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俞建华)
俞建华是国家二级演员,是著名的越剧王派传人,主演了《红楼梦》《春归燕》《麻风女》《鸳鸯戏水》《双轿接亲》《魂兮归来》《皇帝与村姑》等众多优秀越剧剧目,曾当选为江、浙、沪、闽越剧电视大奖赛十大“越剧新星”。
2000年,俞建华为30集越剧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配唱,获得广泛好评。
俞建华的丈夫裘钢是著名的胡琴演奏家,夫妻俩志同道合,举案齐眉。
1998年,俞建华所在的湖州越剧团解散,上海、杭州等地多家越剧团愿意接纳她,俞建华为何选择扎根湖州?
(早年俞建华剧照)
俞建华1964年9月6日出生于浙江湖州,父亲是资深的越剧迷。受父亲的影响,俞建华自小痴迷越剧,经常在家里对着镜子模仿越剧演员的神情、动作、挥袖、挪步。父亲觉得俞建华有表演天赋,买回一摞越剧盒带让女儿反复听。
1979年12月,15岁的俞建华考入福建省厦门市越剧团。由于年龄小,团里将她送往福建艺校厦门分校深造。1981年俞建华毕业后,回到厦门越剧团工作。
俞建华工王派花旦,与何炯华并称团里的两朵金花。
(何炯华)
何炯华也是王派花旦,浙江诸暨人,1965年3月出生。两人一同考入厦门市越剧团,平时一起练功,一起排戏,情同姐妹。
厦门市越剧团创办于1958年,创作演出了《红色护士》《郑成功收复台湾》《帐罗机上红旗飘》等有一定影响的现代越剧。
特殊年代里,剧团被迫解散。1978年11月,厦门市越剧团重建,演职人员不足30人。
1979年12月,厦门市越剧团到浙江招收20名青年演员充实剧团阵容,俞建华与何炯华就是这批演员中的佼佼者。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1983年,厦门市越剧团再次被迫解散。
(俞建华艺术照)
同年,俞建华回到家乡,进入浙江省湖州市越剧二团当演员,何炯华被调入诸暨越剧团。
俞建华嗓音甜润,唱腔韵味浓醇,颇有王派风骨。她的中低音区浑厚,咬字、停顿、甩腔与王文娟一脉相承。上世纪80年代中期,俞建华与王志萍并称“小王文娟”。
在湖州越剧二团期间,俞建华主演了《魂兮归来》《双轿接亲》《春归燕》《相思奈何天》《男人不在家》等传统、现代越剧,深受戏迷喜爱。
很多演员演老师的传统戏,唱腔流派特点鲜明,但一排演新戏,流派韵味就跑没了。归根结底,还是演员的创新能力不足。
(俞建华与恩师合影)
而俞建华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在她的新编剧目中,能听出鲜明的王派唱腔,不少唱段里融入了清板,声脱口而音回旋。
早在1985年,俞建华参加全国越剧广播大奖赛,获得演唱奖。
1986年,俞建华获全国越剧广播大奖赛“新花奖”。
1990年,俞建华参加浙江省新剧目调演,获得青年演员一等奖。
1990年,俞建华获江、浙、沪、闽越剧电视大奖赛十大“越剧新星”称号。
在历次参赛中,俞建华演唱的《皇帝与村姑.辩冤屈 诉衷肠》《玉兰蕊.遗笔》《红楼梦.焚稿》《麻风女.你我手足同根生》等唱段,赢得观众如潮的掌声。
1997年,俞建华创作表演现代戏《男人不在家》,荣获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并获“十佳”称号。
由于戏剧市场日益萎缩,生存越来越难,1998年,湖州越剧团遗憾地解散了。当天,俞建华与姐妹们唱了最后一场戏,然后哭着各散五方。
俞建华一个人在剧团的台阶上坐了很久,眼里的泪一直没停过。
夜深了,俞建华起身回家。她最后摸了摸“湖州越剧团”的牌匾,然后用自行车驮着个人物品回家。
(演奏家裘钢)
一出剧团门,俞建华看见丈夫裘钢正站在路灯下等她,她的眼眶一热,泪水又涌了出来。
湖州越剧团解散的消息传开后,上海、杭州等地的多家越剧团主动与俞建华取得联系,有意将她调过去。
在等待重新安排工作的过程中,俞建华是纠结、痛苦的,渴望有新的舞台接纳自己唱戏。经反复考虑,她选择了上海一家越剧团。
然而,俞建华早已结婚了,丈夫裘钢在湖州市群艺馆工作,调入上海很困难。这意味着,如果俞建华去上海工作,就得与丈夫两地分居。
俞建华与丈夫都才30多岁,分居对双方都很残忍,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俞建华忍痛放弃了大好前程,选择留在湖州。做出这个决定,俞建华落泪了。
(2006年,裘钢参加“欢乐中国年”欧洲巡演。图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丈夫清楚俞建华内心的痛,说:你去上海吧,我在湖州一边工作一边带儿子。俞建华不忍心:我不能将家庭负担全抛给你,那样对你不公平。
1998年,俞建华被分配到湖州市群艺馆,在社会文化指导培训中心担任戏曲编导。
俞建华的丈夫裘钢是湖州市群艺馆副馆长,一级胡琴演奏员。
裘钢是浙江嵊州人,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胡琴,后拜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主胡杨海泉为师。
裘钢13岁时,加盟嘉兴地区越剧团(后更名湖州越剧团),担任主胡演奏员。
(俞建华《春燕泣血》剧照)
1983年,俞建华进入湖州越剧团时,裘钢已是团里的元老。俞建华在舞台上演出,裘钢为她伴奏。共同的排练、演出过程中,两人相爱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俞建华与裘钢在湖州组建家庭。婚后,夫妇俩育有一个儿子。
作为团里的一对业务骨干夫妻,俞建毕与丈夫为观众奉献了《麻风女》《春归燕》《相思奈何天》等优秀越剧剧目,为湖州越剧团创造了一个个辉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裘钢因工作需要,被调入湖州市群艺馆。虽不在同一个单位了,但夫妻俩还多次合作演出。
在湖州市群艺馆,俞建华一边指导、培训越剧演员、越剧爱好者,一边登台演出。
(俞建华《双轿接亲》剧照)
1999年,俞建华因在越剧《赵孟頫与管仲姬》中饰演“管仲姬”,荣获浙江省第八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2000年,俞建华为30集越剧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配唱。
该剧除保留原作所有经典唱段外,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唱段。俞建华浓得化不开的王派唱腔,让戏迷大饱耳福。
2006年4月,“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王文娟舞台艺术回顾展”艺术专场在上海举行,俞建华演唱《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劝黛》。
5分多钟的唱段,观众竟先后8次为她鼓掌,成为晚会上掌声最密集的节目之一。
(俞建华生活照)
2006年7月,俞建华应邀参加《纪念越剧百年演唱会》,演唱王派名段《记得当年清水塘》。她一边唱,观众一边为她鼓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灾害。5月30日晚,俞建华夫妇为灾区赈灾义演。
“慈济灾区,大爱有我”——裘钢二胡独奏、俞建华越剧清唱音乐会,在湖州升华音乐厅举行。夫妇俩将现场筹得的善款10万元,悉数捐给了地震灾区。
近些年来,俞建华频繁深入社区、老年大学,指导戏迷学戏。平时还有戏迷来家里求教,俞建华总是耐心指导,直到戏迷满意为止。
裘钢的事业也越来越辉煌。2010年,裘钢作为“湖州摊簧传承创新团队”核心带头人,参与创作演出的《三张火车票》《英台担水》《英台侨装》等曲目,荣获长三角曲艺展演金奖等殊荣。
(《英台担水》表演照片)
(俞建华《五女拜寿》剧照)
2018年,《英台担水》赴德国参加“中国.柏林艺术节”,获得巨大成功。
这时,原湖州越剧团的一些演员又重新聚集在一起,组成了湖州市城市东盛越剧团。这是一个民间剧团,没有财政拔款,开支全靠演员赚钱维持。
俞建华是这个民间剧团的主要演员,很少缺席演出。她主演的《五女拜寿》《西园记》等,给戏迷带来视听盛宴。
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俞建华还与演员们去社区演出。他们推出的越剧联唱《打赢疫情攻坚战》,鼓舞了千千万万人。
俞建华一直是国家二级演员,如果当年湖州越剧团不解散,如果她当年去上海那家越剧团工作,早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了。这是俞建华的遗憾,也是广大戏迷的遗憾。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