,就是感觉现在卖国内房产不是时机,我理解。
我相信,这样的想法和屏幕前的你,极其一致,当下,不是出售时机。
我说,从100万跌到了80万,此时有三种可能,
(一)是盘底了明年还是80万,
(二)是到底了明年反弹到90万,
(三)是继续下跌明年70万。
(以上的明年,可以类推为后年大后来,也即未来)
三种可能之下,如果选择在当下卖出,(一)是对的,(二)是错的,(三)是更对的。
我问他,你认为,2024、2025,你国内房产的价格,会是一二三哪种?
没等他回答,我说,我相信你是经过相对粗浅的思考选择了一或二,但,你此时要慎重的想一下。
(一)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二)是底层逻辑是什么?
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而你此时,面对我,冷静的想一下,(三)的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你此时的选择,都是在赌(二),就是明年后年铁定上涨。
所以,你要想一下,
会不会赌错了?如果赌错怎么办?赌错的代价可否承担?
我继续说,
澳洲这套别墅,2019年65万买入,现在能卖95万,5年以内,铁定到120万以上(都是澳币),而且租金5%,没有空租,这是非常确定的。
澳洲这套公寓,2019年以73万买入,现在能卖95万,5年以内铁定到110万以上(都是澳币),而且租金6%,没有空租,这是非常确定的。
我们一定要选择放弃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吗?
谈话至此,相信屏幕前的你,也能明白我的建议了。
在最后送他上车离开的时候,我紧握着他的手说:
一定要坚定的持有优质资产,坚定的甩掉劣质资产(哪怕是5折售出,也是正确的选择)。
持有劣质资产,一方面是可能继续亏钱,即使不亏钱,也让你继续损失机会成本,因为,劣质资产5折出来的钱,是可以在另一个资产上确定性的拿到收益的,这是确定性在损失的机会成本。
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是因为,这位粉丝,代表了99%的你我他们。
2
母亲已经70多岁了。
今年,没有了疫情,她特别喜欢回老家呆着。
我老家是豫北的一个小山村,小的时候,村里还有1000人,如今的村里,只有不到30个老人了。
母亲回到老家,已经没有人说话了,基本上就是一个人,为此,我们在老家装了监控,怕老人有事发现不了。
今年上半年,母亲还花钱把老宅子给重新换了一下瓦片、抹了一下外墙水泥。
说,修一下还可以再用30年不漏水不倒,如果不能用了,我们就再也不会回去了,她想让我们和这套房子(她的回忆)绑定更久一些。
我特别能理解母亲的想法。
她真的喜欢山村吗?不见得。
她是不想变老,她在怀念过往,她在怀念她年轻的时候。
她年轻时候的日子,都是在这个小山村里呆着的日子。
所以,装修老房子,我支持。
所以,今年庙会母亲要捐款唱戏,我支持。
因为,我懂她,她老了,她想找回一些东西。
只是,我有时候就在想。
如果村里还有500个人,她可以和500个人一起在这里住着,养老,回忆过往,走家串门,就像她的年轻时候一样,那样,肯定是更幸福的,也是更开心的。
老人最怕的是孤独,但母亲只能在孤独和回忆里选一个。
她现在只能一个人静静的呆在小山村,一个人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光。
而村庄的凋落,走掉的人,都是迁到了更宜居的地方。
一半到了镇上周边的村庄、一半分流到了县城、市里。
这些出去的人,回到他们此时的老家,他们是有邻居的,这里也有他们年轻时的时光,他们就不必像我母亲这么一个人孤独和落寞。
而我家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择迁到更宜居的地方?那样的话,我回到老家也有儿时的玩伴,母亲现在回去也有一起回忆的同龄人。
所以,我有时,会怪罪我的父亲。
我父亲是一个能干的人,70和80年代,他是工人,就是长期工,是很多人羡慕的。
他完全有能力把家庭迁到更好的、人口不严重流失的地方。
一直到1989年,他一直有机会的,只是一个随手决定的事情。
父亲1989年生病,1993年去世,家里就再也没有腾挪的能力了。
父亲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是在县城街上敢摆棋谱赌钱的人。
现在家里还有近百本《中国象棋》杂志。
现在家里还有十多本《奔流》《啄木鸟》杂志,父亲当年也是爱耍弄文笔的人,写过散文、投过稿(未采用),如今,我也算是继承了这个衣钵,至今一直在写。
但就是这么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却没有真正的去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家庭的未来,孩子的未来。
有时候,我就看着身边一些985或211毕业的大学生。
看着他们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
看到了太多我父亲的影子。
很是感慨,再看一眼母亲,就更是禁不住潸然泪下。
自己难了,孩子才会容易。
现在难了,未来才会容易。
人生的底色是艰辛,知易行难。
今天不计划,不思考,不行动。
未来,就只有埋怨、吐槽、负能量,做一个你真正讨厌的那个自己。
当然,也许,现在,你已经提前成为未来的那个你。
把自己母亲的事情写出来,是因为,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在踏着一样的韵脚。
瓦依那在《大梦》唱到:
太多的错误,总在重复,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