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写的《第10军作战指导考察》记载了作战计划内容如下:
登陆后,一直向黄浦江北岸前进
按一般原则来说,在登陆作战中率先抢滩登陆的部队,应在登陆后在占领的登陆点附近建立滩头阵地,以掩护主力在此处登陆。在滩头阵地为主力的登陆做好充分的准备后,率先登陆的部队再前进最为恰当。
然而,在第10军的计划中,却要求率先登陆的部队在登陆的同时突破登陆点附近的敌军阵地,一举向黄浦江北岸攻击前进。主力部队登陆后,继续按照计划向这个地区攻击前进。然而如前述,部队前进地区并无已经选定的可靠道路,只不过是仅仅有,从金山卫城起到北方黄浦江的水路,稍有可靠性。加之沟渠纵横,使这一带成为极难前进的地域。另外,在松江城南方的黄浦江,江面宽约三百米,在松江城西南方向上,第6师团行动的地区——黄浦江上游,有两条支流,每条江面宽约超过二百米,且河面全部没有桥梁。这些都越加成为一大障碍。
一举突破敌人在登陆地海岸占据坚固阵地,而且在冒着将全军的登陆场右侧暴露给浦东地区及柘林——闵行公路一线的敌军;将全军的登陆场登陆场左侧暴露给乍浦、平湖及嘉兴方面的敌军的很大危险。部队神速踏破难行走的区域,一举进攻到黄浦江南岸,确实是一个极难的事。然而,迅速进攻到松江西南方黄浦江北岸这一行动,实为达成我军任务的绝对要件。这也是奠定我军尔后作战之基础。
相反,若登陆后,多余的时间给敌军,敌军即刻进攻到我军面前。蓋をなし,就如在上海方面的战场上,上海派遣军已有了苦痛的经历。如果我军也这样,这将使我军登陆后的前进变得极为困难。而且,敌军也将利用这个机会,利用黄浦江布置江河防御,渡河作战将陷入极困难的境地。(因登陆作业困难,道路不良,极难获得渡河材料。)
然若第10军在黄浦江南岸遭敌之阻击而不能进。如此则上海的敌军,将无后顾之忧,可继续顽强抵抗上海派遣军。
为达成任务,第10军不得不至少推进到黄浦江北岸。为此,登陆后不停歇地神速行动,排除万难,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攻打到黄浦江北岸,此外别无他法。为实行这个计划,则要有绝大的必胜信念和计划准备的周到,当然是必要的,但更需重视的是,在当时的态势下实施该计划,确实体现了第10军悲壮的舍身决心。
如上记述,如此困难的计划,凭借第一线兵团的奋斗,仍收获了空前的成功。此处需特别记述的是:在战役初期取得这一伟大的成功,显著地昂扬了第10军的志气,坚定了必胜之信念。借这次成功之势,在以后的作战中以至第10军全军上下把敌人全部消灭。
总之,坚决登陆前行后,第10军向黄浦江岸一直前进而开展的作战,很好地达成了作战计划的目标。这也构成了此后第10军作战成功的根基。
2023-10-7于上海龙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