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部分军队干部被调到外交部门,担任了驻外大使等职务,从此步入外交领域,他们活跃在国际社会上,为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将军大使”。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当年“将军大使”中的一员,他的名字叫耿飚,建国初期离开部队开始从事外交工作,也因为离开了部队,所以在1955年大授衔时,耿飚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不过,耿飚的成就同样很高,担任了副总理以及国防部长等职务,那么,耿飚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耿飚出生于1909年,湖南醴陵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童年时期,耿飚就当了一名童工,在外打工补贴家用。那段时期,耿飚饱受资本家的剥削,这也让他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农民与工人的艰辛。大革命时期,耿飚接受了党组织的指引,参加工人运动,并觉醒了救国救民的思想,开始探索革命的道路。
1930年,耿飚加入了红军,加入红军后,他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战斗,并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时期,耿飚所在的部队表现非常出色,耿飚也参与了强渡乌江,抢渡大渡河等一系列艰难战斗,以开路先锋的姿态为后续部队扫平了障碍,促进了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耿飚主要在晋察冀边区战斗,参加了正太战役、清风店战役以及石家庄战役等大型战役,为解放华北地区作出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耿飚就被调到外交部门,担任了驻瑞典大使一职。同时,耿飚也是我国第一个驻西方的大使,这在我国外交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因为离开部队前往外交部门,耿飚没有参加1955年的授衔仪式,也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
时间很快就来到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耿飚也受到了冲击,并被暂停工作,直到1968年才重新复出。复出之后,耿飚先是担任了驻阿尔巴尼亚大使,1971年又奉调回国,担任了对外联络部部长,继续从事外联方面的工作。
1976年10月6日,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耿飚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奉命控制住了北京的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严防“四人帮”借助宣传口搞破坏。粉碎“四人帮”后,耿飚受到重用,1978年,69岁的耿飚被任命为副总理,成为副国级干部。
也是这一年,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真理标准大讨论”正式开始。在这场讨论中,耿飚坚定不移地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支持陈云等老同志出来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耿飚进入中央军委,担任了中央军委秘书长等职务,他主持制定了《中央军委关于精简整编的方案》,为改革开放时期部队的精简指明了方向。1981年,72岁的耿飚兼任了国防部部长一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耿飚之外,新中国的国防部长全都被授予了军衔,耿飚也是唯一一位“无衔”国防部长。
在这之后,耿飚还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以及中顾委常委等职务,晚年他依然发挥余热,为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国防与军队建设出谋划策。2000年,耿飚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1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