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点▼下方卡片,关注总编馆长凯先生的公众号,
每天7:30准时为您分享深度有趣的好文.
作者/ 志云说主创团 来源 /志愿云
ID:zhiyuanyun
(滑到文末,可听本文音频)
往年6月的7、8、9日,热搜都被高考相关的话题牢牢霸占。
但今年,众所周知,一起婚外情的花边新闻竟然成功抢了风头。
6月7日,成都太古里的一则街拍视频在网络平台疯狂传播。
画面中是一对十指相扣的男女,行走间步伐轻盈、笑容满面。
男方一身“厅局风”穿搭,女方尽显万种风情,看情态像夫妻,看面容又像父女。
但从网友的爆料中才得知,他们原来是婚外恋。
男方姓胡,是中石油子公司寰球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女方是同单位的员工董某。
而胡某的原配妻子也在同一单位。
一般婚外恋的人都躲酒店里,要外出也会找三两好友做掩护。
但据拍摄视频的摄影师说,当时有很多摄影师正大光明地站在面前追着他们拍,当事人并没有拒绝。
五六个摄影师前呼后拥地拍摄,女方还大方地在镜头前挥手。
看他们这明目张胆的样子,可一点顾忌都没有。
老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太过高调,有时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今年4月份,中央巡视组刚进驻中石油,自然要核实情况。
眼看事情闹大,他们才着急忙慌地私信摄影师删除视频。
但为时晚矣,舆论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处罚很快砸到了他们头顶。
胡某被免职,董小姐被停职调查。
董的私生活也被扒得一干二净,一丝遮羞布都没给她留。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看过了董小姐的背景,才发现这起婚外情中,我们的关注点都偏了。
现在是网络时代,任何个人信息一放到网上,几乎成了共享信息。
我们很快就从层出不穷的爆料中拼出董小姐的过往。
日常爱炫富,生活够奢侈。
三五不时秀点珠宝首饰;
在北京高档商场SKP,消费高达240万;
淘宝两年花106万;
2021年前5个月的微信账单显示,她总共消费43万元,平均每月消费八九万。
这就不难懂为什么她当小三还不夹着尾巴做人,原来这位董小姐本就是高调的主。
但是据记者查询,从招聘信息看,董小姐所在单位的平均月薪是一万五。
她的薪资,肯定不足以支撑这么奢侈的日常用度。
之前网上疯传董小姐富贵不靠男人,自己就是家境好的“白富美”。
有传言说董小姐读研期间的导师是她亲爹,所以才过得这么顺风顺水。
但中国石油大学已经辟谣,称董小姐和学校所有导师都没有亲属关系。
还有记者找出她在百度贴吧中的ID,发现她在2014年9月到12月期间,多次咨询如何办理借款。
她自己也发布消息称在上学期间兼职自拍相机销售和海外代购。
还有网友爆料董小姐高中时就爱扮演富小姐。
很明显,董的家境即便不差,也没到大富大贵的程度。
不然一个年轻貌美又不缺钱的小姑娘,为啥想不开要找比自己大十几岁且已婚的老baby?
董本人高学历有文化,从她由土肥圆变白富美的经历也能看出,她本人非常自律且有执行力。
凭她的能力和实力,但凡肯脚踏实地工作,未尝不会有好的前程。
现在却因一念之差,落得名声尽毁、人人喊打的地步。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不关心,反而去关心一个小三的八卦,纯属蹭热度。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正因为在高考的这个节骨眼上,我们才要关心这个话题。
不信你看,这件事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是什么?
别的小三被原配在路边打,董小姐却悄然成了“偶像”,不少人直呼羡慕。
就连她身上穿的连衣裙都被网友戏称为“免职裙”,销量本来只有几十条,现在一下冲到了3000+。
大把人喊着“我也想被包养”、“起早贪黑20年,不如被情人包养1年”。
赤裸裸的“笑贫不笑娼”!
也不怪大家都这么肤浅。
看董小姐的职场经历,2021年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寰球工程公司,2023年被公司捧为先进员工的榜样。
公司宣传岗的同事绞尽脑汁为她想先进事迹,都只能找到寥寥几件无关痛痒的事:
疫情期间转发了21次通知、统计未接种疫苗人员,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发布了一个工作方案,寄送物资。
也是,每天四点半下班,能有什么功绩拿出来撑门面。
但即便如此,她工作不到两年就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界买了豪宅安家。
反观那些踏踏实实的打工人,背着被裁员的风险每天996,拼死拼活也不过养家户口,别说享乐,连喘口气都不敢。
这露骨的对比,谁看了不刺眼。
这个世界是慕强的世界,不管是偷来的抢来的,只要她有钱,就一定会有拥趸,甚至引来人群效仿。
只是吹捧羡慕这种走捷径的人,尤其是在高考这样的关键节点,简直是在狠狠打那些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人的脸。
这样的价值导向,我想我们还是值得写篇文章批判的。
更关键的是,在出轨小三背后,还有一件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事。
我们关注“牵手门”,不是看桃色新闻,而是它背后藏着的权色交易、权力腐败和不公平的现象。
如果他们只是普通身份,这起婚外情不会掀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暴。
但他们是国企员工,国企的性质,就是企业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董小姐的钱来自胡总,那胡总的钱呢?
在全体人民共有的企业里挖钱,能不引起民愤?
再说董毕业后顺利进入中石油工作,靠的是自身能力,还是人脉扶持?
这背后有没有任人唯亲、任人唯色的情况?
在董的朋友圈中,有段话看起来格外刺眼。
她先是状似无意地凡尔赛了一把:自己的起点就是普通人奋斗一生的终点,一切不费吹灰之力。
接着又无病呻吟地感叹:被国企拴住不得自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和父辈一样优秀,靠着父辈吃老本怎么能让家族向前呢?
最后还要含沙射影地恭喜同学们“超越了前人”。
明明是嘲笑同学们家世不堪,只能靠自己,话还说得怪好听。
真不愧是在体制内浸淫了两年,深谙明褒暗贬的精髓。
可刺痛人心的是,她说的“吃父辈的老本”现象,在体制内屡见不鲜。
不信你看那些上了新闻的“职三代”,银行三代、铁路三代、电力三代……
和抖音网友爆料的骑二代一对比,简直令人心痛到要流泪。
有句话叫“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都流向了能吃苦的人”。
就是这个现象的最佳注脚。
这里并不是说这些二代、三代们都有问题,但利益集团板结、权力拉帮结派,人脉交错,利益输送,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像中石油这样的大国企财报年年亏损,大环境的影响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像胡总这样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重用了不值得用的人,是不是也是原因之一?
有部分二代、三代们躺在庞大的国有企业上吸血,子孙后代无穷尽,连他们的情妇也尽可以安耽享乐。
就像江西周公子,本人不学无术,文化程度很低。
但他轻而易举地进入了江西高速,三年后调入江西国控,都是当地顶级的国企。
这一切,都因为他背后有在交通系统盘根错节的家族支撑。
所以他敢嗤笑读书人,信誓旦旦地说“读书无用”。
前有周公子堂而皇之地炫家财,嘲讽小镇做题家读书再好也不如靠父母的。
后有董小姐明目张胆地秀恩爱,嘲讽你工作再努力也不如权色交易。
我们读书真的没用吗?不见得。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才是向上的最好通道。
毕竟就连董小姐都是读到了中国石油大学的硕士生才有了之后的一切。
只是每出现一个高调嚣张的周公子、董小姐,我们都会忍不住动摇: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董小姐的无力感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父辈的成就,千千万万普通的我们不也是如此。
不管怎么努力读书,都追赶不上权力近亲繁殖的速度。
周公子董小姐们互相勾结损公肥私,理直气壮地蚕食着公平与正义,设置路障阻挡外人进入他们的权力网。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
当时的世家大族牢牢占据政治中心,士族间通婚交往,直接封死了平民上升的通道。
直到隋唐时期出现科举,才给了平民百姓阶级跃升的机会。
但现状却是,高考一如既往地占据我们生活的重心,但对“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越来越悲观。
因为只要他们身后屹立着“胡总们”,这种不公的现象就不会消失。
只要这种现象得不到纠正,再坚毅的奋斗者都会丧失继续努力的动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佛系”和“躺平”,不就是证据。
如果人们都不相信勤劳努力有回报的积极价值观,社会活力又何以为继?
要遏制权力近亲繁殖的畸形生态,就要确保监督到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确保普通人的上升渠道通畅。
至少,胡某和董某的事情,一定要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 End —
成年男女吵架,竟然有99%的人都没吵到点子上:这样吵,一定更有趣
作者:志云说主创团,本文首发于志愿云(ID:zhiyuanyun),转载请添加微信:SSWVs02,并注明来意。
志云说视频号
跟随馆长凯先生,
新启示、心成长。
欢迎大家点击志云说视频号,
带你思考,陪你阅读。
本期视频:【董卿:3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听本文音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