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 防务新闻(DefenseNews)网站如期发布了2023年度的全球防务企业100强榜单。观察今年的百强榜单,不变中有着新变化。
行业巨头们格局稳定与排名小波动
自2000年这份榜单发布以来,洛克希德·马丁连续24年稳居榜首,业绩上遥遥领先第二名。今年洛马的业绩是第二名RTX的近1.6倍,即便后者是由雷神和联合技术昔日两大巨头合并催生的巨无霸。亦如一直以来的“笑谈”,除非榜单前十的巨头间进行合并,抑或洛马这个史无前例的行业巨兽被“拆分”了。但目前来看,行业前十的这些防务巨头,在格局上已经趋于稳定,而与这种稳定相伴的是它们在榜单排名上的小浮动。
典型的例子就是波音公司,从去年的第3位跌至第5位,这种“滑落”的背后是项目进度推迟、质量问题、成本上升与超支等自身原因,是从KC46“飞马”加油机到T-7A“红鹰”教练机,再到VC-25B“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等几个重点军机项目持续累积的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亏损等,直至去年波音防务部门的调整重组。
这种稳定与小波动的特征,也不单单适用于榜单前十、榜单前三分之一,榜单前十名企业的营收占百强营收总额的近56%,其稳定性的一面也还体现在榜单中企业的地域分布,一如既往,名单上超过一半的公司是美国企业,有不到三分之一的31家公司是欧洲企业,除去4家中国公司后亚太地区还有8家企业上榜(日韩各3家、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各1家)。另外,印度、俄罗斯的企业没有数据,未涵盖榜单之中。
不在榜单之中或低调隐身或正在崛起
没有出现在榜单上,可不只是俄罗斯、印度的防务企业,还有一些有着大量防务收入的私营企业。这种“隐身”现象已不罕见,比如已成为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重要太空发射提供商的SpaceX、2022财年里收获美国国防部超过20亿美元合同的无人机厂商通用原子。而今年防务新闻的报道中还标记了ADS(大西洋潜水供应),这是一家从小型潜水装备商店发展壮大而来的家族企业,是美国国防部的重要的战术装备供应商。
而美国政府监管机构是不要求私营企业披露收入、利润或资本投资等财务信息的,因此许多私营公司选择对外保密其财务数据。由此,在这份百强榜单中一些私营企业出于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考虑对外披露了数据,但似乎更多是选择了“隐身”,对防务业务规模三缄其口。
但这倒不妨碍防务新闻透视这种行业现象,并预言“私人资本正崛起成为国防领域关键参与者”。这背后的直接原因在于:防务业务的利润率虽完全无法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相比,但这块市场的风险又是相对低一些,且客户是有着稳定现金流的政府客户,确定性更强。因此,防务业务成了私人资本灵活广泛的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成为鸡蛋所放的又一个篮子。
同样不对外披露其防务收入、在榜单中“隐身”的还有互联网科技公司,但今年防务新闻“预言”了其“崛起”——服务和信息技术部门作为该行业主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日益突出。比如去年底,亚马逊、谷歌、微软和甲骨文四家公司参与竞标的“联合作战云能力”(JWCC),JWCC这项云
服务潜在合同高达90亿美元,涵盖非机密、秘密和绝密级别的业务。而其“突出地位”的一面在于美国的国防机构、军事部门等在工作中首选使用JWCC,比如在处理国家最敏感的数据时。
走向破产?走向辉煌?一些没有上榜的……
虽然俄罗斯防务企业没有出现在百强榜单中,但这并没有丝毫降低防务新闻对它们的高度关注,乃至有专文来评析一番“为什么数十家俄罗斯企业破产或走向破产”。文章中盘点了一些俄罗斯防务企业所面临的诸多状况:从通货膨胀、成本的上涨到人才流失;从固定价格合同中企业不得不承受的亏损到俄罗斯国防部的付款延迟、企业只好选择贷款度日;以及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对俄全方位制裁之下,这些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企业的交付延迟、为受制裁零部件寻找替代品所支付的高昂成本等。而这些状况相互叠加之下,正如滚雪球般将一些俄罗斯防务企业拖入债务困境、破产倒闭边缘……
相比于俄罗斯防务企业的“被唱衰”,防务新闻这份榜单中的乌克兰国有的乌克兰国防工业(Ukroboronprom)则是同比上一年排名上升24位,达到第65位,收入增长70%,达到了12.85亿美元。同样,因俄乌战争而在近年业绩中有着“立竿见影”式表现的还有航空环境公司,该公司虽然未能上榜百强,但其凭借俄乌战场上的明星武器装备“弹簧刀”巡飞弹,在2022财年里防务收入增长了8%,达到2.94亿美元。
而在防务新闻看来,“航空环境公司在俄乌战争中的突出作用及其过去一年的业绩增长,标志着小型防务公司在市场中的格局发生变化。”而航空环境公司CEO瓦希德·纳瓦比(Wahid Nawabi)在今年6月的采访时表示:“(美国)从高度依赖无人机的反恐战争到为大国冲突做准备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小型无人系统就无用武之地了。我们在乌克兰看到的是这种分布式战争的概念,是更小的团队、更小的部队参与其中。小型无人机和巡飞弹药使乌克兰军队能够做出许多以前没有人认为他们能做到的事情。”
这位航空环境公司CEO所言,也是表征了俄乌战争之于小型无人机技术和产品的直接推动力,以及正在给行业带来的显著“变化”。不止于此,从技术角度而言,防务行业正在酝酿着或者已处于风口之上的“变化”还包括高超声速、“忠诚僚机”、无人水面舰艇、人工智能、更为廉价的巡飞弹等等。而这些新技术又“恰好”被视为一些中小型防务企业发展乃至异军突起的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