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iOS 17升级密码功能,苹果给安卓手机们上了一堂课

0
分享至

前两天,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CIRP)发布了一份报告,研究了消费者从 Android 转向 iOS,以及从 iOS 转向 Android 的差距有多少。报告显示,在过去 12 个月里,14%的 iPhone 新买家原来是 Android 用户,而只有 4%的 Android 手机新买家是从 iPhone 切换而来。

换言之,过去一年有更多的用户正在从 Android 转向 iOS。

虽然这是一份美国市场的调查,但国内也在经历类似的转变。根据 IDC 之前发布的两份报告,从 2022 年年初到今年一季度结束,苹果(iPhone)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都在稳步提升,最近已经凭借 17.6%的份额超过了 vivo。

图/IDC

中美两大智能手机市场的变化,可以说折射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想法,但今天手机行业已经极为成熟,加上 Android 厂商都在冲击高端市场,为什么 iPhone 还可以继续扩大对用户心智的占领?

熟悉手机厂商的读者可能都会注意到一件事,很多国产手机厂商都喜欢在系统层面宣传各种功能和流畅体验,却很少会强调隐私安全上的改进。相反,苹果从各种活动到宣传广告,一大核心主题就是隐私安全,尤其喜欢把 Android 拉来对比。

这当然不是将 iPhone 的吸引力简单地归因于对隐私安全的重视,但也很难否认的是,隐私安全对每一位现代人来说,越来越重要了。再试想下,如果是隐私安全方面,你最先想到的手机操作系统是什么?

iOS 17 的小更新:不再怕“改完密码就忘”

不久前的 WWDC 上,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照例带来最新的 iOS 17。坦率地说,可能是由于将更多的软件开发资源投入到了 visionOS,iOS 17 的升级幅度不大,但随着开发者预览版的到来,还是被挖出了诸多改变。

其中一个细节是苹果对 iPhone 的密码功能进行了修改,默认情况下将为旧密码提供 72 小时的宽限期。

图/苹果

苹果的想法其实不难理解,我们有时候修改密码后,在没有刻意记忆(不管是保存在密码管理器还是大脑)的情况下,可能下一秒就忘记。有的时候过一会儿就能想起,有的时候却不然,但后果就是用户需要使用 Apple ID 进行整机重置了,并且新密码越复杂、越乖僻,就越可能发生想不起的情况。

小雷朋友去年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改了iPhone 14 Pro的密码后,一直用FaceID识别,因此很长时间没有输入密码。众所周知,人们的记忆有个衰退曲线,如果不巩固加强就会逐渐遗忘。小雷朋友很久不输数字密码,后来FaceID出错了几次就必须要输入密码,输错几次后iPhone直接自锁了,拿到Apple Store服务人员也没办法解锁,只能重置手机。虽然手机依然能用,但照片、微信记录等等内容,全都归零了,损失巨大。

可以说,有了TouchID/FaceID后,人们更可能出现“改密码就忘”的情况。现在苹果洞察到了用户的痛点。iOS 17 上,用户更改新密码的 72 小时内,就算忘记了新密码,也能直接使用旧密码进行密码重设。同时苹果也考虑到旧密码泄露的情况,为了防止他人通过旧密码重设 iPhone 密码,用户可以主动点击「立即使旧密码过期」,进一步确保密码安全。

除此之外,iOS 17 还带来不少隐私安全方面的更新。有些和国内大部分用户关系不大,比如 iMessage 上的改进,但更多还是会影响到我们日常使用体验的,比如:在接收并填充完短信收到的验证码后,iPhone 会自动删除相关短信;链接跟踪保护功能,会自动删除链接中的跟踪参数,阻止点击后的跟踪行为。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 iOS「更安全」的认知来源于苹果长期以来对隐私安全的重视。

iPhone的“隐私安全”:从完全没有到重中之重

今天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早期的手机是没有解锁密码的,也不需要。

使用过功能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过去手机上「解锁」其实就是「开屏」,核心目的只是为了防误触。全键盘用户习惯用快捷键解锁,滑盖机和翻盖机,直接推开或者翻开这一个动作就解锁了,最麻烦的当属直板机,需要单独设计一个解锁按键。

甚至初代 iPhone 发布的时候,乔布斯和苹果设计团队的天才们也没有想着加密码,只是加了一个「滑动解锁」。

说到底,在 App 或者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之前,手机上的信息并不具备太高的保密价值,大家也都还没意识到未来手机会储存一个人巨量的隐私信息,成为每个人的通讯、娱乐、工作、支付等等方面的中心。

后来事情有了变化,以 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变得对我们越来越重要,甚至到了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程度,很多秘密和隐私内容或主动或被动都装到了手机里。于是乎,手机参考了银行的密码系统,用数字密码对手机「上锁」,或是加入更容易记住的手势密码。

但在计算机安全领域,有一句话叫,「人类始终是最大的安全漏洞。」时至今日,123456、12345678、password、qwerty、111111 都是人类最常用的密码,手势密码也有太单一、易泄露的问题。

直到苹果将生物识别技术带到了 iPhone 上。凭借安全且使用方便这两点,指纹识别精准地击中了智能手机用户痛点,不仅成为后来所有智能手机标配,还溢出到智能门锁等各种领域。而在指纹识别之后,iPhone 又用 Face ID 引爆了人脸识别的路线。

公允地说,Face ID 今天仍然存在争议,尤其在戴口罩、侧躺等部分情况下容易识别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人脸识别更加符合使用手机的直觉——使用手机的时候会自动望向手机屏幕,实现无缝无感的解锁。此外,人脸识别相对指纹也降低了使用门槛,所以在更多的场景下被广泛采用。

与此同时,苹果在技术和行动两个层面都在有意识强化 iPhone 的隐私保护能力,除了采用更严格的沙箱机制,iOS 9 发布的时候,苹果还展示第三方 App 是如何追踪用户,以及 iOS 在系统层面对 App 获取用户数据的限制。过去几年,苹果更是对广告收入模式大大出手,顶着广告商的压力推出了应用追踪透明度(ATT)。

又比如 iOS 的丢失机制领先业界好几年,iPhone 丢失后可以远程尝试查找,包括定位和强制铃声提醒,就算找不到也能将手机资料抹除或设置为丢失模式,避免他人窥视和利用个人隐私,甚至是正常使用手机。

很多公共事件也表明苹果高度关注用户隐私。2016年蒂姆·库克就曾毫不留情地拒绝FBI要求破解美国圣贝纳迪诺恐怖分子iPhone密码的要求。辩证地看,苹果接受相关要求将有利于破案乃至反恐,但反过来,如果苹果打开“后台解锁”的口子,也就等于打开了侵犯用户隐私的“潘多拉魔盒”。对苹果来说,“用户隐私比天大”。

安卓手机高端化,“用户隐私比天大”

相对的,Android 生态由于各种角色的错位、谷歌的顾虑以及手机厂商的竞争,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将重点放在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上,更多是亦步亦趋的跟随。

首先是 Android 最重要的三方是彼此割裂,利益并不统一。系统核心由谷歌负责,芯片以高通为主,联发科为辅,不同手机厂商在此基础上再推出完整的产品。

其次是作为 Android 生态的核心,谷歌的广告收入模式决定了对用户数据的渴求,就算有心强化隐私安全,很多时候也会遇到来自自身的挑战。

最后是在终端层面,安卓手机厂商过去普遍不太重视隐私安全,尤其是国产手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更看重那些直接吸引用户的性能、拍照、快充等,很多时候可能都没有跟进谷歌在 Android 的新特性。前些年安手机因为隐私安全做得不好直接被监管部门点名。

MIUI 12 开始发力的小米,图/小米

直到最近两三年,伴随着对高端市场的野心,国产手机厂商才开始更多地谈论隐私安全方面的改进,包括像是空白权限等,因为高端化的用户更关注自身的隐私安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普通用户觉得 Android 手机「不安全」,很大程度源于整个 Android 生态对隐私安全的轻视。从谷歌到每一家 Android 厂商,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同时高端手机用户也普遍对隐私安全更为重视,这也为了国产手机冲击高端建立了门槛。

毕竟说到底,品牌之所以是“品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人信任。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个人数据和隐私保护法规的健全,在监管部门的各项有力举措下,个人数据保护特别是手机隐私安全正在日益被相关厂商重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温州通报乳胶床品生产企业问题:涉事企业已被立案调查

温州通报乳胶床品生产企业问题:涉事企业已被立案调查

界面新闻
2024-06-18 07:01:13
鸭肠、鹅肠工厂被曝光!脚踩鹅肠挤粪,污水池中捞死鸭…市监局回应来了

鸭肠、鹅肠工厂被曝光!脚踩鹅肠挤粪,污水池中捞死鸭…市监局回应来了

鲁中晨报
2024-06-17 13:07:07
澳大利亚总理很识时务,中方只用4天,把中澳关系安排的明明白白

澳大利亚总理很识时务,中方只用4天,把中澳关系安排的明明白白

刘庆彬
2024-06-18 08:25:06
福建维持防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目前已转移群众60880人次

福建维持防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目前已转移群众60880人次

央广网
2024-06-18 08:50:27
国足迎来意外之喜!亚足联再送大礼,或直接避开日本韩国

国足迎来意外之喜!亚足联再送大礼,或直接避开日本韩国

十点体坛
2024-06-17 15:51:35
22岁小伙雇45岁保姆后,整天不出门在家过二人世界

22岁小伙雇45岁保姆后,整天不出门在家过二人世界

牛城王小帅
2024-06-12 13:48:47
蔡英文在上海的老照片:42岁看起来像22岁,漂亮温柔,气质独特

蔡英文在上海的老照片:42岁看起来像22岁,漂亮温柔,气质独特

黄河新流域
2024-05-24 21:10:02
为啥身上会突然长出一两根,特别长的毛毛?

为啥身上会突然长出一两根,特别长的毛毛?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2024-06-17 16:22:04
43岁霍思燕参加活动,衣服皱皱巴巴,脸上印第安纹好明显老太快

43岁霍思燕参加活动,衣服皱皱巴巴,脸上印第安纹好明显老太快

阿桥侃娱乐
2024-06-18 08:49:31
中超旧将!斯坦丘远射世界波,轰欧洲杯处子球,破246天球荒

中超旧将!斯坦丘远射世界波,轰欧洲杯处子球,破246天球荒

奥拜尔
2024-06-17 21:35:52
总投资超10000亿!四川重点推进43条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超1万公里

总投资超10000亿!四川重点推进43条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超1万公里

娱乐帝皇丸
2024-06-18 01:43:33
外交部:推动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新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

外交部:推动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新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

环球网资讯
2024-06-17 16:18:22
美国最害怕的不是歼20,也不是高超音速导弹,而是中国的电动汽车

美国最害怕的不是歼20,也不是高超音速导弹,而是中国的电动汽车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18 07:02:36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抢救患儿耽误上课受罚?同事:她人挺好的,是在抢救不是别的情况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抢救患儿耽误上课受罚?同事:她人挺好的,是在抢救不是别的情况

极目新闻
2024-06-16 13:41:50
国内去了就后悔的10个景点,都是名气十足,实际上体验差还花销大

国内去了就后悔的10个景点,都是名气十足,实际上体验差还花销大

冬天来旅游
2024-06-17 20:51:45
金星和外国老公恩爱出行,穿华丽阔腿裤很悠闲,气场挺高贵

金星和外国老公恩爱出行,穿华丽阔腿裤很悠闲,气场挺高贵

酒盅故事汇
2024-06-17 07:02:27
43岁男人出轨29岁女同事,对方怀孕后暴露真正目的,男人悔不当初

43岁男人出轨29岁女同事,对方怀孕后暴露真正目的,男人悔不当初

混音情感
2024-06-16 16:16:39
张怡宁手痒了!脱外套和孙颖莎对拉,两代魔王对决,莎莎不留情面

张怡宁手痒了!脱外套和孙颖莎对拉,两代魔王对决,莎莎不留情面

体坛扒客
2024-06-17 14:22:32
欧洲杯:俄乌冲突让乌克兰队在欧洲相当于半个主场,球队战意高昂

欧洲杯:俄乌冲突让乌克兰队在欧洲相当于半个主场,球队战意高昂

小豆豆赛事
2024-06-17 21:07:47
玫瑰的故事热播,刘亦菲用58万的裙子,打了多少国产剧假穷人的脸

玫瑰的故事热播,刘亦菲用58万的裙子,打了多少国产剧假穷人的脸

子芫伴你成长
2024-06-16 22:48:25
2024-06-18 09:28:49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独立财经科技媒体
103110文章数 8585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7 月15 日上市,高驰发布太阳能 GPS 码表 DURA:1799 元

头条要闻

外媒炒作: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头条要闻

外媒炒作: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体育要闻

24年后,他们终于又在欧洲杯赢球了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广汽也想“掀桌子”了?

科技要闻

低价“6·18”没有狂欢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艺术
教育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夏季流行单品西装短裤的N种穿法,你学会了吗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难倒全班同学的一道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符号的运算规矩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