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1年来自西安的李女士吗?李女士是穿着写有“刹车失灵”的衣服在上海特斯拉展台“抗议”的人。
此案终于判决了!
我给大家重温一下,这起事件,当然这起事故还得从另一位核心“张女士”开始讲起。
2021年2月21日,阳光温和,街道繁忙。
安阳市的天空蔚蓝晴朗,阳光高高地照在宽阔的341国道上。张女士和家人开着闪亮的白色特斯拉Model3来到小南海水库,希望能享受这一天宁静与和谐。
车内,张女士的父亲坐在驾驶座,专注地驾驶,而张女士坐在副驾驶,偶尔回头微笑着安抚坐在后排的母亲和尚未满周岁的侄女。
下午5点左右,他们从水库回来,全家人都沉浸在回家的幸福旅途中。然而,命运似乎给这个平静的周末留下了戏剧性的注脚。回来的路上,341省道南段——
发生了一起车祸,而这起车祸也成为了后来“上海车展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的根源。
特斯拉车辆原本在内侧车道上,突然像是被一个看不见的手控制了一样,先是侧身擦过一辆SUV,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刮痕。
紧接着,车辆失去了控制,像是被脱缰的野马,冲向了一辆日产轿车,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碰撞声。最后,车辆撞上了中央的水泥防护带,这才终于停下。
当然这种撞车的交通事故,是数不胜数的车祸事故之一,但对西安的张女士来说,这很不一样,因为——那些年,网上一度传出「特斯拉刹车失灵」导致的车祸案件。
所以张女士,也对自己的特斯拉车辆产生了怀疑。在问及好几次的事故回忆后,李女士一度觉得事故原因就是「特斯拉刹车失灵」。
但是在特斯拉在3月10日发布的声明中,用冷冰冰的数据来回应:事故发生时车速高达118.5公里/小时,而且ABS、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都在开启状态。
但张女士坚持自己的说法:车速仅60公里/小时,质疑特斯拉对事故数据的真实性。
然而就在——
张女士和特斯拉僵持不下时。
2021年3月份,西安的Model 3车主李女士,也意外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西安的李女士也声称自己在正常行驶的时候,“刹车失灵”,导致自己被撞车了。
而且当时车被撞了,安全气囊没有弹开,命都差点要丢掉了,后来车祸发生后。李女士问特斯拉要行车记录,发现U盘中无行车记录,像是被格式化了,李女士觉得不对劲好像很多特斯拉在发生事故后行车记录都没了...
特斯拉给出的回应是:李女士未创建行车记录仪专用的文件夹,因此无法开启行车记录功能。关于此次碰撞中气囊未打开一事,特斯拉表示,事故发生前,车辆未出现任何气囊系统的故障警告,车辆发生碰撞时并未达到座椅侧气囊和气帘展开的阈值。
于是,矛盾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当时「张女士和特斯拉的争议」在网上闹得很大,于是,李女士找到了张女士...
两人决定一起去特斯拉官方讨要说法。
于是4月19日,就有了那一幕。上海车展的特斯拉展台上,李女士和张女士身着印有“刹车失灵”字样的服装,突然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在展台上,她们挥舞着手臂,声嘶力竭地表达不满和愤怒,周围的人群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所震撼,有的停下脚步观望,有的则是摇头叹息,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出戏剧的高潮在当天达到顶点。
张女士很快因在公共场合扰乱秩序,被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带走,而李女士被处以行政警告,现场视频就发布了到了网上。
同日,特斯拉官方发布声明称,该人士系2021年2月河南安阳超速违章事故车主张女士,特斯拉称,双方沟通数月但一直无果。
但网友们看到李女士和张女士的那眼神里的愤怒和绝望,很快就心生同情,把它看作是个体与巨头斗争的缩影,是个体对资本家的抗议。
当那把火烧向特斯拉时,整个网络社区都被这场风波所吞噬。在这场争议中,"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话题成为了热门讨论的焦点,甚至在网络上演变成了一种流行梗。
这个梗在社交媒体上蔓延,成为了人们对现代科技与安全之间微妙关系的讽刺象征。
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真相总会浮出水面,就在两年后,2023年11月22日,著名的「上海特斯拉展台维权案」终于迎来了结局。
经过法院的审理,李女士的车并没有“刹车失灵”,事实上,是李女士自己的超速驾驶导致了车辆被撞引发的车祸,特斯拉方面没问题。
根据媒体的报道,法院针对特斯拉诉“上海车展事件”一名车主的名誉侵权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李女士被认定对名誉侵权责任成立,需要向特斯拉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2000元,同时承担2万元的车辆鉴定费。
特斯拉,毫无疑问赢了,特斯拉在这场公众关注的维权事件中取得了标志性胜利。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此案中败诉的李女士表示认同这个结果,不打算上诉。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法院判决前,在2021年就网友就“李女士事故的原因”,写过一篇北大核心论文,那位网友根据现代车辆的阿克曼转向原理,利用车辆运动方程构建了模型,结合特斯拉公布的数据还原了事故发生前的行车状态和轨迹,认为了事故车辆制动系统是正常工作的,车辆存在超速行驶的可能。
现在结合法院的判决来看,网友的论文所推测的结果,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
当然,虽然李女士的案件尽管已有了法律上的定论,但河南的张女士的故事却似乎仍悬而未决,因此张女士时至今日,她都拒绝相关权威机构对其车辆进行检测和鉴定...
而张女士的坚持也就堵死了“数据上的证据”调查和检测,因此,河南的张女士的告特斯拉的案子很可能就这样不了了之,没有下文。
至于大谈阴谋论的网友,我觉得也可以歇歇了,如果特斯拉刹车真有问题,在你死我活的商战上,其他厂商绝对不会放过这个黑点。
就像当年在中国盛行的三星,在中国跌落神坛一样,特斯拉如果是真的有问题,友商绝对会抓住机会会让特斯拉在社会性死亡...
但,无论是对李女士的判决,还是此前的潮州事件,中国的鉴定机构和司法部门最终都站在了特斯拉这一边,为这个被质疑的品牌正名。
你看林志颖也是,都说他刹车失灵,但实际上发生车祸后,他又买了一辆特斯拉...
那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塑造也可以摧毁一个人或一个品牌的形象。正如朱军事件所示,即使法院最终公布了事实真相,但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却很难完全改变。那些被舆论抹黑的名声,往往难以完全恢复。
然而,如果一个品牌或个人能够越过这个舆论的坎,那么它们的形象反而会变得更加坚不可摧,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每年的新品发布会前后,你总能看见总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和黑料,但这些似乎都无法阻挡人们对苹果产品的追捧。
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新闻已经成为人们的茶余饭后笑话。人们仍然会排队购买最新的苹果产品。尤其是当你看中国的数据时,非常有趣。网络上几乎所有人都在叫嚣支持国货。但事实上,苹果每年在中国的销量都不低。
现在来看,特斯拉也似乎正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尤其是这两年特斯拉不让上高速的事情,会非常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因为消费者是认“质量”不认“人”的...
当然,有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是,虽然李女士输了,但是在今年5月份,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概率,特斯拉还是召回了超过110万车辆进行了完善...
这里面的原因,不得而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