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依姐。
昨天一位朋友发了一张养老金核算表给我,问我为什么核算表上写着临时待遇,这临时待遇是什么意思呢,后面是不是还会补钱呢?
我听完后,就跟他解释了起来。应该有很多临近退休的朋友,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接下来我就详细跟大家讲一讲。
一、为什么有的人退休,领取的养老金是临时待遇呢?
其实,领取临时待遇的原因,就是因为养老金计算的时候,一些数据还不知道,没办法算出准确退休金,因此才需要先领取一份临时的待遇。
二、临时待遇的两种常见情况。
接着,我来说一下比较常见的领取临时待遇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按照去年的计发基数来领取。
我们都知道,在用新办法计算养老金的时候,是需要用到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比如说: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而退休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并不是在年初就公布,往往都是年中才公布,所以呢,在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还没公布前退休的朋友,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养老金计发基数都是采用去年的数据。
这样算出来的养老金,其实就是临时养老金,等到退休当年的计发基数公布了以后,养老金就会进行重新的核算,少了的部分就会补给大家。
第二种:按老办法先发养老金。
大家都知道,机关事业单位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养老金要采用新老两算做比较的方式。
如果老办法高于新办法,那么就直接按照老办法发养老金;而假如新办法高于老办法,则要在老办法的基础上,加上新老待遇差,并且待遇差要乘以对应的发给比例。
发给比例的确定,是规定好的。比如说你是2014年10月到2015年这段时间退休,那么发给比例就是10%,2016年退休发给比例就是20%,逐年增加10%,到今年退休的人发给比例是90%,明年1月到10月的人则是100%。
老办法养老金=(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计发比例+2014年9月本人职务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国办发[2015]3号文件对应的退休费标准)*连续工资增长率+职务升降及其他补差。
很多地方在退休人员退休的时候,还没理清楚新老待遇差,所以呢,就会按照老办法先发一个临时待遇。
又或者,有一些地方“连续工资增长率”这个数据没算出来,就会直接不乘以工资增长率,先把工资和各种补贴标准加起来,就当做临时待遇。
等后面其他数据都知道了以后,再进行多退少补。
综述:
总的来说,如果领取的临时待遇,比最终计算出来的真实待遇少的话,那么就会进行补钱。
假如你所在的地区,在你退休的时候,当年的计发基数已经公布,以及其他计算数据都清楚的话,那么就会直接按照最终待遇发放养老金。
如果你领取的是最终待遇,那么就不存在补钱的情况了。前几天,有一位朋友来找我,问我他能不能补钱?
我一看,这位朋友领取的待遇是最终正确的待遇,就连忙跟他说是没有补钱的。
还有一些朋友,领取的是临时待遇,就特别担心是不是永远都这样,就不给算了?
这是不用担心的,只要数据知道了,都会进行养老金的重新核算,核算完了以后,少给大家的钱,也都会补上,大家放心就是了。
好了,今天分享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