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脑”“游戏”“网瘾”,简简单单的四个名词,却让无数父母崩溃不已。
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儿,她们喜欢利用网络来聊天、玩游戏、看电影、交朋友、购物等等,随时随地都是手机不离身,甚至达到一种痴迷的状态。
而对于女儿的“网瘾”问题,家长们都态度坚决——必须戒。的确,当女儿有了“网瘾”之后,不仅作息时间严重被扰乱,连学习成绩也急剧下滑了,甚至还一度让女儿陷入网恋之中。
在这个网络极其发达的时代,孩子的“网瘾”问题,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但更多的时候家长们都只是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女儿摆脱“网瘾”的困扰。
为此,曦曦妈建议各位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首先要弄清楚,女儿为什么会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1)她们需要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所学的科目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而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致使了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儿倍感压力。
她们常常因为学习成绩的下降,或者父母的不理解,以及老师的批评责备而陷入不安的境地。
此时,她们需要情感的宣泄,需要倾诉,需要释放压力,但家长对自己的不理解和过分苛责,就导致女儿有一些负能量也不能找父母诉说。而此时,虚拟的网络则为女孩儿们带去福音。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她们可以把虚拟世界里的打打杀杀,当做释放自己压力的重要途径;她们可以随意添加一个陌生人,向别人吐露自己不为人知的困惑和忧伤。所以在网络世界里,她们不会感到孤独,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关心而获得满足。
(2)带着一种娱乐心理,想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网络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孩子们可以在上面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直播、刷小视频等等。
而青春期的女孩儿,正是一个好奇心爆棚的年纪,她们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很强,求知欲和征服欲也很旺盛。所以她们总是带着一种娱乐心理,想要玩转网络。
另外,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所以也成为女孩子们想要寻找自己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比如,一个在家长眼中处处不如人的女孩子,在老师眼中成绩很差的女生,在现实生活中,她会遭遇很多人的白眼,甚至自己也变得很自卑。但是在网络上,她可以把自己虚构得非常完美,可以轻轻松松的营造一个自己无比优秀的假象。
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网友也分辨不清,双方的了解也不过是经过文字的描述而已。当别人对自己报以崇拜或者欣赏的态度时,这个女孩就会依赖这种感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认可,她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价值。
二、用科学的方式,把沉溺在网络聊天中的女儿拽回来
(1)和女儿进行情感交流,不回避恋爱、异性等话题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少之又少,甚至正值叛逆期的女儿依然得不到父母该有的陪伴。
而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哪怕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对女儿的挖苦和嘲讽,反正就是处处看女儿不顺眼,事事都觉得女儿做得不对。在这种情况下,绝望的女儿只好通过沉溺于网络,来舒缓自己内心的苦闷。
不要再以工作忙之类的理由,拒绝对女儿的关心。女儿是一个天生比较敏感的群体,如果父母对自己稍微有点疏忽,自己都会万分失落,更别说家长一直对自己不管不顾。
多与女儿沟通,随时关注女儿的情绪变化,在青春期更多的时候都要学着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女儿相处,这样女儿的内心才会富足,才不至于要通过网恋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价值。
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青春期女儿正常的心理反应。父母应该大大方方的和女儿讨论恋爱或者异性相关的话题。引导女儿把对异性的喜欢和欣赏,当做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动力。
同时我们要教会女儿一些辨别骚扰、拒绝诱惑等自我保护的方法。请记住,你越是避讳得越多,就越容易激发女儿对异性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欲望。
(2)在关心女儿的同时,做好监督工作即可
99%的女孩儿沉溺于网恋,都是因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冷落。很多家长觉得,我挣钱供女儿上学,给她报各种辅导班,供她吃供她穿,这就是我对她的爱。
但实质上,女儿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适当满足,她们更迫切需要父母精神上的抚慰。
在很多家庭,家长其实很爱女儿,但一句好话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总是让女儿听着不痛快。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和说话方式,不要总是一副“我是你爹妈,你必须听我安排”。
就像青春期女儿每到冬天都不喜欢穿秋裤一样,父母怕女儿感冒,所以出于关心对女儿说:“我说你是不是有病呀?大冬天的你感觉不到冷吗?穿一条裤子站在那里都瑟瑟发抖了,还逞强,还不穿秋裤,真是点都不听话!”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闺女,妈妈穿两条裤子都觉得很冷,你这样穿一条裤子冻感冒了,妈妈会心疼的。”同一个目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不管孩子最终同意穿还是不穿,但第一种必定令人反感,第二种必定让女儿心生暖意。
关心女儿的同时,爸妈还要做好女儿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监督工作。最好制定一个玩耍的时间,让女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玩耍,到点按时上交手机,以此来控制女儿上网的时间。
三、引导女儿将精力转向别处,从而帮女儿摆脱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状
(1)培养女儿的兴趣爱好,或者陪同女儿参加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
女儿为什么会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一方面因为女儿需要释放压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女儿希望通过打游戏的方式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心理学家认为,当青春期女孩沉迷于某一件事情而无法自拔的时候,如果这时出现了另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就会稍微的分散她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可以从培养女儿的兴趣爱好着手,让女儿逐渐远离网络。
首先,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以此来激发她们的潜能。比如,女儿写作水平不错,我们可以鼓励女儿去参加学校或者市区的征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女儿不但会主动减少玩游戏的时间,一旦获奖对女儿自信心的培养也是非常有推动力的。
其次,多花时间陪陪孩子,饭后散散步,周末带孩子爬山,去游乐场玩玩,到农村体验一下采摘果蔬或者劳作的乐趣等等。逐渐的把女儿的精力转到其他事情上面去,让女儿发现比游戏更有意义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2)鼓励女儿多结交朋友,打开女儿闭塞的内心
女儿宅在家里打游戏,哪怕有同龄人邀约一起逛街或者游玩,女儿都通通拒绝了。在家长看来,女儿就像中邪一样,在游戏世界里无法自拔,当然也令家长倍感恼火。我们可以鼓励女儿多结交朋友,甚至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女儿多与别人接触。
比如,周末趁女儿在家的时候,邀约朋友、邻居、同事家的孩子来自己家里做客,或者邀请孩子班上的同学来自己家里玩玩。
在同龄人的带动下,孩子很快就会体会到与朋友相处的乐趣,当她打开封闭的内心,开始热衷于人际交往时,对游戏的痴迷程度自然会减少很多很多。
四、引导女儿戒掉网瘾,教会女儿正确使用网络
(1)把女儿每周上网时间控制在20小时以内
女儿染上网瘾之后,常常表现为手机不离身,其次眼神空洞且冷漠,对亲情漠视,生活空虚,没有目标……
而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没有耐心,而是强制性的不让孩子碰手机或者碰电脑,这就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离家出走,去同学家上网、去黑网吧通宵等等。
尽量让女儿在自己家里上网,要么把宽带设置为包月限时的类型,要么就在电脑、手机上安装一个青少年模式,让女儿玩耍游戏的时间,控制在每周20小时以内。
不要一上来就杜绝玩电脑或者手机,有的脾气暴躁的家长更是通过砸电脑、砸手机的方式来教训孩子。千万不要用这种暴力的方式处理问题,因为你越这样,越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
(2)家长起表率作用,引导女儿浏览绿色网站
如果父母对手机的痴迷程度,已经达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那你对女儿控制手机、电脑使用时间的提议,必然会遭到女儿的反驳。
很多家长见不得女儿玩手机,而自己却时时刻刻都拿着手机,一会儿聊语音,一会儿看新闻,一会儿刷小视频,一会儿打游戏……当自己都做不好表率的时候,你对女儿的教育就等于零。
孩子是一个效仿能力极强的群体,学好的不容易学会,但学坏的那绝对是信手拈来,很容易上手。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在手机或电脑的使用时间上面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连过马路的时候都在低头看手机,这个行为若是被孩子学会了,后果不堪设想。
网络、游戏,本身并无过错,错的是孩子们控制能力低下,不能有效的玩转网络和游戏。疲乏的时候打一局游戏,有助于缓解压力,但过分的沉溺在其中,就有消磨意志的可能了。
我们应该教会女儿合理利用网络,我们可以将此用来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识,但绝对不能一直沉溺与此打游戏或者网络聊天等等。
“网瘾”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家长们引导得当,女儿自然会轻轻松松的抵制诱惑,成为合理运用网络的一枚乖乖女。当然,在帮助女儿摆脱对网络的依赖时,家长们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别指望女儿一两天就能够从沉溺于网络的深渊回到安全境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