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人》的话来说,阿夫迪夫卡之战是俄军自开战以来发动的最大规模进攻,很不幸,在损失了大量重装备后,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俄军很可能已经在阿夫迪夫卡之战中再次失败了。
《经济学人》认为,俄军发动阿夫迪夫卡之战,不仅是试图牵制乌克兰军队在南线扎波罗热的进攻,还试图借此重夺战场主动权,俄军投入了大量机械化部队,但在进攻中损失了太多人员和装备,相关图片和视频已经充斥在了互联网上,即便是那些俄罗斯支持者,也无法忽视这些密集信息,除非他们的获取渠道没有发布关于阿夫迪夫卡之战的信息。
开源信息账户“ Osinttechnical”称俄军在进攻的前48小时,就损失了15辆坦克、33步兵战车和一些大炮,而其他开源信息机构公布的数字则更大。或许很多支持者不相信俄军的损失,但俄军确实已经放缓了进攻步伐,是的,依然在进攻,但已经不像最初那样气势汹汹,在部队被打残之前,俄军不会停止进攻。
乌克兰军队在阿夫迪夫卡占据地利,很多地区,诸如煤矿废渣组成的废土山,俄军在这里的进攻几乎用不上重装备,只能靠步兵,坦克和火炮则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防守的乌军只需要报出坐标,后方炮兵就能准确覆盖进攻的俄军步兵,并与前线步兵一道对俄军坦克和大炮进行“点名”。
此外,分析机构还意识到,俄乌战场正在发生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的巨大变化,即乌军的炮弹日消耗量已经追平甚至开始超越俄军,这对俄罗斯军队可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俄军,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除非是对付阿富汗反苏游击队那样的对手,只要是面对像样的对手,要想在战场上取得进展,甚至是只想要维持战线,就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就像网友们调侃朱可夫元帅没有两倍兵力优势就不会打仗那样。
现在,通过不断的征兵,俄军依然拥有数量优势,但其炮兵火力优势却已经不在了,至少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强。乌克兰国防部发布的战报显示,每天击毁的俄军火炮数量为两位数,这些数据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乌军炮兵在火炮射程、精度、战场反应速度、反炮兵雷达以及精确制导炮弹等方面,都拥有明显优势,俄军炮兵只要一开火就会被定位,遭到打击,除非是打完就跑的火箭炮。
而且,俄军的炮弹数量优势也不像之前那么强了,除了俄罗斯军工业的炮弹产能有限外,乌军对俄军后方的纵深打击也显示出了效果。现在,俄罗斯政府正试图从其他国家获取新的炮弹来源,诸如东亚半岛国家,但问题是,就算此前出现在俄朝边境的1000多个车皮装的全是炮弹,而且全部安全送到一线炮兵的手里,在俄军的高强度使用下,又能支持多久?
西方的军工产能,尤其是炮弹产能正不断提高;俄罗斯军工业也在竭尽全力地提高炮弹产能,但问题在于,俄罗斯经济还有多少血可以变成炮弹打出去?至于从外部获得炮弹补充,俄罗斯的支持者们在炮弹产能方面,能否比得上西方不断提升的炮弹产能?
对乌克兰来说,要想结束这场战争,就是收复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全部被占领土,一是将俄军打出去,二是克里姆林宫因为受不了损失而主动撤军,就像当年从阿富汗撤军那样。不过,对现在的克里姆林宫来说,第二个选择很难接受,主动撤军极可能会影响到克里姆林宫的稳定,这也是在去年秋天“部分动员”后迟迟没有再进行后续动员的主要原因,不管是否舞弊,克里姆林宫还是很依赖俄罗斯民众支持的。
所以,就只剩下了第一个选择,用武力将俄军赶出被占领土,这取决于乌克兰的抵抗决心和西方的支持;至于克里姆林宫,则取决于还有多少血液可以送到“特别军事行动”中,俄罗斯人的血液和俄罗斯经济的血液。
附:包括“战斗机轰炸机”在内,多个俄罗斯“电报”信息来源显示乌克兰军队再次袭击了位于别尔江斯克和卢甘斯克俄军机场,大量飞机被毁,还有人员损失,战争期间“最严重的打击之一”。目前,尚未有包括卫星照片在内的视觉证据证实该消息,但可能性极高,与俄罗斯空天军关系密切的“战斗机轰炸机”具有很高可信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