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宅在活化利用后焕新亮相。□记者 李浛芃 摄
□苏报记者 李浛芃
近日,位于姑苏区大儒巷54号的丁宅在活化利用后崭新亮相。这是苏州市“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12个试点老宅中首个启动项目,也是其中唯一在老宅里的高端餐饮样本。
赋予老宅“造血功能”
打造苏式文化传播窗口
叠山理水、曲桥回廊、松风竹影……记者走入焕新亮相的丁宅,最直观的感受是雅,其中明式家具、器物、造景等与古宅的整体建筑风格相映成趣。金海华集团平江颂品牌主理人符子希告诉记者,金海华集团以丁宅为载体,推出金海华·平江颂项目,在姑苏区开出首店。
“在打造之初,我们首先思考的就是要保护好这个建筑主体,并将老宅的建筑美感呈现给世人。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老宅的外立面没有进行任何改变。主要是对内部装修上进行符合东方美学的现代化呈现,展现老宅的现代气象。”符子希说,该项目在改造中汲取苏州园林精粹,以餐饮为载体,通过传承和创新,在古城核心平江路,打造了一座可游、可赏、可食的“沉浸式”苏式生活美学馆。
不只餐饮,该项目还将与艺术家群体、博物馆、非遗匠人群体、文化大家等展开合作,对苏州非遗文化、在地文化、当代文化进行多维度的创意输出。通过在丁宅独特的宅第园林中提供文化展览空间,为艺术大家们提供包容性的文化展览空间氛围,以每季焕新的特展形式,为苏式文化体验再添新亮点。
整体移建原汁原味
延续老宅历史故事
与苏州很多老宅一样,丁宅的建筑结构严整。当年,整座丁宅南到大儒巷,北抵南显子巷,前后深达七进,从南到北依次是门厅、轿厅、大厅和四进楼厅。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丁宅留存的四进楼厅,诉说着岁月传奇。丁宅原在大儒巷6号,2011年9月,在保证建筑“原汁原味”的前提下,丁宅整体移建至大儒巷54号。
移建保护后的丁宅紧邻平江路,一到三进楼厅依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移建保护原则,不仅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建筑的风貌,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构件,和周边环境协调和互补,其历史价值得到延续和发挥。2020年,在姑苏区平江街道与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引服务下,金海华推出金海华·平江颂项目,赋予老宅“造血功能”,打造老宅里的高端餐饮样本。
推出特色招引路线
让老宅“活”出新精彩
修旧谋新,并行不悖。为深入推进“使用是最好的保护”,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的精彩,近年来,平江街道积极探索推进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根据载体特点推出古建老宅特色招商路线,力求在保留老宅原有文化底蕴的同时,招引新产业、新业态、新功能。
今年以来,平江街道在中张家巷29号、钱伯煊故居、洁园等老宅打造金融企业总部项目;在西北街88号尚志堂吴宅,奢品综合服务商上海要客荟打造集展览、体验、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消费体验场所;在颜家巷,有熊酒店加紧建设,通过传统空间植入现代设计手法,让新与旧在对比和碰撞中和谐共生。接下来,平江街道将坚定立足老宅资源禀赋,持续彰显文商旅首位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产业培育计划,以打造高品质古城更新典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继续加快古建老宅房屋搬迁和保护利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