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端午节了,过端午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了,端午食粽,就跟中秋吃月饼,春节吃饺子一样,是全国统一的习俗,粽子可以说是端午过节的经典美食搭配。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古时称为“角黍”,到了西晋时期,粽子就已经是端午节的节庆食物了,并一直延续至今。由于各地文化习俗不同,粽子的口味南北方有着巨大差异,其中备受争议的就是“南咸北甜”了。传统观念里,南北饮食口味是南甜北咸,为何粽子是颠倒的?南北方粽子有何差异?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端午节为何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由来已久的习俗,而在端午节,人们之所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在秦国大军攻破楚国都城后,屈原因无力救国而十分痛心,于是抱石投江自尽。人们知道这事后,纷纷划船捞救,却始终不见,一无所获。百姓们怕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为何“南咸北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方人喜欢吃咸,南方人喜欢吃甜,而在粽子上是反过来的,北方吃甜粽,南方吃咸粽。主要有这么2个原因:
1、饮食习惯
北方多以面食为主,而粽子是含糯米的食物,通常是作为饭后甜点,因此粽子是甜口。而南方主食是大米,因此粽子会当作正餐,如早餐、午餐等,既然是主食,吃咸口也就顺理成章。
2、物产限制
北方地区日照充足,天气干燥,而枣树喜温耐旱很是适宜,因此北方盛产大枣,而甜粽常见馅料就有枣子。南方盛产咸货腊肉,这都是粽子常见的搭配。同理还有沿海地区人们常吃的海鲜粽子,和地域物产有很大关系。
南北方粽子有何差异?
1、馅料不同
南方的粽子馅料五花八门,以咸味为主,有鲜肉粽、咸肉粽、烧肉粽、咸蛋黄肉粽、香肠粽等。而北方的粽子,主要以红枣和豆沙馅为主,有蜜枣粽、八宝粽、豆沙粽、红豆粽等。
2、形状不同
南方粽子体型比较小,形状百变,有三角、火炬、锥形、方形等造型。而北方粽子体型比较大,主要是斜四边形或三角形的独特形状。
3、包装材料不同
南方粽子一般是用竹叶、芭蕉叶等包粽子。而北方寒冷干燥,适宜芦苇生长,通常是用芦苇叶包粽子。
全国哪里的粽子好吃?
1、嘉兴鲜肉粽
嘉兴鲜肉粽是浙江嘉兴市的特产,在全国粽子中名气是较大的,被称为“粽中之王”,具有粘糯不腻、香气宜人、咸味适中等特点。
2、泉州烧肉粽
福建的粽子也很出名,最出名的要数泉州烧肉粽。它选料讲究,糯米要一等一,且和干葱头、卤汁炒过上色才能使用。把猪肉卤得又香又烂,加上香菇、虾米、莲子以及卤肉汤等包成粽子。
3、老北京粽子
老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它是用糯米和黄米一起制作而成,还会加上红枣做馅料,属于典型的甜口粽子。
4、晋中黄米粽
晋中黄米粽选用黍米,又叫黄黏米,软糯清香的黄米和红枣搭配,味道十分纯粹,口感粘糯却不粘牙,细嚼起来是微微的甜,味道很像黄米凉糕。
5、肇庆裹蒸粽
肇庆裹蒸粽是广东粽子里的代表之一,和普通粽子不同的是,肇庆裹蒸用的粽叶,必须是当地特有的冬叶,馅料里一定要有绿豆,搭配偏肥的猪肉和咸蛋黄,吃起来非常过瘾。
6、海南五色粽
五色粽中的白色来自于糯米本身的颜色,其余四种颜色,是用当地植物天然萃取的染料染成黑、紫、黄、红四种颜色。再配以当地的特产五脚猪,而且只用肥瘦相间的五花部分,煮熟后香气四溢。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全文完)
公众号 : wugucomcn
投稿邮箱:tougao@wugu.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